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8

列王紀上、下

列王紀上、下. 一.總論:. 作者:可能是耶利米或一群先知. 時間:列王紀記載王國歷史的三個時期:. 1. 所羅門王朝 ( 主前 970– 主前 931), ( 王上 1–11). 2. 王國分裂 ( 主前 931– 主前 722), ( 王上 12– 王下 17) ( 撒瑪利亞陷,北國亡,主前 722). 3. 僅存王國(南國) ( 主前 722– 主前 586) ( 王下 18-25), ( 耶路撒冷陷,南國亡,主前 586). 讀者:衰落南北國的子民. 一.總論:.

Download Presentation

列王紀上、下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列王紀上、下

  2. 一.總論: 作者:可能是耶利米或一群先知 時間:列王紀記載王國歷史的三個時期: 1.所羅門王朝 (主前970–主前931), (王上1–11) 2.王國分裂(主前931–主前722), (王上12–王下17) (撒瑪利亞陷,北國亡,主前722) 3.僅存王國(南國)(主前722–主前586) (王下18-25), (耶路撒冷陷,南國亡,主前586) 讀者:衰落南北國的子民

  3. 一.總論: 地點:王上12 開始了南北國的分裂:    北國以色列以撒瑪利亞為首都,以但    和伯特利為敬拜中心;而南國猶大則    以耶路撒冷為政治和宗教的中心。 成書的目的: 1.歷史性的目的:記述從所羅門威榮的開始 王南北兩國君主的行為及 被擄。 2.教義性的目的:道德上的教導:遵行神的 律法得祝福,否則會遭受 擄掠。

  4. 一.總論: 列王紀記述從所羅門華麗的皇宮, 一直到約雅斤從巴比倫獲釋的一切 史實。 它是以色列人的失敗史:「從富裕 轉趨貧困,從強大漸形癱瘓。」

  5. 二.列王紀要旨(重要人物、重要事件): 1.大衛(王上2:1-9): 有人以為,大衛王當年犯下殺人及姦淫罪,正值年少氣盛、血氣方剛之故;晚年的大衛應該敬虔一點吧。在列王紀上第一章開始,記述大衛年紀老邁,甚至找來一位使女陪睡,連與她發生性行為的能力也沒有。另外,大衛臨死時對兒子所羅門的一番話 ,顯示出大衛仍不脫政治家本色。大衛生前承諾:曾對他不利的數位人物,他都保存他們的性命。可 是,大衛卻暗示所羅門,在他死後可以向這些人施毒手。結果,所羅門按照大衛生前的吩咐,將這些政敵逐一鏟除。這豈不是那位在屬靈上登峰造極,「我且要住在耶和華的殿中,直到永遠的大衛嗎?」

  6. 二.列王紀要旨(重要人物、重要事件): 2.所羅門(王上1-11): 我們也許會稱讚所羅門選擇智慧之舉(王上3),但很快我們便發現他的智慧與鄰國的人並無兩樣。他擁有大量的財富(王上10:14-25),卻相信與法老女兒的婚盟可以保護他的財富(王上11:1),結果在下一位君王在位時,另一位法老卻奪去了他一切的財寶(王上11:14)。所羅門的生活十分奢華,但百姓卻負擔越來越重的稅項。因此他的兒子繼位時,失去了 王國的三份之二。所羅門很聰明,但卻忘記了敬畏上帝,他也追隨別的神(王上11:4)。事實上,大衛犯下重罪,但最終誠心悔改。所羅門漸漸偏離正道,收場更為可悲。

  7. 二.列王紀要旨(重要人物、重要事件): 3.王國分裂(王上12章): 這章經文舊約聖經中佔很重要的地位,原因是其中 所發生的事,對舊約裡的猶太人影響至為深遠。王 國還未分裂的時候,北國的支派(以色列人)和南國 支派(猶大地人)時有糾紛。(參考撒下19:40-43)。所 羅門王苟徵重稅,失去民心。他去世以後,北國 十個支派起而反抗,不肯臣服於所羅門之兒子羅波 安的領導,另立一國,是為以色列(以耶羅波安為王)。 但仍效忠羅波安的兩個支派,稱為猶大國。由王上 12至王下17,聖經同時分述南、北兩國,到王下18, 只剩猶大王國未亡。

  8. 二.列王紀要旨(重要人物、重要事件): 4.亞哈王(王上22章) 猶大王約沙法及以色列王亞哈聯盟打扙,上陣 前王問先知勝負吉凶,亞哈眾先知答:「王儘 管上去吧,必勝無疑。」約沙法問亞哈這地可 有耶和華的先知,亞哈卻將真先知米該雅囚在 獄中。王命米該雅說實話,先知回答說:「神 使謊言的靈入了你們先知的口,將會引誘王上 基列的拉末去陣亡。」亞哈王恐懼,在上陣時 改換裝束,可是卻被一位以色列士兵試弓時, 不為意地射殺了。這是個很諷刺的故事 。

  9. 二.列王紀要旨(重要人物、重要事件): 5.以利亞(王上17至王下1) 以利亞是重要的先知。你認為他得勝的 原因及軟弱的原因是什麼?

  10. 二.列王紀要旨(重要人物、重要事件): 6.以利沙(王下2-9) 以利亞和以利沙都是代表上帝對以色列國 說話的先知,他們所代表的各有不同。以 利亞在大庭廣眾不施行神蹟;以利沙行神 蹟的次數很多,著重滿足個別需要。(找 出以利沙所行的神蹟。)以利亞彰顯上帝 的律法、審判和嚴厲的懲罰;以利沙則 表明上帝的恩典、慈愛、溫柔。以利亞大 聲疾呼叫人悔改,以利沙則廣行善事神蹟 ,以證明他的話出於上帝。

  11. 二.列王紀要旨(重要人物、重要事件): 6.以利沙(王下2-9) 在以利沙時代,以色列國靈性低落,由於 耶羅波安迫害祭師和利未人,他們和許多 敬拜上帝的人都逃到猶大(代下11:13-16), 因此自耶羅波安當政起,北國就沒有祭司 和利未人。

  12. 二.列王紀要旨(重要人物、重要事件): 6.以利沙(王下2-9) 幸好,以色列國尚有先知學校,保存一股 公義勢力。先知把上帝的律法教導門徒。 先知是上帝的代言人,把上帝的真理預告 眾人。北國的先知承擔的任務與南國的祭 司大致相同。以利沙是這群先知公認的領 袖,常往來各學校探望門徒,許多神蹟是 探望門徒時施行的,有一次他還特地以神 蹟幫助了一個門徒。(6:1-7)

  13. 二.列王紀要旨(重要人物、重要事件): 7.撒瑪利亞失陷,北國亡(王下17) 何細亞是北國最後一個君王,他在位末年, 城都撒瑪利亞失陷,十支派被擄到亞述去。 亡國原因,表面是何細亞不照往年給亞述 進貢,還密謀造反,但內在原因是以色列 人恆久棄絕上帝。(王下17:7-23)

  14. 二.列王紀要旨(重要人物、重要事件): 8.希西家(王下18-20) 以色列亡國被擄後,猶大仍然存留,繼續見證上帝。 那時,希西家登位,亞哈斯攝政。亞哈斯是一個敗壞 的王,沒有理會上帝的教訓,但他兒子希西家敬畏上 帝,上帝用他清除亞哈斯在國中留下的罪惡,領導國 人重新敬拜上帝。事實上,希西家是繼大衛後,第二 位最負盛名的君王,他「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正的事」。 可是,年老的希西家向別人顯示自己的財富,種下日 後的殺機。先知以賽亞警告希西家,上帝決定在希西 家死後,讓猶大國亡在巴比倫手下。希西家竟然因著 上帝在他死後作這事,表示安慰。這豈是一位賢君應 有的態度?這是人性自私一面的描寫。

  15. 二.列王紀要旨(重要人物、重要事件): 9.耶路撒冷失陷,南國亡(王下25) 耶路撒冷於主前586年失陷。上帝苦心勸 勉,等待他們離開罪惡,歸向他,他們 都不聽從,由君王、祭司到人民都一起 繼續敗壞下去,故此,巴比倫人便來毀 京城聖殿,把百姓擄走。

  16. 三.列王與先知

  17. 三.列王與先知

  18. 三.列王與先知

  19. 三.列王與先知

  20. 三.列王與先知

  21. 三.列王與先知

  22. 四.列王的事蹟 [1]亞哈謝短暫的統治 -- 不能收服摩押,也 不能與南國約沙法聯盟。以利亞曾警告 他因求問以革倫的神巴力西卜會面對死 亡(1);相反的以利亞不見死亡,而是乘 旋風昇天;以利沙承接先知的職份。

  23. 四.列王的事蹟 [2]約蘭 -- 與約沙法聯盟攻摩押,不能得勝反 受重傷,死後無後裔承繼。以利沙預言摩押 將會敗於以色列國手中(3);神蹟地倒滿了一 位窮先知妻子的器皿(4a),使書念婦人之子復 活,並為先知門徒解毒 (4c)。乃縵神奇地在 先知以利沙的命下到約但河洗七次而痊癒 (5); 先知使斧頭浮於水面(6),預言撒瑪利亞的命 運,並解救了四個長大痲瘋的人(7);醫治亞 蘭王便哈達(8)。

  24. 四.列王的事蹟 [3]猶大王約蘭 -- 與亞哈謝、約蘭、耶戶同期, 他『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8:18)。 [4]猶大王亞哈謝 (在統治的年期上有問題。) -- 『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與亞哈家一樣』 (8:27) [5]耶戶統治了廿八年(9-10) -- 他殺了邪惡的 耶洗別及拜巴力的人,只是耶戶『不盡心 遵守耶和華以色列神的律法,不離開耶羅 波安使以色列人陷在罪裡的那罪』(10:31)

  25. 四.列王的事蹟 [6]猶大王亞他利雅 --唯一的女君王,她幾乎 完全除滅了大衛家的人,年幼的約阿施得 亞哈孰王的妹子約示巴〔是約阿施的乳母〕 收藏(11)。 [7]猶大王約阿施 -- 七歲登基,在約珥先知年 間執政,重修聖殿及整理敬拜事宜 (12)。 [8]約哈斯與約阿施 --與南國的約阿施同期, 因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敗於亞蘭王 哈薜和便哈達(13)

  26. 四.列王的事蹟 [9]猶大王亞瑪謝廿九年的統治,雖是好君王 但沒有毀壞巴力的偶像。他向約名施索戰 而引至神的殿與王宮府庫裡所有的金銀器 皿被帶到撒瑪利亞(14a) [10] 耶羅波安二世-- 是北國取昌盛的時期(14b), 在先知約拿和阿摩司時期國界擴展,因 『不離開尼八的兒子耶羅波安...的罪』(14:24) 而亞述勢力在北部強大興起。這是約拿 先知不想到尼尼微城的主因。 [11] 猶大王烏西雅 -- 他是好的君王但仍未毀 壞巴力的偶像(15a)。 (據代下26, 他因企圖行祭司所行的而得痲瘋。)

  27. 四.列王的事蹟 [12] 撒迦利亞和沙龍[分別統治期為六個月與 一個月] -- 沙龍是在一個血腥的叛變中得 國,他是被兒子米拿現所殺(15b) [13] 米拿現 --北部亞述勢力到達高峰,被迫 進貢;而河東兩支派當被擄(15c) (主前745年,參代上5:26。) [14] 比加轄和比加 -- 比加轄作王兩年被統領 比加所殺繼任廿年;亞述將拿弗他利支 派全擄(15:29);行耶和萃眼中看為惡 的事(15d)何西何在撒迦利亞至比加期間 作先知。

  28. 四.列王的事蹟 [15] 猶大王約坦 -- 持守抗亞述政策(15e) [16] 猶大王亞哈斯 -- 敬拜偶像,獻子為祭; 期間聖殿的裝飾器被擄到亞述(16) [17] 希西家(18-20) -- 廿九年的統治,『他廢 去邱壇,毀壞柱像,砍下木偶,打碎摩 西所造的銅蛇』(18:4)(參代下30) [a] 擊打非利士人 [b] 堅固國家抗拒亞述,發展軍備,擴展 貿易,建示羅水道加上神的介入(19:35) 耶路撒冷不被亞述所毀。 [c] 顯示給巴比倫國富而遭以賽亞先知制 止(賽39)

  29. 四.列王的事蹟 [18] 瑪拿西-- 南北國取長統治的王達五十五年; [a] 十二歲登基被偶像影響很深,重複邱壇的 敬拜 [b] 摩押和亞捫的反叛(參耶利米47-49,西番雅書2) [c] 瑪拿西被亞述擄至巴比倫(參代下33:11) [d] 悔改重登寶座敬拜神,死後葬於烏撒的 園內(21a) [19] 亞捫 -- 廿二歲登基,統治兩年,行惡, 死後與父瑪拿西同葬。

  30. 四.列王的事蹟 [20] 約西亞 --八歲登基,統治卅三年 [a] 十六歲時宗教改革:毀邱壇,殺假先知, 重整聖殿 [b] 發現摩西律法書而在民中宣讀,並與神 立約 [c] 與埃及之戰受重傷 [d] 耶利米和西番雅先知有提及 [e] 是猶大最後一位好君王,在但以理及貴 胄被擄前四年死(22-23a)

  31. 四.列王的事蹟 [21] 約哈斯 --是約西亞的第三子,只統治三 個月 [a] 被法老所廢,以約雅敬繼任 [b] 先被擄至亞述後至埃及而死(23b)

  32. 四.列王的事蹟 [22] 約雅敬 -- 統治十一年,約哈斯的兄弟, 約西亞第二子 [a] 在統治第四年間(主前605)與但以理被尼布 甲尼撒被去 [b] 後成為附庸而重登帝位(參王下24:1;耶25:1) [c] 第五年任將耶利米書一部份割下燒去, 神命耶利米重寫並加上對王的咒詛(參耶36) [d] 因受埃及的鼓勵不進貢與巴比倫而受迦勒 底人、亞述人、摩押人兵臨城下,是一極 壞的君王(23c)

  33. 四.列王的事蹟 • [23] 約雅斤 -- 約雅敬之子又名哥尼雅(參耶36) • [統治期為三個月十日] [a] 抗拒巴比倫而與其他一萬人被擄。 [b] 叔叔瑪探雅[約西亞唯一生存的子]被尼布 甲尼撒立(24:17),改名為西底家。 [c] 在巴比倫收監至尼布甲尼撒死,後繼任 王釋放並兵養他(24)

  34. 四.列王的事蹟 [24] 西底家[瑪探雅] -- 只是巴比倫的木偶(25) [a] 與埃及結盟而激怒巴比倫將耶路撒冷剷 平(參耶利米哀歌) [b] 眼瞎後被擄到巴比倫 (應驗耶34:3,王下25:7,結12:13之說)

  35. 五.思考問題: • 歷史書正視人性的含混與矛盾,而領袖人 • 物亦非內聖外王。歷史書並非為讀者提供 • 一些樣版物供我們去學效或鑑戒。相反, • 我們應從這些不完美的人中, 看見上帝的 • 作為。此外, 從他們身上我們體會到「每 • 一個人都是罪人」的道理。在我們絕望之 • 際,也正是開始悔改的時候。

  36. 五.思考問題: 2.當以色列人回顧歷史的時候,他們發現一 個事實,不是上帝離開他們,而是他們離 開上帝。以色列民被擄不是世界末日,也 不是上帝與其子民結束關係。因為以色列 民的頑梗悖逆,迫使上帝懲罰他的子民。 透過回顧歷史,以色列民得到一個重要的 答案:被擄流亡不等於放棄一切,上帝並 沒有離棄一切,上帝並沒有離棄他們。甚 至可以說,他們仍有希望,乃因他落在上 帝的管教當中。對於今天的信徒,以色列 民的經歷給我們什麼反省?

  37. 五.思考問題: 3. 以色列人經歷亡國的慘痛後,發現希望不 在他們身上,同時發覺他們可以回轉。上 帝從沒有預定某人在一段時間內頹廢不已, 這只是個人不思進取的藉口!人在何時真 心悔改回轉,上帝必會憐憫。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