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3

中级财务会计

中级财务会计. 第一章 总 论. 第一节 财务会计的涵义与特征 第二节 财务会计概念框架 第三节 财务会计信息及质量特征. 第一节 财务会计的涵义与特征. 一、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一)会计的产生 大约在七、八千年前,随着人类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生产过程日益复杂。为了管理好生产过程,人们开始尝试用某种方法把生产过程中较为复杂和关键的地方记录下来,为管理生产提供依据。于是产生了不同形式的原始计量、记录行为。 人类早期的会计,是从各种原始计量、记录行为中开始的。. 奴隶社会以前的会计,标志: 简单的记录、计量行为。如“结绳记事” 。. 会计萌芽阶段.

marny-cook
Download Presentation

中级财务会计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中级财务会计

  2. 第一章 总 论 • 第一节 财务会计的涵义与特征 • 第二节 财务会计概念框架 • 第三节 财务会计信息及质量特征

  3. 第一节 财务会计的涵义与特征 • 一、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一)会计的产生 • 大约在七、八千年前,随着人类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生产过程日益复杂。为了管理好生产过程,人们开始尝试用某种方法把生产过程中较为复杂和关键的地方记录下来,为管理生产提供依据。于是产生了不同形式的原始计量、记录行为。 • 人类早期的会计,是从各种原始计量、记录行为中开始的。

  4. 奴隶社会以前的会计,标志:简单的记录、计量行为。如“结绳记事” 。 会计萌芽阶段 奴隶社会--15世纪的会计,标志:会计职业的出现、会计名词的产生 古代会计阶段 15世纪以后-- 20世纪50年代的会计,标志:复式记账法的诞生、注重财务收支核算。 近代会计阶段 20世纪50年代以后的会计,标志: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分离、电子计算机在会计上的应用等。 现代会计阶段 (二)会计的发展 会计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重要阶段: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 • 在财政部成立会计制度处 • 引进苏联的会计管理体制 • 先后制定多种统一会计制度: • 1985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 1992年制定、1993年实施《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财务通则》以及13个行业的企业财务制度和会计制度 • 1993年、1999年两次修订《会计法》 • 2000年12月颁布新的《企业会计制度》 • 2006年2月15日发布了包括1项基本准则、38项具体准则的会计准则体系,基本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

  6. 二、会计的基本概念 • “管理活动论”认为:会计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收集、处理和利用经济信息,对经济活动进行组织、控制、调节和指导,促使人们权衡利弊、比较得失、讲究经济效果的一种管理活动。 • “信息系统论”认为:会计的职能作用是提供对人们决策有用的信息,会计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收集、加工和提供信息。会计是为提高企业和各单位的经济效益,加强经济管理而建立的一个以提供财务管理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 •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采用专门的方法和程序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连续、系统、全面和综合地反映和控制,并向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信息的一项经济管理活动。

  7. 三、会计的体系 • 营利组织会计: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和税务会计 • 非营利组织会计:预算会计 • 四、财务会计的基本特征 • 主要向企业外部利害关系集团提供该企业整体的财务信息和其他经济信息; • 主要以会计报表为核心的财务报告作为信息传递的手段; • 主要由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等程序所构成; • 处理程序和财务报告必须符号企业财务会计准则或会计制度; • 提供的主要是以货币计量化的历史信息。

  8. 会计信息使用者 会计目标(会计信息的用途)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财务报告要素 (会计信息的表达方式) 会计要素的确认与计量 会计假设 会计确认与计量的要求 操作限制 第二节 财务会计概念框架 • 一、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总体结构

  9. 二、财务会计的目标 • 财务会计的目标就是要解决下列问题: • 1、向谁提供信息:会计信息的使用者 • 2、提供哪些信息:使用者不同而不同 • 3、如何提供信息:区分企业内部信息和外部信息 • 4、信息的质量标准:决策有用性 • 具体来说,财务会计的目标主要以下几个方面: • 1、帮助投资者和债权人做出合理的决策 • 2、考评企业管理当局管理资源的责任和绩效 • 3、为国家提供宏观调控所需要的特殊信息 • 4、为企业经营者提供经营管理所需要的各种信息

  10. 三、财务会计的基本假设 会计假设,即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会计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的前提条件和约束条件。 • 会计主体:空间范围 • 持续经营: • 会计分期: • 货币计量:提供可比、可操作的手段 • 权责发生制:(2006年新增) 时间范围

  11. 权责发生制 • 企业交易或事项发生的时间与相关货币收支时间有时并不完全一致。 • 权责发生制要求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无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经在当期收付,也不应该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12. 四、财务会计的要素 会计要素是指会计对象组成部分的具体化,是会计信息体系的基本分类。 • 财务状况: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要素是对企业资金存在状态的静止反映,揭示了企业在一个特定时间上的资源与要求权,这些信息一般称为企业的财务状况。 • 经营成果:收入、费用和利润三要素是对企业资金运动的结果描述,这些信息反映了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经营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这些信息一般称为企业的经营成果。

  13. (一)资产 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并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 资产确认的条件: • 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 该资源的成本或价值能够可靠计量。 • 资产的分类: • 流动资产,是指可以在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者耗用的资产,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短期投资、应收及预付款项、存货等。 • 非流动资产,是指使用期限超过一年的资产,包括长期应收款、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

  14. 【例】根据资产定义,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资产特征的是( )。 A.资产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经济资源 B.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 C.资产是由企业过去交易或事项形成的 D.资产能够可靠地计量 • 【答案】D • 【解析】资产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1)资产应为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2)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3)资产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

  15. 【例】下列各项中,不符合资产会计要素定义的是(   )。 A.发出商品         B.委托加工物资 C.待处理财产损失 D.尚待加工的半成品 • 【答案】C • 【解析】“待处理财产损失”预期不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不属于企业的资产。

  16. (二)负债 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 负债确认的条件: • 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 • 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的金额能够可靠计量。 • 负债的分类: • 流动负债,是指将在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付股利、应交税费等。 • 长期负债,是指偿还期在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的债务,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等。

  17. (三)所有者权益 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其金额为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 • 所有者权益的来源: • 所有者投入的资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 • 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其他资本公积); • 利得: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流入,如期末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高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企业在财产清查中发现的盘盈。 • 损失:非日常活动所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流出,如期末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企业在财产清查中发现的盘亏。 • 留存收益(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

  18. (四)收入 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包括销售商品收入、劳务收入、利息收入、租金收入、股利收入等。 • 收入确认的条件: • 与收入相关的经济利益应当很可能流入企业; • 经济利益流入企业的结果会导致资产的增加或者负债的减少; • 经济利益的流入额能够可靠计量。

  19. 【例】以下事项中,不属于企业收入的是( )。 A.销售商品所取得的收入 B.提供劳务所取得的收入 C.出售固定资产取得的净收益 D.出租机器设备取得的收入 • 【答案】C • 【解析】出售固定资产取得的净收益不属于日常活动,不属于收入。

  20. (五)费用 费用是企业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总流出。 • 费用确认的条件: • 与费用相关的经济利益应当很可能流出企业; • 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结果会导致资产的减少或者负债的增加; • 经济利益的流出额能够可靠计量。

  21. (六)利润 利润是指一定会计期间内企业的经营成果。 • 利润的来源: • 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 • 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 • 利润的层次: •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投资收益+补贴收入 •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支净额 •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22. 【例】依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下列有关收入和利得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收入源于日常活动,利得也可能源于日常活动 B.收入会影响利润,利得也一定会影响利润总额 C.收入源于日常活动,利得源于非日常活动 D.收入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利得不一定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 【答案】C • 【解析】利得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利得可能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

  23. 【例】下列各项中,属于利得的有( )。 A.出租无形资产取得的收益 B.投资者的出资额大于其在被投资单位注册资本中所占份额的金额 C.处置固定资产产生的净收益 D.持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因公允价值变动产生的收益 E.以现金清偿债务形成的债务重组收益 • 【答案】CDE • 【解析】出租无形资产取得的收益属于日常活动;利得与投资者投入资本无关。

  24. 五、会计等式 会计等式是指表明会计要素之间基本关系的恒等式,也称之为会计平衡公式。 • 静态会计等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 动态会计等式: 收入-费用=利润 • 动、静结合会计等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 =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25. 六、财务会计的系统结构 • 确认:应否确认、如何确认、何时确认 • 计量:计量单位(货币)、计量属性 • 记录 • 报告

  26. 第三节 财务会计信息及质量特征 • 一、会计信息 会计信息,是指以货币计量的数据资料为主,表明特定单位资金运动状况及其结果的经济信息;提供财务会计信息的基本工具就是财务报告。 (一)会计信息的需求 • 外部信息使用者:所有者、债权人、政府部门、供货方、 购货方、社会公众 • 内部信息使用者:董事会、经理、各部门管理人员

  27. 股东大会 所有者 债权人 董事会 监事会 法人财产 管理 经理 员工 债权人 (供应商、银行、税务机关等) 债务人 (顾客、其他) 社区居民 社会公众 政府等 (购销、信贷、税收等) (购销等) (环保、就业等)(监管)

  28. (二)会计信息的供给 • 企业一定日期(通常是月末、季末、年末等)的资产、负债的金额及其结构,以及资产减去负债后归所有者所有的净资产的金额及其结构; • 企业一定时期(一个月、一个季度、一年等)所获得的收入、发生的费用和赚得的利润; • 企业一定时期(同上)内发生的现金流入量、流出量和现金流入量的净额; • 企业一定时期(通常是一年内)所有者权益(股份有限公司为股东权益)的增减变动内容与结果。

  29. 二、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 • 1.可靠性原则 • 可靠性原则要求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 2.相关性原则 • 相关性原则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其对企业过去、现在或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 • 3.可理解性原则 • 可理解性原则要求企业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利用。 • 4.可比性原则 • 可比性原则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具有可比性。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确需变更的,应当在附注中说明。不同企业发生的相同或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

  30. 5.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应当仅仅按照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 • 6.重要性原则 • 重要性原则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 • 7.谨慎性原则 • 谨慎性原则要求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 • 8.及时性原则 • 及时性原则要求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延后。

  31. 【例】下列项目中,违背会计核算可比性要求的有( )。 A.当无形资产价值恢复时,将以前年度计提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转回 B.由于利润计划完成情况不佳,将以前年度计提的坏账准备全额转回 C.由于资产购建完成,将借款费用由资本化核算改为费用化核算 D.某项专利技术已经陈旧,将其账面价值一次性核销 E.由于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的取得,将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由成本模式改为公允价值模式 • 【答案】AB • 【解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一经计提,在持有无形资产期间不得转回;选项B属于人为调整利润的错误做法。

  32. 【例】会计核算上将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资产视为企业的资产所反映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 )。 A.实质重于形式 B.谨慎性 C.相关性 D.及时性 • 【答案】A • 【解析】对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从法律形式上,该资产属于出租人的资产;从经济实质上,承租人对该资产能够实施控制,所以承租人将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资产视为企业的资产进行核算和管理。

  33. 【例】下列各项中,体现谨慎性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有(   )。 A.将融资租赁的固定资产作为自有固定资产入账 B.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 C.企业设置秘密准备 D.或有应收金额不确认资产 E.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按公允价值计量 • 【答案】BD   • 【解析】谨慎性要求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选项B和D体现谨慎性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