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5

晚明士商相雜與大眾社會的興起

晚明士商相雜與大眾社會的興起. 邱澎生 ( 2013/03/27 ). 四項主題. 一 ‧ 由士商相雜到「富而好禮」 二 ‧ 大眾文學的拓展 三 ‧ 藏書 / 出版 / 閱讀的擴大結合 四 ‧ 功過格的流行. 晚明的「中國月亮」與「西洋浪潮」.

martin-dunn
Download Presentation

晚明士商相雜與大眾社會的興起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晚明士商相雜與大眾社會的興起 邱澎生(2013/03/27)

  2. 四項主題 一‧由士商相雜到「富而好禮」 二‧大眾文學的拓展 三‧藏書/出版/閱讀的擴大結合 四‧功過格的流行

  3. 晚明的「中國月亮」與「西洋浪潮」 • 卜正民(Timothy Brook):「十六世紀世界經濟的中心還不在歐洲…與其說中國經濟正在大西洋的浪潮前走向衰落,我們更應該將大西洋的浪潮,看作是正在由中國這個月亮牽引著。如果說歐洲人正努力在世界經濟中為他們自己構建一個地盤的話,那麼,這個地盤就是通向中國的」(《縱樂的困惑——明朝的商業與文化》,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04,頁15) • 邱澎生,「中國月亮牽引下的西洋浪潮:也讀《縱樂的困惑》」,歷史阿牛的雅虎部落格( http://tw.myblog.yahoo.com/historian-pengshan/article?mid=467&next=367&l=f&fid=8 )

  4. 士人「治生」與商人「賈道」 1.韓邦奇為席銘(1481-1523)寫〈大明席君墓誌銘〉:「丈夫苟不能立功名於世,抑豈為汗粒之偶,不能樹基業於家哉!」(韓邦奇《苑洛集》卷6) 2.汪道昆(1525-1593)記徽州民俗:「不儒則賈,相代若踐更」,並論道:「要之,良賈何負閎儒」(汪道昆《太函集》卷55) 3.陳確(1604-1677)記「業布、米」之浙江海寧商人沈方憲,不僅孝順友愛,且鄉人「亟稱其賈法之廉平」,因而論道:「今之儒者皆以學賈,而以方憲乃以賈學。若方憲者,真可謂好學矣。學,豈惟舉業之工已哉!」(《陳確集》文集卷17) 4. 陳確〈學者以治生為本論〉:「勤儉治生,洵是學人本事…治生尤切於讀書…惟真志於學者,則必能讀書,必能治生。天下豈有白丁聖賢、敗子聖賢哉!」(《陳確集》文集卷5) 余英時《中國近世宗教倫理與商人精神》(1987初版;2004增訂版)頁112、109、 133、 101

  5. 士商相雜下的士人「商人化」 • 余英時《中國近世宗教倫理與商人精神》:長期士商相雜,「有些士大夫(特別如汪道昆)根本已改從商人的觀點來看世界了」 • 卜正民(Timothy Brook)《縱樂的困惑》 (方駿、王秀麗、羅天佑譯):有越來越的士人,其實私下已經是「商人」

  6. 由士商相雜到「富而好禮」 明末清初,唐甄(1630-1704)批評晚明以來的「講學」風氣:「升五尺之座,坐虎豹之皮,環而聽之者百千人。在堂下者,望而不見;負壁者、及階者,見而不聞;在尋丈之間者,聞而不知;在左右前後者,知而不得。是之謂觀講,眾觀而已,何異之有?」(《潛書》上編〈講學〉頁43-45 ) 清初,李顒(二曲, 1627-1705)撰《觀感錄》,「彙萃古今至卑賤之人,而卒自勉勵為大豪傑、大賢人之品者,勒為此書」;「無聖凡,無貴賤,一也」→ 鹽丁、樵夫、吏胥、窰匠、商賈、農夫、賣油傭、戍卒、網巾匠→「亦講學之效,不可誣也」(《二曲集》新校本,中華書局,頁272、287)

  7. 晚明士商相雜/富而好禮的研究 • 余英時,2007(1987),《中國近世宗教倫理與商人精神(增訂版)》 • 余英時,1993,〈明清變遷時期社會與文化的轉變〉,收入余英時等編《中國歷史轉型時期的知識份子》頁35-42 • 卜正民(Timothy Brook),2004(1998),《縱樂的困惑》(方駿、 王秀麗、羅天佑譯) • 王汎森,2004(1999),〈明代心學家的社會角色—以顏鈞的「急救心火」為例〉,收入氏著《晚明清初思想十論》頁1-28 • 王鴻泰,2009,〈明清的資訊傳播、社會想像與公眾社會〉,《明代研究》12:41-92

  8. 「大眾文學」的拓展 • 一、戱劇。由元代北方「雜劇」到明中期三大南方「傳奇」:李開先(1502-1568)《寶劍記》(嘉靖26年,1547)、梁辰魚(約1521-1594)《浣紗記》(隆慶年間)、《鳴鳯記》(隆慶、萬曆初年)。湯顯祖(1550-1616)《牡丹亭(還魂記)》等「玉茗堂四夢」、沈璟(1553-1610)「傳奇十七種」(王天有、高壽仙《明史》頁318-322、427-432)。李玉(1612-1681)「傳奇六十種」 • 二、小說。中國四大小說:施耐庵(1296-1372)《水滸傳》定型本、羅貫中(1330-1400)《三國演義》定型本、吳承恩(約1500-1582)《西遊記》(萬曆20年世德堂刊本)、蘭陵笑笑生《金瓶梅》。馮夢龍(1574-1646)「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凌濛初(1580-1644)「二拍」(拍案驚奇) • 黃衛總《中華帝國晚期的欲望與小說論述》(張蘊爽譯)Ch1〈晚明士人對欲望的焦慮和矛盾心理〉、Ch2〈情之論爭〉、Ch3〈從欲到情〉

  9. 何自為情死?《牡丹亭》的「文化美學」 • 《牡丹亭》曲文:「原來姹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頽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鄭培凱〈湯顯祖的文藝觀與牡丹亭曲文的藝術成就〉,收入氏著《湯顯祖與晚明文化》頁248) • 湯顯祖《牡丹亭》劇作出版後,大獲好評。蘇州府太倉州有位女讀者俞二娘,讀後大受感動,不僅為《牡丹亭》批注,並還為劇中人物深深感動,最終甚至「惋憤而終」。湯顯祖聞訊,為其作有詩作:「何自為情死?悲傷必有神。一時文字業,天下有心人」( 《湯顯祖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卷16,頁655 )

  10. 入戱題材的擴大:社會風情與政治時事 • 李玉,字玄玉,一作元玉,號蘇門嘯侶、一笠庵主人,蘇州吳縣人,劇作盛行,時稱「言詞滿天下」。焦循《劇說》:「(李)元玉係申相國家人,為申公子所抑,不得應科舉,因著傳奇以抒其憤。而一、人、永、占,尤盛傳於時」(轉引陳古虞等點校,《李玉戱曲集》上冊頁2)「社會風情劇」:一棒雪、人獸關、永團圓、占花魁 • 時事劇《清忠譜》,描寫天啟年間東林黨人與民眾共同對抗魏忠賢「閹黨」的當代政治事件。參見:巫仁恕 〈明清之際江南時事劇的發展及其所反映的社會心態〉,《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31期(1999),頁1-48

  11. 書籍做為新的「炫耀性消費」 胡應麟(1551-1602):「如書籍之雕板,婦人之纏足,皆唐末五代始之,盛於宋,極於元,而又極盛於今。二事顛末絕相類;纏足本閨幃瑣屑,故學者多忽之」(《丹鉛新錄》,轉引高彥頤,《纏足 : 「金蓮崇拜」盛極而衰的演變》(苗延威譯),2007,頁209) 以「血統」標識權力、財富地位的貴族社會→以寫文章、擁有書籍乃至纏足婦女做「炫耀性消費」的新型社會(高彥頤,2007:373-374)

  12. 晚明私人藏書家的興起 • 「江浙藏書家,向推項子京(項元汴,1525-1590)白雪堂,常熟(錢謙益)之絳雲樓,范西齋天一閣,徐建菴(徐乾學,1631-1694)傳是樓,朱竹垞(朱彝尊,1629-1709)曝書亭,毛子晉(毛晉,1599-1659)汲古閣,曹倦圃(曹錫黼)古林,鈕石溪世學堂,馬寒中(馬思賛)道古樓,黃明立(黃虞稷,1629-1691)千頃齋,祁東亭曠園。近時,則趙谷林(趙一清)小山堂,馬秋玉(馬曰琯,1688-1755)玲瓏山館,吳尺鳧(吳城)瓶花齋,及予家開萬樓」(汪啟淑《水曹清暇錄》卷1〈江浙藏書家〉頁15)

  13. 由藏書樓到地方圖書館 范欽(1506-1585),浙江寧波人,字堯卿,號東明,嘉靖四十年(1561)歸宦,始建「天一閣」(初名「東明草堂」),藏書七萬卷。其子范大沖(1540-1602,室名「西郭草堂」)、曾孫范光文(1600-1672),皆續購書( 《歷代藏書家辭典》頁269)。註:《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1964)、《天一閣藏明代政書珍本叢刊》(2010) 毛晉(1598-1609)積書前後達八萬四千冊,時諺有云:「三百六十行生意,不如鬻書于毛氏」(梁戰、郭群一編《歷代藏書家辭典》頁19)

  14. 銅臭與書香:晚明出版商的世界 • 郎瑛(1487-1566):「(福建書坊)專以貨利為計,但遇各省所刻好書,聞開價高,即便翻刻」( 《七脩類稿》,卷45,〈事物類〉,「書冊」條,頁665 ) • 余象斗在自編《八仙出處東遊記》裡,大罵盜版書商盜印自己出版書籍:「逐利之無恥與異方之浪棍、遷徙之逃奴,專欲翻人已成之刻者,襲人唾餘,得無垂首而汗顏,無恥之甚乎? 」但其實他自己即曾盜版南京書坊書籍,且「不僅翻(印)人已成之刻,甚至攘別人之作為己(之作)」 (朱傳譽,〈明代出版家余象斗傳奇〉,《中外文學》,16:4(1987),頁164 ) • 「十竹齋主人」胡正言的「生活美學」(馬孟晶 〈文人雅趣與商業書坊:十竹齋書畫譜和箋譜的刊印與胡正言的出版事業〉,《新史學》10: 3(1999):1-54)

  15. 16世紀後的科舉考試用書市場 • 李詡(1506-1593):「余少時學舉子業,並無刊本,……今滿目坊刻,亦世華之一驗也」(《戒庵老人漫筆》,轉引謝國楨《明代社會經濟史料選編》上冊頁333) • 顧炎武(1613~1682)考證,弘治六年(1493)已有「刻板時文」考試用書,當時主考官即對此驚告道:「學者往往記誦,鮮以講究為事」 (《日知錄》卷19頁472) 。15世紀末已有「刻板時文」,只是數量不多 • 孔尚任(1648~1718)的《桃花扇》裡,創造了一位明末在南京三山街開設「二酉堂」書坊的出版商蔡益所,出場自我介紹時的唸白:「俺蔡益所,既射了貿易詩書之利,又收了文字流傳之功。憑他進士舉人,見俺作揖拱手,好不體面」(孔尚任《桃花扇》第29齣〈逮社〉) • 邱澎生〈明代蘇州營利出版事業及其社會效應〉,《九州學刊》,5卷2期(1992):139-159

  16. 科舉考試用書的「應考寶典」 香港城市大學邵逸夫圖書館 「電子典藏特展」(http://lbdparchive.lib.cityu.edu.hk/vufind/)漢古籍特藏:袁黃原著,沈昌世增訂,《增訂二三場群書備考》(崇禎5年,1632重刊本)

  17. 「三、百、千、萬」:日用類書的編輯與刊行 《五車萬寶全書》(現藏日本宮內廳書陵部)

  18. 兩欄式圖文:《五車萬寶全書》的排版格式

  19. 《三台萬用正宗》(萬曆27年刊本)卷27〈護幼門〉《三台萬用正宗》(萬曆27年刊本)卷27〈護幼門〉 吳蕙芳《萬寶全書 : 明清時期的民間生活實錄 》(臺北:2001)頁365

  20. 《三台萬用正宗》(萬曆27年刊本)卷29〈星命門〉《三台萬用正宗》(萬曆27年刊本)卷29〈星命門〉 吳蕙芳《萬寶全書 : 明清時期的民間生活實錄 》頁229

  21. 「功過格」的世界 (明)袁黃(了凡)《功過格分類彙編 》(臺北:新文豐,1989) 收錄「敦倫格、脩身格、勸化格、救濟格」以及「居官功過格」 統計「功格、過格」 :「令所行之事,逐日登記,善則記數,惡則退除」

  22. 自利與利他的結合:敦倫格、修身格、勸化格(勸善、化恶)、救濟格(救人、利物)自利與利他的結合:敦倫格、修身格、勸化格(勸善、化恶)、救濟格(救人、利物) (明)袁黃《功過格分類彙編 》頁254

  23. 基本格式:某年某月每晚登記→某日「功、過」→本月「功、共、折准積功、連前共積」基本格式:某年某月每晚登記→某日「功、過」→本月「功、共、折准積功、連前共積」 (明)袁黃《功過格分類彙編 》頁255

  24. 《當官功過格》、《公門不費錢功德) • 明末出版《迪吉錄》,收錄《當官功過格》,分列「功格」50條、「過格」38條,其中有關司法審判者至少佔一半 • 「免冤大辟(死刑)一人,當百功;免冤永戍(流刑)一人,當五十功」;「懲治訟師、扛證(做偽證)不得刁唆搆釁,保人身家,算十功」;「凡問罪成招,本有生路,不與開一線,只求上司不駁,算十過…事不即決,淹禁停滯,使訟中生訟,破人身家,算十過…不禁溺女惡習,算百過」

  25. 袁黃《了凡四訓》的「立命之學」 〈積善之方〉:「若復精而言之,善有真有假,有端有曲,有陰有陽,有是有非,有偏有正,有半有滿,有大有小,有難有易。皆當深辨。為善而不窮理,則自謂行持,豈知造孽,枉費苦心,無益也。」 「造命者,天;立命者,我。力行善事,廣積陰德,何福不可求!」;「舉頭三尺,決有神明;趨吉避凶,斷然由我」;「有志於功名者,必得功名;有志於富貴者,必得富貴」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