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4

水稻精确定量栽培原理与技术

《 中国农业科学 》 创刊 50 周年. 水稻精确定量栽培原理与技术. 凌 启 鸿. 一、水稻栽培研究动向简述. (一)栽培技术的“轻简化”(省工、省力、节能、节本)、机械化是近年来水稻栽培技术改革的一个重点。 (二)节水栽培研究。上世纪 90 年代 IRRI 曾开展旱耕稻( Aerobic rice, 和玉米一样旱种)研究,没有成功。但国内的节水灌溉研究获得了成功。 (三) 2000 年后国内外开展了节氮栽培的研究,各种研究正在进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开始大面积应用。 (四)运用栽培信息化、数字化技术,对水稻栽培过程进行了模式化管理的研究。

Download Presentation

水稻精确定量栽培原理与技术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中国农业科学》创刊50周年 水稻精确定量栽培原理与技术 凌 启 鸿

  2. 一、水稻栽培研究动向简述 (一)栽培技术的“轻简化”(省工、省力、节能、节本)、机械化是近年来水稻栽培技术改革的一个重点。 (二)节水栽培研究。上世纪90年代IRRI曾开展旱耕稻(Aerobic rice, 和玉米一样旱种)研究,没有成功。但国内的节水灌溉研究获得了成功。 (三)2000年后国内外开展了节氮栽培的研究,各种研究正在进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开始大面积应用。 (四)运用栽培信息化、数字化技术,对水稻栽培过程进行了模式化管理的研究。 (五)掌握了高产水稻生育规律和技术定量调控规律后形成的水稻精确定量栽培理论和技术体系,在各水稻区的各种稻作制度下,指导水稻大面积高产栽培。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

  3. 二、水稻精确定量栽培的定量原理 (一)水稻精确定量栽培的科学含义 “水稻要高产,技术要简化”是今后水稻栽培的方向,而目前生产上采用粗放的“傻瓜化”的栽培技术,是与高产背道而驰的。要解决技术简化与高产的矛盾,必需对技术实施科学的精确定量。 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是以“适宜的最少作业次数,在最适宜的生育时期、用最适宜的物化技术数量”,即“三适宜”上精确定量,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综合目标,实际上它是我国创造的一种轻简实用的数字化栽培技术,是世界水稻栽培理论与技术的一个重大的革新。

  4. 三、 高产水稻的生育规律和诊断指标 (一)水稻高产栽培的基本途径 在保证获得适宜穗数(基本上控制了适宜LAI)基础上,主攻大穗,提高结实率(85-90%以上)和穗重。 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在适宜基本苗基础上,促进有效分蘖,在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稍前够苗,之后控制无效分蘖,把茎蘖成穗率提高到80-90%(粳稻)和70-80%以上(籼稻)。在控制无效生长的基础上,通过适时适量施用穗肥,攻取大穗,并完成适宜穗数。这一高产栽培途径可以协调足穗与大穗和提高结实率的矛盾,易于高产。成为水稻密、肥、水调控技术定量的主要依据。

  5. (二)用水稻叶龄模式准确确定最佳作业时间和最少作业次数(二)用水稻叶龄模式准确确定最佳作业时间和最少作业次数 根据水稻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N-n(n为5以上)和N-n-1(n为4))、拔节叶龄期(n-2倒数叶龄期)和穗分化叶龄期(叶龄余数3.5-破口)的叶龄通式,将水稻各类品种的三个关键叶龄期的叶龄模式汇成总表(表1)。

  6. 表1:水稻三个关键叶龄期汇总表 抽穗结实期主要功能根系,最上部三层根,发生于拔节至抽穗期。

  7. (三)高产群体生育各期的定量诊断指标 水稻各类型品种的高产群体,在生育各期有其共性的形态、生理的诊断指标,按其叶龄进程,汇成通式图。

  8. 一切品种一生均可按叶龄分为4期: (1)N-n(或N-n+1)叶龄期以前为促进有效分蘖壮株期; (2)N-n(或N-n+1)~倒3叶龄期的中期控蘖穗长期; (3)倒2叶期~抽穗为促进穗分化期 (4)抽穗~成熟期为提高结实粒和粒重期。

  9. 高产水稻生育各期的共同诊断指标为: 1、茎蘖动态的叶龄模式 群体应在N-n(或(N-n-1)叶龄期之前够苗,以后要及时控制无效分蘖;在拔节叶龄期(n-2)达高峰苗期,高峰苗为预期穗数的1.1-1.3倍(粳稻)和1.2-1.4倍(籼稻);此后分蘖逐渐下降,至抽穗期完成穗数,此时群体中存活的无效分蘖应在5%左右。 N-n叶龄期不能够苗,即使以后分蘖数猛增,仍不能保证足穗大穗。够苗过早,无效分蘖过多、封行早,成穗率低、穗小,也不易高产。

  10. 顶1叶 顶2叶 顶3叶 顶4叶 顶3叶 顶4叶 2、群体叶色“黑黄”变化的叶龄模式 (1)在有效分蘖期(N-n以前),为促进分蘖,群体叶色必须显“黑”,叶片的含氮率在3.5%左右(3%-4%),反映在叶片间叶色的深度上是顶4叶深于顶3叶(顶4﹥顶3)。 图 2 N-n 叶期RSPAD与有效分蘖阶段分蘖发生率的关系 到了N-n(或N-n+1)叶龄期够苗时,叶色应开始褪淡(顶4=顶3),叶片含氮要下降为2.7%(粳稻)和2.5%(籼稻),可使无效分蘖的发生受到遏制。

  11. (2)到了无效分蘖期至拔节期,即N-n+1(或N-n+2)叶龄期至N-n+3叶龄期,为了有效控制无效分蘖和第一节间伸长,群体叶色必须“落黄”,顶4叶要淡于顶3叶(顶4﹤顶3),叶片含氮率下降至2.5%以下,群体才能被有效控制,高峰苗少,通风透光条件好,碳素积累充足,为施氮肥攻大穗制造良好的条件。此期群体叶色若不能正常落黄,必然造成中期旺长,带来中后期生长一系列的不良后果。(2)到了无效分蘖期至拔节期,即N-n+1(或N-n+2)叶龄期至N-n+3叶龄期,为了有效控制无效分蘖和第一节间伸长,群体叶色必须“落黄”,顶4叶要淡于顶3叶(顶4﹤顶3),叶片含氮率下降至2.5%以下,群体才能被有效控制,高峰苗少,通风透光条件好,碳素积累充足,为施氮肥攻大穗制造良好的条件。此期群体叶色若不能正常落黄,必然造成中期旺长,带来中后期生长一系列的不良后果。 顶4叶 < 顶3叶 > 顶3叶 顶4叶 高产田 旺长田 图3 N-n叶期RSPAD与成穗率的关系

  12. (3)到了促穗期,为了促进颖花分化攻取大穗,从倒2叶龄开始直至抽穗,叶色必须回升至显“黑”,顶4顶3叶色相等(顶4=顶3),叶片含氮率回升至2.7%(粳稻)和2.5%(籼稻)。碳氮代谢协调平衡,有利于壮杆大穗的形成。此期叶色如不能回升,则穗小、穗少(部分有效分蘖叶龄发生的分蘖,因缺肥而死亡)。此期如叶色过深(顶4﹥顶3),仍会造成茎叶徒长,结实率低,病虫害严重。(3)到了促穗期,为了促进颖花分化攻取大穗,从倒2叶龄开始直至抽穗,叶色必须回升至显“黑”,顶4顶3叶色相等(顶4=顶3),叶片含氮率回升至2.7%(粳稻)和2.5%(籼稻)。碳氮代谢协调平衡,有利于壮杆大穗的形成。此期叶色如不能回升,则穗小、穗少(部分有效分蘖叶龄发生的分蘖,因缺肥而死亡)。此期如叶色过深(顶4﹥顶3),仍会造成茎叶徒长,结实率低,病虫害严重。

  13. 图4 倒2叶期RSPAD与颖花数的关系 图 5 齐穗期RSPAD与结实率的关系 (4)抽穗后的25天左右期间,叶片仍应维持在2.7%(2.5%)的含氮率,使叶片保持旺盛的光合功能。以后下部叶片逐步衰老,至成熟期,植株仍能保持1-2片绿叶。

  14. 图15抽穗至成熟期的干物质量与产量关系 图15抽穗至成熟期的干物质量与产量关系 ③严格掌握封行的叶龄期 高产水稻籽粒产量的80-90%以上来源于抽穗后的光合产物,这个比例占得越多,籽粒产量也愈高。这是水稻群体质量研究的一个重要发现。 图6 抽穗期的干物质量与产量关系 图7 抽穗至成熟期的干物质量与产量关系 表2 水稻高产群体结实期物质生产占籽粒产量的% *注:干物质折合成干谷产量

  15. 实践证明,高产的获得是靠建造抽穗至成熟期的高光效群体,其关键是把封行期控制在孕穗至抽穗期。实践证明,高产的获得是靠建造抽穗至成熟期的高光效群体,其关键是把封行期控制在孕穗至抽穗期。 旺长田 高产田 图8 水稻拔节期群体比较

  16. 群体到了孕穗期还封不了行,说明群体过小,不能高产。但如封行过早,亦不能高产。因为过早封行,会使植株供应根系生长、茎基部节间充实和促进分蘖成穗的有机营养的中下部叶片过早被荫蔽而死,造成群体根量少,功能弱;茎充实度低;成穗率低及病害严重等不良弊端,进而限制了抽穗后群体光合生产力的提高。群体到了孕穗期还封不了行,说明群体过小,不能高产。但如封行过早,亦不能高产。因为过早封行,会使植株供应根系生长、茎基部节间充实和促进分蘖成穗的有机营养的中下部叶片过早被荫蔽而死,造成群体根量少,功能弱;茎充实度低;成穗率低及病害严重等不良弊端,进而限制了抽穗后群体光合生产力的提高。 群体恰在孕穗期封行,一方面表明有足够的生长量,同时反应了拔节至抽穗期期间群体的透光度强,上下各期功能正常,各部器官生长协调;到孕穗期全茎上下有与伸长节间数相等的绿叶数,能保证抽穗以后群体有较高的光合生产力。

  17. 以上水稻生育各期的共性诊断指标揭示了水稻高产的生育规律。各地实践证明,凡符合上述生育各期生长指标要求的群体,才能高产,并能频频重演。这是水稻精确定量栽培研究的又一重要发现。以上水稻生育各期的共性诊断指标揭示了水稻高产的生育规律。各地实践证明,凡符合上述生育各期生长指标要求的群体,才能高产,并能频频重演。这是水稻精确定量栽培研究的又一重要发现。

  18. 四、几项关键技术的定量方法 (一)合理基本苗的确定 合理基本苗计算的核心是要确保群体恰于有效分蘖叶龄期(N-n或N-n+1)达到适宜穗数的总茎蘖数。 1、基本苗的总公式 x(合理基本苗)=y(亩适宜穗数)/ES(单株成穗数)。 式中亩适宜穗数对适宜基本苗作了限制,关键是求出单株在有效分蘖叶龄期以前,共能长出几个分蘖。单株成穗数由(1)移栽(SN)至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N-n 或 N-n+1)有几个有效分蘖叶龄,(2)能发生多少有效分蘖的理论值;(3)分蘖的实际发生率(r)等三个因素。

  19. (1)本田期有效分蘖叶龄数和品种总叶龄数、移栽叶龄数(SN)和移栽方法是否造成分蘖缺位(bn),以及一般希望在有效分蘖叶龄期稍早够,要减去一个调节值a(0-1之间)。这样本田期的有效分蘖叶龄数应为:N-n(或N-n+1)-SN-bn-a(1)本田期有效分蘖叶龄数和品种总叶龄数、移栽叶龄数(SN)和移栽方法是否造成分蘖缺位(bn),以及一般希望在有效分蘖叶龄期稍早够,要减去一个调节值a(0-1之间)。这样本田期的有效分蘖叶龄数应为:N-n(或N-n+1)-SN-bn-a (2)本田期有效分蘖叶龄数及其产生分蘖理论值对应关系列入表 表3 本田期主茎有效分蘖叶龄数与分蘖发生理论值的关系 注:C值可列入公式作为计算的应变参数,如(X)C的值为3时,则(3)=3×1=3个理论分蘖数;X值为5时,则(5)C=5×1.6=8个理论分蘖数;X值为7时,则(7)C=7×2.6=18个理论分蘖数。

  20. 由主茎有效分蘖叶龄数A,可以直接查得相应的分蘖理论值B的数值,生产上可直接应用。但如应用公式,应通过应变的比例关系C,将本田期有效分蘖叶龄数乘应变系数C,即得有效分蘖理论值。即[N-n(或N-n+1)-SN-bn-a]C。由主茎有效分蘖叶龄数A,可以直接查得相应的分蘖理论值B的数值,生产上可直接应用。但如应用公式,应通过应变的比例关系C,将本田期有效分蘖叶龄数乘应变系数C,即得有效分蘖理论值。即[N-n(或N-n+1)-SN-bn-a]C。 (3)分蘖发生率(r),由多地通过调查不同品种。移栽苗龄、移栽方式和秧苗素质的本田分蘖发生率r获得。 通过上述三个因素的确定,本田期单株成穗数可准确计算 ES=1(主茎或母茎)+[N-n(或N-n+1)-SN-bn-a]Cr

  21. 2、小苗和直播稻的基本苗计算公式 (1)小苗移栽一般不带秧田分蘖,基本苗公式应为 X=Y/{1+[N-n(或N-n+1)-SN-bn-a]Cr} 式中bn为移栽至控蘖的缺位数,带土移栽的为0。 (2)直播稻基本苗公式为: X=Y/{1+[N-n(或N-n+1) -bn-a]Cr} 式中没有移栽叶龄SN,bn为出苗至始蘖的间隔叶龄数,一般为4-5。

  22. 3、中大苗移栽的基本苗计算公式 中大苗移栽包括主茎和分蘖在本田期分蘖发生计算。其中3叶以上大蘖(t1)在本田期的有效蘖发生情况视同主茎(1),它们在本田期发生的有效穗数为: (1+t1){1+[N-n(或N-n+1) –SN-bn-a]Cr1} 秧田2叶以下小蘖(t2),存活较少,很少发生二次有效分蘖,它们成穗数决定于存活率(r2),即t2r2。 中大苗的基本苗计算公式为 X=Y/{(1+t1)[1+[N-n(或N-n+1) –SN-bn-a]Cr1] + t2r2} 上述几个公式的建立,能适用于各种栽培条件。计算确定的适宜基本苗能保证恰于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够苗。

  23. (二)施肥的合理定量 1、关于三要素适宜总量的确定 首先,要把“3414”中产量最高处理的三要素比例作为适宜的施用比例。 其次,三要素中,磷、钾施用数量对产量影响的差异,远不如氮素明显。因此,可通过确定氮素的适宜用量后,再按三要素合理比例,确定磷钾的适宜用量。

  24. 2、关于氮肥施用的定量 要解决适宜总量和基糵肥和穗肥合理比例,是获得高产和提高N肥利用率的基础。 (1)适宜总量的确定 用斯坦福(stanford)的差值法公式,氮肥的施用总量应为:

  25. 目标产量的需N量可用高产水稻每百公斤产量的需N量求得。各地高产田百公斤需氮量是不同的,因此应对当地的高产田实际吸氮量进行测定。似有高纬度高海拔地区比低纬度低海拔地区吸N量低的趋势。目标产量的需N量可用高产水稻每百公斤产量的需N量求得。各地高产田百公斤需氮量是不同的,因此应对当地的高产田实际吸氮量进行测定。似有高纬度高海拔地区比低纬度低海拔地区吸N量低的趋势。 表4 几个省份高产田百公斤稻谷需N量比较

  26. 以江苏泰兴高砂土和昆山粘土为例,随着基础产量的上升,百公斤稻谷的需N量亦因之上升,土壤的供N量亦相应递增。在同一个地点,这种变化关系是有一定规律的。因此可以用基础产量估算出该方田的土壤供N量的近似值,应用起来较为方便。以江苏泰兴高砂土和昆山粘土为例,随着基础产量的上升,百公斤稻谷的需N量亦因之上升,土壤的供N量亦相应递增。在同一个地点,这种变化关系是有一定规律的。因此可以用基础产量估算出该方田的土壤供N量的近似值,应用起来较为方便。 (2)土壤的供N量,可用不施氮空白的稻谷产量(基础产量)及其百公斤稻谷的需N量求的。 图9 基础产量与百公斤稻谷需氮量的关系 各地可根据土类设置足够数量的空白区,找出基础产量和土壤供N量之间的关系。也可以采用当地测土配方施肥空白区的数据。

  27. a.氮肥利用率的变化幅度很大(15-50%),影响因素多。作者发现,在氮肥施用量不过多的情况下,合理调整基蘖肥与穗肥的比例对提高氮素的当季利用率(由大面积生产的30%左右提高到40-45%,甚而更高)起着决定性作用。a.氮肥利用率的变化幅度很大(15-50%),影响因素多。作者发现,在氮肥施用量不过多的情况下,合理调整基蘖肥与穗肥的比例对提高氮素的当季利用率(由大面积生产的30%左右提高到40-45%,甚而更高)起着决定性作用。 (3)关于氮肥的当季利用率的求取 根据作者等在江苏、云南、贵州等省设置的N素化肥基蘖肥与穗肥不同比例(8:2,7:3,6:4,5:5,4:6,3:7)的数十组专题试验,5个伸长节间的品种均以基蘖肥与穗肥比例6:4~5:5的产量最高(以5.5: 4.5作为通用比例),N肥的当季利用率可高达40~45%。4个伸长节间的双季稻品种,以7:3~6:4的产量最高(以6.5: 3.5作为通用比例),N肥的当季利用率高达40~46%。 1-6分别代表2:8、3:7、4:6、5:5、6:4、7:3 图10 基蘖肥与穗肥之比对氮素当季利用率的影响

  28. b.合理调整基蘖肥与穗肥的比例,才能符合水稻高产的吸氮规律,符合前期促蘖,中期 “落黄”稳长,穗肥攻取大穗的高产生育规律和栽培调控规律。目前大面积生产上基蘖肥比例过大(70-100%),中期不能按时“落黄”,群体被破坏,产量低,氮肥利用率低(30%以下)。 c.关于氮素利用率的适宜参数值。江苏的测定结果(图11),高产田(700公斤以上)的利用率均高达40%以上(40-45.5%);施肥较少的田,有高达50%以上的,但产量不高。一般的以42.5%作为计算的通用参数。但黑龙江测定,高产田的氮肥利用率高达50%以上。

  29. 作者等探索出了三个参数的求取方法,特别是通过合理提高穗肥比例,提高N肥利用率获取高产,是“水稻精确定量施氮研究”的重大发现。 当三个参数明确后,便可按照目标产量计算施氮适宜总量,和基蘖肥与穗肥的合理分配比例。 图11 产量与氮素当季利用率的相互关系

  30. ①耕翻移栽时,基蘖肥中基肥的比例宜大(70%左右),分蘖肥宜早(栽后一个叶龄施下),最迟必须离有效分蘖叶龄期间隔4个叶龄期。①耕翻移栽时,基蘖肥中基肥的比例宜大(70%左右),分蘖肥宜早(栽后一个叶龄施下),最迟必须离有效分蘖叶龄期间隔4个叶龄期。 ②穗肥:生长正常的群体,5个以上伸长节间品种,于倒4、倒2叶期二次施用,比例7:3左右,4个伸长节间的品种,一般于倒3叶一次施用。生长不足或过旺的群体,穗肥施用作增加或减少的微调。 (2)施氮的适宜时间、数量分配

  31. (三)精确灌溉技术 1、活棵分蘖期浅水勤灌结合短期晾田 2、控制无效分蘖的搁田技术 (1)精确确定搁田时间 控制无效分蘖的发生,必须在它发生前2个叶龄提早搁田。 例如欲控制N-n+1叶位无效分蘖的发生,必须提前在N-n-1叶龄期当群体苗数达到预期穗数的80%左右时断水搁田。

  32. (2)搁田的标准 土壤的形态以板实、有裂缝行走不陷脚为度;稻株形态以叶色落黄为主要指标,在基蘖肥用量合理时,往往搁田一、二次即可达到目的。 在多雨地区,搁田常需排水,但在少雨地区,可通过计划灌水来实施,灌一次水,待进入N-n-1叶龄时,田间恰好断水。

  33. 3、长穗期和结实期采用浅湿交替的间歇灌溉方式,既满足生理需水的要求,又满足根系生长和提高活力对氧的需求,合成大量的细胞分裂素等激素物质,有利于形成大穗和提高结实率。 3、长穗期和结实期采用浅湿交替的间歇灌溉方式,既满足生理需水的要求,又满足根系生长和提高活力对氧的需求,合成大量的细胞分裂素等激素物质,有利于形成大穗和提高结实率。

  34. 五、精确定量栽培技术应用实例 (一) 2006年云南永胜县涛源乡“协优107”亩产1287公斤世界纪录,攻关田的栽培设计: 1、产量结构: 设计产量指标:亩产1300公斤。经计算论证确定,每亩27万穗左右,每穗190粒左右,结实率90%,千粒重29克。 2、基本苗计算 X=27/{1+[20-7(N-n)-5SN-1(bn)]C×0.8(r)} =27/[1+(7)c×0.8] =27/(1+18×0.8)=27/15.8=1.7万穴 采取9寸×4寸栽植方式,每亩1.67万穴,每穴1苗。

  35. 3、施肥设计 据2005年试验高产田百公斤稻谷需氮量为1.75公斤,土壤供氮量平均为10Kg,氮肥利用率以42.5%作为计算参数。 总施氮量(kg/亩)=(1300×1.75%-10)/0.425 =29.41kg 实施30kg,基蘖肥穗肥比为5:5,N:P:K=1:0.5:1 4、灌溉按精确灌溉为模式实施

  36. 5、结果 (1)产量及产量结构与设计要求相一致,只是结实率稍低,产量只及设计的99%。 表5 涛源2006年高产田产量构成设计值与实际值对比 表6 涛源2006年高产田三项参数值设计值与实际值对比

  37. (二) 贵州遵义县南白镇青山村“科超3218”,大苗移栽(8.5叶),高产(900公斤以上)精确定量栽培设计: 1、产量结构 每亩19万穗,每穗190粒,结实率90%,千粒重28克,每亩900公斤。 2、基本苗计算: 该品种17叶,5个伸长节间,N-n=12叶。大苗移栽(SN=8.5),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可延迟到12.5(13叶期)叶龄,移栽后有一个分蘖缺位,本田期,实际有效分蘖叶龄数是3个(12.5-8.5-1)。按分蘖发生率0.7计算,能产生有效分蘖2.1个(3×0.7),连同母茎为3.1个。移栽时有3叶以上大分蘖2个,视同主茎。移栽后单株可成穗9.3个(3.1×3)。 基本苗(万/亩)=19/9.3=2.04 行穴距10寸×6寸,亩栽1万穴,每穴2苗(当地习惯每穴1苗),在不增加穴数情况下,栽足了基本苗,确保了适宜穗数。

  38. 3、施肥设计 (1)900kg产量需氮肥为9.0×1.8=16.2kg/亩,土壤供氮为9.0kg(县土肥站资料),氮肥利用率以42.5%计。亩施氮量=(16.2-9)/0.425=17 kg。9叶期移栽大苗,秧苗本身带氮约1kg,施氮亩定为16kg。 (2)大苗移栽基蘖肥与穗肥比例进一步调为4.5:5.5,基蘖肥中进一步把蘖肥提前作面肥施用,确保在无效分蘖期及时 “落黄”。穗肥于倒4叶、倒2叶分两次施用,攻取大穗并完成适宜穗数。彻底改变了当地大苗移栽重视基蘖肥不施穗肥的不合理施肥模式。 (3)N、P、K的比例为1:0.5:1 4、灌溉按精确灌溉为模式实施

  39. 5、产量结果达到了设计的要求 表7 贵州遵义县南百镇青山村科超3218产量结构的设计与实际比较 上述大苗移栽密、肥、水精确定量的实例,为大苗移栽地区找到了一条高产、省工、节本的有效栽培途径。

  40. (三)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揭示了水稻高产最基本的生育规律和技术调控的规律,因而具有普遍的指导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三)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揭示了水稻高产最基本的生育规律和技术调控的规律,因而具有普遍的指导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 2009年被农业部列为水稻高产创建的主推技术,在全国20个省(市、自治区)全面启动示范,在多种稻作条件下,搞了147个核心示范区,31.37万亩,全部成功,无一失败。平均比对照增产18.07%,节本7.3%,节水20%以上,N肥利用率提高10个百分点以上,亩增收255.14元(增39.72%)。(列如表)

  41. 基层农技员普遍反映: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使他们知道了高产水稻,使他们的栽培技术水平产生了飞跃。“生育模式化,诊断有指标,调控有规范,技术有定量”,易学,易懂,易掌握。

  42. 六、《中国农业科学》与水稻精确定量栽培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有密切的联系。 《中国农业科学》 1983年(1)最早发表了“水稻不同类型品种生育进程的叶龄模式”;1993(6)发表了“水稻高产群体质量及其优化控制探讨”;2005(12)发表了“水稻精确施氮研究”。这三篇报告奠定了水稻精确定量栽培理论与技术体系的核心基础,许多重要的发现,例如高产群体的生育规律,共性的诊断指标体系,技术定量的原理和方法(各种基本公式、参数求取)的建立,以及栽培模式的创新等,主要都在这三篇报告中。《中国农业科学》对水稻精确定量栽培理论与技术的建立所起的支持和传播作用,是功不可没的,用报告“水稻精确定量栽培”的学术形式来庆贺《中国农业科学》创刊五十周年的业绩,是很必要的。

  43. 谢 谢!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