1 / 39

想像的未來 — 先進科技引生的啟蒙與疑懼

想像的未來 — 先進科技引生的啟蒙與疑懼. Flicker: Belgapixel‘s. 區域環境問題 (a) 農業文明與城市文明 (b) 都市大氣污染 (c) 水污染 (d) 土壤污染 (e) 酸雨 (f) 放射污染. 農業文明 與 城市文明. kudumomo on flickr. 圖片來源: Google earth. nosha on flickr. 都市大氣污染. Stefan Kühn. DL5MDA. Koika. ◎ 交通廢氣 ◎ 熱島現象. Chris Isett. Fruggo. Michelangelo-36. 原子彈爆炸.

maxine
Download Presentation

想像的未來 — 先進科技引生的啟蒙與疑懼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想像的未來—先進科技引生的啟蒙與疑懼 Flicker: Belgapixel‘s

  2. 區域環境問題(a) 農業文明與城市文明(b)都市大氣污染(c)水污染(d)土壤污染(e)酸雨(f)放射污染

  3. 農業文明 與 城市文明 kudumomo on flickr 圖片來源:Google earth nosha on flickr

  4. 都市大氣污染 Stefan Kühn DL5MDA Koika ◎交通廢氣 ◎熱島現象 Chris Isett

  5. Fruggo Michelangelo-36 原子彈爆炸 Rahm Emanuael

  6. 1990~1999 台灣酸雨現狀 自然大氣中含有大量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在常溫時溶解於雨水中並達到氣液相平衡後,雨水之酸鹼值約為 5.6,因此大自然的雨水是酸的。 在大自然中,仍存在其他致酸的物質,例如,火山爆發所噴出的硫化氫,海洋所釋放出的二甲基硫,高空閃電所導致之氮氧化物等,均會使雨水進一步酸化,而酸鹼值會降至 5.0 左右。 1980 年代後期以來,已將所謂「酸雨」認知為當雨水酸鹼值在 5.0 以下時,即確定受到人為酸性污染物的影響。 因此,在環保署研究報告中,已統一雨水酸鹼值達5.0以下時,正式定義為「酸雨」。 1990~1999 2003~2008 台灣全國酸雨分布趨勢圖 參考資料來源: 台灣酸雨資訊網 http://acidrain.epa.gov.tw/

  7. HOW IS OUR FUTURE?

  8. 1994慧星撞木星 小行星/慧星撞擊

  9. Apophis 99942 Apophis (2004 MN4) 發現者Roy A. Tucker David J. Tholen Fabrizio Bernardi 發現時間June 19, 2004 直徑320 m 質量4.6e10 kg 碰撞速度12.59 km/s 碰撞能量880 MT (1MT=十萬噸TNT炸藥) 最靠近地球時間 April 13, 2029 最靠近地球距離 約3.6萬公里 (人造衛星最遠約3.2萬公里) NASA已排除2029年撞擊地球的可能,但該次接近所造成的軌道改變會影響2036年撞擊地球的機率,是目前最有可能撞擊地球的小行星。參考資料來源NASA Near Erath Object Program Fer31416

  10. 洪水海嘯 火山爆發 強烈地震 Spolloman Hey Paul

  11. AIDS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 2005年愛滋病統計資料顯示,總愛滋帶原者已提高至4030萬人,於2005年發現新感染者共490萬人(平均約每天有1,4000人感染愛滋病),死亡人數310萬人, 相當於一年中發生十次南亞海嘯所帶來的死亡人數(南亞海嘯約 30萬人死死亡), 其中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國家為目前受創最嚴重的地區, 65﹪的新增病例及77﹪的死亡人數發生在此。 自從第一例愛滋患者被發現以來,已有 2500多萬人直接死於愛滋病,而且近90%的愛滋病例都發生在20-40歲的人口。 台灣今年的愛滋感染者也突破歷年紀錄,至今年 10月底止衛生署愛滋相關統計資料顯示,愛滋病新感染者已有2849人,台灣目前累計感染者已達9616人,年底前總感染數突破萬人可以預期。 綜觀台灣愛滋相關統計資料,前年一整年的新感染者才 861人、去年1521人,今年的攀升速度之快,前所未見。參考資料來源 :台灣世界展望會

  12. Bird Flu 參考資料來源 :臺北市政府禽流感防疫網

  13. SARS 參考資料來源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

  14. Famine 牛肉、漢堡肉真正的成本? 全世界25%的人口(一十三億)是生活於挨餓或是營養不良的情況下。 每一年,四千萬到六千萬的人口,因為營養不良或飢餓而死亡。 畜牧業消耗的榖類是人類消耗榖類的二倍。 全美國生產的榖類,70%是用在畜牧業上。 全美國每年出口的榖類,2/3是用在畜牧業上。 全世界生產的穀類,1/3是用在畜牧業上。 一些落後、貧窮的國家,上百萬英畝的土地已改成種植穀類來滿足歐洲國家畜牧業的需求。舉例來說:一九八四年,非洲國家衣索匹亞每天有成千上萬的人死於飢荒,但在同時,衣索匹亞繼續出口以百萬美元計的榖類到英國及其它歐洲國家。 參考資料來源 :玻璃光雜誌 老闆,牛肉一斤多少錢?

  15. 石油危機 Global Oil Crisis

  16. 科技帶來的改變

  17. 人工智慧 HONDA ASIMO Romram

  18. 太空旅行 太陽能車 Hideki Kimura, Kohei Sagawa 核融合發電

  19. 基因工程 Chris Gin from Auckland, New Zealand 圖片來源:"Lewis' Discoveries". Nobelprize.org. 14 Jul 2010 http://nobelprize.org/nobel_prizes/medicine/laureates/1995/illpres/lewis.html

  20. 火星殖民

  21. 二十一世紀的全球性危機 • (a) 自然災害: 小行星撞擊、火山、地震、洪水、氣候 • (b) 疾病: 傳染疾病與遺傳疾病 • 飢荒 • 全球變遷 • 二十一世紀的國際危機 • (a) 戰爭 • (b) 恐怖主義與國家主權主義 • (c) 國際社會結構變遷 • (d) 資源分配: 能源危機、飢荒、 • 工業污染導致物種滅絕與生態的破壞

  22. 延伸閱覽: State of Fear 恐懼之邦 Michael Crichton 不願面對的真相 aninconvenienttruth

  23. 夢想—為了後代子孫當下這個年代,還有哪些人對兒孫輩以後的事懷有夢想夢想—為了後代子孫當下這個年代,還有哪些人對兒孫輩以後的事懷有夢想 想像的未來 Imagined World Freeman J. Dyson 延伸閱覽: Freeman Dyson Taken by Flickr user ioerror, Jacob Appelbaum Original uploader was Jamesmorrison at en.wikipedia

  24. 複製技術是啟蒙還是災難?

  25. Who are we? 人是萬物之靈? What can we do? 人定勝天?

  26. Where are we going? 上升或沉淪 Tkgd2007

  27. 人類能看多遠? 希臘的伊卡午斯 在披著蠟羽淒美的墜落之前,或許已經體會了九霄之上疾疾鷹眼中的無垠地界 Flicker:wickenden

  28. 我們對自己與環境的認知能力與其他生物有什麼差別?我們對自己與環境的認知能力與其他生物有什麼差別? 我們從經驗與環境中的學習能力與其他生物有什麼差別? 我們對預知未來的能力與其他生物有什麼差別? 能力是天賦的還是發展出來的? 性格是天賦的還是發展出來的? Petr Novák, Wikipedia

  29. 挑戰一:我們比以前看得更遠嗎? 挑戰二:看得更遠會使日子更好嗎?

  30. 鑑往知來 設身處地 將心比心 就能知所先後

  31. 原子時代—二十世紀 為什麼近代科學可以接受無人目睹的事物作為理性的基石 拉塞福、莫斯利、波耳、薛丁格等及其他的科學家確立了原子結構,並且以革命性的理論與新思維了解原子的運作法則,冥冥中,似乎每次有人敲對了原子的門路,人類的知識與文明就獲得了跨越的契機。 費曼曾說:人類如果只留下一句話來傳遞科學知識,那就應該是—萬物是由原子組成…

  32. “It is the marriage of the soul with Nature that makes the intellect fruitful and gives birth to imagination.” 梭羅, Henry David Thoreau 1817-1862

  33. 普羅米休斯盜下天火的代價如何

  34. 工業革命 與殖民主義的興起 生活品質大幅的改善 也激化資源與利益的競爭 Steve from washington, dc, usa

  35. Where are we going? “Space, the final frontier. These are the voyages of thestarship Enterprise. Its five-year mission: To explore strange new worlds. To seek out new life and new civilizations. To boldly go where no man has gone before.” Where is our final frontier?

  36. Calips Is Life an adventure?

  37. 你對台大有期許嗎? 如果台大沒有一半以上的學生畢業後 成為社會的棟樑,台大就不值得羨慕 Telessy

  38. 你如何期許自己的未來?為什麼? Earn your life!

  39. 參考資料 • Google earth • 台灣酸雨資訊網 http://acidrain.epa.gov.tw/ 台灣全國酸雨分布趨勢圖 • http://acidrain.epa.gov.tw/database/01.htm • http://acidrain.epa.gov.tw/research/07.htm • 台灣世界展望會 • "Lewis' Discoveries". Nobelprize.org. 14 Jul 2010 http://nobelprize.org/nobel_prizes/medicine/laureates/1995/illpres/lewis.html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