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8

音樂與繪畫的結合 ( 梵谷之畫 ) ( 穆梭斯基 ~ 展覽會之畫 )

音樂與繪畫的結合 ( 梵谷之畫 ) ( 穆梭斯基 ~ 展覽會之畫 ). 漫步 ( Promenade ). 這首曲子是由第一小節的旋律模型轉來轉去做成的,第二小節是第一小節轉過來的,整首都是以這個主題作旋轉反覆或延伸過來的 他以模仿的對唱方式開始 你聽 ,音樂開始由一隻小喇叭領唱,接著管樂們學著它唱,好像合唱團中由一人領唱,接著整個合唱團都跟著唱 在後面連接其他三幅畫的三個「漫步」 ,也都是用這種對唱的方式開始。但不同的是 「漫步」用的樂器是小喇叭對嘹亮的木管樂器,「漫步」 則是低音樂器與高音樂器的對唱 。. 地中精靈 ( 侏儒 ) ( Gnomus ).

leann
Download Presentation

音樂與繪畫的結合 ( 梵谷之畫 ) ( 穆梭斯基 ~ 展覽會之畫 )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音樂與繪畫的結合(梵谷之畫) (穆梭斯基~展覽會之畫)

  2. 漫步(Promenade) • 這首曲子是由第一小節的旋律模型轉來轉去做成的,第二小節是第一小節轉過來的,整首都是以這個主題作旋轉反覆或延伸過來的 • 他以模仿的對唱方式開始 你聽,音樂開始由一隻小喇叭領唱,接著管樂們學著它唱,好像合唱團中由一人領唱,接著整個合唱團都跟著唱 • 在後面連接其他三幅畫的三個「漫步」,也都是用這種對唱的方式開始。但不同的是「漫步」用的樂器是小喇叭對嘹亮的木管樂器,「漫步」 則是低音樂器與高音樂器的對唱。

  3. 地中精靈(侏儒)(Gnomus) • 畫中為一個侏儒拖著歪曲的短腿,以古怪的姿態走著。畫家哈特曼的這幅畫,是為聖彼得堡畫家俱樂部的聖誕裝飾 (胡桃鉗玩具)而作的造形 設計。傳說侏儒古諾姆是地下寶藏的守護神,據說這個醜陋的矮人,是住在地底下掘寶的「地中之精」。 • 穆索斯基的音樂就是描繪侏儒的羅圈腿和他滑稽笨拙的跳躍樣子。

  4. 古堡(Il Vecchio Castello) • 一座中古時期老古堡前,站著一位唱歌的吟遊詩人。原作為哈特曼在義大利居住時所化之水彩畫。曲中模擬之彈奏吟唱樂器導奏,與歌曲本身之曲趣有顯 著的對比色彩。

  5. 御花園(Tuileries) • 「都里瑞斯」原是法國皇宮的御花園,面對著賽納河,風光旖旎。哈特曼在一幅巴黎水彩畫中,畫出了一幅一群小孩及褓姆們散步於巴黎「都里瑞斯」花園之情景。小孩們遊玩、嬉戲,褓姆們則閒聊家常。 • 雖然,哈特曼為民族主義者,而穆索斯基也特別崇拜哈特曼畫中特殊而典型的俄羅斯風情,但在「展覽會之畫」所採用的十幅畫中,穆索斯基卻選出了六幅以外國風情為背景的畫 ,來表達他對哈特曼紀念之情。

  6. 牛車(Bydlo) • 一部大輪子的波蘭牛車,被老牛 拖著。Bydlo在波蘭語中,是牛群之意。彷彿在波蘭鄉間,一輛滿載著蔬果糧食的牛車,在泥濘小道上轆轆而行,駕馭者則輕鬆亨著小調。

  7. 蛋中雛雞之舞(Ballet of the Chickens in their Shells ) 這幅畫原是哈特曼為芭蕾舞劇“Trilby”所畫的舞台設計圖。這齣芭蕾舞劇是由哈特曼設計服裝及幕景,而由 Marius Petipa編舞的,1871年在聖彼得堡演出。這段舞蹈中,舞者是在「蛋殼」中,穿著者有如愛神之套裝(Suits),而頭上戴的是有如金絲雀頭型的盔甲。 彷彿在蛋殼中還沒有孵出的雛雞,一邊不耐煩的咕嚕著,用小啄敲擊著蛋殼,一邊張者腳爪,在裡面旋轉亂舞。 這是一段輕巧可愛的音樂,為全組曲中最著名的樂曲。

  8. 兩個猶太人(Samuel Goldenberg and Schmuyle ) 原圖是描繪兩個波蘭籍猶太人對話的情形,一個名叫Goldenberg,肥胖、富有而為我獨尊;另一個的叫做Schmuyle,瘦削、貧窮、卑屈而且神經質。

  9. 里莫吉市場(Limoges-le marché) 這幅畫是描寫法國Limoges 小城的市集,該城盛產陶器,自古聞名。在熙熙攘攘的市場中,人聲鼎沸,婦女們在那裡購買魚肉蔬菜,他們不厭其煩的討價還價之聲,清晰可聞。琶音風格的樂型,有時重疊,又有時分離,忽強忽弱;驀地裡進入精神抖擻的高潮。

  10. 羅馬墓窟「漫步」主題變奏(與死者的對話)(The Catacombs <Sepulchrum Romanum> • 此處正是法國大文豪雨果「悲慘世界」中描寫的巴黎地下Catacombs。 • 在哈特曼畫面上,描繪著畫家自己本人提著燈籠,參觀濕漉漉的地下墓窟的情景。這裡埋葬著初期的基督徒遺骸,往昔他們曾在此隱密之所高唱讚美詩,他們肅穆的歌聲,好像由在耳畔迴蕩。全曲充滿沉思虔誠的氣氛。而穆索斯基作此曲時,可能手邊沒有展覽會之資料,而將此曲提名為羅馬的墓窟

  11. 女巫小屋(The Hut on Fowls’ Legs) • 穆先生在把視覺上平面的畫轉換成在時間中流動的音響時,常把靜態的表達改成動態的。 • 他添加騎磨臼的女巫與千奇百怪的動態上了。 • 看~~女巫跳出來了瞪大眼睛看看四周,再跳一步,如此三次後才跳上的磨臼。 • 最後她飛到基輔城門上囉!

  12. 基輔城門(The Great Gate of Kiev) • 這幅畫是哈特曼為俄國古都基輔所畫之設計圖,是一座古式巍峨的建築,周圍石牆高築,有著斯拉夫甲形狀的屋頂,這是哈特曼 自認所有所有作品中的最佳傑作。可惜這項建築計畫一直未曾實現。 • 穆索斯基龐大音樂中之結尾,有著俄國東正教吟唱之旋律。光彩之巨鐘聲響藉著「漫步」音樂的旋律高歌,浮現昔日俄軍凱旋歸來,威風凜凜的穿越城門下的情景。

  13. 梵谷的故事

  14. 梵谷的生平 • 文生‧梵谷 (1853-1890), 是繼倫勃朗 (Rembrandt, 1606-1669) 後被認為是荷蘭最偉大的畫家。他和高更、塞尚並稱為後印象派。他們吸收了印象派的精髓,卻反對印象派純客觀理性的畫法,提倡事物的實質和象徵意念,是現代藝術最重要的先驅。文生27歲時才開始繪畫, 係短短十年間, 繪畫了八佰多幅油畫及同等數目的素描, 卻幾乎從未能覓得買家, 只能長期依賴弟弟德奧 (Theo) 在經濟上和精神上的支持。他的一生,就正如他的印象派同道畢沙蕾所說: 『這人將來一是瘋了, 一就是成為我們當中最出色的。』1886年,文生跟隨弟弟,去到藝術之都巴黎,認識了高更、塞尚、秀拉及羅特列克等同道中人,並深受印象派及日本板畫的影響,開始形成了日後強烈的個人風格。 • 1888年,文生受塞尚的影響,到法國南部的普羅旺斯省,尋找創作的靈感。他在亞耳定居,並在此繪畫了二佰多幅油畫,當中卻只能買出一幅 紅葡萄園,得到一則畫評。在貧困的生活中 ,赤熱的陽光下,不竭的創作令文生變得神經衰弱。為了加強自己的信念,文生喜孜孜地邀請高更到亞耳共同居住,並大肆粉飾了他的黃屋。但高更的狂妄自大,梵谷的執拗,令二人爭吵不斷。在一場劇烈爭執後,高更大怒而去,文生無法阻止,亦無法抑制自己的激動,竟割下自己的左耳。從此,他不但失去高更這個好朋友,還給所有人笑作瘋子。1889年,文生入住 St. Remy 的精神療養院。1890年5月,文生搬到 Auvers-sur-Oise, 靠近弟弟居住,並在短短兩個月內,繪畫了七十多幅油畫。狂熱而不可抑制的創作激情,有如烈火焚燒著他的內心,使他心力交瘁,精神瀕臨崩潰。1890年7月27日早上,文生‧梵谷在麥田中吞槍自殺,延至7月29日傷重不治,享年37歲。 • 梵谷不描繪任何事物,他就是他畫中的主題和目的。而這個世界給他的感覺太過強烈,他只得消失。

  15. 十二朵向日葵 • 梵谷畫完這幅畫後,便依從弟弟的勸告,到當時的藝術之都巴黎去,結交當時的印象派主流人士。 •   很明顯的,這次舉動對梵谷的繪畫技巧的確有長足的進步,但是卻無改於他繪畫的方向-呈現心靈。 •   譬如這段時間他很有名的向日葵系列,很明顯的色彩誇張,最重要的是,他往往捕捉的向日葵,是即將凋萎前的瞬間,彷彿是要透過這種捕捉,陳述一種心靈狀態-永不妥協的堅持、儘管現實對己不利。 •   梵谷對當時的宗教體系失望以後,曾經把寄託放在「藝術」本身,想透過藝術完滿一種救贖。 •   向日葵系列是如此,而最明顯的,就是他跟高更之間的故事。藝術史上都會記載,梵谷有一段時間對高更充滿友愛之誼,力邀高更與他一齊居住一齊繪畫。

  16. 夜裡的露天咖啡座 • 『街旁有一盞很大的路燈,照亮了咖啡座、店門口,以及旁邊的人行道。』『實際在夜間寫生,畫夜景或畫夜間的印象所產生的問題,我覺得非常有趣。』___梵谷

  17. 鳶尾花 • 梵谷自從精神病發,和高更鬧翻了之後,就移居到聖雷米的這一家療養院來。不久他又從拾畫筆,並寫信給西奧:我正在畫兩幅作品___一幅畫的是紫色的鳶尾花;另一幅紫丁香花叢。兩幅作品都是從花園裡取材。...我想,對於如何安排我的後半生,我大慨仍是心不在焉,也無能為力的吧....。___梵谷

  18. 麥田飛鴉 • 這幅油畫大多數人都認為是梵谷的最後遺作,唯從他死前給弟弟的信中提及另三幅麥田作品,則該三幅作品方是梵谷的最後遺作。這幾幅麥田作品都是畫于1890年7月,而"麥田飛鴉"中以狂亂的筆觸,捈抹出黑藍色的天空,騷動的麥田,迎面撲來(有說是飛走)的烏鴉,充滿著死亡的徵兆,相信是梵谷自殺前沮喪而孤寂的心境,比後三幅麥田作品更有張力,可說是遺言之作。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