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0

甚麼是專題研習?

甚麼是專題研習?. 對某主題作深入研究 可根據興趣和能力選定主題 過程需搜集資料、整理、 分析、綜合、思考等. 研習時應有的態度. 主動學習 ‧ 接受型 研習型. 自主參與 ‧ 獨立研究. 創新精神 ‧ 培養創造力. 協作態度 ‧ 分工合作. 專題研習的三個階段. 擬定題目 資料搜集與分析 報告結果. 擬定題目. 1. 擬定題目時會遇到的問題 1.1 研習題目過大 1.2 研習內容過於抽象 1.3 課題沒有代表性 1.4 沒有考慮課題實施的可行性 1.5 要研究的問題不明確. 2. 擬定題目時要注意的地方.

Download Presentation

甚麼是專題研習?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甚麼是專題研習? • 對某主題作深入研究 • 可根據興趣和能力選定主題 • 過程需搜集資料、整理、 • 分析、綜合、思考等

  2. 研習時應有的態度 主動學習 ‧接受型研習型 自主參與 ‧獨立研究 創新精神 ‧培養創造力 協作態度 ‧分工合作

  3. 專題研習的三個階段 • 擬定題目 • 資料搜集與分析 • 報告結果

  4. 擬定題目 1.擬定題目時會遇到的問題 1.1研習題目過大 1.2 研習內容過於抽象 1.3 課題沒有代表性 1.4 沒有考慮課題實施的可行性 1.5 要研究的問題不明確

  5. 2.擬定題目時要注意的地方 2.1 能貼近日常生活 2.2 有一定的研究價值 2.3 適合同學的知識水平 2.4 老師的指導能力 2.5 課題實施的客觀條件 2.6 同學的人身安全

  6. 3.哪裏找題目? 3.1 內容與生活相關的教材 3.2 能引起別人興趣的話題 3.3 發現平常中的不平常 3.4 社會熱點問題 3.5 尖端科學發展內容 3.6 即時得到的靈感

  7. 從學科找研習課題

  8. 從身邊熟悉的事入手生活時事 好處 ~ 容易找資料 ~ 有探索價值

  9. 解決問題 將一個實際的問題定為專題研習的 題目,可讓同學從實踐中學習,尋 找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 好處 • 提高探究興趣 • 刺激創意和想像

  10. 資料搜集與分析 • 目標 • 搜集與專題研習有關的資料,然後運用有效 • 的思維方法分析資料,進行研究 • 2. 資料搜集與分析簡介 • 總結、分析、解釋、研究與該專題有關的理 • 論、經驗和前人的研究成果,搜集時要對資 • 料進行分析、提煉,從中提取有用的訊息和 • 數據

  11. 3. 資料搜集的原則 材料要與研究課題有關,有助於解釋研究 課題 切忌盲目搜集,並非「多就是好」 4. 資料搜集的重要性 通過搜集、查閱資料,從中開闊視野 對課題有較全面的了解,站得高則看得遠 可借鑒別人的研究思路及觀點,形成自己 新的研究思路與方法

  12. 5.資料的來源 第一手資料 研究者親身搜集、分析及總結 第二手資料 文獻資料:書籍、期刊雜誌、報章 、政府年報 其他資料:網上搜尋、地圖、微縮 資料、幻燈片、影音資料

  13. 6.選取有用的資料 查閱文獻 ‧可把有用的資料複印下來,並將之做成 筆記、摘要 網上搜尋 ‧互聯網上的資料非常多,來源資泛,可信程度參差不齊 ‧官方網站的資料通常較可信

  14. 7.資料的運用 擬題  立論(指出自己的觀點)  資料搜集及整理 (應包括第一手及第二手資料)  論證 (用資料中的證據證明自己的論點)

  15. 8.資料的整理 將調查所得的資料進行: ‧審核(例:判斷資料的可信性) ‧總結 ‧加工(例:把資料編碼、分類、綜合; 把數據製成圖片等)

  16. 9.資料整理的原則 判斷資料的真實性,去假存真 要求事實的準確性,特別是數據方面 要求有系統地分析資料 資料要盡量全面地反映整體現象

  17. 10.資料分析 統計分析 運用統計學方法對得到的數據進行分析(例:製作圖表) 理論分析 對統計分析的結果作出說明及解釋 對研究假設進行檢驗和論證 由具體、個別的例子提升到抽象、普遍的理性認識

  18. 研習時要注意的事項 (一) 準備工作 確定資料搜集的方法 歷史研究法 觀察法 調查法 實驗探索法

  19. 1. 歷史研究法 • 以已存的資料作研究,尋找事實,然後利用資料描述、分析或解釋過去。 • 例:「孫中山先生在香港的事跡」 • 「九廣鐵路發展史」

  20. 1.1 歷史資料的紀錄 • 書面紀錄 • *前人有意識地傳給後代的紀錄 • 遺跡、遺址、遺骸 • *前人無意識地遺留的紀錄

  21. 1.2 歷史研究的資料種類 • 第一手資料 • *研究員親自調查/訪問研究對象 • *由事件的目擊者/參與者寫下 • 第二手資料 • *從他人研究中獲得

  22. 1.4 歷史研究法的利與弊 好處: ‧既能服務於現在,又能幫助預測未來 ‧能結合個人的興趣和愛好,有利研究 的開展 局限: ‧歷史資料難以搜集完整 ‧難以判斷資料的有效性

  23. 2. 觀察法 • 研究員根據課題觀察研究對象,從而得出資料。 • 直接觀察法

  24. 2.1 直接觀察法的原則 • 客觀 ‧典型 • ‧全面 • ‧敏感‧系統

  25. 2.2 直接觀察法的利與弊 • 優點: • 能實地觀察整件事 • 能獲得觀察對象不便透露的資料 • 觀察地點及參與人數具彈性

  26. 局限: • 需等待要研究的現象發生 • 並非所有現象都可觀察(例:家庭糾紛) • 觀察對象知道自己正被觀察,有隱瞞實情的機會 • 難以判斷觀察結果是否具代表性

  27. 3. 調查法的種類 • 普查 • 抽樣調查 • 典型調查

  28. 普查 • 對全部研究對象逐一調查 •  範圍較廣 •  規模較大 • 需要很多人力、物力和時間

  29. 抽樣調查 • 抽取一部分研究對象進行調查,運用統計的原理推斷全體研究對象的狀況 •  較少人力、物力和時間

  30. 典型調查 • 當研究對象的個別差異極少時,便可從研究對象中抽取少量具代表性的個體作為典型,進行深入調查。

  31. 典型調查的利與弊 • 優點 • 調查對象少,節省人力物力 • 調查內容全面、深入、細緻 • 能與被訪者建立信任,取得更多真實 資料 • 能在訪問時發現意想不到的資料和問 題

  32. 局限 • 不適合大範圍調查 • 推論缺乏準確性 • 研究結果受調查者的主觀影響

  33. 調查研究步驟 • 確定問題 • 選擇調查對象 • 選擇調查方式 • 抽樣 • 設計問卷 • 進行調查(資料搜集) • 資料整理與分析 • 報告結果

  34. 4. 實驗探索法 根據研究目的,利用儀器和設備, 進行有系統的科學實驗,令某種 現象可在觀察下發生,從而獲得 客觀的事實。

  35. 實驗的基本條件 • 可操作 • 可控制 • 可重複

  36. 實驗的類型 1.按實驗中量和質的關係分類 2.按實驗在認識過程中的作用分類

  37. 1.按實驗中量和質的關係分類 *定性實驗 = 判斷某種因素、某種聯繫是否存在的實驗 *定量實驗 = 求出實驗中各種因素之間數量的關係 *結構分析實驗 = 測定物質分子、原子等空間排列的實驗

  38. 2.按實驗在認識過程中的作用分類 *析因實驗 =對已知結果尋找原因的實驗 *比較實驗 = 找出兩種或多種事物之間異同、優劣的 實驗

  39. 實驗探索的步驟 設定問題 找出涉及的變數 作出預測 設計實驗方法 選擇適當儀器 進行實驗 (搜集數據) 分析數據 撰寫報告

  40. (二) 研習過程 *依據擬定的研習計劃,按不同階段進 行 *定期與同和老師商討研習計劃的進展情況

  41. 訪問時要注意的地方 • 事前準備 • *擬定訪問計劃(訪問對象、時間、地點、內 • 容、提問問題、提問形式) • 訪問態度 • *誠懇謙虛 • *忍耐沉默

  42. 3. 提問須知*邊想邊問*切忌打斷談話 4. 聆聽須知 *應先耐心聆聽,待被訪者說完才提問 5. 記錄重點 *得到被訪者同意方可錄音 *摘錄重點

  43. 報告結果 選擇與專題配合的表達形式 (文字報告、口頭報告或電子報告)

  44. 報告種類

  45. 報告表達方式 1. 文字報告 2. 口頭報告 3. 電子報告

  46. 報告結果 • 文字報告的結構 • 標題 • 摘要 • 引言 • 正文 • 結果 • 參考文獻

  47. 報告結果 • 口頭報告 • *現場向觀眾報告研習成果 • [好處] • 報告長短可因應情況自由調節 • 可與現場人士交流意見 • 報告者的說話、眼神、表情及動作補 • 足文字未能表達的地方

  48. 報告結果 • 電子報告 好處 可插入不同的視像及聲音效果,使報告更生動、 吸引 可隨時更正及增刪內容 通過網絡可隨時隨地與不同的人交流

  49. 注意事項 報告質素的好與壞應由報告的內容 、研究方法告結論決定,表現手法只是次要 不應過分重視報告的電子化而本末 倒置

  50. 動工吧!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