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3

新闻快报

新闻快报. 据俄罗斯新闻网 2005 年 6 月 8 日报道,为了纪念 19 世纪一位在世界近代史上作出的巨大贡献的沙皇,俄罗斯政府 6 月 7 日在莫斯科红场旁边竖立起了一座塑像。 “ 政府竖立他的塑像是为了向这位曾经解放了千百万俄国农奴的勇敢改革者致敬,正是他最终引领俄罗斯抛弃了落后的社会制度。 ” —— 卢日科夫市长 “ 他不仅使俄罗斯摆脱了农奴制的桎梏,同时在国内也十分重视教育兴国,创立了许多大学。 ” —— 东正教大牧首阿列克谢二世. 你知道他是谁吗?. 列宾: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 1873 年). 欧洲. 北美洲. 亚 洲. 太平洋.

kuame-marks
Download Presentation

新闻快报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新闻快报 据俄罗斯新闻网2005年6月8日报道,为了纪念19世纪一位在世界近代史上作出的巨大贡献的沙皇,俄罗斯政府6月7日在莫斯科红场旁边竖立起了一座塑像。 “政府竖立他的塑像是为了向这位曾经解放了千百万俄国农奴的勇敢改革者致敬,正是他最终引领俄罗斯抛弃了落后的社会制度。”——卢日科夫市长 “他不仅使俄罗斯摆脱了农奴制的桎梏,同时在国内也十分重视教育兴国,创立了许多大学。” ——东正教大牧首阿列克谢二世 你知道他是谁吗?

  2. 列宾: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1873年) 欧洲 北美洲 亚 洲 太平洋 19世纪初期俄国疆界图

  3.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1 19世纪中叶的俄国(原因) 2 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内容) 3 农奴制改革与俄国的近代化(影响) 课程标准: (1)简述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历史背景。(1) (2)概述“二一九法令”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历史 进步性和局限性。(2) (3)探讨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3)

  4. 一、俄国的农奴制 探究1:阅读教材P90页(包括历史纵横)归纳俄国农奴制的形成过程。 开始形成:15C末16C初,统一俄罗斯国家的建立以及封建土地所有制发展。 正式确立:17C中期(《法律大全》颁布) 强化和发展:18C以后,俄国历代沙皇采取各种措施强化农奴制。 ① 彼得一世:允许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 ② 18C中后期的沙皇:赏赐、扩展; ③ 19世纪中叶:俄国45%以上的人口是农奴。

  5. 材料1:农奴的贫困生活 探究2:结合以下图片、资料和教材内容归纳:19世纪中期俄国农奴制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特点:①农奴世代被束缚在地主的土地上; ② 农奴的人身、财产都属领主所有; ③ 所受的剥削和压迫十分严重,处于社会 最低层,处境恶劣。 材料2:农奴连同妻子儿女及其财产都属于领主所有;农奴永远不能随意离开主人,如果逃亡,领主有权无限期追捕。并追回其妻子儿女及其财产。 ——《法律大全》 材料3:19世纪上半期的俄国报纸上,曾经有出售家奴与阉马的广告.有饲养猪犬和吹笛唱歌等专长的农奴竟与马匹同列。他们的住房狭小,常常只有一间同牲口挤在一起的小屋。 探究3:结合俄国农奴制特点思考:这种制度会带来怎样的危机?

  6. 次数 年份 1801-1860年农民骚动 材料:“农奴制是国家脚下的火药库,尤其是因为军队也是农民编成的,便是更加危险了。” ——时任全国警察局长给沙皇的报告 认识1:政治上:农奴制激化了阶级矛盾,沉重打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 讨论:上述图表和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7. 英国的轮船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二、步履维艰的俄国工业发展 ◎温故知新 能说出与下列图片相关的人物信息吗? 从两幅图的比较中你能得出什么认识?

  8. 19世纪中期俄国与西方经济比较 探究4:请结合上表思考: 19世纪中叶俄国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如何?形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9. 技术知识 充足的自由劳动力 市场的扩大 雄厚的资本 良好的环境 丰富的资源和原料 19世纪中叶俄国经济发展状况及原因: (1)状况:已出现机器工厂,但仍处于工场手工业阶段,远远落后于西欧其它国家 (2)原因:农奴制的严重阻碍 ◎温故知新: 资本主义的充分发展需要哪些条件?俄国农奴制的存在导致了俄国哪些条件的缺失?

  10. 封建自然经济 资金 工业落后 资本主义 农奴制 自由劳动力 无人身自由 生活贫困 国内市场 认识2:经济上: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11. ◎学思之窗:19世纪俄国一名知识分子说:“维护奴役人的农奴制度本身,是不会有成效的,而且也毫无裨益,无论社会良心或当代工业、国民福利和国家安全的要求,都已判处它的死刑。”◎学思之窗:19世纪俄国一名知识分子说:“维护奴役人的农奴制度本身,是不会有成效的,而且也毫无裨益,无论社会良心或当代工业、国民福利和国家安全的要求,都已判处它的死刑。” 他为什么这样评价农奴制?你对农奴制有何看法? 思路提示:原因:他已认识到落后的农奴制已成为俄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障碍,影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必然被历史所淘汰。 看法:只有废除农奴制,尽快实现资本主义工业化,俄国才有出路。(农奴制所造成的社会危机:A.农民暴动严重威胁着沙皇的统治; B.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12. 三、新思潮的涌动 探究5:结合教材内容归纳:新思潮的涌动的背景、内涵和表现各是什么? 西欧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农奴制的阻碍及法国启蒙运动的影响 ◆背景: ◆ 内涵: ◆ 表现: 反对沙皇专制,废除农奴制。 ① 青年军官"十二月党人起义”(1825年) ② 平民知识分子(19世纪40-50年代)

  13. 阶级矛盾尖锐 工业落后 变革呼声越来越高 农奴制 “我憎恨你和你的皇座,专制的暴君和魔王,我带着残忍的高兴看着你的覆灭,你子孙的死亡。”——普希金 新思潮 认识3:思想上:出现反对农奴制和沙皇专制统治的新思潮。

  14. 俄国 欧洲 克里米 亚半岛 黑 海 奥斯曼帝国 四、克里米亚战争(1853-1856)

  15. 探究6:结合教材内容归纳:克里米亚战争爆发的原因有哪些?交战双方有哪些?战争结果怎样?探究6:结合教材内容归纳:克里米亚战争爆发的原因有哪些?交战双方有哪些?战争结果怎样? ◆起因:1)扩大在地中海和西亚等地的势力, 攫取更多的土地; 2)转移国内矛盾; 3)俄国入侵土耳其侵犯了英法在土耳 其的利益。 ◆ 双方:俄国VS英国、法国、土耳其 ◆ 结果:俄国战败

  16. 探究7:结合材料思考:克里米亚战争中俄国战败原因有哪些?结合原因分析其实质?探究7:结合材料思考:克里米亚战争中俄国战败原因有哪些?结合原因分析其实质? 材料1:当时英法的大部分军队都已使用新式步枪—有线膛枪,俄国95℅的士兵仍然使用射程只有300步的拿破仑时代的旧式火枪—滑膛燧发枪(射程仅是英法的三分之一)。英法和土耳其共有作战用的蒸汽舰281艘,俄国黑海舰队多数为帆船,蒸汽舰只有24艘。英、法向前线运送物资,在海上使用的是蒸汽机驱动的轮船,俄国使用的是木牛和木制帆船。俄国的铁路还未修到南部,俄国军队在国内调动的时间比英、法军队从本国调往战场所需的时间还要长。这场战争充分暴露了农奴制俄国的落后和腐朽。 ——《世界史》 材料2:恩格斯在谈到这次战争时写道:“克里米亚战争的特点就是一个采用原始生产形式的民族对几个拥有现代生产方式的民族进行绝望的搏斗。” 败因:直接原因:军事装备落后、交通运输落后、经济落后。 根源:落后的农奴制 实质:落后封建农奴制国家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间的战争

  17. 探究8:结合材料和教材P93页最后一自然段归纳:克里米亚战争中俄国战败对俄国产生了什么影响?对俄国有何启示?探究8:结合材料和教材P93页最后一自然段归纳:克里米亚战争中俄国战败对俄国产生了什么影响?对俄国有何启示? “文明现正以它的力量反对我们,我们已为与文明的这场斗争做什么准备工作了吗?我们不能以我们所有广阔的领土和无数的人口来对付这场斗争。当我们谈论反对拿破仑的光荣战役时,我们忘记了自那时以来,欧洲一直在进步的道路上稳步前进,而我们却一直停步不前。我们不是在走向胜利,而是在走向失败,我们唯一得到的一点安慰是,俄国将通过这一经历学到今后对它的发展有用的一课。”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 战败影响: 1)俄国国际地位急剧下降 2)俄国内矛盾进一步激化 3)俄国人士气遭沉重打击 充分暴露了农奴制和沙皇专制的腐朽,推动了俄国农奴制改革。 认识4:军事上:克里米亚战争惨败,推动了俄国农奴制改革

  18. 探究9:结合材料和本节课所学知识归纳: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背景?探究9:结合材料和本节课所学知识归纳: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背景? 材料1:什么力量迫使他们搞改革呢?这就是把俄国拖上资本主义道路的经济发展的力量。地主、农奴主不能阻挠俄国同欧洲商品交易的增长,不能保持住旧的崩溃经济形势。如克里米亚战争显示出农奴制俄国的腐败和无能。解放以前,农民的“叛乱”每十年都要高涨一次。这使头号大地主亚历山大二世不得不承认,从上面解放比等待从下面推翻要好些。 ——列宁《农民改革和无产阶级农民革命》 材料2:继续拖延只会引起更大的灾祸,对整个国家,特别是对地主会造成有害的、灾难性的后果。 ——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在国务会议上

  19. 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背景: ★政治上:农奴制激化了阶级矛盾,沉重打 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 ★经济上: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 的发展。 (根本原因) ★思想上:出现反对农奴制和沙皇专制统治 的新思潮。 ★军事上:克里米亚战争惨败,推动了俄国 农奴制改革 (直接原因)

  20. 19世纪中叶俄国社会情况分析 农奴生活贫困,农奴反抗,农奴骚动 农奴制,农奴是地主的私有财产 改革落后的农奴制 农奴制下,缺乏自由劳动力、工业投资、国内市场 受到工业革命影响,但远远落后于西欧主要国家 受到西欧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影响,对落后制度不满 十二月党人起义,知识分子的激烈争论(新思潮) 武器装备、交通运输、指挥系统、后勤供应 克里米亚战争,俄国战败,国际地位下降,国内矛盾进一步激化 俄国的落后

  21. 2 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亚历山大二世自幼接受过欧洲自由主义思想,专门研究过农奴制问题,并释放过一批农奴。他清楚地认识到:“强迫的农奴劳动,无论是工业方面还是农业方面,经济上的不利情形已经是很清楚了。如不废止农奴制,国内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是不可能的。” ——潘克拉托娃主编《苏联通史》

  22. 一、改革的酝酿 探究1:结合上节课内容思考:能否从内忧外患角度去分析俄国沙皇统治面临的形势?改革前俄国社会矛盾焦点是什么? 背景: ◆ 内忧:局势动荡不安(农民起义、十二月党人起义、新思潮的涌动); ◆ 外患:国际地位下降(克里米亚战争失败) 改革前社会矛盾焦点:农奴制存废问题

  23. 探究2:结合以下材料分析:亚历山大二世进行改革的目的何在?探究2:结合以下材料分析:亚历山大二世进行改革的目的何在? 材料1:现行的农奴领有制不能一成不变,与其等待农奴自下而上地起来解放自己,倒不如从上面来废除农奴制度,解放农奴为好。 ——亚历山大二世1856年3月 材料2:继续拖延只会引起更大的灾祸,对整个国家,特别是对地主会造成有害的、灾难性的后果。因而宜尽快通过改革方案。  ——亚历山大二世1857年2月 目的:化解统治危机,增强国力,重振大国威望。

  24. 探究3:结合所学知识和教材P95内容归纳:为了使改革顺利开展亚历山大二世是怎样酝酿改革?探究3:结合所学知识和教材P95内容归纳:为了使改革顺利开展亚历山大二世是怎样酝酿改革? ◆个人决心:亚历山大二世决心通过改革解决 农奴制的问题 ◆借鉴历史:吸取以前改革失败的经验教训 (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尼古拉一世 的改革)。 ◆大造舆论:借助报纸舆论宣传,化解改革阻力。 ◆组织措施:成立各层次的专门的委员会,讨论、 草拟解放农奴问题。

  25. 探究4:结合教材P95内容归纳:当时有哪几种改革法案?探究4:结合教材P95内容归纳:当时有哪几种改革法案? A、农业地区:地主不愿解放家用奴也不愿交土地分 给农民,还希望增加土地和加强对农 民的控制; B、工商地区:解放农奴,但农奴要交赎金; C、草原地区:逐步分给农奴土地,但农奴要服劳役。 探究5:结合当时俄国的发展形势,请你判断一下,亚历山大二世会选择哪一种方案? 第二种方案。思路提示:当时俄国远远落后于西欧地区,克里米亚战争失败使俄国国内弥漫一种失败感;农奴制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农奴制下,农民纷纷暴动。

  26. 首先现金支付赎金的20%--25% • 余款在49年内对政府逐步还本付息 • 还清本息后才合法拥有土地 • 付清赎金前,须服劳役,付代役租,不能随意离开赎地 A、要交付赎金 B、承担各种义务 C、服从地主关于份地的决定 二、改革的内容 ——“二一九法令” (1861.3.3) 探究6:结合教材内容归纳:改革的主要内容有哪些?(政治、经济、组织) 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地主不得买卖或干涉其生活。 政治上: 经济上: ①土地仍属地主所有,农民可赎买一块份地,但大小,肥瘠由地主决定,同时农民应承担的义务也由地主决定; ②份地须高价赎买,未付清赎金前,农民仍须给地主服劳役、交代役租。 思考:农民赎买份地需要哪些条件? 组织上: 强化村社对农民的管理(由村社负责农民份地赎金和赋税的缴纳,农民须得到村社的同意才能脱离村社)

  27. 探究7:结合以下材料、改革内容和教材P97内容思考:如何评价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探究7:结合以下材料、改革内容和教材P97内容思考:如何评价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 材料1: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就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道路上的一步,这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列宁《关于纪念日》 材料2:1877~1878年欧俄部分的9150万俄亩的私有土地中,有7300万俄亩属于封建地主,占了80%。部分劳动力仍被束缚在封建经济活动中,依靠封建地租进行生产。农民在改革中得到的土地,按1861年的土地市价计算仅值5亿多卢布,但到1905年为止,农民共付出20亿卢布赎金。农民虽付出了高昂的赎金,但得到的土地比改革前少了,质量也更差了。——《世界史》 材料3:(这次改革)实际上是对农民进行残酷的掠夺,是对农民施行一系列的暴力和一连串的侮辱。——列宁 材料4:一切都翻了个,一切都刚刚开始 ——列夫.托尔斯泰《复活》开篇

  28. 三、评价 性 质:封建地主主持下的自上而下的资产阶 级性质的改革运动。 进步性: ① 废除了农奴制,推动了俄国社会的发展; ② 农奴在法律上获得自由,扩大了俄国自由劳动力的来源,有利于工业革命的发展; ③ 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促进了俄国农业乃至经济的发展; ④ 促使了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过渡转变;

  29. 三、评价 局限性: ① 不彻底性:保留大量封建农奴制残余;农民很 大程度上仍被束缚在土地上; ② 掠夺性:“解放”后的农奴被剥夺得一干二净; ③ 欺骗性:改革后农民土地比原来还少,不足以 维持生计,重新再受盘剥。

  30. 课外探究1:阅读教材学习延伸的三段材料,思考下列问题:(1)材料一和材料二的人物对待二一九法令的态度有什么不同?(2)你是否同意材料三中的“改革是对农民的诈骗”这一说法?课外探究1:阅读教材学习延伸的三段材料,思考下列问题:(1)材料一和材料二的人物对待二一九法令的态度有什么不同?(2)你是否同意材料三中的“改革是对农民的诈骗”这一说法? 思路提示: 1、材料一是否定改革,材料二是肯定改革。 2、材料三认为“改革是对农民的诈骗”的原因: (1)存在严重的封建残余。 (2)农民仍然受到地主控制的村社严格管理,仍然被束缚在土地上。 (3)改革实质上是对农民的一次大规模掠夺,农民缴纳的赎金远远高于当时的地价。 (4)改革后的农民重新受到地主的盘剥和奴役,生活状况仍然恶化。

  31. 3 农奴制改革与俄国的近代化 概念解读——近代化 近代化是指从传统的以自然经济为主的农业宗法社会逐渐向商品经济发达的现代工业法制社会转型的过程。具体来说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经济领域:工业化、全球化 政治结构:民主化、法制化 社会结构:城市化、都市化 思想观念:理性化、科学化 俄国的近代化指俄国由封建农奴制社会向资本主义工业社会的转型,启动于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的农奴制改革。 探究1:请同学们结合本课整体内容归纳: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32. 探究2:阅读教材第一目归纳: (1)改革如何推动了俄国的经济近代化(表现和原因)? (2)经济近代化过程中还存在哪些局限性? ◆ 经济近代化的表现: 1、封建经济解体,资本主义农业逐渐成为俄国农业的主要成分; 原因: ①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生产技术和生产结构的更新。 ②农村社会分化加剧(农民、富农、地主) 2、资本主义工业发展明显加快。 原因: ①改革增加了自由劳动力,扩大了市场 ②政府制定了扶植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政策 ③两次工业革命的先后进行 局限性:(1)总体水平仍远远落后于美国和西欧;(2)对外国尤其是法国资本依赖严重;(3)发展很不平衡。

  33. 探究3:阅读教材完成下表 参照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建立了地方和城市自治机构;地主、富农、资产阶级进入自治机构。 有财产限制; 权力上有限制,实权掌握在沙皇任命的行政官员手中。 农村仍按旧制度审理案件,农民受到不公正待遇。 废除了等级审判制度,建立了陪审制度和律师制度,实行公开审判。 缩短服役年限,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建立西方式的军事管理体制。 促进军队的近代化 鼓励社会和个人办学,扩大大学的自主权,允许引进西方书籍。 推动教育近代化 改革后仍是封建君主专制的国家,沙皇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客观上促进了西方资产阶级的思想传入俄国,越来越多的俄国人看到了沙皇统治下俄国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差距,变革的愿望日益强烈。

  34. 亚历山大给俄国 带来的“文明” 观看漫画思考:1、“文明火炬”是指什么?“到西伯利亚去”又说明了什么? 2、该漫画反映了俄国历史上什么重大历史事件?说明了什么问题? 3、这一事件涉及哪些领域?

  35. 思路提示: 1、“文明火炬”是指西欧资产阶级思想和统治制度 “到西伯利亚去”说明改革不彻底,带有明显局限性,改革后仍然是封建君主专制的国家,沙皇权力至高无上,任何对沙皇专制的挑战都要受到惩罚。 2、政治改革。 说明改革不彻底,带有明显局限性,改革后仍然是封建君主专制的国家,沙皇权力至高无上,任何对沙皇专制的挑战都要受到惩罚。 3、政治体制、司法体制、军事、教育等领域

  36. 俄国近代化的特点: ①1861年的农奴制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近代化道路,但其浓厚的封建专制残余,依然使它相对落后。 ② 不过俄国的国土广阔,内部资源、市场潜力较大,因此俄国的近代化可以依赖于内部发展和建设,这也是它的特殊之处。 思维拓展,感悟历史 探究4:结合所学知识思考:俄国近代化有何特点?

  37. 改革后的俄国: 保留大量封建残余: 政治上:仍是封建君主制国家 经济上:农奴制残余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使社会矛盾日益激化 资产阶级:既不满政治上无权,又要依附地主阶级 农民阶级:受双重压迫,生活仍贫困,反抗不断 平民知识分子:形成民粹派,主张革命推翻沙皇 专制统治 刺杀亚历山大二世 新沙皇中止改革措施,进一步加强专制,促进革命形势走向成熟

  38. 课外探究2:关于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性质,有下列两种观点:课外探究2:关于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性质,有下列两种观点: 观点一: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是沙皇以国家名义实行的一次自上而下的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观点二: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是沙皇为巩固封建统治而进行的自上而下的封建改革。 请回答:你同意哪一种观点?为什么?

  39. 史论结合 思路提示: 同意观点一。因为①它客观上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必需的自由劳动力、国内市场和资金,促使俄国工业迅速发展。在19世纪80年代便基本完成了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逐渐在国民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顺应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是俄国从封建生产方式过渡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转折点。②改革也使农奴人身得到解放,挣脱了封建生产关系的束缚,获得了一定的生产和生活资料,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富农采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经营农业,到19世纪80年代,资本主义农业逐渐成为俄国农业的主要成分。

  40. 史论结合 思路提示: 同意观点二。①从改革内容上看,它是在保护地主阶级利益的前提下进行的,实质上是地主阶级对农民的一次“合法”的掠夺。其表现为:最好的农田为地主所有;农民所得份地不仅比原来耕种的份地少,而且还要交纳高出地价数倍的赎金。所以,当农民真的“解放”以后,实际上已变得一贫如洗了。他们大多数无法独立经营,只能向地主租地、借款,失去的枷锁又重新戴上。②从政治上看,这次改革并没有触动封建的沙皇专制制度。所以说这次改革实质上是一次封建性质的改革。

  41. THANK YOU! 再见

  42. 赫尔岑 车尔尼雪夫斯基 知识分子(19.C.40-50) 守旧派:主张平缓改革(自上而下,自愿协调) 改革派:解放农民,由农民向地主赎取份地; 激进派:无条件给予农民自由和土地; 认为农民革命是获得解放的唯一途径,也就是要推翻农奴制和沙皇专制 号召俄国一切进步力量为农民解放和实现民主而斗争

  43. 阅读下列材料思考回答: “五名十二月党人领袖被处死时,沙俄当局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举行了一次盛大的祈祷式,以示庆祝。赫尔岑后来写道:我参加了祷告式,我当时只有14岁,隐没在人丛中,就在那里,在那个被血淋淋的仪式玷污了的圣坛面前,我发誓要替那些被处死行的人报仇,要跟这个皇位、跟这个圣坛、跟这些大炮战斗到底。” (1)材料中,“五名十二月党人领袖”为什么会被处死? (2)赫尔岑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位怎样的人物?他的基本主张与十二月党人有何相同之处? (3)从材料可以看出十二月党人活动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发动武装起义,试图推翻沙皇专制统治,废除农奴制 是俄国历史上杰出的平民知识分子革命家。他的主张是无条件给予农民自由和土地。相同点:受西方进步思想影响,反对沙皇专制,主张废除农奴制。 打击了沙皇专制制度,唤醒了俄国民众,鼓舞了更多的人为废除农奴制度进行斗争。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