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3

基于广泛科研资源的工程文化体验 -清华大学全校性公共选修课程“实验室科研探究” 汇报人:清华大学 卢达溶

基于广泛科研资源的工程文化体验 -清华大学全校性公共选修课程“实验室科研探究” 汇报人:清华大学 卢达溶. 1. 主要内容. 课程设立的背景和目标. 课程的教学实践及进展. 2. 3. 课程的教学效果. 1. 课程设立的背景和目标. 课程设立背景. 伴随着知识经济和全球化脚步的加快,以及政治、经济、环境不确定性的增加,近些年来 产业界、教育界展开了关于教育如何适应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全球性讨论。.

kimn
Download Presentation

基于广泛科研资源的工程文化体验 -清华大学全校性公共选修课程“实验室科研探究” 汇报人:清华大学 卢达溶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基于广泛科研资源的工程文化体验-清华大学全校性公共选修课程“实验室科研探究”汇报人:清华大学 卢达溶

  2. 1 主要内容 课程设立的背景和目标 课程的教学实践及进展 2 3 课程的教学效果 清华大学基础工业训练中心

  3. 1.课程设立的背景和目标 清华大学基础工业训练中心

  4. 课程设立背景 伴随着知识经济和全球化脚步的加快,以及政治、经济、环境不确定性的增加,近些年来产业界、教育界展开了关于教育如何适应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全球性讨论。 清华大学基础工业训练中心

  5. 2001年至2006年,美国国家科学院、国家工程院和国家研究理事会共50名院士联合完成了题名为“2020年的工程师”项目研究,他们的报告认为:“适应未来的教育必须确定综合化的思路,创建综合化的课程”;“工程学位还将成为文科学位的预备学位,管理、医学、法律和商业的学生都必须具备基本的工程素养”2001年至2006年,美国国家科学院、国家工程院和国家研究理事会共50名院士联合完成了题名为“2020年的工程师”项目研究,他们的报告认为:“适应未来的教育必须确定综合化的思路,创建综合化的课程”;“工程学位还将成为文科学位的预备学位,管理、医学、法律和商业的学生都必须具备基本的工程素养” 清华大学基础工业训练中心

  6. 美国哈佛大学2008年2月7日公布的其30年来最大的一次课程调整方案,也试图用更加强调科技教育和国际化的全面教育来塑人,实现“培养出来的年轻人与进校时大不一样”,以应对不确定性越来越大的世界和未来。美国哈佛大学2008年2月7日公布的其30年来最大的一次课程调整方案,也试图用更加强调科技教育和国际化的全面教育来塑人,实现“培养出来的年轻人与进校时大不一样”,以应对不确定性越来越大的世界和未来。 清华大学基础工业训练中心

  7. 在中国,教育部2007年“2号文件” 提出“实施质量工程,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要求。   在清华,进一步明确为: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培养和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这是我校最主要的社会责任和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根本追求。 清华大学基础工业训练中心

  8. 1 .贯彻“厚基础、宽口径、强实践、重创新”培养理念 • 2 .把科研积累转化为本科教学资源,充实因材施教。 • 3 .优化学生学习过程,实现通识教育与宽口径专业教育的有机衔接。 • 4 .将教育由知识育人推进到文化育人 学校一直都在寻找落实的措施 如何实现? 清华大学基础工业训练中心

  9. 2.课程的教学实践及进展 清华大学基础工业训练中心

  10. “实验室科研探究”是在本科教学评估期间涌现的新型课程“实验室科研探究”是在本科教学评估期间涌现的新型课程 • 该课程是动员全校资源和力量,群策群力,一步步实现上述理念的大型教改探索,显示了学校和广大老师改进学生的学习状态,优化培养过程质量的决心和努力。也与当前国际上教学改革的基本思想不谋而合。 清华大学基础工业训练中心

  11. 创新的教学管理模式 教 师 依托 组织 筛选典型科研成果 教学 单元 实验室 学 生 评估办 教务处 实验室与设备处 注册中心 基础工业训练中心 清华大学基础工业训练中心

  12. 教师:用通俗的语言和直观的形式在现场全方位展示科研过程,现身说法地与学生交流讨论,讲述项目的背景、立项和实施的过程、所依托的装备条件和遇到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经验教训和心得体会;同时精选人文讲座,从文化、传统、伦理、论理、心理等方面引导学生思考和体验。教师:用通俗的语言和直观的形式在现场全方位展示科研过程,现身说法地与学生交流讨论,讲述项目的背景、立项和实施的过程、所依托的装备条件和遇到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经验教训和心得体会;同时精选人文讲座,从文化、传统、伦理、论理、心理等方面引导学生思考和体验。 • 学生:从所有单元中跨学科自主选择8个单元计1学分,各学期可接续选探究课(Ⅰ)-(Ⅳ),最多可积4学分,跨学科观摩32个项目。 清华大学基础工业训练中心

  13. 教学目标: • 使学生形成广阔的视野,尽早取得工程文化体验; • 使学生有合法渠道更理性地实践和探索; • 推动学生自觉地规划并发展自己。 清华大学基础工业训练中心

  14. 教育目标: 1. 与学校科研教学的“活细胞” 0距离接触,共同守望清华精神,提高精神素质; 2. 体现人文关怀,使学生沐浴到细柔缓慢却润物细无声的渗透力; 3. 同时感受实践的意义和思想的力量; 4. 为学为人,更好地融入社会。 清华大学基础工业训练中心

  15. 课程进展顺利 该课程经过两年的教学实践和建设,目前已经发展到有32个院系近百个教学单元参与授课,涉及文、理、工几乎所有的一级学科和大部分二级学科,每学期的选课学生人数基本稳定在5、6百人。教师参与的积极性很高,学生反映也很好。 清华大学基础工业训练中心

  16. 寻宝图 各教学单元的上课地点分布 清华大学基础工业训练中心

  17. 清华大学基础工业训练中心

  18. 清华大学基础工业训练中心

  19. 清华大学基础工业训练中心

  20. 清华大学基础工业训练中心

  21. 02.太阳能利用中的材料科学 清华大学基础工业训练中心

  22. 12.现代电子制造与可靠性 清华大学基础工业训练中心

  23. 14.高分子的材料设计及新奇应用 清华大学基础工业训练中心

  24. 17.水污染控制生物技术及原理 清华大学基础工业训练中心

  25. 20.智能机器人中的视觉传感与控制技术 清华大学基础工业训练中心

  26. 30.陶瓷艺术 清华大学基础工业训练中心

  27. 31.汽车驾驶实践与工况测试 清华大学基础工业训练中心

  28. 35.河流模型试验与数字仿真 清华大学基础工业训练中心

  29. 39.用电子动量谱仪进行电子轨道成像 清华大学基础工业训练中心

  30. 42.物流配送系统规划 清华大学基础工业训练中心

  31. 66.清华古籍与文物—收藏、保护与研究 清华大学基础工业训练中心

  32. 67.(院士讲座)自主创新之路 清华大学基础工业训练中心

  33. 75.碳纳米管合成实验课 清华大学基础工业训练中心

  34. 师生交互的课程专用网站建设 清华大学基础工业训练中心

  35. 价值取向 思维方式 情感模式 行为模式 推进文化育人,实现全面发展 人的塑造——全面发展 工程文化 政治、艺术 大学文化 的 整体感 科技工程 人文社科 工业文明 经、法、新闻 工程实践 文、史、哲学 倚综合推动创新 非宁静无以致远 清华大学基础工业训练中心

  36. 3.课程的发展和教学效果 清华大学基础工业训练中心

  37. 注重融通、优化全局 • “这门课有可能打通很多其他课程打不通的脉络” • 与新生研讨课相融通,延续扩大其效果; • 与SRT计划、学生赛事、社会实践、科研课题相融通,为这些创新培养环节做铺垫; • 与第一课堂教学相融通。既是第一课堂的前期铺垫,又是其后继实践,使基本概念和基本实验技术在不同场合、不同层次多次出现,在理论与实践交互中贯通和升华。 这样使单个的培养环节在教学链的融通中增加了附加值。 清华大学基础工业训练中心

  38. 通识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 专业研讨课 SRT 以赛代考 找到兴趣点 跨学科通识 专业培养 交叉边缘 稳定的教学计划 活跃的实践探究 创造性环境 启发思维 与专业结合,深入研究 拓宽眼界 新生研讨课 实验室科研探究 必修理论和训练 通过整合融通优化培养过程 创新平台 基础平台 清华大学基础工业训练中心

  39. 注重探究、深化内涵 1.改善课程安排,以6(探)+2(究)形式提供深入探究的渠道,为其它创新培养环节做好铺垫; 2.建立课程专用网络平台,为每个老师开辟探究空间,组织师生互动和跨专业研究选题,积累资料,并帮助学生收敛自己的关注点 ; 3.搭建知识整合的脚手架,加入哲学思考的催化剂。 优化学习过程,改进学习状态,使每个学生每走一步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充分发展和最佳发展。 清华大学基础工业训练中心

  40. 注重研究、提升质量 1.优化课程结构 宏观:实践本位-系统思维-社会、人文视角 微观:知识-方法论-为学为人 2.理清课程层次 探-究-参与 ,在铺垫教学链上提高整体附加值 3.形成课程风格 规模化培养,个性化发展 师生互动,建立人文关怀型教育关系 清华大学基础工业训练中心

  41. 注重总结、创新管理 1.教育管理明确尽早进入综合工程实践,取得工程文化  体验的意义; 推动学生加强自我规划 2.课程管理认真落实课程教学6要素 :         讲授 讨论 作业 实践训练 考核 教材 3.资源管理实体资源; 隐性资源(传统作风 榜样作用 技术              专长 研究方法 学生认知度) 4.队伍管理动态团队 ,管理协同; 组织结构虚拟化,业务流程精细化 清华大学基础工业训练中心

  42. 多样的知识背景,多样的拔尖人才 多彩的花朵:各个学生知识结构各有不同,从而有不同的思维角度 因材施教+因材求教 牢固的根基:每个学生都有扎实的通识和专业基础 规模化培养,个性化发展;各按步伐,共同前进 清华大学基础工业训练中心

  43. 请批评、指正! 谢谢! 清华大学基础工业训练中心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