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3

鲍的养殖

鲍的养殖. 鲍俗称鲍鱼,隶属于软体动物门、腹足纲 , 前鳃亚纲,原始腹足目 , 鲍科。为名贵的海珍品,被列为海产 “ 八珍 ” 之冠。鲍有着很高的营养价值,现代医学从鲍体内提取的 “ 鲍灵素 ” 具有抑制癌的作用。鲍的壳俗称 “ 石决明 ” ,是名贵的中草药材可治疗眼病、气痛病、高血压及其它炎症。 鲍的足极发达,约占整个软体部的 40% ,其肉质鲜美,鲜品含蛋白质 24% ,脂肪 0.44% ,恢分 73% ,大量维生素等,是宴席上的名贵菜肴。鲍肉除鲜食外,可加工成罐头或干制品。此外,鲍还用于培育珍珠,鲍壳还可作为贝雕的原料等。. 鲍的主要种类的形态:.

Download Presentation

鲍的养殖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鲍的养殖 • 鲍俗称鲍鱼,隶属于软体动物门、腹足纲,前鳃亚纲,原始腹足目,鲍科。为名贵的海珍品,被列为海产“八珍”之冠。鲍有着很高的营养价值,现代医学从鲍体内提取的“鲍灵素”具有抑制癌的作用。鲍的壳俗称“石决明”,是名贵的中草药材可治疗眼病、气痛病、高血压及其它炎症。 • 鲍的足极发达,约占整个软体部的40%,其肉质鲜美,鲜品含蛋白质24%,脂肪0.44%,恢分73%,大量维生素等,是宴席上的名贵菜肴。鲍肉除鲜食外,可加工成罐头或干制品。此外,鲍还用于培育珍珠,鲍壳还可作为贝雕的原料等。 鲍的养殖 7—1

  2. 鲍的主要种类的形态: • (1)皱纹盘鲍:具有一个大而坚厚的贝壳,螺层三层,缝合线浅,壳顶钝。壳边缘有一列突起,末端有4—5个开口,紧靠突起的外侧有一条与突起平行的凹沟。壳外面深褐绿色,生长纹明显,无大的褶壁,贝壳内面银白色 • (2)杂色鲍:螺层三层,基部缝合线深,渐至顶部不明显。壳顶钝,稍低于体螺层的高度,成体多被腐蚀,露出珍珠光泽。由壳顶向下,从第二螺层中部开始至体螺层末端边缘,有一列突起,共约20余个;靠体螺层边缘的是7一9个开孔。壳内面银白色,具珍珠光泽。 鲍的养殖 7—2

  3. 第一节 鲍的生态习性 • 一、鲍的生活习性 • (一)、栖息环境 • 鲍喜欢栖息于近海潮流畅通、水质澄清、有海藻生长的岩礁地带。 • 鲍栖息的水深与种类和个体大小有关。杂色鲍为1~20米,皱纹盘鲍较多栖息在2~10米,而日本的大鲍栖息水深可达50米。幼鲍一般生活在近岸的1~3米深处,成鲍则栖息较深水层。 • 岩礁是鲍营吸附和匍匐生活的基面,是鲍栖息不可缺少的环境条件。鲍的栖息量与岩礁的不同形状有很大关系。日本学者把鲍在岩礁上栖息部位分为五种类型:洞穴型、棚型、凹面型、石下型、露天型。 鲍的养殖 7—3

  4. (二)、匍匐习性 • 鲍借助宽大的足,平展的摭面及其可蠕动的机能,吸附在岩礁上,爬行运动于礁棚和洞穴中,任凭风浪也难把它击落。鲍的匍匐速度较快,每分钟可移动50~80厘米。鲍的吸附能力很强,一个壳长15厘米的鲍,当充分吸附后吸附能力可达200公斤左右, • 鲍的生活有昼伏夜出,季节移动和深浅移动等习性. 鲍的养殖 7—4

  5. (三)、鲍的摄食习性 • 1、匍匐幼体和稚鲍的摄食 • 鲍的幼体在进入匍匐期以前,即浮游生活阶段,主要依靠卵细胞中母体提供的卵黄物质作为发育所需能量的来源。因此,鲍的人工育苗,在浮游幼体阶段一般不需要投喂任何饵料。鲍的幼体明显摄食活动,开始于匍匐期以后,匍匐幼体和稚鲍最初只能舐食10~15微米的附着性舟形藻、卵形藻等。随着生长,可摄食较大的硅藻和一部分海藻及有机碎屑。 鲍的养殖 7—5

  6. 2、幼鲍和成鲍的摄食 • 5毫米以上的幼鲍开始摄取小型柔嫩的海藻为食料,如浒苔、石莼以及裙带菜、海带的嫩叶等。 • 成鲍为杂食性,但以褐藻为主,兼食红藻类、绿藻类以及附着性硅藻等。 • 鲍除对不同种类饵料有选择外,对同一种海藻 而言,通常喜欢吃柔嫩的, • 鲍摄食不同种类的海藻,对壳面的色泽也有影响,特别是在投喂不同种类的单一饵料情况下,壳面的色泽变化尤为明显。 • 鲍的摄食同鲍的活动习性一样,也有昼夜变化和季节变化。 • 鲍的摄食量的季节变化也很大。 鲍的养殖 7—6

  7. 第二节 鲍的繁殖与生长 • 一、繁殖 • (一)、繁殖期 福建省东山产的杂色鲍,在水温24—28℃的5—8月间性腺发育相继成熟。25一26℃的5月中旬一6月下旬为繁殖盛期,7月份以后为繁殖后期的延续阶段。 • 黄渤海产的皱纹盘鲍在水温20—24℃的7一8月份开始繁殖,南移至福建东山后,相继两年的生殖适温无明显变化,在水温21一24℃的4一5月间进行繁殖。。皱纹盘鲍性腺开始发育的水温为7.6℃。 鲍的养殖 7—7

  8. (二)、繁殖习性 • 鲍的群体组成中,雌稍多于雄,三龄左右开始生殖。杂色鲍产卵生物学最小型是35毫米,黄渤海的皱纹盘鲍产卵生物学最小型是43一45毫米。 • 性成熟时,雄性生殖腺为奶黄色,雌为浓绿色,不需解剖,将足及外套膜掀起即可分辨。 • 排放精卵时,生殖细胞由生殖腺进入右肾腔,通过呼吸腔,再从出水孔排出体外。 • 雌鲍的产卵量与个体大小有关,8厘米以上个体产卵量可达120万粒,6厘米左右个体产卵量一般在80万粒左右,最大个体产卵量可达200万粒以上。 鲍的养殖 7—8

  9. (三)、生殖细胞 • 1、卵 观察未成熟卵巢的组织切片,卵直径40一70微米。成熟卵细胞径长达100一270微米。 • 在人工诱发产卵的情况下,卵子往往成短圆筒状或粪块状排出体外。卵的大小依种类而有不同。含卵膜的卵径一般在200--280微米,卵黄径160--180微米,杂色鲍卵径200微米,卵黄径180微米。鲍的成熟卵,植物极色稍淡,动物极色浓,卵膜外为胶质物所包,直到幼虫孵化后还存在。 • 2、精子 成熟后放散的精子有头部、中部和尾部之分。长60微米左右,在22一23℃的条件下,成熟精子贮存超过3小时,其活力明显减弱,但尚具受精力。 鲍的养殖 7—9

  10. 3、胚胎和幼虫发生 • (1)担轮幼虫 • (2)面盘幼虫 • (3)围口壳幼虫 • (4)上足分化阶段的匍匐幼虫 • (5)稚鲍 鲍的养殖 7—10

  11. 二、生长 • (一)生长 • 1、幼虫的生长 我国杂色鲍在幼虫发育的过程中,平均水温27℃,海水比重1.022-1.023的条件下,担轮幼虫发育到面盘幼虫需10小时左右,个体每天增长20微米。从初期匍匐幼虫发育到围口壳阶段需要1.5天,个体每天增长15微米。围口壳阶段发育到上足分化阶段的匍匐幼虫需要9天左右,个体每天增长50微米。上足分化后的幼虫,个体增长逐渐加快,平均每天增长80微米以上,到形成呼吸孔的稚鲍,生长较快的个体需24.5天,壳长为1.85毫米,平均每天增长67微米。皱纹盘鲍幼虫发育到稚鲍阶段,壳长为2.35毫米,平均日增长63微米左右,和杂色鲍幼虫的生长速度没有明显的差异。 鲍的养殖 7—11

  12. 2、稚鲍与幼鲍的生长 • 杂色鲍出现第一呼吸孔需24天。壳长在2.00-2.26毫米,上足突起为22一23对,呼吸孔2个。这时壳内面开始出现珍珠光泽。32天壳长达2.52毫米,上足突起34对,呼吸孔4个。贝壳的色彩为褐赤色,呈火焰状(壳背的色彩由于饵料的种类不同而有变化)。60天壳长达5.9毫米,呼吸孔11个。67天壳长达7.6毫米,壳宽5.2毫米,呼吸孔13个,头部触角呈鞭状,色黄,上足突起显著增加,吻部出现黑色色素。 • 杂色鲍随个体的成长,呼吸孔数不断增加最后由于机能关系,只保留5一6个,其它逐渐关闭。 鲍的养殖 7—12

  13. 3、成鲍的生长 壳长3一5厘米的鲍生长较快 • (二)、影响生长的因素 • 1、饵料 • 2、温度 幼鲍与成鲍的生长速度在适温范围内也随温度升高而加速。 鲍的养殖 7—13

  14. 第三节 鲍的人工育苗 • 一、亲鲍升温促熟蓄养 • (一)、意义 在北方,皱纹盘鲍的自然产卵期一般在7月份,海上水温与气温都将临高温时期,此时对鲍幼虫和早期稚鲍的饵料——如舟形藻、菱形藻等底栖硅藻的培养不利,从而影响幼虫与稚鲍的发育生长,造成死亡率高。另外,进行常温育苗,到冬季水温下降时,幼鲍个体较小(一般壳长1厘米以下),下海越冬死亡率极高。为了满足幼鲍饵料的需要和延长越冬前的生长期,提高越冬成活率,采用升温蓄养亲鲍,使之早产卵,早育苗,是生产中的一项重要的技术措施。 鲍的养殖 7—14

  15. (二)、设备的基本要求 • 选用适于保温和控制光线的育苗池作为升温蓄养亲鲍池。可将亲鲍装入笼内,吊养于池中,或在池底放置深色塑料板或瓦片制成拱形巢穴,供亲鲍栖息。池子应备有充气、升温、控温的装置。 鲍的养殖 7—15

  16. (三)、促熟蓄养开始时间 • 根据有关报导,鲍性成熟的有效积温在1000℃以上以下式计算 • n • Yn=∑(Ti—7.6℃) • i=1 Yn为有效积温,Ti为蓄养水温,即有效积温等于蓄养期每天蓄养水温减去鲍生物学零度(即7.6℃)后的总和(当Ti<7.6℃时不计入)。因此,当蓄养水温18一20℃时,使有效积温达1000℃,需要时间约3个月,所以亲鲍促熟蓄养需在采苗前3个月开始。 鲍的养殖 7—16

  17. (四)、亲鲍的选择 • 皱纹盘鲍个体大小在8一9厘米以上,体质健壮,无创伤,足肌活动敏锐。雌雄比例为4:1。 鲍的养殖 7—17

  18. (五)、亲鲍蓄养量和蓄养密度 • 亲鲍蓄养量与亲鲍年龄或个体大小有关,尤其与体质强弱有关,一般每100克亲鲍能产卵100万粒计,则可根据计划采苗量来确定亲鲍数。为确保获得优质卵,亲鲍的数量可增加4一5倍。蓄养密度大小与蓄养条件(如充气、换气)有关,一般蓄养密度每立方米水体可蓄养亲鲍20~25只左右(约2,000~2,500克左右)。 鲍的养殖 7—18

  19. (六)、蓄养管理 • 蓄养期间的日常管理工作主要是加温、充气、换水、投饵。可利用封闭式管道加热或电热线加热,每天升温2℃,至20℃时保持恒温。昼夜连续充气,充气量为每立方米水体中约6~8升/分,使海水含氧量保持在5.0毫克/升。每天移笼(或巢穴)换池1次,换池温差应小于±0.5℃。每2天投饵1次,投饵量随水温上升而增加,当达到20℃时,一般一次投饵约为亲鲍总重的20~30%,具体投饵还要视笼中剩余饵料量酌情增减。 鲍的养殖 7—19

  20. 二、底栖硅藻的培养 • 底栖硅藻是鲍的幼虫和稚鲍的主要饵料,能否满足幼虫和稚鲍的摄饵需要,决定着人工育苗的成败。底栖硅藻是一种附着性的单细胞藻类,因此,必须以透光性较好的薄板(或薄膜)等作附着基。 鲍的养殖 7—20

  21. (一)、藻种的选择 • 选用当时当地繁殖生长的适宜底栖硅藻作藻种,一般可选择小型的舟形藻、菱形藻和新月藻等。这些藻类可以从常流水的海水管口或在贮积海水的池壁上用药棉等擦取,洗入三角烧瓶中,培养后加以选择。亦可将塑料薄膜挂于海带养殖筏架上,等5一7天附着底栖硅藻后再洗刷下供接种用。或从海上取回鼠尾藻等褐藻类在过滤海水中洗刷,将附生的底栖硅藻刷下,所得藻液水用Nx103筛绢过滤作藻种,但此法所得藻类多半为较大型的楔形藻、卵形藻、菱形藻等,可用作稚鲍剥离前饵料不足时的补救措施。 鲍的养殖 7—21

  22. (二)接种与培养 • 将高锰酸钾或漂白粉消毒过的饵料板(或薄膜)插入鲍的采苗架上(其规格见采苗板的选择),于采苗前一个多月置于经陶瓷过滤器过滤的海水中(或经棉花过滤、消毒过的海水),按单细胞藻培养要求加入营养盐(即N:P:Fe:Si=20:1:1:1),然后将适量藻液(种)均匀地泼于池中,使藻种附于饵料板(膜)上,3天后将采苗架倒置,并投营养盐,以后每3一5天半量换水,再投营养盐。 • 此外,也可用筛绢(Nx103)过滤海水入池中,将海水中带入的底栖硅藻作自然藻种,不需另行接种,仅按上述方法定量投营养盐,待半月后每隔3一5天,半量换水,再投营养盐。但此法需在采苗前2一3个月将饵料板(膜)浸入池中, • 在培养过程中应避免强光,否则将会使绿藻大量繁殖而使底栖栖硅藻受到抑制。一般光照在1000~2000勒克斯较宜。可经常反复倒置采苗架,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绿藻的繁生。 鲍的养殖 7—22

  23. 三、采卵 • (一)、诱导刺激方法 • 1、紫外线照射海水法 用市售的波长3537A,30瓦紫外线灯管两支(一般需备用2一4支),灯管两端的接线柱要用环氧树指密封,以防漏水。照射的容器(水族箱或小水池)大小以容纳紫外线灯管为宜,容量100一300升左右。 • 照射方法:紫外线灯管可直接放入水体中照射或挂于水面上5厘米左右,在水簇箱内注入新鲜的过滤海水,水深25厘米左右,箱外用黑布遮盖,以避免紫外光外射,然后即可开灯照射。 • 照射剂量(毫瓦·小时/升)=(杀菌灯功率(毫瓦)×照射时间(小时))/照射水量(升) • 实践证明以300~500毫瓦·小时/升为好。 鲍的养殖 7—23

  24. 2、活性炭处理海水法 颗粒活性炭洗涤后,装入直径16厘米的容器内,活性炭高度45厘米,容器的两端分别有进水口和出水口。为防活性炭流失,应有粗筛绢包裹。水流量为6升/分左右。利用此法诱导采卵,一般情况下鲍经1小时暂养,便可徘放精卵。 鲍的养殖 7—24

  25. 3、过氧化氢法 亲鲍经阴干10分钟后,再放人按每升海水中加入市售过氧化氢溶液(含30%的H202)与三羟甲基氨基甲烷1克的比例(PH约9.1左右)配制的溶液中浸泡,每10升溶液可放置6一8只,在17一18℃条件下经2小时浸泡后,取出用海水冲洗干净,置于容器中暂养,经0.5一1小时左右便可排成,若在H202溶液浸泡时,有的个体就开始排放,应及时将亲鲍取出冲洗,置于产卵池中继续排放。 • 4、阴干刺激或自然排放也可以奏效。 鲍的养殖 7—25

  26. (二)、采卵 • 采卵一般在夜间进行(H202法可任意时间进行),在傍晚将挑选好的亲鲍置于阴处,腹部朝上,盖上湿纱布,阴干1小时左右,然后分别将雌雄个体放入上述紫外线、活性炭或过氧化氢溶液处理的海水中,保持黑暗的环境。通常在17℃左右室温条件下,17时开始阴干刺激,到23~24时就能达到产卵高峰。卵子要求圆形,呈分散状态,下沉底部,卵外围厚的胶质膜。精子要活泼。用筛绢将卵过滤,以去掉粪便与杂物,将精子加入卵中,经搅拌后,约10分钟后即可检查卵子受精的情况,一般一个卵子周围有3一4个精子(侧面观)即可。排放的精子最好在1.5小时内使用。受精卵的孵化密度在每平方厘米面积为500粒以内。 • 受精卵发生期间对海水盐度适应范围较窄,盐度应保持在31.8—33.4‰。 鲍的养殖 7—26

  27. (三)、洗卵 • 受精后30一50分左右,当卵子全部下沉,即可将中、上层的清水轻轻换出3/5左右,然后注入新鲜的或经紫外线照射过的海水。洗卵约30一40分钟进行一次,一般需经6—8次洗卵,最后一次洗卵需在担轮幼虫上浮之前进行完毕,洗卵水温要稳定在17℃以上。 鲍的养殖 7—27

  28. 四、浮游幼虫的管理 • 在水温18~20℃条件下,受精卵约经13小时左右,发育至担轮幼虫,破卵膜而上浮。此时密度以每毫升15—20个为宜。每隔2小时用网目20微米左右筛绢过滤器换水,换水量为1/2-1/3,或采用流水培育。 • 从担轮幼虫到面盘幼虫,需经过多次选优,淘汰不健康的幼虫和死亡的个体,以保证水质新鲜。 • 水温18一20℃条件下,约3一4天便可从受精卵发育至面盘幼虫后期。此时幼虫的壳已完全形成,足部开始产生,即可进入“附着”匍匐阶段。 鲍的养殖 7—28

  29. 五、采苗扳 • (一)、采苗板的选择 采苗板亦称饵料板。为了增加面积,有利于稚鲍和硅藻的附着与培养,应选择无毒而且透明或白色的聚乙烯薄膜、高压聚乙烯平板或玻璃钢片,为了增加采苗面积,还可带有波纹,制成波纹板。 • 采苗板装入筐架上。筐架大小可视池子具体情况而定,一般可用50厘米*40厘米*60厘米左右规格。每筐装有20一24片板(膜)。筐架可用聚乙烯板锯成条状后焊成或用玻璃钢做成。式样应考虑到便于组装和存放,一般采用折叠式较为理想。如果用透明薄膜做附着基,可以用8号铁丝外套白色聚乙烯软管做成筐架,每筐绑20一24片大小相同的薄膜,膜的间距3-5厘米为宜。 鲍的养殖 7—29

  30. (二)、采苗板的投放和作用 • 按每平方米池底面积计,采苗面积应不小于20—30平方米,过少会影响幼虫的附着数量,降低单位面积出苗率,过多因光线穿透力弱,影响底栖硅藻的繁殖和生长。 • 采苗板除了提供鲍幼虫的“附着”场所外,更重要的是提供幼虫、稚鲍的饵料。因此,应在采卵前1一2个月,在采苗板上接种底栖硅藻,并加入营养盐,使其繁殖、生长。 鲍的养殖 7—30

  31. 六、采苗与稚鲍前期的培育管理 • (一)、设备 采苗池和培育池可以共用。通常用瓷砖或水泥制成的长方形池子,池底有一定坡度,池大小为长10~20米,宽1.25米,深0.6米,可以进行流水培育。 • 在水温18一20℃条件下,受精卵一般经过72小时,发育至面盘幼虫后期,即可进入放有采苗器的池子内采苗。 鲍的养殖 7—31

  32. (二)、采苗前的准备工作 • 1、在采苗前需将采苗板筐架用水龙冲洗,冲去采苗板上的淤泥和水云等有害物。为了防止底栖硅藻脱落,在冲洗时不宜用力过大。然后放入池内注入新鲜过滤海水,以待采苗用。 • 2、将面盘幼虫经选优、取样计数,按需要投入池内,投入幼虫密度按采苗面积计算,以0.个/平方厘米为好,附苗率一般为50~60‰。 鲍的养殖 7—32

  33. (三)、采苗 • 因幼虫具有趋光性,为使采苗板上的幼虫“附着”均匀,应适当减弱光线。并采用倒置采苗架方法,使幼虫上下“附着”均匀,采苗池的水温应在18℃以上,为了促进幼虫“附着”变态和稚鲍生长,可以向池内施加2PPM的GABA(r一氨基丁酸)作为诱导剂,以达到快速、同步“附着”的目的。 ”. 鲍的养殖 7—33

  34. (四)、采苗后的培育管理 • 1、换水 换水时,在出水口需用筛绢拦阻,以防幼虫流失。每天换水至少2次,每次换水1/2左右,当检查水中的浮游幼虫只有投入量的1/10时,可改为流水培育,流水量为全池的1/2-1倍,高温时应加大换水量。 • 2、水温和盐度 水温应保持在18一25℃,盐度保持在27‰以上。 鲍的养殖 7—34

  35. 3、饵料的补充 一般采苗后半个月,随着幼虫的生长,采苗器上的底栖硅藻将逐渐减少,甚至发白,需在育苗池中适当加营养盐(N:P:Fe一5:0.1:0.1)使底栖硅藻连续生长、繁殖,以保证在采苗后1个月左右内稚鲍摄食需要。如果在此期间饵料供应不足,可用新的采苗板进行插板,使部分稚鲍爬到新的饵料板上摄食。另外,也可适当提高光照强度,投喂人工培养的扁藻和鼠尾藻液等作为补充饵料。投扁藻的时间最好在傍晚,并暂时停止流水,以增加扁藻在采苗器上的附着数量。 鲍的养殖 7—35

  36. 4、敌害的清除 鲍育苗池中的敌害生物主要是挠足类,可用2ppm敌百虫毒杀。放药时,先将药完全溶解,冲稀并均匀撒在池中,停止流水,约14一15小时后,全部换水清底,冲洗敌百虫溶液,清除挠足类尸体。 • 在育苗后期采苗板上往往生长水云等丝状海藻,可用手工方法清除。 • 5、日常管理 除换水外,还应在早上、中午定时测量水温,如果水温超过25℃可增加换水次数或加大换水量。定时测量育苗池水的PH值、溶解氧、海水盐度等,观测幼虫、稚鲍的生长,通过测量壳长判断生长是否正常。(附着后第一周,日增长15~20微米,以后增至50~60微米,2~10毫米时为100~150微米)。培育中,注意池壁水线以上是否有稚鲍,若发现应及时刷入池内,防止干死。 鲍的养殖 7—36

  37. 七、稚鲍后期的网箱流水平面饲养 • (一)、设备 • 1、饲养池 以长方形为好,便于流水饲养。为了充分提高设备利用率,也可一池多用,将采苗池(又是底栖硅藻接种扩大池)、育苗池作为饲养池。 • 2、网箱 稚鲍剥离后,前期可采用网目为1毫米×1毫米的塑料窗纱网,后期随着稚鲍的生长,网箱的网目也相应的增大,以不漏掉稚鲍和水流畅通为原则。网箱的大小规格,可视饲育池的大小和便于管理而定。 • 3、附着板 附着板一方面作为稚鲍的附着基,又是作为投喂饵料的承受器。壳长2一3毫米以下的稚鲍,具有趋光性,至壳长3一4毫米时,趋光性便不很明显,待长到4一5毫米左右逐渐转为避光性。此时,稚鲍白天集聚在暗处,尤其是附着板的阴面,并很少活动,不摄食。夜间活动频繁,进行摄食。附着板应选用深色的波纹板,板面打上若干直径1厘米左右的圆孔,便于稚鲍上下爬行。波纹板面要光滑,既便于剥离,还可避免损伤稚鲍。 鲍的养殖 7—37

  38. (二)、稚鲍剥离 • 随着稚鲍的生长,大约采苗后40~50天,稚鲍壳长已有2~3毫米,而这时原采苗板上的底栖硅藻往往耗尽,可投喂粉未状人工配合饵料如果底栖硅藻供应不上,壳长2.5毫米左右的稚鲍便可以开始剥离。 鲍的养殖 7—38

  39. 1、氨基甲酸乙酯麻醉剥离 用氨基甲酸乙酯配制成1%的海水溶液,将其盛于水槽中,在槽底部放一片尼龙或塑料网片(网目大小以不漏掉稚鲍即可)作为收集稚鲍用。然后将附有稚鲍的饵料板浸入药液中,约待3一5分钟,当稚鲍受刺激,极为兴奋,贝壳高举原地转动时,抖动饵料板,使稚鲍脱落。每次操作不要超过30分钟,否则稚鲍不易复苏。 鲍的养殖 7—39

  40. 2、酒精麻醉剥离 用医疗消毒的95%浓度的酒精,配制成2一3%的酒精溶液,将饵料板浸入其中,具体操作方法与上法相同。 • 3、FQ一420麻醉剥离 FQ一420麻醉剂对稚鲍末梢神经进行麻醉,使其吸盘边缘神经受麻醉脱落,对鲍内部器官无大损害,因此脱落快,脱落率高,复苏快,成活率高。天津市水产研究所试验结果表明5毫米幼鲍以200PPm的FQ一420为佳,而1一3毫米稚鲍则以150PPm为宜, FQ一420在性质上类似MS一222即烷基磺酸盐同位氨基苯甲酸乙酯。 • 4、水冲击剥离 此法适用于剥离池壁和池底的稚鲍,可以用水泵(流量22升/分)冲刷池壁和池底上的稚鲍,在排水口处放置网箱,收集稚鲍。 鲍的养殖 7—40

  41. 不论是用药物麻醉或用水龙冲击,剥离的稚鲍,在它们还没有恢复之前,立即进行筛选,根据稚鲍大小,可选用几种不同网目的筛网套在一起,在水中筛动,一次即可分离出几种不同壳长的稚鲍,这样分离的稚鲍有利于分网箱饲养,否则大小悬殊,混养在一起将影响小个体的摄食生长。不论是用药物麻醉或用水龙冲击,剥离的稚鲍,在它们还没有恢复之前,立即进行筛选,根据稚鲍大小,可选用几种不同网目的筛网套在一起,在水中筛动,一次即可分离出几种不同壳长的稚鲍,这样分离的稚鲍有利于分网箱饲养,否则大小悬殊,混养在一起将影响小个体的摄食生长。 鲍的养殖 7—41

  42. (三)、网箱流水平面饲养 • 1、进入网箱平面饲养的稚鲍,壳长一般在3一5毫米的效果较好。 • 稚鲍的饲养密度,可按不同壳长而定,一般壳长3~5毫米,其密度约为6000只/平方米为宜,过密会影响生长。 • 在池深60厘米的池子,为充分利用池子,也可采用双层网箱立体利用。 鲍的养殖 7—42

  43. 2、流水量 剥离后,饵料改为合成饵料,容易引起水质败坏,因此必须加大流水量。有条件可采用24小时流水,以保持水质新鲜。 24小时流水量为原水体的5~6倍为宜。在水温高于25℃时,应加大流水量,水中溶解氧应不低于5毫克/升。 鲍的养殖 7—43

  44. 3、饵料 投喂人工配合饵料,其饵料成分可用低值的鱼类(含脂肪少的)、贝肉、裙带菜或海带的干粉、淀粉、维生素及贝壳粉等,可制成粉未状,若再加入适量的粘合剂配制成片状,必须晒干或烘干,以待备用。前期可用粉未状饵料,后期改用片状饵料。每天的投饵量可为稚鲍体重的2~5%。因壳长4一5毫米后的稚鲍在夜间摄食,所以在傍晚先将饵料用水浸泡,然后均匀地撒在波纹板上,供稚鲍夜间摄食。在投喂粉未状饵料的半小时内,可暂停流水,让饵料完全沉积在波纹板上,否则大部分饵料将随着流水散失。 鲍的养殖 7—44

  45. 4、光线 稚鲍在4.5毫米前,适当光照对底栖硅藻的繁殖有利,同样对它们摄食生长也是必要的。但达到4.5毫米以后又有负趋光性特点,转向夜间摄食,这也是稚鲍开始趋向摄食大型海藻的转变。因此,可以根据这一特性,以减弱光照强度与造成较长的黑暗日周期,来增加鲍的摄食时间,促进生长。 鲍的养殖 7—45

  46. 5、饲养期的管理 网箱水平面饲养阶段,因投喂人工合成饵料,保持水质清洁是主要问题,每天早晨应抖动波纹板和网箱,把网箱内的残饵漏入池底,每2一3天清底1次。平时还应注意将爬到网箱壁上的稚鲍及时刷入波纹板上,定期观察稚鲍生长,测量水中溶解氧和水温。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鲍的养殖 7—46

  47. 八、稚鲍下海或越冬 • 北方一般在11月中、下旬,水温降至10℃左右,如果稚鲍壳长已达1.2厘米以上,可下海挂养,对于较小的个体,需要及时转入室内保温越冬。 • 此时可利用水温差剥离稚鲍。剥离时,可用比原来升温10℃左右的温海水,浸泡稚鲍半分钟,然后再放回原来常温海水中,这时稚鲍活动较频繁,可用手轻轻抹下。 • 室内越冬可采用电升温或其它热能,用封闭循环海水系统培育。一般水温可控制在10~20℃之间,最适水温为20℃,封闭循环海水系统净化海水方法很多,除了砂滤外,还有如活性炭、珊瑚砂、紫外线照射、人造水藻;、生物膜及沸石等处理方法。 鲍的养殖 7—47

  48. 九、苗种的运输 • 鲍商品苗的规格为1.0厘米,这类苗种适于在室内越冬养成,下海越冬养成的苗种要求壳高达到1.5厘米以上,最小不小于1.2厘米。 • 鲍苗的运输方法较多,一般长途运输多采用“干运法”,即在筐内铺上马尾藻,一层海藻一层鲍苗(在装苗前必须将海藻浸泡一段时间,洗刷干净再用),上面再用海水浸湿的海绵盖好,每半小时向筐内洒一次海水。短距离运输也可用“水运法”即用无毒的水箱带水运苗,运苗密度可按10000~15000粒/平方米,最好每15分钟少量换水一次。运苗一定要选择好天,气温应在5℃以上,并要防止阳光直射。苗运到后要立即装筒下海放养,切忌装筒过夜。 鲍的养殖 7—48

  49. 第四节 鲍的养成 • 一、鲍的工厂化养殖 • (一)、养殖主要设施 • 1、供水系统 • 2、养殖池 长8~9米,宽0.8~0.9米,深0.40~0.50米,有效面积7~9平方米。一端设进水管,另一端设溢水管。 鲍的养殖 7—49

  50. 3、饲养网箱 网箱长70~80厘米,宽80~90厘米,高28厘米,有效面积一般0.6~0.7平方米。中间育成箱是14目聚丙烯纱网。工厂化养成箱是1厘米网孔的聚乙烯挤塑网。 • 4、波纹板 波纹板为黑色玻璃钢制成,规格有两种:中间育成的小波纹板,波高1.5厘米,波谷宽4.5厘米,长75厘米,宽45厘米,厚0,1厘米左右;板上有许多直径2厘米的空洞,作为鲍上下出入用,每网箱放2块板。养成的大波纹板,波高5厘米,波谷宽15厘米,长75厘米,宽45厘米,厚0.1厘米左右,每箱放2块板。 鲍的养殖 7—50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