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1

第二单元 道文化与中医学

第二单元 道文化与中医学. 第一节 道文化择要 道文化是由道家文化与道教文化所构成的一种多元复杂的文化形态。在中国历史上,道文化与儒文化一起,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两大互补性主流文化,自汉末以后,又与佛文化一起,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三足鼎立之势。道文化是中华本土文化的典型代表,是一种.

laura-myers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二单元 道文化与中医学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二单元 道文化与中医学 • 第一节 道文化择要 道文化是由道家文化与道教文化所构成的一种多元复杂的文化形态。在中国历史上,道文化与儒文化一起,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两大互补性主流文化,自汉末以后,又与佛文化一起,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三足鼎立之势。道文化是中华本土文化的典型代表,是一种

  2. “哲学——宗教”文化形态,故而鲁迅先生曾说:中国的根底全在道教。它对中国社会各领域和各层面都发生了重大影响。从医学文化角度看,道文化与中医学的关系最为密切,可以说对中医学的发生、发展及成熟都起到了直接性的不可或缺的作用,以至于有“医道同源”之说,反映了从先秦至隋唐时期道文化与中医学一而二、二而一的合而不同的景况。宋元以后,道文化依然对中医学产生重要影响,但主导地位已被新儒家文化所取代。“哲学——宗教”文化形态,故而鲁迅先生曾说:中国的根底全在道教。它对中国社会各领域和各层面都发生了重大影响。从医学文化角度看,道文化与中医学的关系最为密切,可以说对中医学的发生、发展及成熟都起到了直接性的不可或缺的作用,以至于有“医道同源”之说,反映了从先秦至隋唐时期道文化与中医学一而二、二而一的合而不同的景况。宋元以后,道文化依然对中医学产生重要影响,但主导地位已被新儒家文化所取代。

  3. 一、道家文化 道家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主要流派之一。以“道”为世界的最终本原,故称之为道家。创始人为老子,其他主要代表人物有关尹、庄周、彭蒙、田骈等。道家的著作,除《老子》、《庄子》之外,还有《管子》中的《心术》上、《心术》下、《白心》、《内业》诸篇,汉初的《淮南子》,晋人的《列子》以及1973年长沙马王堆出土的《经法》、《道原》、《称》、《十六经》等。

  4. 1、先秦道家 主要代表人物为老子、庄子;今称老庄学派;另有杨朱,属另类道家人物;先秦稍后又出现黄老学派。 • (1)老子主要思想(老子姓李名耳,字聃) • A、道本原论及道生万物的宇宙生成论。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老子》 • B、朴素而又深刻的辨证法思想 “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5. “大象无形,大音希声,大智若愚” “合抱之木,发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 C、无为而治的治理之道; • D、贵柔守雌的处世之法; • E、清虚恬淡,见素抱朴的人生观; • F、小国寡民,知足常乐的社会理想; 老子思想对中国历代知识分子影响甚大,他的最大理想就是能过上小康生活。

  6. (2)庄子主要思想(名周) • A、万物齐同,物我为一的“齐物论”思想 • B、混同物我,泯灭是非的“坐忘论”思想 • C、顺从自然,泰然达观的“宿命论”思想 • D、挣脱名利,自由逍遥的“至人论”思想 • 总之,庄子思想既有浓重的相对主义色彩,又具有超越世俗观念,反对“人为物役”的积极因素。 • (3)杨朱思想 • A、拔一毛利天下而不为也的“自保论” • B、全性葆真,不以物累形的“养生论”

  7. 2、黄老之学 • (1)道家分支 黄老之学是始于战国而盛行于西汉时期的哲学思想流派。黄指黄帝,老指老子。黄帝是古代传说中的“人神杂糅”的人物。战国中、后期百家托古,多集于黄帝。黄帝被说成是上古的圣帝明王,是大发明家、大思想家,被尊为华夏民族的始祖。西汉时司马迁在《史记》里屡以黄老并称。《汉书.艺文志》里记载托为黄帝的书有21家,除《黄帝内经》外都以亡佚。

  8. 战国时,道家分化出黄老学派,其主体为齐国稷下学派(田骈、慎到等人)。《管子》一书中的许多内容为黄老学派的著述。战国时,道家分化出黄老学派,其主体为齐国稷下学派(田骈、慎到等人)。《管子》一书中的许多内容为黄老学派的著述。 黄老之学兼容并包,认为“贵清静而民自定”。主张君主治国“无为而治”,掌握政治要领即可,不可作过多的干涉。还主张“省苛事,薄赋敛,毋夺民时”。这些主张受到汉初统治者的赞赏(如汉文帝、景帝、窦太后等)汉初主要大臣萧何、曹参、陈平等“好黄老之学”,施“无为之政”,当时恢复了封建经济,出现了

  9. “文景之治”的繁荣局面。 黄老之学分为两派:经世派与养生派。西汉以前的黄老之学,经世与养生并重。到东汉时,黄老之学蜕变为“自然长生之道”,一些方士把黄老之学与神仙长生、鬼神祭祷、谶纬符录等方术杂糅一起,视黄帝、老子为神仙,形成了原始道教,给黄老之学带来了消极影响。汉《淮南子》一书是汉初黄老之学的总结。

  10. (2)黄老之学主要特点: A、继承老庄天道思想,侧重于“无不为”的思想理念。 B、采用外道内法的治国之道。 C、引入阴阳家的阴阳五行说,充实自己理论。 D、弘扬道家思想中的养生思想,形成养生方术文化,对中医学的建构产生重大影响,是中医学的直接文化母源。

  11. 3、新道家:玄学 (1)玄学释义 玄学是魏晋时期出现的一种崇尚老庄的思潮。“玄”这一概念,最早出现于《老子》:“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王弼《老子指略》说:“玄,谓之深者也。”玄学即是研究幽深玄远问题的学说。魏晋时人注重《老子》、《庄子》和《周易》,称之为“三玄”,而《老子》、《庄子》则被视为“玄宗”。魏晋玄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有何晏、王弼、阮籍、嵇康、向秀、郭象等。

  12. (2)基本观点 A、以“三玄”为研究对象:《老子》、《庄子》、《周易》崇尚清谈; B、以辨证“有无”为中心问题; C、以“得意 忘言 ”为基本方法; D、以修炼服食为社会时尚,从文化学角度推动了中医药的发展;

  13. (3)历史地位 魏晋玄学在中国哲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上承先秦两汉的道家思想,克服了汉代经学的弊病,开创了糅合儒道学说的一个新的哲学时期,还对尔后的佛学,乃至宋明理学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它提出的“本末”、“体用”等宇宙本体论思想,比前期道家和儒家,在理论思维上有一个很大进步。 在中国诗歌里我们可以读到像陶潜(372——427年)写的这样的诗篇:

  14.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道家的精髓就在这里。

  15. 二、道教文化 1、道教形成的思想文化渊源 (1)道教依托道家理论 道教在理论上紧紧依托于道家。道家学说和老庄哲学本是学术派别,而非宗教,但道教却利用道家作为通向宗教世界的桥梁而抓住不放,使两者长期纠缠在一起。道教把道家的某些学说加以扩充延伸,使之成为道教教义。如道家宣传清静无为,有远离尘世的厌世情绪,道教则由此演绎出超然于尘世的自由逍遥的宗教人生论。道教还吸取道家的养生理论,为追求长生不死提供了许多道功道术。尤其是汉代

  16. 黄老学说的兴起,使道家同尊黄帝和老子为创始人,黄老思想包含很多神秘主义因素,这些黄老学者中,还有许多方士,他们综合神仙长生思想和阴阳五行学说并作出宗教性解释,使黄老学说与神仙方术合流,形成崇奉老子为神明的黄老道,这便是早期道教的前身,也是太平道和五斗米道产生的基础。黄老学说的兴起,使道家同尊黄帝和老子为创始人,黄老思想包含很多神秘主义因素,这些黄老学者中,还有许多方士,他们综合神仙长生思想和阴阳五行学说并作出宗教性解释,使黄老学说与神仙方术合流,形成崇奉老子为神明的黄老道,这便是早期道教的前身,也是太平道和五斗米道产生的基础。 当然,老子既然是道家的创始人,道教也自然地把老子奉为教主而被神化,称之为“太上老君”。

  17. (2)神仙学说与方士方术 A、神仙家也兴起于春秋战国时代,当时燕齐沿海地区出现了一群求仙方士,他们从山林的云雾变幻及海上的海市蜃楼中受到启发,生出许多诸如长生不死、生活逍遥自在等奇想。说是海上有蓬莱、瀛洲、方丈三神山,山上有仙人游息,而且有各种服之成仙而不死的灵药,于是形成一种求仙寻药的风气。药饵服食又自然地与医家养生经验结合起来,而医家在秦汉之际则推崇道家的圣哲黄帝,

  18. 并吸收道家的自然消长及阴阳家的阴阳盈虚观念,以此作为荣为养生的理论根据。所以在秦汉之际,先秦道家、神仙家、阴阳家、医家等,有一种相互融通的趋势。道家讲如何治国,也讲如何修身;神仙家则编造道家“先王”黄帝“且战且学仙”的故事;医家的《黄帝内经素问》也托称黄帝等,探询养生长寿的方法。各家的融合,便形成了后世道教的雏形。道教将这种神仙传说纳入自己的信仰核心之中,把神仙描绘成现实生活中人的个体生命的无限延伸和直接升华。并吸收道家的自然消长及阴阳家的阴阳盈虚观念,以此作为荣为养生的理论根据。所以在秦汉之际,先秦道家、神仙家、阴阳家、医家等,有一种相互融通的趋势。道家讲如何治国,也讲如何修身;神仙家则编造道家“先王”黄帝“且战且学仙”的故事;医家的《黄帝内经素问》也托称黄帝等,探询养生长寿的方法。各家的融合,便形成了后世道教的雏形。道教将这种神仙传说纳入自己的信仰核心之中,把神仙描绘成现实生活中人的个体生命的无限延伸和直接升华。

  19. B、与神仙崇拜相伴随的是方士方术的出现。“方”乃不死之仙方,神仙家和早期医家就是“方士”,他们掌握着能炼不死之丹药的“方术”,是神仙幻境的追求者。方士方术的出现为人类如何突破生死大限、实现个体生命永存提供了一线希望的光芒,从而引发了人们诸多幻想和追求。为求不死之仙方,秦始皇派宠信方士徐福,率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仙人仙药,又使韩终、侯公、石生求之,当然一无所获。汉武帝时,方士李少君以祠灶、谷道、却老方受宠于汉武帝刘彻,《史记.封禅书》及《史记.孝武本纪》对此有详细记载。B、与神仙崇拜相伴随的是方士方术的出现。“方”乃不死之仙方,神仙家和早期医家就是“方士”,他们掌握着能炼不死之丹药的“方术”,是神仙幻境的追求者。方士方术的出现为人类如何突破生死大限、实现个体生命永存提供了一线希望的光芒,从而引发了人们诸多幻想和追求。为求不死之仙方,秦始皇派宠信方士徐福,率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仙人仙药,又使韩终、侯公、石生求之,当然一无所获。汉武帝时,方士李少君以祠灶、谷道、却老方受宠于汉武帝刘彻,《史记.封禅书》及《史记.孝武本纪》对此有详细记载。

  20. 神仙和方士方术的出现,因受到统治阶级的重视而被广泛宣扬而传播,于是“长生不死”、“肉体飞升”的思想被人们认同而受到狂热追求,如黄帝铸鼎飞升,淮南王得道升天,卢敖学道成仙,东方朔度世不死,老子修道成真人,王子乔辟谷不食等。当然,早期方士只有方术而没有理论,也没有形成统一的宗教组织,但他们所行之术,如人主微行方、祠灶、谷道、却老方、求仙术、侯神、望气、导引、按摩、重道延命方、烧炼等,都成为后来道教所信奉的道功道术,尤其是道教丹鼎派更是直接源于神仙传说和方士方术。而长生不死的思想是道教的核心教义,著名道士孙思邈还被尊奉为“药王”。神仙和方士方术的出现,因受到统治阶级的重视而被广泛宣扬而传播,于是“长生不死”、“肉体飞升”的思想被人们认同而受到狂热追求,如黄帝铸鼎飞升,淮南王得道升天,卢敖学道成仙,东方朔度世不死,老子修道成真人,王子乔辟谷不食等。当然,早期方士只有方术而没有理论,也没有形成统一的宗教组织,但他们所行之术,如人主微行方、祠灶、谷道、却老方、求仙术、侯神、望气、导引、按摩、重道延命方、烧炼等,都成为后来道教所信奉的道功道术,尤其是道教丹鼎派更是直接源于神仙传说和方士方术。而长生不死的思想是道教的核心教义,著名道士孙思邈还被尊奉为“药王”。

  21. (3)鬼神崇拜与巫觋巫术 A、 所谓“道”,是从古代“神道”而来。中国古代社会盛行鬼神崇拜,人们将日月星辰、河海山岳和祖先视为神灵,并对它们进行祭祀和祈祷。而主持“神道”者,谓之“巫”和“觋”,他们充当人与鬼神打交道的中介人,可以通过一套巫术交通鬼神,代人祈祷神明,以符咒求其保佑。 B、鬼神崇拜是道教滋生的温床。鬼神崇拜首先是为了人类的祈福和免祸。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早期人类征服自然和改造

  22. 自然的能力低下,人们希望生命健康却不能实现,便把幻想寄托于鬼神。男觋女巫便把人的祈愿转告鬼神,又把鬼神的意志转告给人,他们提供着降神、解梦、预言、祈雨、医病、占星等服务,在人与鬼神之间进行沟通。自然的能力低下,人们希望生命健康却不能实现,便把幻想寄托于鬼神。男觋女巫便把人的祈愿转告鬼神,又把鬼神的意志转告给人,他们提供着降神、解梦、预言、祈雨、医病、占星等服务,在人与鬼神之间进行沟通。 古代人认为疾病和其他灾难都是鬼神意志和情绪对人所作的报应,尤其是恶鬼附体所致的疾病,必须用巫术加以驱除,由此而有符咒驱鬼的法术,所以,古代巫医不分家。

  23. C、 道教承袭了古代鬼神崇拜的神道巫风,以符水治病,祈禳和禁咒也可追溯于此,尤其是符录派的符咒、斋醮、科仪,多取自汉代以前的鬼神崇拜和汉代的巫术活动。汉代初期,刘邦“重祠而敬祭”;武帝也“尤敬鬼神之祀”,这些在《史记》中都有详细记载,道教不仅崇袭鬼神巫术,而且还不断将许多鬼神纳入道教诸神体系,并逐渐完善道教鬼神世界。时至今日,民间的接生、婚嫁、送葬、治病等活动中,都有道教活动和鬼神巫术的遗迹。

  24. 概而言之,道家的哲学理念、神仙家的养生方术、古代民间的巫术和鬼神崇拜活动,是被道教所吸收而构造其宗教神学、修炼方术和宗教仪式的三个主要来源。此外,儒家的神道设教思想和忠孝伦理,佛教的轮回报应观念、明心见性之说,墨家的均平思想和刻苦精神,以及阴阳家的占验数术等等,也都为道教所吸收融摄。概而言之,道家的哲学理念、神仙家的养生方术、古代民间的巫术和鬼神崇拜活动,是被道教所吸收而构造其宗教神学、修炼方术和宗教仪式的三个主要来源。此外,儒家的神道设教思想和忠孝伦理,佛教的轮回报应观念、明心见性之说,墨家的均平思想和刻苦精神,以及阴阳家的占验数术等等,也都为道教所吸收融摄。

  25. 2、道教的宗旨 (1)以神仙学说为信仰主体; (2)以得道成仙为人生理想; (3)以道功道术为修炼之途; (4)以卜筮理占为宗教仪式;

  26. 3、道教的主要流派、人物及经典 (1)宗派及人物 A、五斗米道。创立者张道陵,奉老子为教主,以《道德经》为主要经典,自称老君降命其为天师,故可谓天师道之雏型。其子张衡、其孙张鲁相沿嗣教。 B、太平道。创立者张角,奉《太平经》为主要经典,是民间巫术与黄老学说相结合之物,张角自称为大贤良师,与其弟张宝、张梁一起自称大医,以治病为名主要在农民中组织秘密宗教活动,汉末发动起义,提出“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

  27. 子,天下大吉”口号,因头戴黄巾,史称黄巾起义,后失败,融入“天师道”。子,天下大吉”口号,因头戴黄巾,史称黄巾起义,后失败,融入“天师道”。 C、天师道,最早源于五斗米道,南北朝时,寇谦之称老君亲授“天师之位”,另其清整道教,革除“三张伪法”,并行服食修炼之法,遂成“北天师道”。之后,南朝庐山道士陆修静,吸取佛教思想和仪式,编创了较为系统的道教斋戒仪范,此派称为“南天师道”。陆的再传弟子为陶弘景(上清派领袖)。

  28. D、正一道。自元代起,由上清派、买宝派、净明道及南北天师道融合而成,以《正一经》为主要经典、不重修持、以符咒巫术为祈福禳灾的主要手段。D、正一道。自元代起,由上清派、买宝派、净明道及南北天师道融合而成,以《正一经》为主要经典、不重修持、以符咒巫术为祈福禳灾的主要手段。 E、全真道。王重阳于金初创立,传说遇吕洞宾,得修炼秘诀,遂出家于终南山一带,修道传道,主张性命双修、三教合一。全真道也盛极一时,其著名弟子为丘处机影响最大,其支脉流传至今。 F、真大道。金初为刘德江所创,以《道德经》为宗旨,吸收儒释思想,立“九戒”之规,元宪宗锡名为“真大道教”。

  29. G、丹鼎道,早年为方士学派,进入上层后以魏伯阳为代表,撰《周易参同契》,为丹经著作,被称为“万古丹金王”。该派主张修炼内丹及服食金液还丹返老还童;葛洪为该派领袖人物。《抱朴子.内篇》一书推动了炼丹术的发展,具有正负双重作用,对后世中医药学影响颇甚。G、丹鼎道,早年为方士学派,进入上层后以魏伯阳为代表,撰《周易参同契》,为丹经著作,被称为“万古丹金王”。该派主张修炼内丹及服食金液还丹返老还童;葛洪为该派领袖人物。《抱朴子.内篇》一书推动了炼丹术的发展,具有正负双重作用,对后世中医药学影响颇甚。

  30. (2)主要经典 《太平经》为太平道之经典,相传为汉代道士于吉所撰; 《周易参同契》为魏伯阳著,为丹经学著作; 《黄庭经》为上清派经典,魏华存所著,内丹学著作; 《云芨七签》实为《道藏》的精选本,宋代张君房提其《道藏》精要编撰而成。

  31. 《抱朴子》葛洪所著,《内篇》为炼丹术之作,《外篇》为儒家修身治世之术。《抱朴子》葛洪所著,《内篇》为炼丹术之作,《外篇》为儒家修身治世之术。 《养性延命录》陶弘景著,为第一部较系统的养生学著作。 《老子想尔 注》相传为五斗米道教主张鲁所撰述。 《道藏》是道教经书的总集。《道藏》的编撰,是道教作为一门成熟宗教的标志。据文献记载,唐宋金元四朝都曾编修《道藏》,如果就道书结集而论,则要追溯到南北朝时期。但由于战乱及元统

  32. 治者焚毁道经等原因,元以前的《道藏》都以失传。现在我们所能见到的《道藏》,编成于明英宗正统十年(公元1445年),称《正统道藏》,凡5305卷,以千字文编号。明神宗万历年间又增辑成《万历续道藏》,计180卷。共收书1473种。其中除道教的经论而外,有诸子书如《老子道德经》有五十余种、《庄子》十余种。还有《孙子》、《墨子》、《韩非子》、《公孙龙子》、《淮南子》、《太玄经》等。有《黄帝内经》、《八十一难经》、《本草》等医药书二十余种。有养生书五十余种。还有占卜、天文历象,堪舆及诗文集等。治者焚毁道经等原因,元以前的《道藏》都以失传。现在我们所能见到的《道藏》,编成于明英宗正统十年(公元1445年),称《正统道藏》,凡5305卷,以千字文编号。明神宗万历年间又增辑成《万历续道藏》,计180卷。共收书1473种。其中除道教的经论而外,有诸子书如《老子道德经》有五十余种、《庄子》十余种。还有《孙子》、《墨子》、《韩非子》、《公孙龙子》、《淮南子》、《太玄经》等。有《黄帝内经》、《八十一难经》、《本草》等医药书二十余种。有养生书五十余种。还有占卜、天文历象,堪舆及诗文集等。

  33. 三、道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1、道文化的基本走向 (1)从哲学理念走向宗教神学; (2)从长生久视走向神仙不死; (3)从清虚无为走向性命双修; (4)从全身葆真走向摄生养生; (5)从方士方术走向鬼神巫术;

  34. 2、道文化的重要特征 (1)兼收并蓄,通融达变。 道文化因历史而不断发展,故而“原教旨”对道文化约束力很小,相反,道文化总是以通融达变的态度,不断吸收各种思想学说和文化成果,尤其是不断融合兴起于民间的各种思潮,使之日趋丰富。 (2)分立而合流,上下而互渗。 道文化是由道家各学派,道教各宗派汇合而成的,具有一种特殊的渗透作用,既可渗入士大夫高层文化,又可渗入民间底层文化,上下互动,流变互通。

  35. (3)对中国哲学与科学产生重大影响 道文化由于其熔各种学科于一炉,故而对中国哲学与科学(特别是医学与化学)产生直接的催化作用,故而可以说,中国文化的根抵全在于此。 (4)历史上多位封建帝王尊崇道文化。 汉初从高祖起直至文景二帝均信奉黄老之学;魏晋至隋期间,也有多位帝王以道立国;唐朝李氏皇朝,则将“道家——道教”作为本家宗教,顶礼膜拜,盛极一时;之后,宋元明清诸多帝王均十分尊崇道教及道林人士。

  36. 第二节、道文化对中医学的同源性影响 道文化是与中医药学关系最为密切的一种文化形态;由于道文化的主旨是追求生命的康乐奇境和长生不死的成仙目标,故而医药养生便成了道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医药的丰富和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许多道文化的印记已深深地铭刻在中医学的内涵之中,故而自古以来,便有“医道同源”之说。

  37. 一、道文化崇尚的生命理念 道文化是中国本土文化,它体现着我国古代社会的哲学意识、宗教意识和民族文化,积蓄了中华民族历史形成的情感、信仰和思辨的传统成果,蕴藏着古人对生命的哲学思考和对乐生、重生、贵术的追求。我们从道文化对生命的探求中可以发现道文化对生死的超脱态度,它认为生命最终还是掌握在自己手中。道文化关于生命的种种观念,都是人类对自身进行探索的结果,是人类对生命热切追求的体现。

  38. 1、对生和死的领悟 (1)道是生命之本,道生万物。 (2)出生入死,万物将自化。 (3)气聚则生,气散则死。 (4)万物一体,死生同状。 庄子说道:“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故万物一也,是其所美者为神奇,其所恶者为臭腐。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故曰通天下一气耳。”这种把生与死相联系来考察,把死亡视为人的生命的一个重要样式,这无疑是值得肯定的。体现了古代朴素的辩证法与物质循环论思想。

  39. 2、对长生不死的幻想 (1)长生久视,死而不亡; (2)道成身化蝉脱渡世; (3)天大、地大、生大;(《老子想尔注》原应为王大) (4)我命在我,不属天地;(强调了人类自身的能动作用,依靠自身的努力去追求长生不死)。 3、修炼成仙的生命神话 (1)神人、仙人、真人、至人、凡人; A、神人。现代人的观念中,神与仙是相同的。在上古,神与仙却略微有别。神比

  40. 仙更“神”,神超越自然,凡夫俗子不可企及。神无所不能,驾御自然和世界。《庄子.逍遥游》描述神人云:“藐姑射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仙更“神”,神超越自然,凡夫俗子不可企及。神无所不能,驾御自然和世界。《庄子.逍遥游》描述神人云:“藐姑射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 B、仙人。仙,《说文》云:“仙,长生迁去也。”《释名.释长幼》云:“老而不死曰仙。”仙是神,不过是凡人修炼而成的神。任何人通过修道都可成仙,不论帝王、丞相、小官吏,还是平民百姓,甚至贱人和囚徒,都可以成仙。

  41. C、真人。凡人要想成仙,先得炼成真人。《吕氏春秋.先己》:“凡事之本,必先治身,啬其大宝,用其新,弃其陈,腠理遂通,精气日新,邪气尽去,及其天年,此之谓真人。”C、真人。凡人要想成仙,先得炼成真人。《吕氏春秋.先己》:“凡事之本,必先治身,啬其大宝,用其新,弃其陈,腠理遂通,精气日新,邪气尽去,及其天年,此之谓真人。” 修道成功的人就是真人,唐玄宗称庄子为南华真人、列子为冲虚真人。 D、至人。庄子似乎看透了生死利害,名誉是非之争对人类本性的戕贼束缚,向往能够达到忘却是非,争脱名利枷锁,不受任何世俗牵累,精神自由快乐的人生境界。

  42. 这样的人被称做“至人”。他说:“至人神矣,大泽焚而不能热,河汉冱而不能寒,疾雷破山,飘风振海而不能惊。若然者,乘云气,骑日月,而游乎四海之外。死生无变于已,而况利害之端乎!” E、凡人。即未修炼得道之人,被七情六欲,生死荣辱所左右。

  43. (2)先采后炼,寻觅不死之药。 道文化的生命神话促进了中药本草学的发展与炼丹术的兴盛,为中药炮制技术及方剂学的发达奠定了基础。 (3)服食丹药,成仙之道。 在这一生命神话的影响下,从帝王将相到黎民百姓,均兴起炼丹服药、求仙得道,竟成一时风尚。 道文化对长生不死,得道成仙的生命理念,客观上促进了中医药学和养生学的发展,成为中国传统生命科学走向发达的强劲动力。

  44. 二、道文化坚持的健康心态 道文化不仅对人类生命进行了特殊的思考和探索,而且对心理健康有着独特的见解,其中不乏朴素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它不仅满足了道教信徒的心理安慰和宗教需求,而且能指导其他人正确的待人处世。 1、清静——以静制燥 什么是清静呢?《云笈七签》说:“专精积神不与物杂,谓之清;反神服气安而不动,谓之静。”

  45. “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道德经》)明代铁脚道人在他编撰的《霞外杂俎》里,认为清静可使人快乐无忧,他有一剂《快活无忧散》,曰:“药物:除烦恼,断妄想。制、服法:上二味等份,为极细末,用清静汤调服。此方药味虽少,奏功极大,且药性不寒不热,不苦不辛,不必远求产药之区,自我求之,自我得之。凡合此药,先要洒扫一静室,窗棂虚朗,前列小槛,栽花种竹,贮水养鱼,室中设一几一榻,“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道德经》)明代铁脚道人在他编撰的《霞外杂俎》里,认为清静可使人快乐无忧,他有一剂《快活无忧散》,曰:“药物:除烦恼,断妄想。制、服法:上二味等份,为极细末,用清静汤调服。此方药味虽少,奏功极大,且药性不寒不热,不苦不辛,不必远求产药之区,自我求之,自我得之。凡合此药,先要洒扫一静室,窗棂虚朗,前列小槛,栽花种竹,贮水养鱼,室中设一几一榻,

  46. 一蒲团,每日静坐,瞑目调息,将前药服之至三柱香久,任意所适,或散步空庭,或展玩法贴名画,或歌古诗二三首,倦则啜苦茗一瓯,就枕偃息,久久觉神气清爽,天君泰然。”可见,清静是有利于摄生修养,调适精、气、神的有效途径。一蒲团,每日静坐,瞑目调息,将前药服之至三柱香久,任意所适,或散步空庭,或展玩法贴名画,或歌古诗二三首,倦则啜苦茗一瓯,就枕偃息,久久觉神气清爽,天君泰然。”可见,清静是有利于摄生修养,调适精、气、神的有效途径。 2、无为——顺应自然 《云笈七签》则告诉我们:“欲求无为,先当避害。何者?远嫌疑,远小人,远苟得,远行止;慎口食,慎舌利,慎处闹,

  47. 慎力斗;常思过,改而从善……是则与圣齐功,与天同德矣。”而内丹家则以金丹术为“无为”,《道枢》引《太丹篇》说:“无为之道莫过乎金丹。”慎力斗;常思过,改而从善……是则与圣齐功,与天同德矣。”而内丹家则以金丹术为“无为”,《道枢》引《太丹篇》说:“无为之道莫过乎金丹。” 3、寡欲——见素抱朴 “少私寡欲,见素抱朴”(《道德经》)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道德经》)

  48. 孙思邈说:“养老之要,耳无妄听,口无妄言,身无妄动,心无妄念,此皆有益老人也。”陶弘景《养性延命录》曰:“少不勤行,壮不竞时,长而安贫,老而寡欲,闷心劳形,养生之方也。”明代吕坤《呻吟语》将寡欲作为良药,“以寡欲为四物,以食淡为二陈,以清心省事为四君子。无价之药,不名之医,取诸身而已。”孙思邈说:“养老之要,耳无妄听,口无妄言,身无妄动,心无妄念,此皆有益老人也。”陶弘景《养性延命录》曰:“少不勤行,壮不竞时,长而安贫,老而寡欲,闷心劳形,养生之方也。”明代吕坤《呻吟语》将寡欲作为良药,“以寡欲为四物,以食淡为二陈,以清心省事为四君子。无价之药,不名之医,取诸身而已。”

  49. 4、不争——为善制怒 “圣人之道,为而不争”(《道德经》) 《云笈七签》说:“为善者自赏,造恶者自刑。故不争无不胜,不言无不应者。” 明代铁脚道人《霞外杂俎》有一“和气汤”,用于专治一切怒气、怨气、抑郁不平之气,它对于我们提倡“不争”、消除争端十分有利,其处方为:“药物:先用一个‘忍’字,后用一个‘忘’字。制、用法:上二味和均,用不语唾送下。此方先之以忍,可免一朝之忿也;继之以忘,可无终身之憾也。服后更饮醇酒五七杯,使醺然

  50. 半酣尤佳。”劝君不妨试之。 清代何绍基在外地为官,有一天他接到家里来信,得知家中因一墙基与邻人争吵,要打官司,请何绍基相助。何绍基立即修书一封云:“万里家书只为墙,让人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他的家人读罢家书,立即让人三尺;对方深受感动,也让了三尺,一场官司在“忍让”中化解讲和。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