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5

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江苏受水区 农业供水价格研究

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江苏受水区 农业供水价格研究. 河 海 大 学 方国华 二 ○ 一○年十二月. 立项背景和研究工作开展情况. 2002 年 12 月,党中央、国务院在建国后历次南水北调规划论证的基础上,决定开工兴建南水北调工程。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从长江下游引水,以京杭大运河为输水干线、辅以必要的支线,逐级提水北送,连接起调蓄作用的洪泽湖、骆马湖、南四湖和东平湖,实现向北方干旱缺水地区调水的目标。 工程分三期建设,其中第一期工程供水目标是补充山东半岛和山东、江苏、安徽等输水沿线城市的生活、环境和工业用水,并适当兼顾农业和其它用水。.

loe
Download Presentation

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江苏受水区 农业供水价格研究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江苏受水区 农业供水价格研究 河 海 大 学 方国华 二○一○年十二月

  2. 立项背景和研究工作开展情况 2002年12月,党中央、国务院在建国后历次南水北调规划论证的基础上,决定开工兴建南水北调工程。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从长江下游引水,以京杭大运河为输水干线、辅以必要的支线,逐级提水北送,连接起调蓄作用的洪泽湖、骆马湖、南四湖和东平湖,实现向北方干旱缺水地区调水的目标。 工程分三期建设,其中第一期工程供水目标是补充山东半岛和山东、江苏、安徽等输水沿线城市的生活、环境和工业用水,并适当兼顾农业和其它用水。

  3. 立项背景和研究工作开展情况 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是在江苏省江水北调工程基础上的扩建和延伸,是苏北地区供水工程体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须与现有供水工程“统一调度、联合运行”,共同实现供水目标。 江水北调工程自1961年开始建设以来,实行的是准公益性管理运营体制,工程的保养、维修、运行管理经费以及人员工资等,基本上都由省财政负责;农业供水价格远低于供水成本,缺乏大修和更新改造资金,由此带来水利工程老化失修、水资源浪费等一系列问题。 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与江苏省江水北调工程从建设目标、建设背景、供水体制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别。按照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总体规划,工程将实行“项目法人负责、企业化运营”方式,工程建成后要依靠自身的效益来维持工程的良性运行。

  4. 立项背景和研究工作开展情况 江苏既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水源地,又是受水区之一,农业用水占受水区用水的比例接近70%,是第一用水大户;农业是弱质产业,农民是弱势群体,农业供水价格制定必须考虑农民承受能力以及社会经济条件。 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受水区处于苏北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民收入水平不高,即使按照供水成本制定农业水价,农民也无法承受;受水区农业供水量大,农业水价不能到位,将直接影响南水北调一期工程的良性运行,并最终导致供水目标无法顺利实现。 合理制定农业供水价格及农业供水成本补偿政策,不仅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良性运行的重要保证,也是促进该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5. 立项背景和研究工作开展情况 江苏省水资源协会、江苏省南水北调办公室和河海大学联合承担了《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江苏受水区农业供水价格研究》课题研究工作。 承担该课题后,课题组针对受水区典型灌区及农户和供水管理单位,开展广泛的调查研究,并对收集到的基础资料进行了仔细的分析鉴别,以保证所采用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认真研究国内外农业水价实践及水价制度、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规划及可行性研究等成果。在此基础上,测算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农业供水成本,研究制定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江苏受水区多种农业供水价格方案,经综合比较,提出近远期农业供水价格推荐方案,并结合苏北地区实际,探索提出农业供水成本补偿机制和渠道。

  6. 主要研究内容 整个研究报告包括以下八章内容: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江苏受水区基本情况 第三章 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江苏受水区水量分析 第四章 国内外农业水价实践情况及农业水价制度研究 第五章 东线一期工程江苏受水区农业供水成本分析 第六章 东线一期工程江苏受水区农业供水价格方案制定 第七章 东线一期工程江苏受水区农业供水成本补偿机制研究 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

  7. 第一章 绪论 1.1 南水北调工程概况 1.2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概况 1.3 水价现状 1.4 研究东线一期工程江苏受水区农业供水价格问题的必要性 1.5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8. 1.1南水北调工程概况 南水北调工程总体布局示意图 南水北调工程东线、中线、西线三条调水线路,与长江、淮河、黄河、海河相互联接,构成我国水资源“四横三纵、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总体格局。南水北调工程总体布局示意图如图所示。

  9. 1.1南水北调工程概况 • 南水北调三条调水线路互为补充,不可替代。 • 根据国务院批准的《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工程将分三期进行。 • 一期工程2002~2010年、二期工程2011~2030年、三期工程2031~2050年;预期调水规模为:2010年起每年185亿m3、2030年起每年335亿m3、2050年起每年450亿m3。

  10. 1.2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概况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供水范围分为黄河以南、山东半岛和黄河以北三片,主要供水目标是解决受水区城市及工业用水,并在北方需要时,提供农业和生态环境用水。输水干线总长1156km,沿线设13个梯级,调水规模148亿m3。 规划分三期建设,各期规划供水量情况如表所示。 南水北调东线各期工程增供水量 单位:亿m3

  11. 1.2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概况 南水北调工程实行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工程投资需要通过水费回收;供水目标是优先解决城市缺水问题,兼顾农业和其它用水。 江苏是东线工程的起点,也是受水区之一。 境内新建抽水泵站9级33座,同时实施供水水源调整、湖库蓄水位抬高和水污染治理等建设内容。 工程规划分三期实施,建成后抽江水规模将达到800m3/s,增供水量90.7亿m3。

  12. 1.3 水价现状 江苏省现行水价执行第四步水价改革方案,执行价格为《关于调整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的通知》(苏价工[2000]142号)规定的标准。水价实行分类分片定价,具体水价标准如表所示。

  13. 1.3 水价现状 现行水利工程水价总体严重偏低。 2002年在全省水利资产清产核资的基础上,对全省国家管理的水利工程供水成本费用进行了测算,平均水利工程单方水供水成本为6.3分/m3。 目前江苏省各类用水的综合水价为1.85分/m3,占平均供水成本的29.4%,其中: • 农业水价为1.26分/m3(综合单价),仅占供水成本的20%; • 工业用水在“苏南支持苏北,以工补农”指导思想下,遵循了补偿供水成本费用合理收益的水价形成机制,但由于工业用水比例较低,工业水价占综合水价的权重较小,对总体水平的影响有限。 农业供水水价普遍没有达到成本水价,水费计收标准低,只能维持管理人员基本工资支出,不能补偿供水成本,工程维护和大修费用也没有保障 。 许多灌区,由于水价远不能达到供水成本,供水工程老化、失修现象十分严重,进一步削弱了供水能力。

  14. 1.4 研究的必要性 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的供水目标是优先解决城市工业和生活缺水问题,兼顾农业和生态环境用水,其中城市供水属于经营性,农业供水属于准公益性,生态环境供水属于公益性。 江水北调工程建成50多年来,基本上是按照准公益性的体制运作,供水目标主要是解决农业供水问题。受水区多年平均农业用水占该地区总用水量的68.8%,其中一半以上主要依靠江水北调供给,即使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完工以后,农业用水仍然是江苏受水区的最大用水户。 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是在江苏省江水北调工程基础上的扩建和延伸,是苏北地区供水工程体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须与现有供水工程“统一调度、联合运行”,共同实现供水目标。但是,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与江苏省江水北调工程从规划目标、建设背景、供水体制、运行机制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别。

  15. 1.4 研究的必要性 按照《南水北调总体规划》要求,南水北调将通过制定合理水价,建立成本回收机制,实施准市场化运作,其中城市供水水价按成本加合理利润的方式制定;农业供水只计成本,不考虑税金和利润。 农业供水属于准公益性供水,必须考虑农民承受能力以及社会经济条件。苏北地区经济欠发达,农民收入水平不高,承受能力低,即使按照供水成本制定农业水价,农民也无法承受;受水区农业供水量大,农业水价不能到位,将直接影响南水北调一期工程的良性运行,并最终导致供水目标无法顺利实现。 因此,十分有必要从江苏省南水北调受水区的客观实际出发,根据农业用水特点,按照农业用水的特殊规律和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研究制定南水北调东线一期江苏受水区农业供水价格及其补偿政策。

  16. 1.5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根据南水北调东线江苏受水区的水资源概况、近年来供用水情况,以及受水区内工业、农业、城市生活用水量增长趋势,分析确定2010年受水区工农业和生活最新需水总量,并结合《南水北调东线第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总报告》,对南水北调东线江苏受水区增供水量的分配进行优化调整。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 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江苏受水区水量分析 • 国内外农业水价实践及水价制度研究 • 农业供水成本分析 • 农业供水价格方案制定 • 农业供水成本补偿机制研究 广泛调查分析国内外农业水价及供水成本补偿实践及已有的水价制度研究成果;探讨分析农业用水两部制水价制度、季节浮动水价制度和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及其适用条件。 根据江苏省江水北调现状及南水北调一期工程完成后资产及运行费用,考虑多种因素,测算江水北调、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江苏受水区输水干线农业及非农供水成本;根据受水区灌区供水成本调研成果及南水北调灌区资料汇编,分析干线口门以下的灌区内部供水成本。根据干线供水成本和灌区内部供水成本,分析测算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江苏受水区分区段分市到户的农业供水成本。 在分析江苏受水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民收入的基础上,探讨农户水价承受能力;结合国家各项支农政策及省政府对苏北的扶持政策,制定多种农业供水价格方案,并经综合比较,提出受水区农业供水价格推荐方案。 测算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江苏受水区农业供水成本补偿额度,并根据国家扶持农业及农村经济的各项政策,分析研究农业供水成本补偿的各种渠道,结合江苏受水区实际和工程运营情况,针对所提出的农业供水价格推荐方案,提出相应的农业供水成本补偿方案。 返回

  17. 第二章 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江苏受水区基本情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2 社会经济概况 2.3 水资源条件 2.4 现有供水工程及管理情况 2.5 现行水费计收机制

  18. 2.1 自然地理概况 根据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规划,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江苏受水区涉及苏北地区5市20个县,具体如表所示。

  19. 2.2 社会经济概况 江苏受水区是重要的农业产区,现有乡镇704个,总人口2703.6万人,其中农村人口2031.2万人,耕地面积2883.22万亩。 受水区主要经济来源依靠农业,目前由于灌区老化、灌溉水源不足,农业生产率较低,灌溉保证率不高,极大地限制了地区经济的发展,急需调整产业结构,进行灌区改造,提高设计灌溉保证率,推广节水措施。 另外,南水北调受水区县域经济的主体以县属中小企业居多,县域传统工业比重大,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还在困扰着其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城镇化水平偏低,缺乏有效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点。

  20. 2.3 水资源条件 主要有以下特点: • 产水率低,本地径流少。据统计,该区域年降水总量中的75%,被植物蒸腾、土壤和地表水体蒸发所消耗,仅25%形成地表径流。 • 降雨和地表径流时空分布不均,年内、年际变化较大。水资源量总体呈南丰北枯之势,洪泽湖及其以南片相对较丰富,骆马湖以北片比较短缺。 • 过境水量大,蓄水能力差。受水区大部地处平原,而雨量和过境水主要集中于汛期,使得降雨和过境水的有效利用率低,形成了大量的废泄水。

  21. 2.4 现有供水工程及管理情况 2.4.1 主要供水工程 2.4.2 工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22. 2.4.1 主要供水工程 据初步统计,苏北地区近年来供水总量中,江水量约占23%,淮水量约占77%,江淮水利用比例约为1:3。 按照供水功能和范围,江苏受水区内现有供水工程可以分为以江水北调为主的跨流域、跨区域骨干调水工程和以灌区工程为主的区域性供水工程两大类。

  23. 2.4.1 主要供水工程 (1)江水北调工程 江水北调工程分主线、西支线和东支线三线。 江水北调工程是以调水、供水为主,结合防洪、排涝、航运、改善水环境多种功能的水利工程体系,供水区已覆盖苏北的扬州、淮安、宿迁、徐州、连云港、盐城、泰州等7个市、50个县(市、区)。 江水北调工程是江苏省实施跨流域调水的一个成功实践,同时也为国家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建设和管理奠定了基础。

  24. 2.4.1 主要供水工程 (2)灌区工程 南水北调江苏受水区内所有灌区统称为江苏省南水北调灌区。按照引用北调水源情况,将灌区分为直接供水区(又称直接灌区)和补给供水区(又称补水灌区或间接灌区)。 直接供水区指直接引用南水北调水源灌溉的区域,主要分布于运河沿线两岸和洪泽湖、骆马湖、微山湖周边及引用三湖水源的邻近地区,总耕地面积2084.79万亩; • 补给供水区指以拦蓄地方径流、利用回归水、地下水或其它外来水源为主灌溉,不足部分以北调水源(江淮水)作为补充的区域,主要分布于徐州、连云港、淮安盱眙的高亢区以及连云港灌云、灌南的低平区,总耕地面积798.4万亩。

  25. 2.4.2 工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1)江水北调工程管理体制 目前,江水北调工程体系实行的是政府直接管理的运行体制,实行“省统一管理与分级管理”相结合的运行管理模式,主要包括省统一管理、市县管理和省地合管三种模式。 • 省统一管理模式。即由省水行政主管部门授权其所属的管理机构负责节点、枢纽工程(梯级抽水泵站、主要分水节制闸)的运行、维护和管理,管理单位为财政拨款事业单位,人员工资和工程主要运行、维护费用由省财政负担。 • 市县管理模式。即沿线河道和小型取水口门实行属地管理,管理单位为当地水行政主管部门及其下属事业单位,管理费用主要由地方财政承担。 • 省地合管模式。即对部分调水泵站实行属地管理,管理单位为当地水行政主管部门及其下属事业单位,但管理、运行和维护费用由省水行政主管部门核定后由省财政下拨。

  26. 2.4.2 工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江水北调工程管理体制及其运行模式建立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由于工程的主要功能为防洪、农业灌溉和排涝,主要受益人群为农民,农业生产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因此,江水北调作为公益性事业,其工程建设、运行管理和更新维护费用基本由财政承担,这一体制是符合实际的,也是基本合理的。 但是,现有工程运行管理也存在许多弊端,暴露出许多问题,突出表现在: • 财政投入与工程运行的需求还有很大差距。由于投入不足,使得许多工程老化失修严重,管理设施缺乏,人员待遇差,工程长期带病运行、无法更新改造的情况较为普遍。 • 工作效率低下。由于管理单位成立时间较早,人员数量多,特别是离退休人员多,负担重,工作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 用水管理粗放。在农业供水中,基本没有有效的计量设施,用水浪费现象比较普遍。

  27. 2.4.2 工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2)灌区工程管理体制 南水北调灌区实行属地管理。 按照行政区划、河流分割、运河梯级控制和地形差异划分,共分为22个大型灌区、26个中型灌区和众多小型灌区。 各分灌区中,大中型灌区在县水利局下设灌区灌排管理所,具体负责各自行政范围内的供排水以及工程管理运行工作,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

  28. 2.5 现行水费计收机制 江苏地势平坦、河湖众多、水网密布,特殊的地形条件,决定了全省除水库可基本单独供水外,其余大部分地区需要实行主客水联合调度、跨流域调水,江、淮、沂等多种水源互补,闸站联合运行的统一调度供水。 这一供水特点,又决定了现行水费计收管理体制,除水库片外,绝大多数供水工程管理单位供水边界不明确,无法直接收费,只能通过建立省、市、县三级水费专管机构,受水行政主管部门委托进行收费管理,实行以分级管理为主、统一管理与分级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模式。省级机构不直接收取水费,由地(市)、县(市)两级机构收取,水费专户设置到县,省、地(市)、县(市)三级按照一定比例对收取的水费进行分成,实现对本级供水成本的补偿。 全省从2001年1月1日起,水利工程水费由事业性转为经营性收费管理。

  29. 2.5 现行水费计收机制 在水费收取和管理问题上,目前仍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有: • 供水水费偏低。仍是政策定价,与其成本仍有很大偏差。 • 水费收取难。供水业由于其自身固有的特点,其生产和销售存在面广线长,环节较多等问题,一些地方在收费过程中还离不开行政手段的推动,造成监督难度加大。 • 用水计费方式单一。江苏省苏北地区河网密集、分布不规则,农业计量设施的安装成本大、用水监控难度大,按方收费的推广艰难。许多供水工程的计量设施落后,甚至没有计量设施,水进入渠道后无法计量,农民的水费多采用按亩收费的方法。 • 制约措施缺乏。对拖欠、拒交水费、或经催交无效的无法处罚。 返回

  30. 第三章 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江苏受水区水量分析 3.1 现状水资源量 3.2 现状供用水情况及其变化趋势 3.3 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江苏受水区需水情况预测 3.4 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江苏受水区增供水量分配

  31. 3.1 现状水资源量 南水北调江苏受水区主要涉及扬州、淮安、宿迁、徐州和连云港五市。目前,受水区供给水源可分为本地水源和客水水源。本地水源主要由区域降水形成汇流后构成;客水水源包括了江水和淮水(含沂沭泗水)。江水依靠江水北调梯级泵站逐级抽水北送供给;淮水除少部分需运用泵站抽引北送外,大多经洪泽湖、骆马湖等调蓄后,通过河道自流供给。 • 本地水资源量 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江苏受水区多年平均(1956~2000年)水资源总量为135.0亿m3,地表水资源量102.3亿m3,地下水资源量59.2亿m3,重复计算量26.6亿m3。 • 上游来水量 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江苏受水区上游来水量比较丰沛,所在的淮河地区多年平均(1956~2000年)过境水量为352.2亿m3,但丰枯年水量悬殊较大,在干旱年份水量仍然紧张。 • 引江水量 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江苏受水区所在的淮河地区多年平均(1956~2000年)引江水量为41.8亿m3,仅次于长江地区的引江水量,但丰枯年水量悬殊较大,1978年淮河地区引江水量达113.2亿m3,而1963年仅为4.1亿m3,相差几十倍。

  32. 3.2 现状供用水情况及其变化趋势 3.2.1 用水情况 3.2.2 供水状况

  33. 3.2.1 用水情况 据2001~2005年南水北调江苏受水区用水水量统计,该区域五年平均用水量为135.5亿m3,其中: • 农业用水受降水影响比较大,丰水年农业用水量相对较小,旱年则相反,如2001、2002、2004年属偏枯年份,农业用水均在100亿m3左右,占当年总用水量的比重一般在70%以上; • 生活用水相对稳定,据五年资料分析,生活用水量(大生活,包括服务业)稳中有升,但幅度较小,基本上是在10~11亿m3左右缓升; • 工业用水上升较快,2005年比2001年增加了9.4亿m3,年均增加6.2%,随着这一地区工业的快速增长,工业用水还将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

  34. 3.2.2 供水状况 2005年南水北调江苏受水区实际总供水量130.4亿m3,其中地表水源供水量122.8亿m3,占总供水量的94.2%;地下水源供水量7.6亿m3,占总供水量的5.8%。 地表水供水源主要以上游来水和本地水为主,2005年该区域总供水中,上游来水和本地供水56.8亿m3,占总供水量的77.4%,其余主要依赖江水北调解决。 从2002~2005年供水情况可见,近年来江水北调工程向受水区五市供水总量年度之间变化不大,但引用江、淮水比例随降雨量、客水来量变化却很大。

  35. 3.3 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江苏受水区需水情况预测 3.3.1 可研报告需水量 3.3.2 可研报告需水量调整

  36. 3.3.1 可研报告需水量 根据《南水北调东线第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总报告》,江苏受水区2010年多年平均总需水量为141.64亿m3,扣除城市地下水利用量后为138.81亿m3。

  37. 3.3.2 可研报告需水量调整 (1)工业及生活用水量预测 根据江苏省国民经济发展目标和计划,并考虑节水水平的进一步提高等因素,《江苏省水资源综合规划》预测江苏南水北调受水区工业和生活需水量比可研报告增大7.86亿m3。 2010年江苏省受水区工业和生活需水量增长情况详见下表。

  38. 3.3.2 可研报告需水量调整 (2)农业需水量预测 随着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的提高,农田灌溉定额不断降低,受水区农业用水量将呈逐年下降的趋势。根据水资源综合规划成果,现状年50%保证率,江苏受水区农业需水总量为98.7亿m3; 预计到2010年受水区农业总需水量为83.3亿m3 ,比基准年下降15.6%。2010年南水北调江苏受水区农业需水量详见下表。

  39. 3.3.2 可研报告需水量调整 (3)总需水量调整 根据上述需水量调整计算成果,2010年受水区总需水量为141.1亿m3,比原可研报告增加了2.3亿m3,其中农业需水83.3亿m3,比可研报告减少5.56亿m3,工业和生活54.1亿m3,比可研报告增加7.86亿m3。 调整后总需水量详见下表:

  40. 3.4 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江苏受水区增供水量分配 可研报告第一期工程多年平均净增供水量分配 单位:亿m3 根据《南水北调东线第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总报告》,第一期工程完成后,江苏受水区多年平均供水量133.7亿m3,多年平均增供19.25亿m3,增供水量用于解决工业与城市生态环境缺水7.93亿m3,用于解决航运0.69亿m3,余水10.63亿m3全部用于增加农业用水,具体分配如表所示。 根据上述需水量预测调整,考虑到受水区用水增长情况,仍维持19.25亿m3的增供水量,同时,考虑到工业和生活需水量增长较快、农业需水量还将进一步下降的趋势,对增供量的分配略作调整,主要是减少农业需水量的增供量,农业仅增加供给5.56亿m3,比可研报告少增供5.07亿m3,该部分水量全部用于增加分配至工业、生活。根据该原则,第一期工程多年平均净增供水量分配调整如表所示。 第一期工程多年平均净增供水量调整分配单位:亿m3 返回

  41. 第四章 国内外农业水价实践情况及农业水价制度研究 4.1 国内外农业水价实践情况 4.2 农业水价制度研究

  42. 4.1 国内外农业水价实践情况 报告中对美国、日本、法国、以色列、巴西、印度尼西亚等国家的农业水价实践进行了介绍。 • 美国联邦农业水价充分考虑农民对水价的可承受能力,1982年垦务修正法规定,灌溉供水基本费用由基建投资、运行维护费用(现实的和过去的)以及所有未支付的运行维护费的利息组成。一些灌区为降低用水量以减少污染水量的排放,采用了鼓励节水的水价结构,即根据用水量的不同,制定不同的水价。美国十分重视水利项目的运营的成本补偿。灌溉投资的补偿方式包括:将投资纳入单位水成本中回收;将投资纳入接受供水服务的单位面积的土地费用中回收;通过按年征收的土地税回收。灌溉补贴包括投资利息的减免及国会对部分债务的免除。

  43. 印度尼西亚政府对水利工程的水价提供补贴,而且还实行高收入用水户向低收入用水户横向补贴的政策。灌溉用水水费通过收取灌溉服务费来实现,但农户支付的服务费水平只是所需运行和维护费用的一半左右,其余则由政府补贴。 不同的国家根据本国水资源状况、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水资源管理政策的不同,制定符合本国国情的农业供水价格政策。 发展中国家由于工农业产品剪刀差的存在,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弱质产业,农民是弱势群体,因此考虑到农民的可承受能力,都对农业供水实行优惠水价,政府对水利工程进行补贴。 发达国家虽然市场经济高度发达,供水生产和销售基本上是按照市场规律运作,但是仍对农业水价采取优惠政策,供水公司通过提高工业和生活用水水价,弥补农业供水的亏损,以保证水利供水工程能够维持简单的再生产。

  44. 无论采用哪种水价体系的发达国家,对农业供水均会在政策上有所倾斜,采取扶持、优惠并适当予以补贴的方针。根据补贴阶段一般将其分为成本补贴和价格补贴。无论采用哪种水价体系的发达国家,对农业供水均会在政策上有所倾斜,采取扶持、优惠并适当予以补贴的方针。根据补贴阶段一般将其分为成本补贴和价格补贴。 水的成本补贴通常通过综合运用减免水资源费(税)、增加国家建设拨款、降低建设贷款利率、延长还贷期限以及减免税收等措施实现;水的价格补贴则可通过减免经营者的税收负担或对一定范围的用水户直接进行社会福利价格补贴或价格转移支付等方式进行。 总的来讲,国家是水利工程公益性项目的投资主体,并对农业供水实施优惠政策。

  45. 报告中对浙江、山东、福建、黑龙江、陕西、甘肃等省的农业水价实践进行了分析。 • 浙江省现行的供水成本计算只包括供水工程的基本折旧费和运行管理费,定价明显偏低;税费改革以后,浙江省一些财力较好的地方政府通过财政补贴水管单位的方式,对农业水费实行减免,这不仅使农民得到了实惠,而且也使水利部门减轻了水费计收工作的压力,把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投入水利工作。 • 甘肃省对农业用水采取基本水费和计量水价相结合的两部制水价,基本水费1~3元/亩;计量水价按不同区域为0.02~0.27元/m3。 我国大部分地区农业供水价格远低于供水成本,水费收缴困难,灌溉工程入不敷出,大部分水管单位运营经费严重不足,水利设施老化失修,供水效率低下。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和农业供水补偿机制,保证水利工程的良性运行势在必行。

  46. 4.2 农业水价制度研究 农业用水两部制水价制度、农业用水季节浮动水价制度、农业用水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和农业水价制度的对比分析与适用条件分析。

  47. 2004年1月1日实行的《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管理办法》要求逐步推行基本水价和计量水价相结合的两部制水价,要求实行超额累进加价、季节浮动水价等科学合理的水价计价形式。 推行上述三种水价计价形式是手段,促进节约用水、维持供需水的相对平衡、均衡补偿供水生产成本、费用是目的。 需从实际出发,针对不用的情况,因地制宜地采用上述的三种水价制度。

  48. 对运行中的供水工程而言,要实施两部制水价制度,须具备以下条件:对运行中的供水工程而言,要实施两部制水价制度,须具备以下条件: • 较完善的计量设施,对用水量基本能够准确计量; • 水价测算基础材料较完整,能计算出供水成本、费用以及工程原始设计资料和用水量的历史资料等; • 受水区的经济发展要达到一定的水平,用水户具有较强的经济承受能力,以取得经济支撑和公众基础; • 供水经营者要具有较高的管理水平和积极主动服务的意识。

  49. 尽管目前全国范围内实行两部制水价制度的水利工程所占比例不大,实施的形式各种各样,价格水平的到位程度参差不齐,但从应用的效果来看,实行两部制水价制度的供水经营者不同程度地建立了供水生产成本、费用的均衡补偿渠道,提高了供水管理水平,有利于促进节约用水和优化配置水资源。尽管目前全国范围内实行两部制水价制度的水利工程所占比例不大,实施的形式各种各样,价格水平的到位程度参差不齐,但从应用的效果来看,实行两部制水价制度的供水经营者不同程度地建立了供水生产成本、费用的均衡补偿渠道,提高了供水管理水平,有利于促进节约用水和优化配置水资源。 为了优化配置水资源,促进节约用水,确保水利工程稳定持续发挥效益,需要推行不同的水价计价形式。但是,由于上述水价计价形式的复杂性,应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分步骤推行,使之发挥应有的作用。 返回

  50. 第五章 东线一期工程江苏受水区农业供水成本分析 5.1 供水成本分析的依据与方法 5.2 规划水平年干线农业供水成本分析 5.3 农业到户供水成本分析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