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第十六讲 明代中日武术文化的渗透带来的武道变革 目标:了解明代中日武术文化交流的主要事件 了解两国武术是相互渗透与发展

第十六讲 明代中日武术文化的渗透带来的武道变革 目标:了解明代中日武术文化交流的主要事件 了解两国武术是相互渗透与发展. 早在“大唐盛世”之时,鉴真和尚就东渡扶桑传法; 元朝日僧大智游学到少林寺,并在此苦行修炼 12 年; 后又有邵元禅师从洪武 12 年起,久居少林寺,还曾任 过首座僧,为少林拳在日本的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 洪武 14~19 年,两国互派使者 10 余次。使中日文 化的交流,武术活动达到了一个高峰。日本刀与日本 刀法为中国著名军事家、武术家所称道,并引入中国 ;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十六讲 明代中日武术文化的渗透带来的武道变革 目标:了解明代中日武术文化交流的主要事件 了解两国武术是相互渗透与发展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十六讲 明代中日武术文化的渗透带来的武道变革 目标:了解明代中日武术文化交流的主要事件 了解两国武术是相互渗透与发展

  2. 早在“大唐盛世”之时,鉴真和尚就东渡扶桑传法;早在“大唐盛世”之时,鉴真和尚就东渡扶桑传法; 元朝日僧大智游学到少林寺,并在此苦行修炼12年; 后又有邵元禅师从洪武12年起,久居少林寺,还曾任 过首座僧,为少林拳在日本的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 洪武14~19年,两国互派使者10余次。使中日文 化的交流,武术活动达到了一个高峰。日本刀与日本 刀法为中国著名军事家、武术家所称道,并引入中国; 空手道、柔道与中国武术的渊源关系,亦在此时 形成。戚继光著的《拳经》和高颖撰的《射学正宗》 流传到日本,并被大量引用。

  3. 1.抗“倭”战争引来了日本刀法 戚继光(1528~1587年),祖籍安徽定远县,后 移居山东。出身将门,少年时,好读书,通经史义, 16岁时,承袭父职,开始了军旅生涯。40多年来,转 战南北,特别是在抗倭战斗为明代立下赫赫战功,被 后世尊为民族英雄。并著有《纪效新书》和《练兵纪 实》等书籍。 在抗倭的战争中戚继光率领“戚家军”,分别在山 东、浙江、福建等地,以著名的鸳鸯阵、八卦阵、三 才阵等阵法,大胜“倭寇”。

  4. 戚继光在抗倭战争中发现倭刀法原本,内有隐流刀法戚继光在抗倭战争中发现倭刀法原本,内有隐流刀法 6势和16势刀谱,并“得其习法,又从而演之”。戚继 光已充分认识到日本刀器优良和倭寇的精于刀术而产 生的巨大杀伤力。

  5. 演练要求“舞路既多,疾速为上”。 二人“以木刀对砍,举落疾速,不使人乘隙得 犯,为上等”。“舞生和对熟者为中等,舞熟而对生 者为下等”。其标准明确、具体、实用。 习练日本刀法的中国武术家还有程宗猷、郭王、 刘云峰、石电、吴殳等。程宗猷向刘云峰学习日本刀 法,称刘云峰“得倭之真传,不吝授余,颇尽壶奥”。 刘云峰的刀术,“有势、有法,而无名”。程宗猷为使 习者易于记忆,便“依势取像,拟其名”。

  6. 每个刀势绘之以图,附以手、眼、身法、 步法及刀法说明。 其中刀法有拦、砍、棚、 撩、搅、推、 刺、格、带、压、提、削、五花等。 实际上“单刀法”,已不都是日本刀法的原 样,与我国传统的练法相结合。

  7. 2. 福建白鹤拳与日本空手道的形成 冲绳归属日本以前一直称琉球王国,与中国关系 密切。南宋时期、隋汤帝大业3年、明太祖洪武5年、 明成化15年等都有琉球的僧侣飘洋过海来到中国大陆 学习、研究佛教;册封关系;先文职官员后改派为武 官。中国也有互访。 在武官中,绝大多数是精通武术之人。日本《空 手道秘诀》一书有:“琉球空手道,究系何时由中国 传至而发展,并无明确记载。但是一般认为可能始于 明代。……明朝的答礼使者自京城长安出,渡海到琉 球时,中国拳法遂跟者大陆文化传入琉球”的说法。

  8. 琉球空手道,早期称“唐手”。“唐”,是古代中国琉球空手道,早期称“唐手”。“唐”,是古代中国 的尊称,“唐手”为中国拳术的意思。 “空手道”的命名 ①禁武政策。中国拳术传入琉球后,曾在明仁宗 宣德4年和万历37年出现了两次禁武,严禁民众携带 武器。便以“空手“的名称和形式得以流行。 ②寻求发展。在空手道普及和推广的过程中,武 道人士一致同意将“唐手”改为“空手”,并加个“道”字 以效仿“柔道”和“剑道”的团队精神。 “首里手” 在武士阶层流行,属江西派拓宽唐手; “那霸手” 在平民中流行,属福建派的唐手。

  9. 名称 拳法与套路 名称 动作名称 少林拳法 三战、十三、三十六、一百零八 福州南拳 技手、靠手 空手道 三战、十三、三十六、一百零八 那霸手 技手、靠手 空手道与少林拳和南拳颇有相通之处,见下表。 武术拳法与空手道技术的比较 《日本空手道源在福建》一文称:近年日本空手 道代表团来榕访问时,带来了《白鹤拳谱》。《白鹤 拳谱》即是由福州传出去的手抄本,与福州老拳师保 存的拳谱是一样的。

  10. 日本方面报道: 由福建来琉球的中国人一般都住在离首里城有一 定距离的久米村,称为福建派的唐手。唐手又分蔡家 拳和郑家拳两种:所谓蔡家拳、郑家拳就是由蔡家和 郑家传承下来的唐手,是那霸手的一种。 据冲绳蔡家所传家谱记载:福建泉州南安县蔡 襄是蔡姓的始祖,到蔡姓第六代孙蔡崇时,受明太祖 皇帝之命,于洪武25年到琉球岛,住在唐荣,成为琉 球岛蔡氏家族的第一代。

  11. 3. 陈元贇与日本柔道的创始 陈元贇是何许人也?(1587-1671年),有多种 别号升庵、芝山、虎林、武林,杭州人,明末进士。 他是我国明清之际杰出的学者、诗人和方伎家。于明 万历年间为避清军入主中原战乱随朱舜水东渡日本。 主要有4个突出的首创: ①把中国公安派文学传播到日本; ②由中日学者共同形成一个“芝山学派”; ③传授制陶术、书法和茶道技艺; ④创编和传授柔道。

  12. 日本《国民百科大辞典》记载: “柔术原以中国拳术为开始,《武备志》第91卷中 所说的以中国拳法为开始的,这个拳术就是宋太祖的 32势长拳、六步拳、猴拳、囵拳等,在我国认为明人 陈元贇传进来的”。 原念斋在《先哲丛谈》中说: 元贇善拳法,当时世未有此技,元贇创传之。故 此邦拳法以元贇为开祖矣。正保中,于江户城南西久 保国正寺教徒。尽其道者,为福野七郎左卫门、三浦 与次郎右卫门、矶贝次郎左卫门。

  13. 下川潮提到的拳术是的杀活、当身,按系明衙役下川潮提到的拳术是的杀活、当身,按系明衙役 巡捕手搏足击之擒捕术,即以拳肘或足尖出击对方之 要害部位,使之一时处于昏厥状态中。据日籍《吾园 随笔》中说:“元贇语之曰,我国有捕人术,吾未学之, 然识其大势,三士(福野、三浦、矶贝)问之,得其 概略,更加新意,以创此术”。

  14. 梁容若承认在陈元贇东渡前后,日本宽永年间,梁容若承认在陈元贇东渡前后,日本宽永年间, 以关口柔心为代表,已有柔术名于国内,并形成“关口 派”拳法。陈元贇则是揉合明衙役捕人术,少林拳法和 日本固有拳法,改进而为后来的柔道,以传授福野、 三浦、矶贝等三人,而后才遍传全日本。经过不断改 进完善,遂有今日蜚声世界体坛的柔道。 思考题: 1.为什么明代中日武术交流如此活跃? 2.简述陈元云传授柔道的基本过程?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