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6

蔬菜報告

蔬菜報告. 班級 : 園藝二乙 座號 :09 姓名 : 連珮媛 指導老師 : 許智新. 英名 : garlic 學名 : Allium sativum L . 科別 : 蔥科 別稱 : 葫、蒜仔、 葷菜. 大蒜. 原產地 : 西亞、中亞 栽培歷史 : 大蒜為遠古即被人類栽培利用的古老作物之一,早在 5,000 年前古 埃及即有大蒜栽培之記載,中國在 2,000 年前漢朝時由張騫自西域引進栽培,在台灣則由早期先民自大陸引進,亦有 300 多年 栽培歷史。

lalo
Download Presentation

蔬菜報告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蔬菜報告 班級:園藝二乙 座號:09 姓名:連珮媛 指導老師:許智新

  2. 英名:garlic 學名:Alliumsativum L. 科別:蔥科 別稱:葫、蒜仔、葷菜 大蒜

  3. 原產地:西亞、中亞 栽培歷史:大蒜為遠古即被人類栽培利用的古老作物之一,早在5,000年前古 埃及即有大蒜栽培之記載,中國在2,000年前漢朝時由張騫自西域引進栽培,在台灣則由早期先民自大陸引進,亦有300多年栽培歷史。 食用方式:首先大蒜要生吃。因為大蒜遇熱時與很快失去其神奇功效。大蒜被碾碎後最好放置10~15分鐘,當大蒜素完全產生後再吃效果最好。 醫療效用:抗血小板凝集、降血脂、降膽固醇、降血糖(增加胰島素作用)、抑菌、防癌 概說

  4. 根:著生在短縮的莖盤上,為肉質鬚根。根群分布在40公分以內表土層。由於根系分布範圍小且淺,根毛又少,吸收能力較弱,對水分和養分反應較敏感,喜濕喜肥。根:著生在短縮的莖盤上,為肉質鬚根。根群分布在40公分以內表土層。由於根系分布範圍小且淺,根毛又少,吸收能力較弱,對水分和養分反應較敏感,喜濕喜肥。 莖:退化為扁平的短縮莖,稱為莖盤。節間很短,其上環生葉片,老葉在外圈,新生葉片在內圈,生長點在中心。隨著植株生長和葉片增多,莖盤也加粗,在蒜頭長成後,莖盤組織在高溫條件下逐漸木栓化。 植物特性

  5. 葉:大蒜的葉片扁平、窄長帶狀,暗綠至淺綠色。葉片著生在莖盤上,葉片下部為圓筒形葉鞘,淡綠白色,上部為葉身。新葉從生長點分化出來,從老葉的葉鞘中伸出,隨著葉片增多,葉鞘也層層重疊包裹,加粗增長,形成假莖,支持上部的葉片。假莖部分即為青蒜的主要食用部位。植株葉數一般在9~13片葉,互生對稱排列。葉:大蒜的葉片扁平、窄長帶狀,暗綠至淺綠色。葉片著生在莖盤上,葉片下部為圓筒形葉鞘,淡綠白色,上部為葉身。新葉從生長點分化出來,從老葉的葉鞘中伸出,隨著葉片增多,葉鞘也層層重疊包裹,加粗增長,形成假莖,支持上部的葉片。假莖部分即為青蒜的主要食用部位。植株葉數一般在9~13片葉,互生對稱排列。 蒜苔(花梗):大蒜花梗上的花常為不稔性,不能結種子,但在花梗的頂端形成氣生鱗莖,又稱為珠芽(亦有人稱為半天蒜)。珠芽構造與一般蒜瓣相同,但較小,亦可作為種蒜用。 鱗莖(蒜頭):鱗莖由鱗芽(蒜瓣)組成,呈球狀扁圓或橢圓形,稱為蒜球或蒜頭。是大蒜貯藏養分和繁殖的器官,也是供人們食用的主要部分(蒜頭)。

  6. 溫度:喜好冷涼氣候,不耐炎熱。發芽適合溫度在20~25℃之間,超過27℃時就休眠不發芽。溫度低於15℃時,雖可打破蒜球休眠,促進發芽,但發芽緩慢。大蒜莖葉的生育適溫在15~20℃之間,若超過25℃則植株生育不良,莖葉容易枯死,提早成熟休眠。台灣平地只能在秋冬季低溫季節種植。夏季則因溫度過高生長不良。溫度:喜好冷涼氣候,不耐炎熱。發芽適合溫度在20~25℃之間,超過27℃時就休眠不發芽。溫度低於15℃時,雖可打破蒜球休眠,促進發芽,但發芽緩慢。大蒜莖葉的生育適溫在15~20℃之間,若超過25℃則植株生育不良,莖葉容易枯死,提早成熟休眠。台灣平地只能在秋冬季低溫季節種植。夏季則因溫度過高生長不良。 水分:幼苗期水分不宜過多,以免母瓣腐爛。鱗莖發育期則需要較多水分及養分供應,以促進蒜球肥大。但接近蒜頭收穫時則水分不宜過多,以利貯藏。 光照:需要在長日照(12小時以上)及較高溫度條件下才能順利抽苔及結球。 土壤與營養:因根系小吸肥力較弱,需要土壤肥力較高的土壤。以土壤疏鬆、肥沃、有機質含量高、排水良好、土壤pH值在6.2~7.0的砂質壤土最適宜。為避免連作土壤障礙,宜與水稻輪作。 氣候環境

  7. 1.青蒜用: (1)甲學花蒜:軟骨種,晚生,葉質柔軟,寬大下垂,易抽花苔,供採收青 蒜、蒜苔和蒜球。 (2)北蒜:軟骨種(嘉定種),株型高大,葉質柔軟,在台灣不易結球,種蒜由 大陸嘉定、太倉間接進口,以生產青蒜。 (3)宜蘭白蒜:軟骨種,葉質柔軟。工採收青蒜、蒜球。 (4)西螺白蒜:硬骨種,葉色淡,寬大下垂,中晚生,蒜球稍帶黃褐色,可 青蒜及蒜球使用。 宜蘭白蒜 品種類型

  8. 2.蒜球用: (1)西港蒲蒜:硬骨種,蒜球小,瓣數多,蒜球外皮帶紫紅色,葉小產量較 低,多以鮮蒜球上是供應。和美、伸港種屬此。 (2)甲學大片黑:硬骨種,葉色濃綠,葉片寬闊,蒜球大,外表帶紫色,生 產蒜球。莿桐黑葉、西螺黑葉均屬此。 (3)鳳山選一號:硬骨大白葉種,生育整齊。 (4)鳳山選二號:硬骨大黑葉種,蒜球、蒜瓣大而整齊。

  9. 播種時期:台灣平地播種期自9月~12月均可播種,而以10月上旬至11月中旬之間最適合。硬骨蒜類因發芽早,耐熱性較強,宜在11月上旬以前種植;而軟骨蒜類因耐熱性較弱,應在10月中旬以後,溫度低時播種。太早播種因初期溫度高發芽慢而不整齊,生長緩慢,產量低;太晚播種則因生育後期溫度太高,莖葉提早枯死,產量亦差。播種時期:台灣平地播種期自9月~12月均可播種,而以10月上旬至11月中旬之間最適合。硬骨蒜類因發芽早,耐熱性較強,宜在11月上旬以前種植;而軟骨蒜類因耐熱性較弱,應在10月中旬以後,溫度低時播種。太早播種因初期溫度高發芽慢而不整齊,生長緩慢,產量低;太晚播種則因生育後期溫度太高,莖葉提早枯死,產量亦差。 整地與播種:a.需要疏鬆土壤,播種前土壤要先充分耕犁耙碎,基肥施用後,充分與土壤混合後作15~20公分的高畦種植。畦寬60~120公分,種4~8行。 b.播種時將蒜瓣基部(發根部位)向下垂直插入土中3~4公分深,使頂部平於土面即可。 c.種植密度一般為行距15~20公分,株距8~10公分,採較密之行株距,每公頃種植株數為320,000~400,000株,種蒜用量約需1,000~1,300公斤蒜瓣。 栽培管理

  10. 施肥方法:生育期較長,需要肥料量亦較多,生長期間應充分供給養分及水分,促使莖葉充分發育,始可結出優良蒜球。但至鱗球肥大期,因莖葉生育停止,莖葉中養分回流轉移供蒜球肥大之用,不必再施肥。肥料三要素中,氮肥最能促進初期及中期之莖葉生長,但如在生育後期施用過多,則影響蒜球成熟及充實,並易誘發裂球(爆蒜)及病害(如黑斑病及銹病),磷、鉀肥可促進發根及蒜球肥大。施肥方法:生育期較長,需要肥料量亦較多,生長期間應充分供給養分及水分,促使莖葉充分發育,始可結出優良蒜球。但至鱗球肥大期,因莖葉生育停止,莖葉中養分回流轉移供蒜球肥大之用,不必再施肥。肥料三要素中,氮肥最能促進初期及中期之莖葉生長,但如在生育後期施用過多,則影響蒜球成熟及充實,並易誘發裂球(爆蒜)及病害(如黑斑病及銹病),磷、鉀肥可促進發根及蒜球肥大。 追肥的施用,青蒜栽培為促進發育,提早採收,應在播種後70天內分3次施用;蒜頭栽培也應在90天內分3~4次施用。 灌溉:在生長初期(播種後40天內)約5~7天灌水一次,生長中期(播種後40~80天)約10~15天灌水一次,生長盛期至蒜球肥大期(播植後80~140天)約隔20天左右灌溉一次,至成熟期應停止灌水。收穫期應使土壤乾燥,以免影響蒜球品質。 中耕除草:追肥前應中耕除草,中耕不可過深,且在播植70天後停止中耕,以免傷害根部。

  11. 病害 1.毒素病:目前尚無藥劑可治。 2.紫斑病(黑斑病):以用65﹪鋅乃浦可濕性粉劑400-500倍,每隔7-10天 施藥一次,連續4-5次。 3.黑腐病:以用65﹪鋅乃浦可濕性粉劑400-500倍,每隔7-10天 施藥一次,連續4-5次。 紫斑病 黑腐病 病蟲害防治

  12. 4.紫根病:目前無防治方式。 5.銹病:用65﹪鋅乃浦可濕粉劑400-500倍,每隔7-10天施用一次。 6.軟腐病:應注意排水,避免連作。 銹病

  13. 蟲害 1.甜菜葉蛾:於幼蟲尚未潛入葉中,以2.8﹪畢芬寧乳劑每隔7天施藥一次。 2.蔥薊馬:可用50﹪二氯松乳劑1500倍,每隔7日施藥一次。 3.蔥潛蠅:於種植前溝內施用5﹪二硫松粒劑40公斤/公頃,或10﹪福瑞松粒劑20公斤/公頃。 4.棉長鬚象(蒜頭蛀蟲):燻蒸劑「好達勝」片劑,其主要成份為55﹪磷化鋁,當該片劑暴露於空氣中與空氣水份及熱起分解作物後會產生磷化三氫無色劇毒氣體,而產生殺蟲作用。 蔥潛蠅 甜菜葉蛾 蔥薊馬 棉長鬚象

  14. 採收: 青蒜:種植後80~100天。 蒜球:地上部枯黃、鱗莖充分成熟時,約在種植後5個月。 處理: 採收後,連根葉曬乾脫水,約2~5天剪去根葉,即可鮮銷蒜球。 晒時,應注意勿使蒜球日燒。 貯藏的蒜球,必須脫水30天,充分乾燥。 採收處理

  15. 英名:Chinese chive 學名:AlliumtuberosumRottler ex Sprengel 科別:石蒜科 別稱:長生韭、懶人菜、 起陽菜、扁菜 韭菜

  16. 原產地:中國 栽培歷史:韭菜在我國的栽培歷史很悠久,在《詩經》中既有“獻羔祭韭”的詩句,由此可以證明韭菜在我國已有3000年以上的栽培歷史。早在2000年前的漢代,就已提出利用溫室生產韭菜的技術。到了北宋時期已有韭黃生產。目前以桃園、彰化、雲林及花蓮種植最多。 食用方式:食用葉及花苔、煮食。 醫療效用:溫熱、治血壯陽、 散滯、養肝、導瘀 概說

  17. 根:弦狀須根,入土可達50公分,比其他蔥屬植物為深,除吸收外也有貯藏功能。根:弦狀須根,入土可達50公分,比其他蔥屬植物為深,除吸收外也有貯藏功能。 莖:高 20~40 公分,具特殊味道;根莖橫臥,具多數鬚根;平時的植株是包覆著葉片的假莖,根球莖在地下,開花時才長出支撐花朵的莖枝,韭菜成長到一尺多時,可從近土地處割取食用。 植物特性

  18. 葉:葉細長而扁,色鮮綠,成束基生,長 10~30 公分,寬 1.5~1.8 公分,先端銳尖,全緣,光滑無毛。 花:花苞開裂後,內有小花20~30個,成繖形花序,花兩性,花被披針形、6片、灰白色或淺粉紅。 果實:黑色蒴果,倒卵形,內分3室,每室胚珠2枚。 種子:黑色扁平盾形,表面有細密皺紋。

  19. 溫度:韭菜種子發芽最適溫度為15~20 ℃,最低溫度0-4℃,最高溫度25℃,韭菜生育適溫為15~24 ℃,在本省一年四季都適合栽培。 水分:具有一定的耐旱能力,但有適當水分供應,才能生產柔嫩的產品,在春秋光合作用旺盛時需水量較高,但夏季多雨要注意排水。 光照:長日照作物,如果光照太強將會增加纖維素,降低產品品質;反之光度過弱,光合作用不足,葉片生育瘦小,分蘗減少,根系不發達,影響產量至巨;日照不足亦影響其花芽分化,延遲抽苔開花。 土壤與營養:忌酸性土壤,土壤的反應以PH5.6~6.5較適宜。對土壤的適應能力而言,無論砂土、壤土、粘土等土壤,幾乎都可以栽培。但以排水良好的壤土最為理想,如排水困難或積水地區,則韭菜根部易腐爛,植株葉片黃化、矮化、分蘗減少,以至死亡。 氣候環境

  20. 1.根用韭菜(寬葉韭):根系肥大,直徑達0.5cm以上,葉片特寬0.6~2.2cm,長24cm,全年可抽苔開花,但不結種子,以分株法繁殖,根以醃漬食用。1.根用韭菜(寬葉韭):根系肥大,直徑達0.5cm以上,葉片特寬0.6~2.2cm,長24cm,全年可抽苔開花,但不結種子,以分株法繁殖,根以醃漬食用。 2.葉用韭菜:主要品種為呂宋種,不僅採其綠葉,也可軟化栽培生產韭黃。株高40cm,葉長約35~40cm,寬0.8~1.0cm,鱗莖直徑6~6.5mm。 3.苔用韭菜:抽苔多而花莖多,食用其嫩花苔。葉直較粗硬,食用品質較差。年花韭菜等品種幾乎週年抽花苔。後與呂宋種自然雜交,選育出年花4號、年花5號及年花6號,年花4號夏季花苔品質最好,年花6號耐。 品種類型

  21. 播種期:可用種子和分株二種方法繁殖,目前多以種子繁殖為主,本省週年均可分株繁殖或播種,但於11~12月播種較適當。播種期:可用種子和分株二種方法繁殖,目前多以種子繁殖為主,本省週年均可分株繁殖或播種,但於11~12月播種較適當。 種子處理:播種前將種子浸於億力1000倍溶液中4小時,進行種子消毒。消毒後需以冷開水洗淨,再浸入冷開水中48小時,便可將種子由水中撈出,而後裝入小布 袋中或容器內用布蓋起,置於溫度20度之處,進行催芽。催芽時每天須用冷開水淘洗一次,2-3天後,芽尖透出,應立即下種。 播種與育苗:先在整平的畦面上,耙出淺溝,寬6公分,深約2公分,將種子條施於溝上,播後掃平畦面,種子即覆於土中,輕輕將鬆土略加壓實 。播種後即行澆水,以後每隔2天澆水一次,保持土壤濕潤。 整地與作畦:定植前宜進行深耕,以利定植後之發育,應充分施用有機肥作為基肥,本圃碎土耙平後進行築畦。於水位低處可築平畦,水位高宜築寬而溝深對高畦,以利排水。 栽培管理

  22. 定植:定植前1-2小時,苗床先充分澆水,以利掘起植株,並保持根系完整 。栽植行株距一般為27*24公分,每穴2-4株,全區栽植完畢時須即行灌水一次,以利成活。 軟化處理:軟化處理常於植株生育旺盛強壯時,齊地面刈取,將青韭出售,或於假莖及葉片交接處切除,留下地基莖部。隨後開始進行軟化處理,前者加一次收益,後者可以減少植株腐爛率。 使用雙層草蓆覆蓋或架上先蓋一層鋁箔紙或柏油紙,兩側稍離開地面,然後再覆上一層草蓆此層須將光線完全遮去,在風力較弱地區是可行之法。或使用不透光和水不織布作為遮光防雨覆蓋材料,其上再覆上黑色遮蔭網以降低溫度。

  23. 病害 1.銹病:任 選 65 % 鋅 乃 浦 可 濕 性 粉 劑 40 0 倍 液 或 85 % 鋅 乃 浦 可 濕 性 粉 劑 50 0 倍 液 或 50 % 賜 加 落 可 濕 性粉 劑 15 00 倍 液 或 47 % 三 得 錳 可 濕 粉 劑 10 00 倍 液 等 藥 劑 , 在 台 刈 後 3~4 週 開 始 , 每 7 天 施 一 次 藥 , 並 注 意 保 持 通 風 性 , 於 嚴 重 發 生 時 , 儘 量 提 早 採 。 銹病 病蟲害防治

  24. 2.疫 病:可 使 用 稻 草 覆 蓋 畦 面 , 並 注 意 在 下 雨 季 節 儘 量 不 要 台 刈 採 收 , 於 台 刈 後 須 馬 上 施 一 次 藥 ( 參 考 銹 病 防 治 藥 劑 ) , 以 防 止 傷 口 感 染 。 3.軟 腐 病:注 意 保 持 良 好 之 通 風 性 及 排 水 , 儘 量 築 高 畦 , 避 免 密 植 , 並 防 止 地 下 害 蟲 傷 害 , 苗 床 種 子 必 須 消 毒 , 下 雨 時 避 免 台 刈 。 疫病 軟腐病

  25. 蟲害 1.潛蠅:在 韭 菜 開 始 發 芽 時 每 7 天 施 一 次 50 % 益 滅 松 可 濕 性 粉 劑 10 00 倍 液 , 並 注 意 氮 肥 勿 施 用 過 多 , 勿 密 植 。 2.根蟎:防治用藥有50%普硫松乳劑、43%佈飛松乳劑。 潛蠅 根螨

  26. a.青韭:定植5個月後,約6月上、中旬時問始收刈,以後每隔二月收刈一次。第2~4次採收是產量的高峰期。a.青韭:定植5個月後,約6月上、中旬時問始收刈,以後每隔二月收刈一次。第2~4次採收是產量的高峰期。 b.韭黃:於夏天約21~23天收刈一次。冬天須覆蓋40天才可收刈。收刈後,可用清水漂洗以除去雜物污泥等,但目前多直接調理清除雜物及黃化葉片,隨即細裝成束,配運出售。運輸途中應避免烈 日照射,以免脫水黃化。如儲藏於冰箱或低溫冷藏時也須以塑膠袋包裝,否則極易脫水萎凋。 c.花苔:過去多於1月栽植,到了3月可以少量採收,但此種栽培方式第一年花量少。因此目前提前於7月定植,到了冬季植株已然茂盛,越年3~5月抽苔時,花莖極粗大,品質才符合市場需求。  收穫時可每日或隔日採收一次,若逄低溫隔2~3日採收一次,摘取由葉腋抽出尚在幼嫩未開花苞以前的花苔,依花苔等級結成一束出售。 採收處理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