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2

高考语文 辅导讲座

高考语文 辅导讲座. 一 坚持并强化确认与整合意识, 巩固并提高确认与整合能力。. 高考语文试题是一份语文明确化、精确化的试题,考查的主要内容是汉语言文字的规范应用。因此,确认与整合,尤其是对基础语言单位的确认与整合就必然处于关键地位 。 需要在教学与备考中,给予高度重视。 0. 确认:对某一语言单位的 确切 认知 字、词、短语、句子、句群、段 ……. 整合:对语言单位之间 关系 的把握 同级或不同级的. 确认整合意识. 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

Download Presentation

高考语文 辅导讲座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高考语文辅导讲座

  2. 坚持并强化确认与整合意识, 巩固并提高确认与整合能力。

  3. 高考语文试题是一份语文明确化、精确化的试题,考查的主要内容是汉语言文字的规范应用。因此,确认与整合,尤其是对基础语言单位的确认与整合就必然处于关键地位。需要在教学与备考中,给予高度重视。 0

  4. 确认:对某一语言单位的确切认知 字、词、短语、句子、句群、段…… 整合:对语言单位之间关系的把握 同级或不同级的 确认整合意识

  5. 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

  6. 恭,恭敬(×) 躬,亲自 裨,①pí,辅佐的;②bì,益处(×)。 稗,bài,比喻微小琐碎的 楫,jí,桨(×) 揖,yī,拱手行礼 [[例1 · 2003北京卷 ·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沿用 融会贯通 针砭时弊 饮鸩止渴 B.编纂 肺腑之言 开门楫盗 暴殄天物 C.诀别 事必恭亲 旁征博引 颐指气使 D.焦躁 苦思冥想 应接不暇 裨官野史 难 度 0.33区分度 0.31 答案A

  7. 分,职责和权利的限度 。 份,整体里的一部分(×) 及(√) 事(√) 过失 通牒 冒天下之大不韪 伶牙俐齿 [[例2 · 2003全国卷 ·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答案A] A.部署 备受青睐 恰如其分 可望而不可即 B. 报道 伶牙利齿 群贤毕至 一年之计在于春 C.揣度 共商国是 唾手可得 冒天下之大不违 D.通谍 猝不及防 大相径庭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答案A

  8. 谋划[中] 修订 决定 牟取[贬] 承担[重] 允许[轻] [[例3 · 2003北京卷 · 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⑴我们的工作计划已经呈报上级有关部门,待之后,即可付诸实施。 ⑵抗击“非典”的白衣战士郑重立下誓言:我们,为守护患者不遗余力…… ⑶必须坚决打击不法商人制假贩假暴利的犯罪行为。 A.审定 许诺 谋取 B. 审订 承诺 谋取 C.审订 许诺 牟取 D.审定 承诺 牟取 难 度 0.69区分度 0.31 答案D

  9. [[例4 · 2003全国卷 ·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报载孙中山的孙女孙穗芳女士近年多次北京大学,为推动孙中山研究做出了贡献。 ②北京市政府对城市建设布局做出了,在2008年前将每年增加800万平方米的绿地。 ③邓亚萍现在留给大家的印象,日渐成熟的仪表风度,依然保留的拼搏精神。 A.莅临 计划 不仅是/而且是 B.莅临 规划 不是/而是 C.亲临 规划 不仅是/而且是 D.亲临 计划 不是/而是 递进关系 到[书·敬] 谋划[特殊] 并列关系 计划[一般] 亲自 答案C

  10. 销声匿迹 一毛不拔 等闲视之 [[例5 · 2003北京卷 ·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巴勒斯坦的斯瓦特被誉为“东方的瑞士”,但“9·11”事件以后,来这里旅游的人几乎是凤毛麟角。 B.在拍摄大片动辄耗资过亿的今天,该剧组仅用了200多万元就拍出了一部极具观赏性的电影,其意义不可同日而语。 0 C.当人们纷纷向灾区人民捐钱捐物的时候,你却无动于衷,细大不捐,这样做,不感到羞愧吗? 0 D.美国作家欧·亨利具有超群的才华和丰富的想象力,其小说的结尾往往别出心裁,匪夷所思。 0 平常 非、不 答案D 难 度 0.36区分度 0.14

  11. 拉一拉衣襟,就露出臂肘。形容衣服破烂。比喻顾此失彼,穷于应付。 天还没有下雨,先把门窗绑牢。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 因为自己不如别人而感到惭愧 [[例6 · 2003全国卷 ·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滥挖天山雪莲现象日益猖獗的原因之一是,违法者众多用分布广泛,而管理部门人手不足,因此执法时往往捉襟见肘。 B.今年头场雪后城市主干道上都没有发生车辆拥堵现象,在这种秩序井然的背后,包含着交通部门未雨绸缪的辛劳。 C.一项社会调查显示,如果丈夫的收入低于妻子,一部分男性难免会感到自惭形秽,甚至无端地对自己进行心理折磨。 D.老王家的橱柜里摆满了他多年收藏的各种老旧钟表,每当他向慕名来访的参观者介绍这些宝贝时,总是如数家珍。 好像数自己家藏的珍宝那样清楚,比喻对所讲的事情十分熟悉 。 答案D

  12. [[例7 · 2003北京卷 ·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半个世纪以来,他的足迹踏遍了全国20多个省,800多个县,测量、摄影、分析、研究的古建筑和文物达2000余项之多。 B.此次植树助学公益活动,不仅能加快京郊地区的绿化建设,而且种下的主要是晚秋贡梨的树苗。 C.10兆瓦高温气冷核反应堆实验工程的完成,超大规模并行处理计算机的研制成功,标志着我国在相关领域已跨入世界先进行列。 D.在国际间文化交流日趋频繁、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融和碰撞的今天,更应重视继承和发扬传统节日文化。 足迹遍及[搭配不当] 2000余处[搭配不当] 此次植树公益活动,种下的主要是晚秋贡梨的树苗,不仅助学,而且能加快京郊地区的绿化建设。[结构混乱,不合逻辑] 难 度 0.74区分度 0.26 国际[成分赘余] 发扬节日文化传统。[搭配不当] 答案C

  13. 去掉其一 [成分赘余] ……的形势 [结构残缺] [[例8 · 2003全国卷 ·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当时全校不止有一个文学社团,我们的“海风社”是最大的,参加的学生纵跨三个年级,并出版了最漂亮的文学刊物《贝壳》。 B.参加这次探险活动前他已写下遗嘱,万一若在探险中遇到不测,四个子女都能从他的巨额遗产中按月领取固定数额的生活费。 C.针对国际原油价格步步攀升,美国、印度等国家纷纷建立或增加了石油储备,我国也必须尽快建立国家的石油战略储备体系。 D.这一歌唱组合独立创作的高品质词曲以及演唱中表现出的音乐天分和文化素养,很难让人相信这是平均年龄仅20岁的作品。 这一歌唱组合独立创作高品质词曲,演唱中也表现出很高的音乐天分和文化素养,很难让人相信他们平均年龄仅有20岁。[句式杂糅] 答案A

  14. [[例9 · 2003北京卷 · 6]把后面的句子填到两段话的横线上,最恰当的一组是 寂寞未必就是不幸,倒可能是一种磨炼,甚至能使人的精神境界得到升华。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说,大凡有成就的人, 人有了物质才能生存,人有了理想才谈得到生活。 动物生存,而人则生活。 ①往往是最有才华的人,又都是耐得住寂寞的人。 ②不一定是最有才华的人,而往往是耐得住寂寞的人。 ③你要了解生存与生活的不同吗? ④生活与生存这两个概念迥然不同, A.① ③ B.② ③ C.① ④ D.② ④ 难 度 0.32区分度 0.19 突出语段重点 保证话题一致 前后语序一致 答案B

  15. ①政府明令,禁止取缔市场(要保留) ②政府明令禁止,取缔市场(不保留) ①独联体国家瞧不起世界杯赛(主观) ②独联体国家看不见世界杯赛(客观) ①警方对报案人表示愤慨(针对说话) ②警方对围观者表示愤慨(针对坐视) [[例10 · 2003全国卷 · 6]下列新闻标题中语意明确的一句是 A.政府有关部门明令禁止取谛药品交易市场 B.真正优秀的教师无一不是道德修养的模范 C.独联体国家看不上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 D.警方对报案人称围观者坐视不管表示愤慨 答案B

  16. 现代文阅读

  17. 娱乐性阅读 浏览性阅读 专业性阅读 阅读 研究式阅读 摘录式阅读 知能积累 传承文化 认识社会 写作样板 文章学阅读 以阅读者的认知积累为依托,以确认、整合为基本手段,准确获取文章中的新鲜信息,从而扩展、补充、校正原有的认知积累,并进行合理的推断、想象、鉴赏的一种阅读方式。 *信息学阅读又称精读, 是一种以获取新鲜信息为 主要取向的阅读方式; *信息阅读能力可示意为: W = a b ( X + Y ) 信息学阅读

  18. 蓝蝶奇妙的光学性能 蓝蝶的仿生应用研究 介绍蓝蝶 仿生研究 蓝蝶翅膀的反光机理 仿生难如蝶翅的奇妙 〖例一〗北京卷科学类文章(7—10题)文本思路

  19. 并非“独特” 不是“蓝蝶翅膀” 不是“光学性能” [[例1 · 2003北京卷 · 7] 通观全文,准确说明蓝蝶翅膀独特的光学性能的一项是 A.反射70%以上的蓝光,远远超过蓝色涂料的反射率 B.光线反射率极高,反射光具有广角性和颜色选择性 C.具有很强的方向性,对于垂直入射光的反射率极高 D.反射光耀眼生辉,对半公里以外的雄蝶有示警作用 难 度 0.85区分度 0.24 答案B

  20. 文本第二段 人造多层介质反射镜 [[例2 · 2003北京卷 · 8]对蓝蝶翅膀反光机理的解释,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羽状物的分支各具不同的倾斜角,所以增强了蓝光的反射 B.翅膀的结构是多层的、立体的,因此反光颜色随不同视角而变化 C.羽状物的分支各具不同的倾斜角,所以反光是广角的。 D.翅膀结构是多层的、立体的,因此反光具有很强的方向性。 ①蓝蝶翅膀的反光却是广角的,可以在很大范围内看到。这种奇妙性能缘于那些羽状物的分支并非完全位于同一平面内,而是各具略微不同的倾斜角,使反光的视角大为增加。②蓝蝶的翅膀还具有颜色选择性。其羽状物的尺寸恰好能增强蓝光的反射,而且其分支越多,反光就越强。一种仅有6到8个分支的蓝蝶翅膀,仍比蓝色涂料的反光率高出一倍以上。③蓝蝶翅膀的反射光颜色随不同的视角略有变化,从蓝色到紫色,一直延伸到人眼看不见但蓝蝶能看见的紫外线。 答案C 难 度 0.81区分度 0.31

  21. 文本第三段 [[例3 · 2003北京卷 · 9]对有关蓝蝶的仿生研究,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在蓝蝶仿生的各类应用研究中,证券防伪的研究最有成效。 B.翅膀上的羽状物的构造和尺寸,是仿生学家们极感兴趣的课题。 C.新型的变幻色彩的迷彩服,可能将与蓝蝶翅膀的反光结构有关。 D.对蓝蝶翅膀的反光机理的应用研究,目前还没取得突破性的结果。 A B C D 目前人们正在研究蓝蝶的反光机理,想仿造应用。比如改善公路上的路标,改善电脑的液晶显示器。军事部门感兴趣的是仿蓝蝶翅膀的反光结构,将之用于可随环境变换色彩的新型迷彩伪装;服装公司则设想,仿蓝蝶翅膀做出的具有特殊反光性能的衣料,将使时装展示台上更加异彩纷呈。最重要的应用当然是有价证券的防伪,因为再先进的复印机也无法印造出具有精细立体结构的蓝蝶翅膀来。 答案A 难 度 0.70区分度 0.36

  22. ⑵美国教授迷恋的夜雨诗意 两种夜雨诗意 ⑶我的与之逆反的夜雨诗意 ⑹ 夜雨诗意给予现代社会的启迪 ⑴ 引出荒 山夜雨无与 伦比的诗意 ⑷从浅层次思考美学的麻烦 探讨美学问题 ⑸从深层次探讨美学的规律 〖例二〗北京卷文学类文章(19—22题)文本思路 夜雨诗意 余秋雨

  23. 理解文章整体思路 理解文章具体内容 理解文章具体内容 有时人明确无误地战胜了自然,产生了一种松快愉悦的美;…… 可以让人产生一种方便感和舒坦感,却无法对应出一种生命考验。 欧洲启蒙主义的大师们……不赞成把人类的社会生活和艺术生活都处理成凡尔赛宫园林一般的规整。 [[例4 · 2003北京卷 · 19] 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不准确的两项是 A.开头通过对比作者与教授对夜雨诗意的不同体会,引出本文的题旨。 B.所谓“美学上的麻烦”指的是容易使人产生困惑的美学难题。 C.作者欣赏“蜀山行旅图”的诗意并不意味着对现代交通工具的推拒。 D.作者认为人们对方便和舒适的追求是与审美体验背道而驰的。 E.欧洲的启蒙主义大师们对凡尔赛宫园林的规整并不持肯定的态度。 难 度 0.54 区分度 0.19 答案D E

  24. [[例5 · 2003北京卷 · 20]阅读原文,回答下面问题。 ①第一段中,“富有的雅士”与文章题目有什么联系?为什么文章要从“富有的雅士”说起? ②第三段中的“领受”与“感悟”两个词语能否互换?为什么? ③第四段中哪两个字是作者强调的“诗意”所由产生的关键? 难 度 0.40 区分度 0.45

  25. ①第一段中,“富有的雅士”与文章题目有什么联系?为什么文章要从“富有的雅士”说起? ①第一段中,“富有的雅士”与文章题目有什么联系?为什么文章要从“富有的雅士”说起? “富有的雅士”无法真正欣赏夜雨诗意。作者借此引出自己的话题。 夜雨诗意 几年前我在庐山旅行的时候,常常能在荒岭草径边看到房屋的废墟,断壁残垣显示出它们曾经是一座座精雅别墅的所在,而不是当地山民的居舍。不知是哪些富有的雅士诗兴突发,要在这儿离群索居,独享自然。然而,最终他们都没有久住,我想多半是因为无法消受荒山夜雨时可怖的氛围。但毫无疑问,此间的诗意却是无与伦比的充沛。

  26. 领悟 感触 领取 接受 ②第三段中的“领受”与“感悟”两个词语能否互换?为什么? 不能。作者认为,美国教授从夜雨中感受的是轻松和潇洒,而作者获得的是对诗意和哲理的深刻领悟。 他邀请我到他的白木房子里住几天,我至今未去,但完全能想象,他对夜雨的领受与我的感悟大为逆反。苦旅的狼狈不见了,荒寂的恐怖不见了,只是在紧张生活的空闲,读一首诗,亲抚一下自然,一切是那样的轻松和潇洒。 断壁残垣显示出它们曾经是一座座精雅别墅的所在 有时人明确无误地战胜了自然;有时人与自然较量得十分吃力 不能。因为教授‘领受’到的只是一种环境的改变,而‘我’‘感悟’到的是人与自然的一种关系。

  27. ③第四段中哪两个字是作者强调的“诗意”所由产生的关键?③第四段中哪两个字是作者强调的“诗意”所由产生的关键? 艰难 在这里,我们显然遇到了一个美学上的麻烦。某种感人的震撼和深厚的诗意似乎注定要与艰难相伴随,当现代交通工具和营造手段使夜雨完全失去了苦涩味,其间的诗意也就走向浮薄。我至今还无法适应在中国传统的山水画中加上火车、汽车和高压电线,尽管我对这种文明本身毫无推拒之意。去一趟四川恨不得买到当天的飞机票,但家里挂的却是一幅描尽山道奇险、步履维艰的“蜀山行旅图”。在灯光灿烂的现代都市街道上驾车遇雨,实在是谈不上多少诗意的,只有一次在一个海滨,天色已晚,瓢泼大雨就像把我们的车摔进了大瀑布的中心,司机完全不认得路了,一路慌乱地在水帘和夜幕间转悠,事后倒觉得有了点诗意,原因也许正是碰到了自然所给予的艰难。

  28. [[例6· 2003北京卷 · 21]文章倒数第二段中,作者阐述了哪两种美? 在与自然周旋的漫漫长途中,有时自然的暴力会把人完全吞没,如地震,如海啸,如泥石流,人一时还很难从中提取出美。人至少要在有可能与自然对峙的时候才会酿造美。在这种对峙中,有时人明确无误地战胜了自然,例如汽车、电灯、柏油路的出现,产生了一种松快愉悦的美;有时人与自然较量得十分吃力,两相憋劲,势均力敌,那就会产生峻厉、庄严、扣人心弦的悲剧美。 人在与自然对峙中,如果明确无误地战胜了自然,则会产生一种松快愉悦的美;而当人与自然的较量势均力敌,则会产生一种悲剧美。 难 度 0.73 区分度 0.37

  29. [[例7· 2003北京卷 · 22]有人认为,“现代”是没有诗意的文明阶段。本文作者是否同意这一看法?为什么?请加以说明 由于这种美衬托了人类严峻的生存状态,考验了人类终极性的生命力,因此显得格外动人心魄。人类的生活方式可以日新月异,但这种终极性的体验却有永久价值。也许正是这个原因吧,历史上一切真正懂艺术的人总会着迷于这种美学形态,而希腊悲剧乃至种种原始艺术总是成为人类不衰的审美热点。过于整饬、圆熟的审美格局反射了人对自然的战胜状态和凌驾状态,可以让人产生一种方便感和舒坦感,却无法对应出一种生命考验。因此,欧洲启蒙主义的大师们不赞成法国古典主义的大一统,不赞成把人类的社会生活和艺术生活都处理成凡尔赛宫园林一般的规整。他们呼唤危崖、怒海、莽林,呼唤与之相对应的生命状态。这便是他们心中的诗意,狄德罗甚至直捷地说,人类生活越是精雅,文明就越缺少诗意。难道是他们在抵拒现代吗?不,他们是启蒙者,分明启蒙出了一个活生生的现代。现代,本不是一种文质彬彬的搭建,而是人类的原始创造力的发展。 不同意。因为作者认为现代是人类的生命力和原始创造力的发展;人类社会仍然会在与自然的较量中产生具有诗意的体验。 难 度 0.49 区分度 0.33

  30. 〖例三〗全国卷文学类文章(19—22)文本思路〖例三〗全国卷文学类文章(19—22)文本思路 乡土情结 柯灵 就时间说 乡土情结 就空间说 乡土情结 释乡土情结 赞乡土情结 就时空说 乡土情结

  31. 【例8 · 2003年全国卷 · 19】从文中看,乡土都给人们打下了哪些“童年的烙印”?(不超过28个字) ①人生旅途崎岖修远,起点站是童年。②人第一眼看见的世界,就是生我育我的乡土。③他从母亲的怀抱,父亲的眼神,亲族的逗弄中开始体会爱。 ④乡土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溶化为童年生活的血肉,不可分割。⑤而且可能祖祖辈辈都植根在这片土地上,有一部悲欢离合的家史,在听祖母讲故事的同时,就种在小小的心坎里。 ⑥邻里乡亲,早晚在街头巷尾、桥上井边、田塍篱角相见,音容笑貌,闭眼塞耳也彼此了然,横竖呼唤着同一空气, 濡染着同一的风习, 千丝万缕沾着边。 ⑦一个人为自己的一生定音定调定向定位,要经过千磨百折的摸索,前途充满未知数,但童年的烙印,却像春蚕作茧,紧紧地包着自己,又像文身的花纹,一辈子附在身上。 ----《乡土情结》第二段 父母亲族的爱 家乡的山水草木 悲欢离合的家史 邻里乡情

  32. 【例9 · 2003年全国卷 · 20】作者在第三段中所描写的少年离别家乡的情况有哪几种?请概括说明。 “金窝银窝,不如家里的草窝。”但人类是不安分的动物,多少人仗着年少气盛,横一横心,咬一咬牙,扬一扬手,向恋恋不舍的家乡告别,万里投荒,去寻找理想,追求荣誉,开创事业,富有浪漫气息。有的只是一首朦胧诗——为了闯世界。多数却完全是沉重的现实主义格调:许多稚弱的童男童女,为了维持最低限度的生存要求,被父母含着眼泪打发出门,去串演各种悲剧。人一离开乡土,就成了失根的兰花,逐浪的浮萍,飞舞的秋蓬,因风四散的蒲公英,但乡土的梦,却永远追随着他们。浪荡乾坤的结果,多数是少年子弟江湖老,黄金、美人、虚名、实惠,都成了竹篮打水一场空。 ② ① ①不少人富有浪漫气息,为追求理想开创事业去闯世界。②多数人是沉重的现实主义格调,为维持最低的生活被打发出家门。

  33. 全文思路 全文内容一个人为自己的一生定音定调定向定位,要经过千磨百折的摸索,前途充满未知数……* 具体内容 许多稚弱的童男童女,为了维持最低限度的生存要求,被父母含着眼泪打发出门,去串演各种悲剧。人一离开乡土,就成了失根的兰花,逐浪的浮萍,飞舞的秋蓬,因风四散的蒲公英…… * 具体内容 全文主旨“美不美,故乡水,亲不亲,故乡人。”此中情味,离故土越远,就体 会越深。科学进步使天涯比邻,东西文化的融会交流使心灵相通,地球会变得越来越小。但乡土之恋不会因此而消失。 * 【例10 · 2003年全国卷 · 22】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A.本文以不会褪色的乡土情结开篇,开门见山;以乡土情结的形成和表现为主线,脉络清晰;以不会消失的乡土之恋结篇,首尾呼应。 B.第二段写母亲的怀抱、父亲的眼神、故乡的山水草木、乡邻的音容笑貌……这一切决定了自己一生的方向,形象生动,很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C.“失根的兰花,逐浪的浮萍,飞舞的秋蓬,因风四散的蒲公英”的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远离乡土的游子们孤苦无助的境遇。 D.“鸟恋旧林,鱼思故渊,树高千丈,落叶归根”的比喻,旧典活用,极富新意,为中华民族安土重迁这一传统找到了形象化的根据。 E.最后一段,写乡土之恋不会因科学的进步、东西文化的交融、地球的变小而消失,笔法生动具体、细致入微,读来发人深思,回味悠长。 答案A C

  34. 文言文阅读

  35. [例1·1994年高考卷·14] 对以下两句话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①扶侍私庭。(原文:略) ②顿绝方苏 (原文:母丧去官,哀毁逾礼,每至哭踊,顿绝方苏。) A.①在家奉养母亲。②困顿晕倒许久方才苏醒。 B. ①扶助母亲理家。②困顿晕倒许久方才苏醒。 C.①扶助母亲理家。②叩首晕倒许久方才苏醒。 D.①在家奉养母亲。②叩首晕倒许久方才苏醒。 答案A

  36. 被(介词) 来(连词) 啊(助词) 他(代词) 于是(连词) [例2·2003年高考全国卷·1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为伯父让之所鞠 B.以夸诸戎狄,终月而罢 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 C.咸私哂其矫饰焉D.太宗纳其言,因召百僚谓曰 犹且从师而问焉 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 答案 C

  37. [例3·2002年高考全国卷·16]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其李将军之谓也? ⑵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 ★ ★ ★ ★ ⑴ 大概是说李将军的吧? 或大概说的是李将军吧? ⑵到死的时候,天下熟知和不熟知他的人,都为他竭尽哀悼。

  38. [例4 ·2003年高考全国卷 · 16]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裴矩遂能廷折,不肯面从。 ⑵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 ★ ★ ★ ★ ⑴裴矩竟然能够当廷辩驳,不肯当面顺从。 ⑵国君厌恶听到自己的过错,那么忠诚就会变为佞伪;国君喜爱听到正直的言论,那么佞伪就会变为忠诚。

  39. [例5 · 2002年高考全国卷 · 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广为行伍出身,家中世世传授射箭之法,因而骑射精熟,骁勇善战。曾在抗击匈奴时,杀敌立功,并在平定吴楚军时,攻营拔寨,建立卓越功勋。 B.李广不仅武艺高强,而且足智多谋。他面对匈奴数千骑兵,沉着镇定,巧用疑兵之计,使敌军不敢冒然追击,而自己的小部队则安然得以保全。 李广初显功名 李广设计脱险

  40. C.李广不善言词,少言寡语,而又廉洁自律,重义轻财。他屡建战功,威震匈奴,常有增加财富的机会,但却终身没有多余财物,也不从以家产为念。C.李广不善言词,少言寡语,而又廉洁自律,重义轻财。他屡建战功,威震匈奴,常有增加财富的机会,但却终身没有多余财物,也不从以家产为念。 D.李广作为主将,部队失去向导而迷失道路,他勇于承担过错。面对处罚,他认为自己已经年老,无力再请刀笔之吏为自己辩护,于是引刀自刭。 李广廉洁自律 李广担责自刭 答案 D 且广年六十余矣,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

  41. 古人有言:君明臣直。裴矩佞隋而忠于唐,非其性之有变也。君愿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为直言,则佞化为忠,是知君者表也,臣者景也,表动则景随矣。 * [例6 ·2003年高考全国卷 · 15]联系全文看,下列对文末司马光一段话的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史家的眼光,评价唐太宗能够从善如流,隋炀帝则爱好面谀逢迎。 B.强调“表动而景随”,裴矩由隋入唐后,其品性也由卑下而趋于高尚。 C.借用裴矩“佞于隋而忠于唐”的事例,说明君王表率作用的重要性。 D.启示后世君王,治国时应当注意从裴矩的变化过程中吸取经验教训。 答案 B

  42. 谢谢各位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