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0

基本教学技能

科举制. 基本教学技能. 柴玲玲. 隋唐科举制度的确立. 一、科举制的确立与科举制的特点. 肇基于隋代确立于唐代的科举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中持续最长、影响范围最广的选士制度。已与考试成绩来选拔人才的科举制度,既不同于以德取人的两汉察举制,也不同于以门第取人的魏晋以来的九品中正制。隋唐以前的选士制度是以荐举为主,考试为辅;隋唐以后的科举制是以考试为主,荐举为辅。科举制产生后,经过了唐朝的发展,宋、元、明的演变,更加完备化、定型化,直到清末 1905 年废除,在中国存在 1300 年,对隋唐以后的封建社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1 、科举制的确立

mariko-ryan
Download Presentation

基本教学技能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科举制 基本教学技能 柴玲玲

  2. 隋唐科举制度的确立 • 一、科举制的确立与科举制的特点 肇基于隋代确立于唐代的科举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中持续最长、影响范围最广的选士制度。已与考试成绩来选拔人才的科举制度,既不同于以德取人的两汉察举制,也不同于以门第取人的魏晋以来的九品中正制。隋唐以前的选士制度是以荐举为主,考试为辅;隋唐以后的科举制是以考试为主,荐举为辅。科举制产生后,经过了唐朝的发展,宋、元、明的演变,更加完备化、定型化,直到清末1905年废除,在中国存在1300年,对隋唐以后的封建社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3. 1、科举制的确立 • 隋代建立起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后,为确保中央大一统的集权统治,保证官僚机构的正常运转,迫切需要大批的德才兼备的人才。 • 隋文帝开皇二年(582),下诏举贤良之士; • 开皇三年(583)再次下诏:“如有文武才用,未为时知,宜以礼发遣,朕将铨擢。”(《隋书》卷一《高祖纪上》)并诏以十科举士:“诏文武有职事者,以孝悌有闻、德行敦厚、节义可称、操履清洁、强毅正直、执宪不挠、学业优敏、文才秀美、才堪将略和膂力骁壮十科举士。

  4. 开皇七年(587)“制诸州岁贡三人。” (《隋书》卷一《高祖纪上》) • 开皇十八年(598)命“京官五品以上、总管、刺史,以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举人。” (《隋书》卷一《高祖纪上》) • 杜佑〈〈通典〉〉卷十四载:“炀帝始建进士科。”宋朱熹《通鉴纲目》卷三六载:大业二年(606)秋七月“始建进士科。”传统认为进士科的设置标志着科举制度的正式产生。 • 近些年一些搞科举研究的学者认为: • 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诸州学士,为乡里所称者,委本县考试,州长重覆取其合格,每年十月随物入贡。” • 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允许士人“怀牒自进”。标志着科举制度的正式确立。从此宣告国家设科公开招考,士人怀牒自进,自由报考,以考试为中心的选士制度正式确立。

  5. 2、科举制的特点 • 科举制为士子“怀牒自进”,即以自由报考为特点; • 科举制以考试的优劣作为决定取舍的主要依据,一切以程文为去留; • 从选人的标准来看,科举是一种以具体的严格的,且可以明确把握的某种划一的、规范化的文化知识作为标准; • 科举制度合科目选与学校教育为一体;

  6. 二、科举考试的程序、科目与方法 • 科举制度经过唐代的发展,逐步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备的考试制度,成为中国科举制度的典范。 • 考生的来源和报考的方法 • 唐代参加科举考试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生徒,二是乡贡。每年冬天,学校都要将经过考试合格的中央六学一馆的学生送到尚书省参加考试,这些学生成为生徒。 • 那些不在学校学习自学成才的人,向所在县提出书面申请,经本县考试州又复试合格的,由州送至尚书省参加考试,由於他们随各州进贡的物品发送,故称之为乡贡。生徒、乡贡都是常科考生,常科是每年都举行的。

  7. 报考时间为每年十一月一日开始。报考的办法是每岁仲冬,州、县、馆、监举其业成者。中央官学的学生,由国子监祭酒负责选拔,地方官学的学生由长史负责选拔。通过考试选其合格者,送至尚书省的礼部参加省试。报考时间为每年十一月一日开始。报考的办法是每岁仲冬,州、县、馆、监举其业成者。中央官学的学生,由国子监祭酒负责选拔,地方官学的学生由长史负责选拔。通过考试选其合格者,送至尚书省的礼部参加省试。 • 到了尚书省后,生徒乡贡皆须疏名列到,结款通保,填写三代履历,经过户部审查后,再将名册送往礼部,然后由礼部(书尚书省,故曰省试)定期命题考试。

  8. 考试机关与考试程序 • 开元二十四年(736)考试的主持由吏部考功员外郎(从六品)移到礼部侍郎(正四品),从此相沿不改。考官有成主考、主文、有司、知贡举、如由他官代替则称之为“权知贡举”。 • 考试程序为:每年秋八月举行州试,取中者于十月随进贡的物品至京城,待来年春再参加省试,称之为“乡贡”。中央六学一馆及其它官学的生徒,经过逐级考试随乡贡一起参加省试。

  9. 考试科目 • 唐代常科科目繁多,据《新唐书。选举志》记载:科目有秀才、明经、俊石、进士、明法、名酸、明字、一史、三四、开元礼、道举、童子。其中秀才、明经、进士、明法、名书、明算六科为岁举常选科目。 • 秀才科:指文才杰出,对策高第之人。该科目产生于汉代察举制。由于改科考选严格,宁缺毋滥,每年所取不过一、二人,且有规定:“举而不第者,坐其州长。”因此从太宗贞观以后无人敢举,该科名存实亡。到高宗永徽二年(651)明令停止该科。

  10. 明经科:明经指通晓儒家经典。唐太宗时名孔颖达撰《五经正义》,作为明经科考试的主要依据。高宗时加考《老子》,期后时废时加,反映了唐代文教政策中以尊儒术为重心的同时兼重佛道。明经科考帖经、墨义、策问。明经科较为容易考,故有“三是老明经”之说。明经科:明经指通晓儒家经典。唐太宗时名孔颖达撰《五经正义》,作为明经科考试的主要依据。高宗时加考《老子》,期后时废时加,反映了唐代文教政策中以尊儒术为重心的同时兼重佛道。明经科考帖经、墨义、策问。明经科较为容易考,故有“三是老明经”之说。

  11. 进士科:进士之名见于《礼记。王制》篇。有唐一代进士科在诸科目中最受士人青睐,故及第者常有“白衣公卿”,或“一品白衫”之说,人言道“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为不美”。进士科自高宗调露二年(680)以后以考诗文为主。据徐松《登科记考》统计,唐代贡举进士266次,及第进士为6442人,平均每年及第在23—24人之间。与《通典》所记载“其进士大抵千人得第者百一、二;明经倍之,得第者百十一、二”相符。进士科:进士之名见于《礼记。王制》篇。有唐一代进士科在诸科目中最受士人青睐,故及第者常有“白衣公卿”,或“一品白衫”之说,人言道“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为不美”。进士科自高宗调露二年(680)以后以考诗文为主。据徐松《登科记考》统计,唐代贡举进士266次,及第进士为6442人,平均每年及第在23—24人之间。与《通典》所记载“其进士大抵千人得第者百一、二;明经倍之,得第者百十一、二”相符。 • 明法科:《唐六典》载“通达律令者为明法”。明法科的考生主要来自律学的生徒考试律、令各十帖,试策共十道,其中律七条,令三条。 • 明书科:也称书科。考生来自书学。考试《石经》、《说文》、《字林》。

  12. 考试内容方法 • 考试内容法法主要有帖经、墨义、策问、诗赋: • 帖经:将经书掩其两端,中间开启一行帖3--6个字不等,令考生填写,如今日填空题; • 墨义:用笔答称墨义,以口答称口义。为经书的小问答题,如:[原题]: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所谓四者何? • [对]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谨对 • 也有“请以注疏对”,以下文对等,实为对经书的记问考核。

  13. 策问:源自汉文帝的策问,即对国家经济、政治、军事等各大问题提问,令士子阐释自己的主张。策文的要求,既要熟识经史,又要通晓时务,既要有写作技巧,又要有鲜明的主张。唐初明经、进士、秀才、开元礼、三传等科皆试策问。策问:源自汉文帝的策问,即对国家经济、政治、军事等各大问题提问,令士子阐释自己的主张。策文的要求,既要熟识经史,又要通晓时务,既要有写作技巧,又要有鲜明的主张。唐初明经、进士、秀才、开元礼、三传等科皆试策问。 • 诗赋:永隆二年(681)鉴于“明经多抄义条,进士惟诵旧策”,缺乏真才实学的弊端,在考功员外郎刘思立的建议下,诏进士加试杂文二篇,从此进士科开始偏重文辞。神龙、开元间,进士科开始试诗赋,其后渐明确为进士试杂文为一诗一赋。

  14. 4、在班上进行100个单词的速度测试,学生进行打字,打字速度是每分钟不少于30个字,且打字错误不超过4个。4、在班上进行100个单词的速度测试,学生进行打字,打字速度是每分钟不少于30个字,且打字错误不超过4个。 • 5、当呈现包含有字母组合“ph”的文字幻灯片时,学生能正确读出20个卡片中的18个的文字卡片。

  15. 诗为五言六韵十二句排律诗,也称之省题诗或省试诗通常试帖诗首两句见题,中间八句两两相对,最后两句作结。唐代历史上有特例没有按照上述规格写作而被取中的为祖咏,其在考试中的《终南山望余雪》诗写得洒脱:诗为五言六韵十二句排律诗,也称之省题诗或省试诗通常试帖诗首两句见题,中间八句两两相对,最后两句作结。唐代历史上有特例没有按照上述规格写作而被取中的为祖咏,其在考试中的《终南山望余雪》诗写得洒脱: •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 该诗构思新颖,诗境如画,却不符合省试诗六韵的试律格式,祖咏交卷时考官问他为何离格,他爽快地回答:“意尽”。寥寥四句已将终南景色尽收笔底,何须再画蛇添足。 • 赋为诗的变体,是骈文的进一步诗化。要求对偶、用典,并限以韵,成文在350—380字之间。

  16. 三、进士行卷 • 进士行卷是唐代科举考试中一种特有的行为模式和社会风尚。即为应试举子将其素日所做诗文择其佳者,投呈给当时的名公巨卿及文坛上有名望地位的人,求其赏识,制造声誉,向主考官推荐,以增加及第希望的一种途径。行卷又称“投至”、“头鹃”、“贽谒”、“献所业”。还有举子直接向礼部行卷,称“省卷”或“公卷”。行卷之举实为汉代察举的孑遗。

  17. 行卷和通榜是伴生的,洪迈《容斋四笔》中记:“唐世科举之柄,专付之主司,仍不糊名。又有交朋之厚者为之助,谓之通榜。……未引试之前,其去取高下,故已定于心中矣”。在省试之前,就有达官贵人、社会名流、文坛巨子与考官相互通气,共同拟定举子的“榜贴”(名单),称作“通榜贴”,简称“通榜”。行卷的目的在于求助于他人为之延誉通榜。行卷和通榜是伴生的,洪迈《容斋四笔》中记:“唐世科举之柄,专付之主司,仍不糊名。又有交朋之厚者为之助,谓之通榜。……未引试之前,其去取高下,故已定于心中矣”。在省试之前,就有达官贵人、社会名流、文坛巨子与考官相互通气,共同拟定举子的“榜贴”(名单),称作“通榜贴”,简称“通榜”。行卷的目的在于求助于他人为之延誉通榜。 • 唐代科举考试是不弥封的,举子的试卷是公展姓名于主考官面前的。这就使主考官在阅卷时带有很大的主观意志,这就为行卷打开了市场。

  18. 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 • 齐纨未足人间贵,一曲菱歌抵万金。 • 该诗与朱庆馀的事一唱一和,将朱庆馀比作美貌的采菱越女,且歌喉动听,暗示朱庆馀不必为考试担心,金榜必挂名。上两诗珠联璧合,情韵悠长,传为千古佳话。 • 进士行卷从选士的角度看,可“采名誉,观素学”,有避免一试定终身的积极的一面;同时又促进了唐诗的兴盛。但是进士行卷也为唐代科举带来许都弊端,许都寒门句子无处行卷,如晚唐诗人杜荀鹤曾发出感慨:“空有文章传海内,更无亲族在朝中”;“闭户十年专笔砚,仰天无处认梯媒。”

  19. 王维是通过向太平公主行卷获取状元出身。 • 进士行卷为人们所称道的是朱庆馀的《进士呈张水部》一诗,朱庆馀在赴礼部试之前,曾向当时的文坛名流张籍投呈该诗: •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 该诗一语双关地将自己比作新嫁娘,将张籍比作夫婿,将考官比作公婆,表达了应考前的忐忑不安的心情,并以此投石问路,探询张籍为自己通榜是否成功?自己能否得到主考的赏识。张籍也回朱庆馀诗一首,名曰《酬朱庆馀》:

  20. 四、进士放榜 • 进士放榜是唐代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通常有以下几个节目:拜谒主考——曲江大宴——探花宴——雁塔题名——风流平康里。 • 五、吏部试(释褐试、关试) • 身----体貌丰伟 • 言----言辞辩正 • 书----楷法遒美 • 判---文理优长 • 身言的考试为面试,书为书法,判为“断狱词”,需要断事有据。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