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7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营养性贫血.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营养性巨细胞性贫血.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是体内铁缺乏→血红蛋白 (Hb) 合成减少的一种贫血;    临床上以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血清铁蛋白减少、铁剂治疗有效为特征;    婴幼儿发病率最高;对儿童危害大,是我国重点防治的儿童期常见病。. 贫血为公共卫生问题的分类( WHO ) 发生率 分类 <15% 低 15 % ~ 40% 中 >40% 高 .

Download Presentation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营养性贫血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营养性巨细胞性贫血

  2.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3.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是体内铁缺乏→血红蛋白(Hb)合成减少的一种贫血;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是体内铁缺乏→血红蛋白(Hb)合成减少的一种贫血;    临床上以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血清铁蛋白减少、铁剂治疗有效为特征;    婴幼儿发病率最高;对儿童危害大,是我国重点防治的儿童期常见病。

  4. 贫血为公共卫生问题的分类(WHO)发生率 分类<15% 低15 % ~40% 中>40% 高 

  5. Prevalence of anemia in children 0‾5 years old WHO region, 1998 %

  6. 铁的代谢 人体内铁含量及其分布 ◆ 铁含量与年龄、性别、体重、Hb有关 新生儿    75mg/kg    成人男性  50mg/kg      女性   35mg/kg

  7. 分布 血红蛋白约64%,肌红蛋白约3.2% ;  铁蛋白及含铁血黄素(肝、脾、骨髓等)约32%;  微量(<1%)存在于含铁酶和运转铁;

  8. Intestine Sloughed mucosal cell + GI bleeding Diet 8mg/d Faeces 7.4 mg / d ~0.25mg/d Bile,Hb 0.05 mg/d 0.9mg/d Urine,sweat, Skin etc Liver+ RE cells 60 mg (15.9%) Plasma 0.5mg (0.1%) 自由铁池 贮存 Muscles &enzymes 15 mg (4%) Red blood Cell (Hb) 280 mg (75%) Bone Marrow 20 mg (5%) functional iron

  9. 铁的来源 ◆ 食物 血红素(动物性食物): 铁吸收率高 含铁高且吸收率达10%~ 25%;    母乳含铁0.05mg/dl,吸收率49%; 牛乳含铁0.05 mg /dl, 吸收率4%; 非血红素铁(植物性食物):吸收率低 1.7%~ 7.9%

  10. 食物铁含量、吸收率比较 食物 铁含量(mg/100g)吸收率% 菠菜 2.9 1.3 蛋黄 6.5 3 牛乳 0.5 4 黄豆 8.2 7 肉类 3.4 25(10~70) 母乳 0.5 49~70

  11. 铁吸收的百分比% 米 菠菜 谷物 麦 大豆 鱼 小牛肝 小牛肉

  12. ◆红细胞释放的铁:   衰老红细胞释放的铁全部再利用

  13. 概念 血清铁(serum iron, SI):与血浆中约1/3转铁蛋白(transferrin,Tf ) 结合 的铁; 未饱和铁结合力:其余约2/3血浆Tf 仍具有与铁结合的能力;体外加入一定量的铁即可成饱和状态,加入的铁量为未饱和铁结合力;

  14. 血清总铁结合力(total iron binding capacity, TIBC): SI+未饱和铁结合力 转铁蛋白饱和度(transferin satura- tion, TS) : SI/ TIBC

  15. 铁的吸收和运转 吸收部位:十二指肠和空肠上段 吸收途径:   食物铁以Fe2+形式吸收进入细胞的Fe2+氧化成 Fe3+;    一部分与去铁蛋白(apoferritin)结合→形成铁蛋 白(ferritin) →保存在肠黏膜细胞中;   另一部分与肠黏膜胞浆中的载体蛋白→胞外→ 血液→与血浆中转铁蛋白 (trans-ferrin, Tf)结合 →随循环铁运到需铁及贮铁组织;

  16. ▲ 红细胞破坏后释放铁   在血浆中与转铁蛋白结合→ 随血循环运送骨髓利用或贮存铁组织;

  17. 影响铁吸收因素 ▲促进铁吸收:还原物质,如Vit C、稀盐酸、 果糖、氨 基酸等, 使Fe 3+→ Fe2+; ▲铁吸收下降:与磷酸、草酸等与铁形成不溶 性铁酸盐 ; ▲抑制铁吸收:植物纤维、咖啡、蛋、牛奶、 抗酸药等;

  18. ◆ 肠黏膜细胞对铁吸收调节: 通过体内贮存铁和转铁蛋白受体(TfR)调控; 肠黏膜细胞生存期4~6天,对肠黏膜铁暂时保存;

  19. ▲体内铁充足或造血功能减退→TfR合成↓, SF合成↑→肠黏膜细胞铁以SF存在胞内, 随肠黏膜细胞脱落排出→吸收减少; ▲体内缺铁或造血增加→TfR合成 ↑, SF 合成↓→肠黏膜细胞铁进入血流→吸收增加;

  20. 铁的利用 ◆合成血红蛋白:铁→骨髓 →幼红细胞的线粒体中与原卟啉结合→形成血红素→与珠蛋白结合 ◆合成肌红蛋白    ◆与酶(单胺氧化酶等)结合

  21. 铁的储存 ◆ 未被利用的铁以铁蛋白和含铁血黄素形式贮存 ◆ 贮存铁可再利用: Fe2+→Fe3++Tf →需铁组织

  22. 铁的排泄 ◆极少排出,小儿约每日15µg/kg ◆ 主要由肠道排出 少数经肾、汗腺、表皮细胞排出 铁的需要量 ◆早产儿:约2mg/(kg·d) ◆4月~3岁:约1mg/(kg·d) ◆ 各年龄儿总摄入量:<15mg·d

  23. 胎儿期铁代谢特点 ◆ 从母体获得(通过胎盘) 孕后期3个月获铁多,约4mg/d ◆ 足月儿从母体获铁可供生后4~5月之需,早产儿从母体获铁少,易发生缺铁 ◆ 孕母严重缺铁可影响其对胎儿的铁供应

  24. 婴幼儿期铁代谢特点 ◆ 足月儿早期不缺铁 ▲ 从母体获铁多,体内总铁75mg/kg ▲ “生理性溶血”铁释放 ▲ “生理性贫血”造血减低

  25. 早产儿: 易发生缺铁 6月~2岁:缺铁性贫血高峰 ▲4月后从母获铁耗尽 ▲生长发育快、造血活跃,需铁量↑ ▲食物铁不足

  26. 儿童期和青春期铁代谢特点 较少发生缺铁 ▲ 摄入不足:偏食、食物搭配不合理   ▲ 慢性肠道失血:牛奶过敏、钩虫等   ▲青春期:     发育快,需铁增加;     女性月经过多至铁丢失;

  27. 病 因 ■ 先天储铁不足: 早产、多胎、胎儿 失血、         孕母严重缺铁; ■ 铁摄入量不足:婴儿食物转换期未及时补足强化        铁的食物或铁剂  ■ 生长发育过快: ■铁的吸收障碍: ■铁的丢失过多:

  28. Body iron content of infants 250mg At birth(3.5kg) 280mg At 6 months(8kg) At 12 months(10kg) 380mg Haemoglobin Musckes,enzymes,bone marrow,plasma Stores

  29. 铁吸收障碍:食物搭配不合理,慢性肠道病。 ■ 铁的丢失过多:长期慢性失血,如牛奶过敏、        息肉、钩虫等。

  30. 发病机制 缺铁对血液系统的影响  缺铁→血红素↓→Hb合成↓→胞内 Hb ↓→   胞浆少、细胞变小→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31. 缺铁的病理生理过程分三期: ▲ 铁减少期(iron depletion, ID):   储存铁减少,合成Hb的铁未少。 ▲ 红细胞生成缺期(iron deficient erythropoiesis, IDE):储存铁进 一步减少,红细胞生成的铁不     足,但循环中Hb量未减少。 ▲ 缺铁性贫血期(iron deficiency anemia, IDA):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非造血系统症状。

  32. 缺铁对其他系统的影响 ◆ 影响肌红蛋白合成。 ◆ 多种含铁酶活性减低→细胞功能紊乱→体力减弱、易疲劳、表情淡膜、注意力不集中、智力减退。 ◆ 组织器官的异常:口腔黏膜异常角化、舌炎、胃酸减少、脂肪吸收不良、反甲等。 ◆ 免疫功能降低→易感染。

  33. 临床表现 任何年龄可发病, 6月~2岁最多见,发 展缓慢,临床表现随病情轻重而异。 ■ 一般表现 皮肤黏膜苍白(唇、口腔黏膜、甲床明显);  易疲乏,不爱活动; 年长儿诉头晕、眼前发黑、耳鸣等。

  34. ■髓外造血表现 肝、脾、淋巴结轻度肿大 ■非造血系统症状 消化系统:食欲减退,异食癖;呕吐,腹泻;口腔炎,舌炎或舌乳头萎缩,严重者萎缩性胃炎或吸收不良综合征 神经系统:烦躁不安或萎靡不掁,精神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智力多低于同龄儿

  35. 心血管:心率增快,严重者心脏扩大、心衰。 ◆ 免疫功能降低:易感染。 ◆ 上皮组织异常:如反甲。

  36.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呈小细胞低色素贫血 ◆红细胞:大小不等,小细胞 为多,中央浅染区扩大

  37. 缺铁性贫血红细胞形态:图示成熟红细胞大小不等以小细胞为主,中心浅染区扩大

  38. ◆ MCV<80fl,MCH<28pg,MCHC <0.31。 ◆ 网织红细胞减低或正常。 ◆ 白细胞、血小板无改变,少数患儿血小板减少。

  39. ■ 骨髓象 ◆ 增生活跃:以中、晚幼红细胞为主。 ◆ 各期红细胞小,胞浆少,染色偏蓝,显示胞浆发育落后于胞核。 ◆ 粒、巨核系无异常。

  40. 缺铁性贫血骨髓

  41. 缺铁性贫血骨髓细胞内铁减少

  42. 缺铁性贫血骨髓细胞外铁减少

  43. ■ 铁代谢检查 血清铁蛋白(serum ferritin, SF) :    较敏感反映体内贮存铁情况 <12µg/L提示缺铁 ID期已降低,IDE和IDA期更明显    *感染、肿瘤、肝脏和心脏疾病时SF↑

  44. 缺铁性贫血发展过程中铁营养指标的变化 • 血红蛋白铁 • 储存铁 • 血清铁蛋白 • 运铁蛋白饱和度 • MCV, MCHC

  45. ◆ 红细胞游离原卟啉 (free erythrocyte protoporphyrin, FEP) FEP↑>0.9 µmol/L(500 µg/dl),提示胞内缺铁  缺铁→胞内FEP不完全与铁结合成血红素→  反馈使FEP合成↑→FEP ↑ FEP↑、SF↓:为IDE特征  *铅中毒、慢性炎症和先天性原卟啉增多症

  46. ◆ 血清铁、总铁结合力、转铁蛋白饱和度 (反映血浆中铁含量) SI<9.0~10.7µmol/L(50~60 µg/dl)为缺铁 IDA期出现异常:SI和TS↓, TIBC↑   *感染、肿瘤、慢性炎症时降低

  47. ▲ TIBC>62.7µmol/L(350µg/dl ,生理变异较小   *病毒肝炎时可增高 ▲ TS<15%有意义  ◆骨髓可染铁:外铁减少(0~+),        红细胞内铁粒细胞数<15%

  48. 诊 断 ■ 根据病史(尤其是喂养史)、临床表现、血象特点、可作初步诊断。 ■ 铁代谢检查:确诊意义。 ■ 骨髓检查:必要时做。 ■ 诊断性治疗:铁剂有效可证实。

  49. 鉴别诊断 ■ 地中海贫血、血红蛋白病    家族史:    特殊面容:    肝、脾肿大 :    红细胞:异型更明显、靶形,          溶血证据,HbF和Hb电泳,         基因分析;

  50. ■ 维生素B6缺乏、铁粒幼红细胞性贫血 顽固贫血,铁剂治疗无效 部分VitB6治疗有效 SI、SF、FEP升高 骨髓可见环状铁粒幼红细胞 ■ 感染/炎症性贫血:   感染和炎症表现   治疗反应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