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3

第七章 : 全面品質管理 - 專注於六標準差

第七章 : 全面品質管理 - 專注於六標準差. 指導教授:盧淵源 中山企管碩一乙 M964012001 黃啟洲、 M964012020 林怡芳 M964012026 郭豐吉、 M964012028 柯佩君 M964012031 謝國勝 、 M964012032 黃剛德 M964012033 陳麗貞 2007/10/25. 大綱. 7-1 全面品質管理 7-2 品質規格與品質成本 7-3 六標準差品質 7-4 Shingo 系統:設計防呆裝置 7-5 ISO 9000 7-6 品質改善的外部標竿 7-7 服務品質衡量 7-8 結論.

lana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七章 : 全面品質管理 - 專注於六標準差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七章:全面品質管理- 專注於六標準差 指導教授:盧淵源 中山企管碩一乙 M964012001黃啟洲、M964012020 林怡芳 M964012026郭豐吉、M964012028 柯佩君 M964012031 謝國勝、M964012032 黃剛德 M964012033 陳麗貞 2007/10/25

  2. 大綱 • 7-1 全面品質管理 • 7-2 品質規格與品質成本 • 7-3 六標準差品質 • 7-4 Shingo系統:設計防呆裝置 • 7-5 ISO 9000 • 7-6 品質改善的外部標竿 • 7-7 服務品質衡量 • 7-8 結論

  3. 7-1全面品質管理 • 定義: 透過管理整個組織,使顧客所重視的產品 或服務性,皆可以達到卓越的表現。 • 基本作業目標: • 謹慎地設計產品與服務 • 確保組織的系統可生產符合設計的產品與服務。 ※唯有組織全體ㄧ同朝向此二目標努力,才有達成 上述目標之可能。

  4. 全面品質管理(續) • 品質運動的哲學領導者: • Crosby、戴明及朱蘭 • 卓越的品質必須具備的條件: • 高階管理的領導 • 顧客導向的觀點 • 員工全面參與 • 嚴謹的流程分析 • 持續改善

  5. 7-2 品質規格與品質成本 • 任何品質計畫的根本在於 • 決定品質的規格 • 達此規格的成本

  6. 品質規格 • 品質設計(Design quality)指的是產品在市場中的價值,因此屬於企業的策略性決策 • 構面 • 一致性品質 :係指產品或服務符合設計規格的程度,達到一致性品質所採取的行動屬於日常性、戰術性層級

  7. 品質設計構面

  8. 品質成本 • 定義 • 嚴謹面觀之,品質成本係指產品無法達到100%完美時產生的所有成本 • 簡略面觀之,品質成本係指現有成本與卓越品質下成本的差距 • 合理範圍 • 企業營業額15%~20% • Philip Crosby:企業營業額2.5%以下 • 用於品質成本分析時的三個基本假設 • 失敗是有原因的 • 事前預防的成本總是較低的 • 品質績效是可以衡量的

  9. 預防成本 品質訓練 • 可靠度顧問 • 試產 • 系統開發 每月成本 百分比% 2,000 1.2 10,000 6.5 5,000 3.3 ….. … ….. … ….. … ….. … ….. … ….. … • 檢驗成本 物料檢測 • 供應商檢測 • 可靠度檢測 • 實驗室測試 • 內部失敗成本 廢棄 • 修理 • 重製 • 停工 • 外部失敗成本 保固成本 • 保固期外修理與替換成本 • 顧客抱怨 • 產品責任 • 運輸損失 品質成本

  10. 7-3 六標準差6σ品質 推行六標準差之歷史沿革 六標準差的理論 六標準差系統的特色 六標準差手法 心得

  11. 推行六標準差之歷史沿革 • 在1980年代,Motorola 公司電子產品之缺點數是日本之20倍,美國每100部汽車之缺點數是61,而日本 Toyota 車每100部只有30個缺點。 • 當時 Motorola CEO Bob Galvin 深刻體驗到必須改變作業流程提昇品質之重要,請 Mike Henry 等人設計出 6-Sigma 之一系列之精進做法,全面推動,成效卓著達到原訂 6-σ 之目標。 • Allied-Signal CEO Larry Bossidy 向 Motorola 取經,在Allied-Signal 公司全面推動 6 sigma 訓練,維持在美國前50大企業之優勢。

  12. 推行六標準差之歷史沿革(續) • Larry Bossidy 過去曾任職 GE 公司之副總,被 Allied Signal禮聘擔任 CEO, Larry Bossidy 向 Jack Welch 建議GE積極推動 6 Sigma,所以 GE 從 1990 年起全力推動 6 Sigma ,於 1996 年 GE 宣佈節省經費效益達10億美金。 • 由於上述三家公司推行 6 Sigma 之成功,在全球造成相當大的影響,各企業紛紛展開推動 6 Sigma 之活動。

  13. 六標準差理論 六標準差(6 Sigma)是指在完美情況下每10億個量測值中,其缺點只有2 個機會,亦即2 PPB(Part Per Billon),也就是良品率有99.9999998%。

  14. 六標準差理論(續) 量測值中可能發生的變異納入考量,偏離規格中心 ± 1.5 sigma後允許缺點為3.4PPM(Part Per Million),也就是良品率達到99.99966%

  15. 什麼是六標準差 ? • 3.4 PPM品質保證。 • 「標準差」乃是衡量工作過程與結果的品質水準。 Y = F (X) 如果(X)都控制好,何必去管“Y”呢 ? • 良品率達99.99966% • 設計規格寬度> 6σ • 一個思考模式 • 製程能力Cp > 2 • 一種量測方法 • 綜合製程能力Cpk>1.5 • 可成為企業的智慧資本

  16. 六標準差系統的特色 • 以顧客為尊 • 有嚴謹的培訓和認證制度 • 著重在企業文化的塑造與變革 • 執行的目標層次(企業目標、流程目標、財務目標等)具體可量化 • 嚴謹的工具運用

  17. 六標準差手法 • 專案議題的產生: • 外部來源: • VOC(Voice of Customer,客戶期望與需求)、 • VOM(Voice of Market,市場現狀與趨勢), • 內部來源: • VOP(Voice of Process,內部流程的檢討) • VOE(Voice of Employees,員工的聲音、意見) • 利用8-BLOCK完成專題描述。

  18. 六標準差手法(續)

  19. 六標準差手法(續)

  20. 1M 2M 3M 4M Define Measure 1 day Project Report 3 day Analyze 1 day Project Report 4 day Improve Control Final Report & certificate 3day 4day 5day 2day 六標準差手法(續) • 依循D-M-A-I-C五個階段來執行專案 以 AEF SIX SIGMA TRAINING FLOWCHART 為例 完成報名者 *BB協助完成 1.主題選定 2.8- Block 3.Saving 估算 4.data collection form 5.主管簽核 6.會計副署 7.Project登錄 Training schedule of following a four-month training and application program and successful completion on Six Sigma projects. 15day 訓練期4個月,集合上課10天、學員報告3次

  21. 六標準差手法(續) Define Phase • 確認關鍵品質因素CTQs (Critical to Quality)。 • 建立專案小組的共識。 • 定義流程圖。 Measure Phase • 選取CTQ的特性 • 定義評量標準 • 量測系統分析

  22. 六標準差手法(續) Analyze Phase • 建立流程的產能。 • 定義績效目標。 • 確立變異來源。 Improve Phase • 審視可能的原因 • 發掘變數間的關係 • 建立作業面的容忍程度

  23. 六標準差手法(續) Control Phase • 定義並確認實際應用時對X's的量測系統。 • 決定流程產能。 • 導入流程控制。 簡單的說: 「六標準差」的DMAIC是將重心放在消除錯誤和節省成本,使企業生產和服務的流程更有效益

  24. 綜合能力指數評估 註:資料來源 陳乃源先生 漢翔航空6品質管理訓練專班課程資料

  25. 六標準差手法(續) Project Closure & Transition Process 四~六個月內完成及履行 Training D M A I C 3個月 6個月 9個月 12個月 用至少12 個月來成效追蹤 持續的品質與效益精進,以確定達到預期目標

  26. 心 得 1.Customer Focus 以客為尊 2.Data Drive 讓數據說話 3.Leadership 領導 錯誤也是一種可貴的經驗!

  27. 7- 4 防呆系統裝置 來源:防呆是一個源自於日本的術語,後來運用在工 業管理上,基本概念應用在日本豐田汽車的生 產方式,之後隨著工業品質管理的推展傳播至 全世界。 目的: 1.防止工作者在流程未開始前即犯錯而導致不 合格品。便可將防呆機制應用在相關的任何 事情,包括職場的機械操作、一般生活產品 使用、文書處理等。 2.快速回應流程中的異常,以利工作者以及 時修正的機會。

  28. SHINGO 系統 • 發明人:Shigeo Shingo 新卿重夫 • SQC無法預防不良品 • 最佳的作法:在流程中做好管制作業 • 二個層面:1.應用「SMED」快速換模法縮短設備 的整備時間。 ex:豐田十分鐘換模法 2.應用源流檢測與防呆系統來達成零 缺點的目標。 • 中心思想:區別「錯誤」與「不良品」的不同

  29. 檢查 • 持續的檢查︰流程的下一站、專職評估者  -要求感官上的判斷(如刮痕、色澤),      最適合使用此法 • 自我檢查︰員工個人完成 • 來源的檢查︰找出造成不良品的原因,防止錯誤再發生。並非檢查不良品

  30. POKA-YOKE • 1988年後的奧迪自排車與1990年後的福斯自排車全面安裝排檔防暴衝裝置 • 利用形狀、數學公式、發音、數量檢測,如連接線接頭及帳號檢查號碼。常見如電腦是普遍卻又複雜的裝置,相關零組件大都有形狀相符的防呆設計,像記憶體模組上的凹洞衹有唯一正確的方向安裝才能相符插入。 • 將不正常情形透過顏色、燈光、聲音警告,即時修正錯誤,例如:油表、各種警告燈及聲音。

  31. 7-5 ISO 9000 • ISO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1987年正式採用,緣起ECM,為國際貿易的品質標準認證。 • ISO 14000系列,控制企業活動或產出對環境之影響。。 • ISO 9000 系列(ISO 9000、 9001、 9002、 9003、9004) 設計/開發 採 購 生 產 安 裝 服 務 ISO 9003 ISO 9002 ISO 9001

  32. 7-5 ISO 9000 認證 • 自我認證:企業須以ISO9000的標準自我稽核。 • 第二者認證:由顧客稽核他的供應商。 • 第三者認證:透過合格的國際標準或認證代理公司進行稽核。EX:SGS,TUV • ISO9000目的:「將所進行的作業文件化,再按文件的內容進行作業。」

  33. 7-6 標竿學習(Bench marking) ※標竿學習:主要的目的是對「特定標竿」之學習及仿效模式, 尋找及確定功能與流程之績效能夠有最佳表現或足為楷模之 頂尖的個人、組織、公司或企業,進而達組織品質改善之指標。 ※標竿學習分為三類型: 1.內部標竿:同組織不同部門間相互比較 2.外部標竿:學習對象為自己之競爭對手,將自己和競爭對手之工作程 序、服務表現、工作績效及儀表儀範等相比較 3.功能標竿:卓越聲譽的組織及個人中找出最佳夥伴學習,優點是帶來 本身組織外之刺激而引發突破性思考。 ※很多單位組織在過去「改善」的活動中,皆與自身「過去績效」相比較, 此種改善行動只能維持基本生存,無法彰顯效能及在競爭中領先, 甚至有些單位組織因為害怕成長而壓抑及打擊「標竿」之設定,排斥「單位 標竿」之存在,使單位品質無法顯見及提昇。 自1970年代末期標竿學習的觀念由全錄創始發展以來,僅僅數十年時間, 已成為眾多全球知名企業所採用。

  34. 品質改善的外部標竿(external benchmarking) ※確認需改善的流程 找出全球中在此流程表現最佳的公司 與標竿公司的管理人員接觸,並親自 拜訪標竿公司的管理人員與員工 ※分析資料 檢視公司與標竿公司間作法的差異 --比較雙方實際的流程 --根據一組衡量指標,比較雙方流程的績效 (流程圖描述評估重點在作業人員如何執行流程) --新型的BMW mini-cooper 設定為頂級的豪華小車, 因此被做為汽車產業的外 部標竿

  35. 品質改善的外部標竿--全錄 ※在1960~1970年代,全錄在影印機市場獨占鰲頭,快速成長與高獲利如日中 天, 毛利高達70%。 ※但到了在70年代末期,日本企業挾高品質、低價格產品大量進軍美國市場, 全錄自此逐年失去大好江山,公司也因而營運面臨危機; ※為了挽回頹勢,全錄於是從80年代起,開始實施外部標竿學習, 對其製造成本、製造程序、品質改善進行標竿學習。在一連串的標竿 學習計畫實施之後,全錄的 營收由1984年的87億美元提升到1989年的124億美元; 投資報酬率從1987年的9%提高到1990年的14.6%; 顧客滿意度在四年內回升38%; 更從競爭者手中奪回7%的市場占有率,從原來不到12%增加到19%。 ※除了實質效益外,全錄於1989年獲得「美國國家品質獎」殊榮,伴隨此 獎而來的是無形資產的加值與商譽的更上一層樓。

  36. 研發階段之外部標竿--競爭者分析 a: 廠商提供值 b:實測值 (UV-VIS-NIR spectrometer)

  37. 外部標竿(競爭對手)之製程能力分析 霧度均勻性比較

  38. 服務設計與服務傳遞之間的缺口 7-7 服務品質的管理和衡量 38

  39. 服務品質的不同觀點 39

  40. 從顧客的觀點來衡量服務品質 40

  41. 服務品質的硬性衡量方法 41

  42. 服務品質的硬性衡量方法 42

  43. 分析和處理服務品質問題的工具 43

  44. 整合行銷、作業與人力資源 44

  45. 7-8結論 • TQM成功關鍵: • 品質計畫切合顧客的需求 • 快速改善,掌握商機 • 品質系統必須分析自己的品質 • 營造長久的品質文化

  46. 7-8案例 • 品管圈計畫(QC): 銀行『縮短顧客電話等候時間』 • 選擇主題理由: • 電話客服是顧客對公司的第一印象 • 符合公司對電話接聽的政策 • 與推行於全公司的活動相ㄧ致

  47. 7-8案例 • 顧客必須等候的原因: 客服人員 接洽者 顧客A 顧客B

  48. 7-8案例 • 因果圖:(等待超過五響的電話進行統計。 )

  49. 7-8案例 • 查檢表狀況分析結果: 6%

  50. 7-8案例 • 目標設定  實施ㄧ套將『電話等候時間降為0』的QC計畫,  立即處理所有客服電話以不造成顧客任何的  不便。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