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7

《 荷塘月色 》

《 荷塘月色 》. — 朱自清. 主讲:宋振熙、邹雨洁、彭娜、刘奕伶. 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生于光绪二十四年十月初九 ( 1898 年 11 月 22 日 ) ,卒于 1948 年 8 月 12 日。原籍浙江绍兴。因三代人定居扬州,自己又毕业于当时设在扬州的江苏第八中学高中,且在扬州做过教师,故自称“扬州人”。他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毛泽东称他“表现了我们. 民族的英雄气概”。著作有 《 朱自清全集 》 。. 1920 年毕业于北大后在江浙一带从事中学教育工作; 1924 年出版诗文集 《 踪迹 》

Download Presentation

《 荷塘月色 》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荷塘月色》 —朱自清 主讲:宋振熙、邹雨洁、彭娜、刘奕伶

  2. 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生于光绪二十四年十月初九( 1898年11月22日),卒于1948年8月12日。原籍浙江绍兴。因三代人定居扬州,自己又毕业于当时设在扬州的江苏第八中学高中,且在扬州做过教师,故自称“扬州人”。他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毛泽东称他“表现了我们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生于光绪二十四年十月初九( 1898年11月22日),卒于1948年8月12日。原籍浙江绍兴。因三代人定居扬州,自己又毕业于当时设在扬州的江苏第八中学高中,且在扬州做过教师,故自称“扬州人”。他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毛泽东称他“表现了我们 民族的英雄气概”。著作有《朱自清全集》。

  3. 1920年毕业于北大后在江浙一带从事中学教育工作;1920年毕业于北大后在江浙一带从事中学教育工作; 1924年出版诗文集《踪迹》 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 搞战爆发后,在党抗日民主运动影响下,思想认识逐步提高。 1948年贫病中逝世

  4. 散文   指不讲究韵律的散体文章.   一种文学体裁,包括杂文、随笔、游记等。 抒情散文 叙事散文 写景散文 哲理散文

  5. 解题 • 荷塘:指朱自清先生当时任教的北京清华大学园里的荷花池。 • 月色:则点明了时间,是一个有月亮的夜晚。

  6. 快速浏览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本文写了朱自清一次怎样的经历? ----月下散步

  7. 1.本文写了作者的一次月下散步的经 历,作者为什么深更半夜的时候去月下散 步呢?用原文中的话回答. ----心里颇不宁静 本文文眼 2.朱自清为什么心里不宁静呢? ----要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

  8. 他找到宁静了吗? • 我们首先看第三段“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这个“另一个世界”指什么呢?从原文中找。 • 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以不理。 • 作者在这里写得很超脱现实,这是作者内心渴望而现实达不到的,越是超脱,越是自由,便越是显出作者在现实中的苦闷。

  9. 宁静过后他的心情又有怎样的变化? ——变得不宁静

  10. 本文还有一条线索: 以游踪(人物活动)为线索

  11. 课文中有哪些主要描写景色的语段: 第4段: 月色下的荷塘 第5段: 荷塘上的月色 第6段: 荷塘四周的景色

  12. 出家门 明线:游踪(外结构) 暗线:情感(内结构) 不宁静 赏四周 失宁静 踱小路 寻宁静 淡淡的哀愁 淡淡的喜悦 得宁静 观荷塘

  13. 认真阅读课文4—6段,看看作者着重以哪些景物来写荷塘,写月色,写荷塘四面的? 认真阅读课文4—6段,看看作者着重以哪些景物来写荷塘,写月色,写荷塘四面的? 荷塘 荷叶、荷花、荷香、荷水 月色 塘中景物、月光、光影组合 四周 树色、灯光、蝉蛙声 作者在描写这些景物时,语言形象生动,景物形象逼真,你能说说其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吗?

  14. 比喻句 ①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②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博喻(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喻体从不同角度反复描绘说明同一个本体的比喻句) ③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到荷塘的那边去了。 ④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⑤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⑥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 ⑦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 ⑧树缝里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是渴睡人的眼 。 ...... 小结:比喻具体形象

  15. (第七段) 由 联想旧时江南采莲的情景 想到 , 想到 。 眼前的荷塘 两千里外的江南故乡 千余年前的六朝

  16.  问:为什么作者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  作者出其不意地将人们带到六朝时代采莲的热闹场景中,似乎古人生活在自由的天地中,是作者心驰神往的,宁静又到不宁静,深切微妙地反映出他“乐得暂时忘记”而又不能“忘记”的万分苦恼的心情。

  17. 请看第五段: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青纱的梦......请看第五段: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青纱的梦...... ? ? ? 为什么说“泻”“浮”“画”三个字点活了月光和雾气呢?可否用“照”替代“泻”,用“印”替代“画”,用“漂”替代“浮”呢?

  18. 一个“泻”字,月辉照耀一泻无余之景,顿时化静态为动态,写出了月光的流动感。再加上修饰语“静静地”,准确地写出了月光既像流水一般地倾泻,但又是绝无声响地幽静幽美,这就创造了一个安谧的氛围,意境相当优美。

  19. 轻飘柔美 浮”写出了雾的轻飘状态,突出了恬静朦胧,一个水气迷蒙、月色轻笼的境界呼之欲出。

  20. “画”——仿佛有无形的手在展纸描绘一般,富有情趣,表现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21. 请大家找找课文中的叠词 叠词传神地描摹出眼前之景,同时有一种韵律美,渲染出雅而不俗的语言氛围。 :”轻轻”、”悄悄”、“曲曲折折”、“田田”、“阴阴”等。

  22. 小结 朱自清通过在月下荷塘静谧幽美的景色中独处的心境描述,表达了他抑郁孤寂、想超脱现实自得其乐而不可得的情绪,以及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

  23.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脉脉(mò)    颤动(zhàn)  乘凉(chéng)   独处(chǔ)的妙处(chù) B.酣睡(hān)   参差(cī)    袅娜(nuó)     蓊蓊郁郁(wěng) C.点缀(zhuì)  倩影(qiàn)  皱缬(xié)     梵婀玲(fán)     D.惦着(diàn)  羞涩(sè)    宛然(wǎn)     踱着步(dù) B

  24. 2.指出下列句子修辞运用不同类的一项 [] A.突然是绿茸茸的草坂,像一支充满幽情的乐曲。 B.这一天,我像在一支雄伟而瑰丽的交响乐中飞翔。 C.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D.一个强烈的闪电像利剑般劈开树干。 E.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D

  25. 3阅读文章第四段,回答下列问题: (1).与“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中“弥”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弥留之际      B.欲盖弥彰      C.弥天大谎     D.弥补过失 (2).把荷叶比作舞女的裙,荷叶给人的感受是           (      )A.翠绿欲滴     B.轻盈飘逸       C.舒然展放     D.高高耸立 D C(A弥留:病重快要死了;  B更加  C满    D填满)   C

  26. 4.“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的诗体是4.“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的诗体是 [] A.绝句     B.古风 C.乐府     D.散曲 C

  27. D 5.“田田”一词源出 [] A.律诗《江南曲》 B.六朝乐府《西洲曲》 C.古诗《西洲曲》 D.古乐府《江南曲》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