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6

第一部分 劳动力供给

第一部分 劳动力供给. —— 个人劳动供给、家庭劳动供给及生命周期理论. 内容安排. 第一节 劳动供给导论 第二节 新古典劳动力供给理论 闲暇 — 消费理论 第三节 家庭劳动力供给 第四节 生命周期与退休 第五节 劳动供给的实证问题 主要参考资料. 第一节 劳动供给导论. 一、衡量劳动供给的尺度 短期 既定规模的人口中,供给劳动的人数(劳动力参与率) 注:含找到工作的适龄人口及正在找工作的适龄人口 每人向劳动力市场供给的工作时间 与每个人工作时间相联系的努力程度 长期 人口因素(出生、死亡、老龄化、迁移等)引起的人口规模和结构的变动对供给劳动人数的影响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一部分 劳动力供给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一部分劳动力供给 ——个人劳动供给、家庭劳动供给及生命周期理论 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

  2. 内容安排 • 第一节 劳动供给导论 • 第二节 新古典劳动力供给理论 闲暇—消费理论 • 第三节 家庭劳动力供给 • 第四节 生命周期与退休 • 第五节 劳动供给的实证问题 • 主要参考资料 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

  3. 第一节 劳动供给导论 • 一、衡量劳动供给的尺度 • 短期 • 既定规模的人口中,供给劳动的人数(劳动力参与率) • 注:含找到工作的适龄人口及正在找工作的适龄人口 • 每人向劳动力市场供给的工作时间 • 与每个人工作时间相联系的努力程度 • 长期 • 人口因素(出生、死亡、老龄化、迁移等)引起的人口规模和结构的变动对供给劳动人数的影响 • 包括“干中学”在内的教育、培训和经验的水平 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

  4. 愿意提供的工时H*>0就会参与劳动市场 愿意供给正工时的人数随工资率的提高而增加 其他影响因素: 如工作条件、工作环境、个人对工作和闲暇的偏好 二、参与 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

  5. 三、工作时间(h) • 影响h的因素 • 工资率 • 家务劳动时间 四、努力 • 工资率 • 工资结构,如激励支付(计件工资) • 支付方法 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

  6. 五、劳动供给的生命周期 • 不同年龄阶段市场的劳动供给有差异,而且近年来有不同的特点 • 影响人们做出这种决策的因素是: • 生命周期中的生产率、利率及“时间偏好”程度 • 接受多少的培训和教育 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

  7. 六、决策单位 • 个人效用最大化(即单身家庭作为决策单位) • “沙文主义”决策单位(或称“一元模型”) • 通常不考虑妇女的意见,女性则把男性的收入看成是外生的,即看成财产收入等,然后制订自己的劳动供给决策 • “家庭效用/家庭预算约束”模型 • 包括每个家庭成员的闲暇的总家庭效用函数 • “个人效用/家庭预算约束”模型 • 个人在家庭单位的各种约束下,追求实现其个人目标 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

  8. 七、其他问题 • 职业劳动供给 • 地区劳动供给 • 对企业的劳动供给 • 产业的劳动供给 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

  9. 第二节 新古典劳动力供给理论闲暇—消费理论 • 劳动力供给理论基于消费者在消费较多的商品与较多的闲暇之间进行选择的模型,通过对这一模型的扩展,阐明劳动力供给的性质,并且了解参与劳动力市场的条件。 • 主要通过考察家庭生产劳动力供给决策的集体维度和生命周期问题,深刻改变了劳动力供给理论。 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

  10. 一、个人劳动供给的假设 • 理性的经济人 • 完全竞争 • 匀质假设 • 劳动是收入的唯一来源 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

  11. 二、劳动和闲暇 • 劳动供给涉及到劳动者对其拥有的既定时间资源的分配。劳动者可以看成是消费者,他们在闲暇和劳动二者之间进行的选择,就是在闲暇和劳动收入之间进行选择,以满足自己效用最大化的愿望。 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

  12. 三、消费—闲暇模型 • 1、基本含义: • 当工资处于低水平时,劳动力供给会趋于增加; • 当工资充分高时,劳动力供给会随着工资水平的上涨而减少。 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

  13. 2、基本模型 • 偏好——借助于个体效用函数表示, ,假定某人可支配时间总量是 • 无差异曲线:由不同的闲暇和商品消费组合成相同的满足水平,消费者据此可以获得上同的效用水平 • 性质:(与微观经济中的无差异曲线性质类似) 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

  14. 无差异曲线 特点: • 具有负的斜率。 • 凸向原点 • 离开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具有更高的效用 • 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之间不会相交 • 针对不同的消费者来说,无差异曲线具有不同的形状 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

  15. 工资、收入和预算线 工资率、工作时数和总收入之间的关系就是所谓的预算约束。它表明在既定的市场工资率条件下,单个消费者所能够提供的收入和工作时数的各种组合。 预算约束线的性质: • 其斜率为负 • 斜率等于负的工资率 • 当工资率变化时,预算线也将随之发生变化 • 当存在着非劳动收入时,预算线将沿着Y轴平行向上移动 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

  16. 均衡的工作时数的决定 • 劳动者关于工作时数的决策是由偏好、工资率和收入相互作用的结果。因为在均衡点X劳动者的效用达到最大化。 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

  17. 3、选择 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

  18. 4、内点解 • 上述计划的拉氏函数为: 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

  19. 消费-闲暇选择 • 图示:最优解位于斜率为w的预算线AB与表示消费者效用水平的无差异曲线的切点上。 • W的增长会使AB顺时针旋转 • 非工资收入的增加使AB平移 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

  20. 5、保留工资 • 无差异曲线的凸性说明,消费与闲暇的边际替代率UL/UC沿着无差异曲线向右下方移动,这意味着趋于减小. • 由于这个边际替代率同样表示切线与无差异曲线的斜率,因此,当且仅当下列条件得到满足时,行为主体提供严格为正的工作时间: • (UL/UC)A<w • 位于A点上的边际替代率被称为保留工资,因此可定义如下: 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

  21. 保留工资:能够吸引人们工作的最低工资水平。保留工资:能够吸引人们工作的最低工资水平。 • H*>0,存在w>wA • H*=0,存在w<wA • 是否满足了上述条件就一定会就业了呢? • 现实中,个人愿意提供的工时H*>0,而观测到的却是H=0 • 搜寻理论解决上述问题 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

  22. 二、劳动力供给的性质 • 个体劳动力供给的性质取决于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组合。这两种效应的组合表现上会导致工资与个体劳动力供给之间的一种单调关系。 • 1、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 • 对闲暇的需求隐含的在关系式中确定,可以写作: • 工资的影响可以通过求上述函数关于w的导数来获得。鉴于 ,我们有: 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

  23. 2、工资增长效应 • 第一阶段:假设潜在收入R0没有变化;消费者面对一条新的预算线A1R0(补偿预算约束) 。 • 第二阶段:假设潜在收入由R0增加到了 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

  24. 3、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的分析 • 收入效应:在保持工资不变(W)的条件下,收入变动(△H)所引起的工作时数变动(△Y)的比例。如果闲暇是正常品,收入效应的符号为负。 收入效应=△H/△Y<0 • 替代效应:在保持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改变闲暇的相对价格(工资),当闲暇的价格上升时,人们对闲暇的需求应该下降,导致劳动者每周工作更多的工作时数。 替代效应 = △H/△W > 0 • 注意:工资率的变动既会产生收入效应又会产生替代效应。工资增加时,工作时数实际上是增加还是减少依赖于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的相对强度或大小。 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

  25. 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 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

  26. 1) 哪种效应占优势取决于个人偏好:收入效应强于替代效应或替代效应强于收入效应,两种情况的唯一不同点是无差异曲线的形状(这种形状反映了每个人的不同偏好)。而反映财富和工资率的预算约束线相同。 • 2) 分离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 3) 影响收入效应大小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新的预算约束线向右上方移动的程度:预算约束线向右上方移动的幅度越大,收入效应越大。其它条件相同,工作时间越长的人,工资变化产生的收入效应越大。 • 4) 在劳动力参与率决策中,替代效应占优势。 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

  27. 收入效应占优势的工资变化 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

  28. 替代效应占优势的工资变化 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

  29. 4、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的经验结论 • 1、剖面资料: • 􀁺 以男性劳动力供给行为(25-55岁年龄群)为对象的剖面研究一般认为,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很小,甚至为零。 • 􀁺 女性劳动力供给行为对工资变化的反应要大于男性,且替代效应占优势。 • 2、时间系列资料: • 􀁺 在一定的时期中,其中会有些年份因为劳动力市场的不均衡导致许多工人的实际工作时间少于希望的工作时间。 • 􀁺 在长期中,影响劳动力参与意愿和工作时间的因素也会发生变化。 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

  30. 三、个人与市场劳动供给曲线 • 个人劳动供给曲线:代表了工资率与个人供给市场的劳动时数之间的关系。劳动供给曲线很可能是一条既包含有正斜率部分又包含有负斜率部分的曲线。在低工资率下,劳动者希望额外增加收入的愿望很大以至于替代效应超过了收入效应。然而,当工资率超过某一数值以后,劳动者的收入足够高以至于他对更高工资率采取的反映是愿意购买更多的闲暇而减少工作时数,即收入效应超过了替代效应。 • 市场劳动供给曲线:由于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下,劳动者可以自由进出劳动市场,市场劳动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

  31. s w W W3 W2 W1 o O H3 H1 闲暇 工作时间 L1 L2 H2 L3 w (1) (2) H1+L1=H2+L2=H3+L3 o (3) 劳动力总供给 问题: (1)为什么劳动力的总供给 曲线不向后弯曲? (2)向后弯的个人劳动供给 曲线是否是完整的形式了? 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

  32. 第三节 家庭劳动力供给 • 分析家庭的原因:劳动-闲暇模型存在不足 • 不足之一:略去了家庭背景,即劳动供给决策常常是丈夫和妻子在家庭联合做出的。 • 不足之二:实际上没有完全分析人们对时间资源使用上的分配决策。 • 家务劳动≠闲暇 • 如:自己做饭吃、上饭店就餐、打电话送外送。 • 家庭生产的实质:要使整个家庭的效用最大化,唯一的区别是物品和时间通过家庭生产商品而间接提供效用。 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

  33. 时间分配的家庭生产理论建立在加里·贝克尔的新家庭经济学的基础之上。经济学的传统看法是生产活动只是在企业进行,而消费活动在家庭进行。时间分配的家庭生产理论建立在加里·贝克尔的新家庭经济学的基础之上。经济学的传统看法是生产活动只是在企业进行,而消费活动在家庭进行。 • 新家庭经济学认为,家庭起着双重作用,它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 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

  34. 一、家庭生产 • 1、消费者计划 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

  35. 二、家庭内部决策 • 对家庭选择的分析遵循两条不同的主线: • 第一:“一元模型”,从把家庭比作具有自己效用函数的单一行为主体这一原则出发; • 如:单身母亲 • 第二:“集体模型”,假定决策基本上是个体的事,家庭只不过是一个扩大(或约束)其每个成员选择范围的特定分析框架。 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

  36. “一元模型”:一个由两人组成的家庭,假定这个家庭的偏好可以用一个效用函数U(C,L1,L2)。该家庭的消费计划可表示如下:“一元模型”:一个由两人组成的家庭,假定这个家庭的偏好可以用一个效用函数U(C,L1,L2)。该家庭的消费计划可表示如下: • 一元化表示意味着非工资收入的分布没有重要意义,惟一重要的因素就是他们的非工资收入总和R1+R2。称之为“ 收入合并”。 • 这一模型能够圆满解释个人劳动供给吗? 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

  37. 集体模型 • 一元模型:将家庭成员偏好合并 • 假设:家庭内部没有互利配置 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

  38. 确切的说,家庭成员的计划可表示如下: • 该模型通过为每个成员的预算约束具体规定他(或她)的非工资收入构成,修补了商品消费与闲暇选择基本模型的缺陷。 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

  39. 三、补充劳动者效应 • 亦称交叉替代效应 • 家庭成员的决策是相互依存的,而家庭成员个人收入的波动 不但会影响本人的劳动力供给,也会对配偶或其他成员的劳动力供给产生影响。 • 工资减少通常会刺激补充劳动者进入劳动力市场以补偿家庭收入的减少,从而增加劳动供给。 • 意味着劳动力市场参与率与平均工资之间呈现一种负向关系。 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

  40. 四、家庭生产模型的扩展 • 利用市场结构理论进行扩展: • 例如:有的文献把夫妻看成是双寡头来分析家庭成员的反应曲线,并推导出他们竞争的(和合作的)劳动供给决策。 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

  41. 第四节 生命周期与退休 • 人们在生命周期的不同时期内,从事市场工作的生产率与从事家庭工作的生产率不同,因此人们在生命的不同时期对劳动市场供给的工作时数也不同。 • 生命周期模型将劳动供给决策放置到一个动态的框架里来考察。 • 起源:20世纪年代开始,在动态的或生命周期的框架中,探讨关于参与劳动力市场和工作时间的劳动供给决策。 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

  42. 一、生命周期的劳动供给:典型案例 • 1、男性和女性生命周期劳动供给行为 • 男性: • 第一,工作时间、工资率和年收入的时间序列是内凹的; • 第二,生命第一阶段用于接受全日制教育或培训,退休之前或多或少持续性工作. • 女性: • 一般女性在中学毕业之后进入或退出劳动力市场,一部分女性中断就业;另一些女性表现为A和B的某种混合。 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

  43. 2、个人在生命周期中的培训与就业 • 生命早期:能力弱,接受培训所放弃的收入较少 • 年龄增长:工资提高,培训的机会成本相应增加,培训的回报期相应缩短。 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

  44. 3、生命周期中生产率和工资率 • 个人的市场生产率会随人力资本存量K(t)的轨迹而变动。 • 呈倒U形状 • 个人工资率也呈倒U形,但其顶点位置迟于生产率达到最大值的年龄。 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

  45. 二、跨期劳动力供给 • 运用离散时间动态模型来阐述劳动力供给在商品与闲暇消费之间的时间上动态替代的可能性。 • 1、劳动力供给动态模型 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

  46. 动态最优化的方法与步骤 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

  47. 为什么? 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

  48. 三、暂时冲击与永久冲击 • 假设实际利率保持不变,消费者没有外生性收入即Bt=0,且即期效用函数采用以下表达形式: 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

  49. 这预算约束表示购买消费品和闲暇的支出现值不可能超过总收入的现值。这预算约束表示购买消费品和闲暇的支出现值不可能超过总收入的现值。 • 据此可以求出v0的值为下列表达式: 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

  50. 四、退休决策的经济学分析 • 生命周期模型运用于退休的特点:法律约束与退休特有的收入流问题 • 1、社会保险与私人养老金制度 • 公共和私人养老金制度,及税收制度,构成了鼓励劳动者提前或推迟退休的激励因素。 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