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0

醣類為人體重要的營養素

醣類為人體重要的營養素. 醣類 , 又稱 碳水化合物 , 由 碳 、 氫 與 氧 三種元素所組成。廣布自然界 醣類化合物的分子式都能寫成 C n (H 2 O) m , 故以為是碳和水的化合物,但是後來的發現證明了許多醣類並不合乎其上述分子式。如鼠李醣( C 6 H 12 O 5 )。 有些符合上述通式的不是醣類,如甲醛( CH 2 O) 等。. 醣類. 單醣-含有 3-7 個碳原子。葡萄糖、果糖等。 低聚醣(寡醣)-由 2-9 個單醣分子聚合而成。水解後可生成單醣。乳糖、蔗糖、麥芽糖等。

Download Presentation

醣類為人體重要的營養素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醣類為人體重要的營養素 • 醣類,又稱碳水化合物,由碳、氫與氧三種元素所組成。廣布自然界 • 醣類化合物的分子式都能寫成Cn(H2O)m,故以為是碳和水的化合物,但是後來的發現證明了許多醣類並不合乎其上述分子式。如鼠李醣(C6H12O5)。有些符合上述通式的不是醣類,如甲醛(CH2O)等。

  2. 醣類 • 單醣-含有3-7個碳原子。葡萄糖、果糖等。 • 低聚醣(寡醣)-由2-9個單醣分子聚合而成。水解後可生成單醣。乳糖、蔗糖、麥芽糖等。 • 多醣-由10個以上單醣分子聚合而成。經水解後可生成多個單醣或低聚醣。根據水解後生成單醣的組成是否相同。澱粉、纖維素等。

  3. 醣類代謝疾病的新穎治療 醣類代謝疾病是一種因為缺少酵素而引起的代謝異常,第一型及第三型患者通常有肝腫大、發育不良、血糖降低的現象,第二型患者甚至產生嚴重的心臟及肌肉衰變。

  4. 早在1984年,陳所長的研究即已發展出第一型及第三型現在最常用的治療方法,即是用玉米粉來治療低血糖的代謝疾病,這項專利成果發表在國際頂尖的醫學雜誌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共有數篇報導。

  5. 第二型的嚴重心臟及肌肉的Pompe Disease,陳博士所帶領的中研院生醫所在幾年前開始發展的酵素治療方法

  6. 新生兒篩檢項目 先天性甲狀腺低能、苯酮尿症、半乳糖血症、蠶豆症、高胱胺酸尿症等五種疾病。

  7. 人體約有三萬五千個基因,如果婚孕的男女,雙方碰巧擁有同一隱性致病基因,或是某一方家族有病史,或是基因偶發地產生突變,下一代都可能會出現基因異常的罕見疾病。人體約有三萬五千個基因,如果婚孕的男女,雙方碰巧擁有同一隱性致病基因,或是某一方家族有病史,或是基因偶發地產生突變,下一代都可能會出現基因異常的罕見疾病。

  8. 罕見疾病指的就是盛行率低、少見的疾病;罕病法對於罕見疾病的定義為:盛行率在萬分之一以下、遺傳性及診治的困難性,以上述三項指標為參考原則。罕見疾病指的就是盛行率低、少見的疾病;罕病法對於罕見疾病的定義為:盛行率在萬分之一以下、遺傳性及診治的困難性,以上述三項指標為參考原則。

  9. 較為人熟知的罕見疾病包括:苯酮尿症、重症海洋性貧血、成骨不全症(玻璃娃娃)、黏多醣症(黏寶寶)、脊髓性小腦萎縮症(企鵝家族)……等,這些疾病在國內已知的病患人數從數百人到千餘人不等。較為人熟知的罕見疾病包括:苯酮尿症、重症海洋性貧血、成骨不全症(玻璃娃娃)、黏多醣症(黏寶寶)、脊髓性小腦萎縮症(企鵝家族)……等,這些疾病在國內已知的病患人數從數百人到千餘人不等。

  10. 甲狀腺 • 位於人體頸部氣管前緣。其分泌的甲狀腺激素,影響體內組織細胞內蛋白質合成及細胞膜對外的神經反應功能,及人體生長、發育等

  11. 罕見疾病 疾病盛行率萬分之一以下 用於診療的藥物即屬於孤兒藥。

  12. 孤兒藥 開發需要成本,如果藥物的市場需求太小,正常情況下藥物開發上難以收回成本。 為了鼓勵開發商投入資源開發一些罕見疾病的特效藥物,各國均規定一種藥物類別稱為孤兒藥,該類藥物的開發商可以享有一系列的優惠政策。

  13. 酵素、酶、Enzyme

  14. 在真人實事改編的電影「羅倫佐的油」(Lorenzo’s Oil; 1992)

  15. 原本聰明活潑的小男孩羅倫佐,四歲時某天突然像發瘋般狂叫,且表現出異常的認知跟行為反應原本聰明活潑的小男孩羅倫佐,四歲時某天突然像發瘋般狂叫,且表現出異常的認知跟行為反應 • 檢查後,才知患了「腎上腺腦白質失養症(Adrenoleukodystrophy;簡稱ALD)。

  16. ALD的盛行率約為1/20,000 ~ 1/50,000,約93%由遺傳而來,7%是由突變所致。

  17. 腎上腺腦白質失養症照護手冊

  18. 肝醣儲積症 • 一種罕見的遺傳代謝疾病,主要是由於患者體內無法正常代謝肝糖所致。其中肝醣儲積症第二型又稱為龐貝氏症(Pompe Disease)。

  19. 龐貝氏症可見於兒童或成人。雖然發作的年齡與症狀的嚴重性不盡相同,大部分的病患都會出現漸進性的肌肉無力及呼吸困難。龐貝氏症可見於兒童或成人。雖然發作的年齡與症狀的嚴重性不盡相同,大部分的病患都會出現漸進性的肌肉無力及呼吸困難。

  20. 缺乏酸性-葡萄糖苷酶(acid-glucosidase, GAA)引起。 • 肝醣無法被分解而持續堆積,進而影響到細胞的功能。

  21. 龐貝氏症影響的範圍是全身性的,且最為嚴重的是在肌肉組織。龐貝氏症影響的範圍是全身性的,且最為嚴重的是在肌肉組織。

  22. 依發病年齡可分為三型:嬰兒型、少年型及成人型。依發病年齡可分為三型:嬰兒型、少年型及成人型。

  23. 嬰兒型:約在6個月左右發病,常在1歲前就死亡 嚴重的肌肉無力 舌頭肥大 心臟肥大 肝臟肥大 呼吸困難 無法如期發育

  24. 晚發型:約在20至60歲發病 逐漸的肌肉無力,特別是軀幹和下肢 行動時感到疲憊 呼吸短促 睡眠中呼吸暫停症侯群或間歇性睡眠 早晨性頭痛 白天嗜睡 脊椎側彎 下背疼痛

  25. 全球新生兒罹患機率約在 1:40000 或 0.0025% 左右,但不同的地區則有所差異,例如在非洲裔的美國人中,發生率估計略高,約為 1:14000

  26. 台灣及中國南方的發生率為五萬分之一,而美國及荷蘭統計發生率為四萬分之一。台灣及中國南方的發生率為五萬分之一,而美國及荷蘭統計發生率為四萬分之一。 • 這是一種體染色體隱性遺傳疾病,致病基因GAA位於第十七號染色體上,男女的患病機率是一樣的。

  27. 陳垣崇所長 • 龐貝氏症解藥「Myozyme」,獲得FDA(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與EMEA(歐盟醫藥品管理局)核准上市

  28. 二○○六年四月二十八日,陳垣崇在世界醫藥史上寫下紀錄。因為從此,全球每年上千名的龐貝氏症新生兒,都將因此遠離「平均壽命六個月」的詛咒,估計此藥的市場商機超過十億美元。二○○六年四月二十八日,陳垣崇在世界醫藥史上寫下紀錄。因為從此,全球每年上千名的龐貝氏症新生兒,都將因此遠離「平均壽命六個月」的詛咒,估計此藥的市場商機超過十億美元。 • 已經走了十五年孤獨之路。

  29. 龐貝氏症的起因 • 天生缺乏分解肝醣的酵素,導致肝醣積存在肌肉與心臟裡,而造成肌肉無力與心臟肥大。 • 找到進入肌肉與心臟 • 的酵素。

  30. 分解肝醣的酵素只要一進入人體內,在到達肌肉與心臟之前,就已被血液提前攔截吸收分解肝醣的酵素只要一進入人體內,在到達肌肉與心臟之前,就已被血液提前攔截吸收 • 讓酵素帶著只有心臟與肌肉細胞能認得的密碼

  31. 1991年,尋找龐貝氏症的解藥。 • 經過五年多的反覆試驗,陳垣崇終於從倉鼠身上,找到所需的密碼酵素,並且在鳥類臨床實驗上證實有效。

  32. 龐貝氏症的病童肌肉無力,全身像沒有骨頭般軟綿綿,嘴巴無法合上,必須使用呼吸器,心臟更可能隨時停止跳動,比先天性心臟病患者、早產兒更難照顧。龐貝氏症的病童肌肉無力,全身像沒有骨頭般軟綿綿,嘴巴無法合上,必須使用呼吸器,心臟更可能隨時停止跳動,比先天性心臟病患者、早產兒更難照顧。

  33. 治療龐貝氏症患童 • 只要在三個月內的黃金時期開始,並固定每個月兩次注射Myozyme,就有機會像正常人一般。

  34. 龐貝氏症症狀大致分為嬰兒型與成人型兩種,前者約在6個月左右發病,常在1歲前就死亡,心臟、骨骼、呼吸、肌力均嚴重損害,心肺衰竭為最大死因。龐貝氏症症狀大致分為嬰兒型與成人型兩種,前者約在6個月左右發病,常在1歲前就死亡,心臟、骨骼、呼吸、肌力均嚴重損害,心肺衰竭為最大死因。 • 後者約在20至60歲發病,四肢無力,最終死於呼吸衰竭。

  35. 疾病及藥物不良反應的基因 • 乾癬症及早發性關節炎的基因位置。 • 常用的抗凝血劑Warfarin上,該單位也找到基因標的。利用這些基因標的,在醫師給藥前先做基因型篩檢,就可避免藥物不良反應造成的嚴重傷害。

  36. 龐貝氏症照護手冊

  37. 首位接受人體實驗的龐貝氏症兒童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