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1

第二章 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第二章 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授课人 : 洪英灿. 地球上生物多样性的概况. 地球上物种总数: 500-3000 万种 已研究定名: 140 万种 我国高等植物 ——3 万种 陆生脊椎动物 ——2300 种 昆虫 ——15 万种 占世界物种数量的 10%. 地球上的物种分布不均匀 热带亚热带地区国家(约 12 个)拥有全世界 60-70% 以上的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 critical region ). 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资料分析. 讨论:. 1 、在动物和植物中除上表所列出的类群外,还有哪些类群?除动物和植物外,你还知道哪些生物类群?.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二章 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二章 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授课人:洪英灿

  2. 地球上生物多样性的概况 • 地球上物种总数:500-3000万种 • 已研究定名:140万种 • 我国高等植物——3万种 陆生脊椎动物——2300种 昆虫——15万种 占世界物种数量的10%

  3. 地球上的物种分布不均匀 • 热带亚热带地区国家(约12个)拥有全世界60-70%以上的生物多样性 • 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critical region)

  4. 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5. 资料分析

  6. 讨论: 1、在动物和植物中除上表所列出的类群外,还有哪些类群?除动物和植物外,你还知道哪些生物类群? 无脊椎动物中的腔肠动物、软体动物、甲壳动物、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等。植物中的藻类植物、苔藓植物。除动物和植物外还有细菌、真菌和病毒。

  7. 2、在上述表中,我国哪一类生物在世界上占有的百分比最高?哪一类相对较少?试计算我国上述的几种生物类群总种数占世界的平均百分比。2、在上述表中,我国哪一类生物在世界上占有的百分比最高?哪一类相对较少?试计算我国上述的几种生物类群总种数占世界的平均百分比。 我国裸子植物在世界上占有的百分比最高,爬行动物在世界上占有的百分比相对较少:我国上述几种生物类群总种数占世界的平均百分比为14.96%.

  8. 3、根据你的估计,你认为是否还有很多种生物没有被发现?3、根据你的估计,你认为是否还有很多种生物没有被发现? 地球上还有很多种生物没有被发现,根据科学家的估计,地球上实际存在的物种的总数从500万种到1亿种之间。

  9. 小结: 我国是生物种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我国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其中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仅次于巴西和哥伦比亚,,居世界第三位:我国是裸子植物最丰富的国家,被称为“裸子植物的故乡”;我国也是动物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其中脊椎动物中的鱼类、鸟类和哺乳类的种类都位于世界的前列。

  10. 中国动物部分门类特有种(或属)统计表

  11. 中国植物部分门类特有种(或属)统计表

  12. 题组练习(一) • 1、我国占世界首位的生物资源是() A、裸子植物 B、被子植物 C、鸟类 D、爬行类 • 2、我国的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居世界() A、第一 B、第二 C、第三 D、第四

  13. 基因的多样性

  14. 基因的多样性 每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基因的多样性。 我国是世界上基因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15. 事例一: 70年代美国科学家在我国找到了他们所需的野生大豆,并引进到美国,与当地品种杂交,培育出一大批抗大豆萎黄病的优良品种。使美国从大豆进口国一跃成为最大的大豆出口国。 野生大豆

  16. 事例二: 我国科学家袁隆平院士利用野生水稻与普通水稻多次杂交,培育出来的杂交稻新品种,使我国的水稻产量大幅提高,每年增产的水稻足够三个澳大利亚国家的人口吃一年。

  17. 事例三: 我国的华南虎早已所剩无几,一直在动物园中饲养繁殖。2001年某动物园的华南虎生下两只小虎的眼睛是瞎的,科学家认为这是近亲繁殖的结果。你认为这与基因的多样性有关系吗?

  18. 题组练习(二) • 1、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利用( )培育出高产的杂交稻新品种 A、染色体的多样性 B、基因的多样性 C、DNA的多样性 D、细胞的多样性 • 2、一个物种一旦灭绝,人类将永远失去( ) A、一个营养级 B、一个基因库 C、一个生态系统 D、一个有益生物

  19.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20. 想一想: • 生态系统包括哪些类型? • 你所在的地区有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吗?

  21. 地球上部分生态系统示意图

  22.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我国有广袤的陆地,辽阔的海洋,复杂的地形和多样气候,从而形成了森林,草原、荒漠、湿地、湖泊和海洋等多种类型的生态系统。

  23. 资料一: 呼伦贝尔草原过去有许多狼,危害牛羊,当地的农民曾经组织过大规模的猎捕狼的活动,结果,野兔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起来。野兔和牛羊争食牧草,加速了草场的退化。 • 资料二: 位于我国大别山区的某县,曾经是森林茂密、鸟兽繁多、气候宜人的地方。后来,人们在山坡上毁林开荒,该种农作物,破坏了当地动物的生活环境,使得林中的鸟类和哺乳动物大量减少,有的甚至消失。

  24. 思考题: • 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有联系吗? • 生态系统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它会受到破坏而发生剧烈变化吗? • 当生态系统遭受破坏后会出现什么后果?

  25. 小结 • 每种生物都是由一定数量的个体组成,这些个体的基因组成是有差别的,它们共同构成一个基因库; • 每种生物又生活在一定的生态系统中,并且与其他的生物种类相联系。 • 某些生物的数量减少或绝灭,必然会影响它所在的生态系统; • 当生态系统发生剧烈变化时,也会加速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的丧失。

  26. 题组练习(三) • 1、生物的多样性包括( ) ①基因的多样性 ②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③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④动物行为的多样性 ⑤形态的多样性 A、123 B、124 C、234 D、135 • 2、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中,正确的() A、生物的多样性就是指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B、生物的多样性一成不变 C、生物的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 D、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基因的多样性。

  27. 综合练习题 • 1、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每种生物的不同个体的基因组成是相同的 B、每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 C、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基因的多样性 D、生态系统的剧烈变化会引起基因多样性的变化。 • 2、美国利用我国的野生大豆与当地的栽培大豆杂交,培育出抗大豆萎黄病的优良品种,这是利用了( ) A、生物的多样性 B、基因的多样性 C、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D、以上三项 • 3、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之间关系,不正确的( ) A、生物圈中的每种生物都可构成一个基因库 B、每个生态系统中有多种生物 C、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的变化不会影响生态系统的平衡 D、生态系统的剧烈变化会影响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和基 因的多样性。

  28. 4、公元1600至1800年期间,世界上灭绝了25种鸟;公元1800至1950年期间,世界上灭绝了378种鸟。生物种类多样性的减少会直接导致( ) A、基因多样性的减少 B、外来物种的入侵 C、环境恶化 D、生态系统多样性的丧失。 • 5、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 ) A、保护生物的数量 B、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 C、保护生物的种类 D、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29. 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欧洲航海者的日记显示,在15世纪以前,毛里求斯岛上的渡渡鸟随处可见。后来欧洲殖民者到达了毛里求斯岛,他们疯狂地捕猎肉味细嫩鲜美的渡渡鸟,加之殖民者带来得猪、狗、鼠等,渡渡鸟灭绝了。都督鸟灭绝之后年,毛里求斯岛上的卡尔瓦利亚树也面临灭绝的危险。这种树的果皮坚厚,种子很难萌发。渡渡鸟最喜欢吃卡尔瓦利亚树的果实,果实经过渡渡鸟的消化道后,果皮变薄了,果实中的种子得以正常萌发。 (1)、渡渡鸟灭绝是一种生物的消失,人类的活动破坏 了 的多样性。 (2)、渡渡鸟消失了,渡渡鸟个体所构成的基因库也随之消失,人类的活动也破坏了的多样性。 (3)、渡渡鸟灭绝后,吃卡尔瓦利亚树不能正常发芽,致使森林生态系统受到破坏,许多生物失去了栖息环境,导致了多样性和多样性的进一步丧失。

  30. 再见 !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