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8

第十章

第十章.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第一节 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和改革开放的起步 第二节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展开 第三节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发展的新阶段 第四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第五节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就. 第一节. 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和改革开放的起步. 一、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二、改革开放的起步 三、拨乱反正任务的胜利完成. 庆祝粉碎 “ 四人帮 ” 反革命集团的伟大胜利. “四人帮”接受审判. 一、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在徘徊中前进和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leo-murphy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十章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十章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 第一节 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和改革开放的起步 • 第二节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展开 • 第三节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发展的新阶段 • 第四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 第五节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就

  2. 第一节 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和改革开放的起步 • 一、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 二、改革开放的起步 • 三、拨乱反正任务的胜利完成

  3. 庆祝粉碎“四人帮”反革命集团的伟大胜利 “四人帮”接受审判 一、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在徘徊中前进和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的胜利,挽救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在粉碎“四人帮”以后,广大干部和群众强烈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方针和政策,彻底扭转十年内乱造成的严重局势,使中国从危难中重新奋起。

  4. 当时主持中央工作的华国锋在粉碎“四人帮”、开展揭批“四人帮”运动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他坚持“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使彻底纠正“文化大革命”错误的要求和愿望遇到严重阻碍,党和国家的工作出现了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当时主持中央工作的华国锋在粉碎“四人帮”、开展揭批“四人帮”运动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他坚持“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使彻底纠正“文化大革命”错误的要求和愿望遇到严重阻碍,党和国家的工作出现了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 1977年8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告“文化大革命”结束,但仍然肯定了“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和实践。 在全党的要求下,1977年7月召开的中共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恢复邓小平在1976年被撤销的一切职务。

  5. 邓小平还同叶剑英、陈云、李先念、胡耀邦等支持和领导从1978年5月开始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邓小平还同叶剑英、陈云、李先念、胡耀邦等支持和领导从1978年5月开始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这场讨论,是继延安整风之后又一场马克思主义思想解放运动,成为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思想先导,为党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纠正长期以来的“左”倾错误,实现历史性的转折作了思想理论准备。

  6. 邓小平作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邓小平作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 各界群众集会拥护为天安门事件平反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伟大转折 1978年11月10日至12月15日,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工作会议。 11月25日,中央政治局作出为“天安门事件”、“反击右倾翻案风”等重大错案平反的决定。 12月13日,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作了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

  7. 胡耀邦(前排左一)在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上胡耀邦(前排左一)在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邓小平与叶剑英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邓小平和陈云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确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方针; 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口号; 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 审查和解决党内一批重大冤假错案和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

  8. 邓小平等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全会结束了粉碎“四人帮”后两年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开始了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领域的全面拨乱反正; 全会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揭开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

  9. 十一届五中全会会场 为刘少奇同志平反 二、改革开放的起步 拨乱反正的推进和国民经济的调整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按照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原则加快了平反冤、假、错案的步伐。 1980年2月,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决定为刘少奇彻底平反并恢复名誉。 同时,支持各民主党派恢复活动,认真落实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重申侨务政策,等等。

  10. 针对1977年至1978年这两年中出现的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的情况,1979年4月召开的中共中央工作会议,提出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针对1977年至1978年这两年中出现的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的情况,1979年4月召开的中共中央工作会议,提出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 经过两年的努力,经济形势比较快地好转,国民经济的主要比例关系渐趋合理,长期存在的积累过高和农业、轻工业严重落后的情况得到根本改变。

  11. 农村人民公社 农村改革的突破性进展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面临两大问题。 一是“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亟待改革; 二是还有一亿农民的温饱问题尚未解决。 这些都涉及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问题。

  12. 率先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安徽农村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开始 从1978年开始,安徽、四川的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在省委支持下,开始探索试行包产到组、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等多种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其他一些地方也开始实行农村联产责任制。1979年9月,中共十一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要保障基层干部和农民因时因地制宜的自主权,发挥其主动性。

  13. 深圳特区 1983年10月,中央作出决定,废除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政府作为基层政权,同时成立村民委员会作为村民自治组织。 在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也开始了政治体制和其他体制的改革和建设。 这期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也开始进行探索。对外开放也迈出了较大的步伐。

  14. 邓小平访问日本 1972年毛泽东会见日本首相田中角荣 1972年周恩来和田中角荣签署中日联合声明 对外政策的调整 1978年8月12日,中日两国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日本国和平友好条约》。 同年10月,邓小平访问日本。中日睦邻友好关系发展到一个新起点。

  15. 1972年毛泽东和周恩来会见来华访问的美国总统尼克松1972年毛泽东和周恩来会见来华访问的美国总统尼克松 1979年邓小平和美国总统卡特在白宫阳台上 1979年1月1日,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同年1月,邓小平访问美国,实现了中国领导人对美国的首次国事访问。

  16. 邓小平会见意大利女记者奥琳埃那·法拉奇 根据新的国际局,1980年1月,邓小平在《目前的形势和任务》的讲话中做出重要判断:“如果反霸权主义斗争搞得好,可以延缓战争的爆发,争取更长一点时间的和平。”还提出:“我们的对外政策,就本国来说,是要寻求一个和平的环境来实现四个现代化。”这为中国调整外交战略提出了重要的思路。

  17. 三、拨乱反正任务的胜利完成 阐明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在拨乱反正的过程中,党内外思想活跃,出现了努力研究新情况和解决新问题的生动景象。但是,极少数人利用中国共产党进行拨乱反正的时机,打着“解放思想”的幌子,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错误加以夸大和渲染,企图从根本上否定毛泽东思想、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民主专政和社会主义道路。

  18. 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召开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发表讲话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召开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发表讲话 针对这种情况,1979年3月30日,邓小平在理论工作务虚会上发表的讲话中指出: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这四项基本原则,“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如果动摇了这四项基本原则中的任何一项,那就动摇了整个社会主义事业,整个现代化建设事业”。

  19. 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一致通过《决议》 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十一届六中全会上讲话 全面总结新中国的历史 科学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 经过一年半时间的讨论和修改,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这个决议。 从1979年11月起,在邓小平主持下,中共中央着手起草《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20. 决议科学地评价了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指出: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决议科学地评价了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指出: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 决议对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活的灵魂(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作了概括。

  21. 第二节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展开 • 一、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 • 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深入推进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继续推进

  22. 中共十二大开幕式上邓小平作开幕词 一、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纲领的制定 十二大提出,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总任务是:“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1982年9月1日至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邓小平致开幕词。

  23. 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 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1985年3月和5月,中共中央先后作出了《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和《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开始推进科技和教育体制的改革。

  24. 多层次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1983年4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对海南岛实行经济特区的某些政策,给予较多的自主权,以加速海南岛的开发,并于1988年4月建立海南省,将全海南岛辟为经济特区。 1985年2月,决定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厦门泉州漳州三角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1984年1月,邓小平视察深圳、珠海、厦门等地,对经济特区的发展给予充分肯定。 根据他的建议,同年5月,中共中央决定进一步开放天津、上海、大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

  25. 中共十二大 十二届二中全会 整党和精神文明建设 中共十二大决定,从1983年下半年开始,用三年时间分期分批对党员作风和党的组织进行一次全面整顿。 1983年10月召开的十二届二中全会作出关于整党的决定,开始全面整党。 经过整党,全党在思想、作风、组织、纪律等方面都有了进步,并积累了在新时期正确处理党内矛盾和问题的经验,推进了党的建设。

  26. 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深入推进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的提出 1987年10月25日至11月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 我国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包括两层含义: 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 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27.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28. “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施 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这个任务已经基本实现; 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29. 政治体制改革基本思路的提出 1980年8月,邓小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发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分析了党和国家领导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和弊端,提出了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任务。 1986年,他又在多次讲话中阐明了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

  30.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继续推进 1989年政治风波的发生与平息 从1989年5月13日起,北京的非法组织在天安门广场煽动一些不明真相的人绝食。 5月20日,国务院发布命令,在北京部分地区实行戒严。 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邓小平和其他老一辈革命家坚决有力的支持下,采取果断措施,在6月4日平息了这场政治风波,捍卫了社会主义国家政权。

  31. 宋平 李瑞环 向新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的顺利过渡 1989年6月23日至24日,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举行。全会决定撤销赵紫阳的中共中央总书记等职务,选举江泽民为中共中央总书记,增选江泽民、宋平、李瑞环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江泽民在会上讲话,强调要继续坚决执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继续坚决执行党的十三大确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32. 1988年抢购风潮 继续开展国民经济的治理整顿工作 中共十二大以后的几年间,经济建设在改革开放中取得了重大成就,但也出现了明显的通货膨胀和物价大幅度上涨的问题。 为改变严峻的经济形势,1988年9月召开的中共十三届三中全会,提出把今后两年改革和建设的重点放到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上来,压缩社会总需求,抑制通货膨胀,整顿经济生活中特别是流通领域的各种混乱现象。

  33. 十三届五中全会会场 中国农业的改革与发展,是邓小平十分关注的重要问题。1990年3月3日,他在同江泽民等谈话时提出了“两个飞跃”的思想。 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 第二个飞跃就是发展集体经济。

  34. 邓小平访问美国 对外工作在打破对华“制裁”中全方位推进 为打破1989年政治风波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华的“制裁”,中国政府作了多方面的努力。 从1989年9月到1990年,邓小平多次接见美国政要和学者,指出: 第一,中国目前的局势是稳定的; 第二,中国人吓不倒。

  35. 全面推进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 1989年7月28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作出《关于近期做几件群众关心的事的决定》。 同年8月28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加强党的建设的通知》,要求各级党组织聚精会神地抓党的建设,下决心解决好当前党的建设中的迫切问题。 1990年3月召开的中共十三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

  36. 1991年6月,《毛泽东选集》第一至四卷第二版出版。1991年6月,《毛泽东选集》第一至四卷第二版出版。 同年7月,党中央发出学习《毛泽东选集》第二版的通知,充分肯定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指导意义,要求把学习《毛泽东选集》同学习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结合起来,同学习邓小平著作结合起来。

  37. 第三节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发展的新阶段 • 一、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性突破 • 二、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跨世纪发展

  38. 一、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性突破 邓小平南方谈话 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邓小平先后视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发表重要谈话。 邓小平强调,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

  39. 1992年春,小平同志在视察民营企业珠海江海电子厂1992年春,小平同志在视察民营企业珠海江海电子厂 1992年南方谈话 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在重大历史关头,科学地总结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基本实践和基本经验,明确回答了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对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40. 江泽民在十四大会议上作报告 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1992年10月12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大会确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概括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 大会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1. 二、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 1993年11月召开的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也逐渐暴露出经济过热等问题。 1993年6月制定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当前经济情况和加强宏观调控的意见》,提出了以紧缩银根、整顿金融秩序为重点的16条重要措施。 到1997年,逐步形成了从沿海到沿江、从沿边到内陆,多层次、多渠道、多种形式的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42. 1995年,“八五”计划胜利完成,提前实现了“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目标。1995年,“八五”计划胜利完成,提前实现了“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目标。 同年9月召开的中共十四届七中全会,通过《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1996年3月召开的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批准了“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

  43.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1994年初,中共中央提出了“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基本方针,要求全党在各项工作中认真加以贯彻。 同年5月,江泽民进一步提出:稳定是前提,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三者相互促进。 1995年9月,江泽民在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上深刻阐述了要正确处理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十二个重大关系。

  44. 精神文明建设与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 中共十四大以后,党中央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采取一系列措施和办法,不断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1996年10月,中共十四届六中全会作出了《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对新形势下的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具体部署和规划。 自1993年至1997年,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了近百个法律及有关法律的决定,为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的正常运行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保障。

  45. 街头市民含悲再道一声“小平您好”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跨世纪发展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提出跨世纪发展战略 1997年2月19日,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逝世。邓小平逝世后,中国能否继续沿着邓小平开辟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下去,即中国今后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举世关注。

  46. 同年9月12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同年9月12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大会的主题: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

  47. 党的十五大: 江泽民作《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的报告。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对我国经济、政治文化领域改革和发展作出跨世纪的战略部署。

  48. 九八抗洪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在经受风险考验中前进 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产生了严重冲击。 1998年,长江、嫩江和松花江等流域发生了历史上罕见的洪涝灾害。面对这些风险和考验,中共中央、国务院冷静分析,正确把握,果断决策,采取一系列措施,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保证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航船沿着正确的方向破浪前进。

  49. 邓小平和廖承志共商统一祖国大计 祖国统一大业的推进 完成祖国和平统一大业,是中华民族 的根本利益所在,是全中国人民包括台湾同胞 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在内的共同愿望。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 就是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香港、澳门、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它们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

  50. 香港回归 1997年7月1日,中国和英国两国政府举行了香港交接仪式,宣告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