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9

水質污染與生物棲地營造

水質污染與生物棲地營造. 張文亮. 花蓮富里,張文亮攝. 傳統的水質污染研究,是以人為最核心的考慮對象,著重飲用水的觀點。在 1850 年以前,水質污染最主要的影響,是飲用水的安全;後來,受到飲用水加氯消毒,水質污染的研究重心逐漸轉向土壤與作物。. 苗栗南庄,倪宏坤攝.

Download Presentation

水質污染與生物棲地營造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水質污染與生物棲地營造 張文亮 花蓮富里,張文亮攝

  2. 傳統的水質污染研究,是以人為最核心的考慮對象,著重飲用水的觀點。在1850年以前,水質污染最主要的影響,是飲用水的安全;後來,受到飲用水加氯消毒,水質污染的研究重心逐漸轉向土壤與作物。傳統的水質污染研究,是以人為最核心的考慮對象,著重飲用水的觀點。在1850年以前,水質污染最主要的影響,是飲用水的安全;後來,受到飲用水加氯消毒,水質污染的研究重心逐漸轉向土壤與作物。 苗栗南庄,倪宏坤攝

  3. 在1880年代,開始注意水質對於土壤鹽化 (soil salinity) 與鹼化 (soil alkalinity),對於作物的生長逆境關係,包括作物滲透壓的調適、營養份的均衡等。而後,水質的處理與安全的排放,成為水質污染發展的重點。在1880~1950年間,飲用水的安全與灌溉水的研究,持續的發展。 花蓮富里,張文亮攝

  4. 1950年代以後,水質污染的重點開始逐漸轉移,主要的關鍵是,發現污水經過處理以後,並不能夠完全解決河川與近海的污染問題,因為水質污染的處理,是以物理性的懸浮性顆粒,以及生物性的生化需氧量為主,但處理過後所排放出過多的氮與磷,仍然造成承受水體水質的優養化(eutrophication)。 臺北坪林,倪宏坤攝

  5. 因著水質優養化,藻類過度滋生,發生藻華現象 (algae bloom),在白日與黑夜,因著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過度旺盛,使得水中溶氧濃度有劇烈的改變。白日溶氧過高,甚至超過飽和溶氧 (9 mg/L);夜間溶氧降低,甚至低於 5 mg/L,很少魚貝類能夠忍受在短時間內溶氧如此大的變化。 南投埔里,倪宏坤攝

  6. 水中的溶氧濃度超過 9 mg/L,呈現過飽和現象 (oversaturation) 時,魚貝類的鰓很容易受水中氣泡阻塞,導致窒息死亡,或是全體遷移到其他的地方;水中的溶氧濃度若低於 3 mg/L,在水體底部容易產生對生物體有劇毒的硫化氫與硫化菌,所以在優養化的水體中,底棲生物或是在底部覓食的魚類容易在夜間死亡。 張文亮攝

  7. 1950年代以後水質污染研究的轉移,主要包括:1950年代以後水質污染研究的轉移,主要包括: • 1.) 以魚貝類以及水生昆蟲,作為水質污染的指標; • 2.) 將水質污染的淨化,融入水域生態系統 (ecosystem); • 3.) 1990年代以後,興起水質污染區生物棲地的營造,目的在棲地的營造,使得生物獲得棲息空間,更具生態系統的功能,促進水質自然淨化。 • 對於近代期待結合生態與工程的科學家或工程師而言,產生了更高的挑戰。 臺北坪林,張文亮攝

  8. 生物棲地的營造 張文亮 花蓮富里,張文亮攝

  9. 在聖經的創世記裡,上帝對人說,要管理空中的飛鳥與海裡的魚。當時的人聽到這樣的吩咐,可能沒有聽得很仔細,以致於我們現在,大學裡還無法開授「海洋魚類管理學」,也沒有「空中飛鳥管理學」。在聖經的創世記裡,上帝對人說,要管理空中的飛鳥與海裡的魚。當時的人聽到這樣的吩咐,可能沒有聽得很仔細,以致於我們現在,大學裡還無法開授「海洋魚類管理學」,也沒有「空中飛鳥管理學」。

  10. 嘉義東石,張文亮攝 • 人是陸地上的生物,如何管理水裡的魚類,或是空中的飛鳥呢?以致於長期以來,人類對於魚類或飛鳥,不是在爭辯要吃多少,就是魚或鳥裡面有多少營養等這些問題,很少談該如何管理。

  11. 整個棲地營造的開始,便是有一個人,首先回覆了這個問題。因著這個人的回覆,雖然答案還不是很成熟,卻成為了近代非常重要的學科,是棲地營造的創世記。這個人是格林費爾 (Joseph Grinnell, 1877~1939),生態工程與生態棲地營造的思考,便是從這個人開始。 http://mvz.berkeley.edu/Grinnell.html

  12. 格林費爾是個念藝術的學生,在1901年於史丹福大學取得藝術碩士學位;但是他認為,在自然界進行精確與長期的觀測,並將觀測的結果賦予活潑的理念,也是藝術。因此他沒有去畫畫或攝影,而是到麻省理工學院擔任生物學老師;在課餘,到阿拉斯加調查極地陸生鳥種的種類,然後順著阿拉斯加南下,到加拿大沿海,甚至美國西岸的海邊,研究鳥類的分布。格林費爾是個念藝術的學生,在1901年於史丹福大學取得藝術碩士學位;但是他認為,在自然界進行精確與長期的觀測,並將觀測的結果賦予活潑的理念,也是藝術。因此他沒有去畫畫或攝影,而是到麻省理工學院擔任生物學老師;在課餘,到阿拉斯加調查極地陸生鳥種的種類,然後順著阿拉斯加南下,到加拿大沿海,甚至美國西岸的海邊,研究鳥類的分布。 美國加州,張文亮攝

  13. 他在1904年提出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有一種特殊的鳥種小黃鶯 (Chestnut-backed Chickadee, Parus rufescens),其分布從阿拉斯加一直到加州,數千公里的範圍 (range) 都能夠存在;但是其所存在範圍的寬度,卻只有幾十公里。 http://flickr.com/photos/18092121@N00/373045384/

  14. 圖1:小黃鶯在太平洋東岸的分布 • 資料來源:Grinnell, J. 1904. The Origin and Distribution of the Chest-Nut-Backed Chickadee. The Auk, Vol. 21, No .3, pp364~382.

  15. 圖2:小黃鶯在美國西岸的分布 資料來源:Grinnell, J. 1904. The Origin and Distribution of the Chest-Nut-Backed Chickadee. The Auk, Vol. 21, No .3, pp364~382.

  16. 格林費爾所提出的這份報告,是近代研究生物棲地的經典之作,因為整個生態棲地的營造,就是從這裡開始。格林費爾在此篇研究報告裡,首先採用「棲地」(habitat) 這個名詞,早期habitat只用於形容人的生活習性,沒有用在野生動物身上。 美國加州,張文亮攝

  17. 美國加州,張文亮攝 • Habitat的字源是abit,是ability的起源,代表人的能力,可以選擇所要居住的地方。格林費爾認為,不只是人類有這種能力,動物也有能力選擇其要居住的地方。他將這個用於人習性的單字,賦予新的意義,來表示動物選擇居住範圍的能力。

  18. 這是個革命性的思考。他於研究中提出,小黃鶯是否真的具有選擇棲地的能力?這棲地的特性是什麼?人類會不會改變這個棲地的特性,以致於小黃鶯失去了可以棲息的空間?這是個革命性的思考。他於研究中提出,小黃鶯是否真的具有選擇棲地的能力?這棲地的特性是什麼?人類會不會改變這個棲地的特性,以致於小黃鶯失去了可以棲息的空間? http://flickr.com/photos/mattandjess/2245687178/

  19. 第一步,格林費爾以族群學 (population theory) 的概念,提出小黃鶯在空間中呈現常態分布,當愈接近常態分布平均值,便是物種愈好棲息的所在。而這棲息所在的特性,經過仔細的研究,發現最主要的因子是空氣中的溼度,其次是針葉林所提供的遮蔭果效,末了則是針葉林所提供的食物。 圖3:空間中的常態分布

  20. 在地域上,從阿拉斯加一直到加州沿海,受到洋流影響,雖然非常乾燥、年降雨量不到500 mm,但是洋流的高溫使得海水蒸發成為空氣中的水氣進到內陸,使得空氣的相對溼度經常在80 %以上,小黃鶯大部分便在這樣的特性中存在。 http://species.wikimedia.org/wiki/Poecile_rufescens

  21. 當時格林費爾所做的實驗都是靠眼睛觀察,以及對鳥數目的紀錄。在初期的研究中,只憑仔細觀察而產生結果,雖然客觀性不足,但這樣的學習精神,應該為近代的生態棲地營造者所注意。 http://pro.corbis.com/search/Enlargement.aspx?CID=isg&mediauid=%7BF3A5F6DE-8F86-4FFC-8024-5FB2B6E802BF%7D

  22. 第二步,格林費爾以動物結構與行為學,來說明棲地的特性。他量測小黃鶯飛翔的距離、翅膀的寬度、尾羽的長度、喙的尖銳與強度,認為小黃鶯的尾羽與翅膀較短,適合短距離的飛翔,能在較高的針葉林中穿梭;其喙的尖度與強度,也適合取食針葉樹的松果。第二步,格林費爾以動物結構與行為學,來說明棲地的特性。他量測小黃鶯飛翔的距離、翅膀的寬度、尾羽的長度、喙的尖銳與強度,認為小黃鶯的尾羽與翅膀較短,適合短距離的飛翔,能在較高的針葉林中穿梭;其喙的尖度與強度,也適合取食針葉樹的松果。 http://www.dereila.ca/dereilaimages/Birds4.html

  23. 第三,格林費爾發現,只要空氣的相對溼度低於70%,其他的鳥類就會占優勢,小黃鶯幾乎不會出現,因此他提出,不同生物物種間的競爭或天敵,會限制小黃鶯在空間中的分布。第三,格林費爾發現,只要空氣的相對溼度低於70%,其他的鳥類就會占優勢,小黃鶯幾乎不會出現,因此他提出,不同生物物種間的競爭或天敵,會限制小黃鶯在空間中的分布。 圖4:不同小黃鶯分布的距離 資料來源:Grinnell, J. 1904. The Origin and Distribution of the Chest-Nut-Backed Chickadee. The Auk, Vol. 21, No .3, pp364~382.

  24. 表1:3種小黃鶯翅膀與尾羽的長度量測數據 資料來源:Grinnell, J. 1904. The Origin and Distribution of the Chest-Nut-Backed Chickadee. The Auk, Vol. 21, No .3, pp364~382.

  25. 其他鳥種 小黃鶯 圖5:小黃鶯與其他鳥種的常態分布

  26. 格林費爾進而解釋,當空氣的相對溼度逐漸消失,針葉林植物相便逐漸轉換為低矮的灌木林或草原,當鳥類在此移動時,會需要較長的尾羽,以利飛翔。 http://flickr.com/photos/55286571@N00/361336706

  27. 第四,格林費爾在1923年繼續提出,棲地會影響生物活動,生物活動也會受到棲地影響的研究。他以5種地鼠,探討其挖洞對於棲地土壤的影響。第四,格林費爾在1923年繼續提出,棲地會影響生物活動,生物活動也會受到棲地影響的研究。他以5種地鼠,探討其挖洞對於棲地土壤的影響。 圖6:格林費爾研究的地鼠 資料來源:Grinnell, J. 1923. The Burrowing Rodents of California as Agents in Soil Formation. Journal of Mammalogy, Vol. 3, No .3, pp137~149.

  28. 他首先提出,棲地是個動態 (dynamic) 的變化,不只動物會影響,人類可能也會影響。他亦是首先提出,因著人為的過度開發,可能會破壞到生物棲地的觀念,並進而提出,人類對於動物棲地的影響,不僅是對小黃鶯或是地鼠,而是會影響到所有生物。 圖7:地鼠打洞的痕跡 資料來源:Grinnell, J. 1923. The Burrowing Rodents of California as Agents in Soil Formation. Journal of Mammalogy, Vol. 3, No .3, pp137~149.

  29. 因此他下了個結論:大地上所有的生物,在空間上的分布,如果以生物族群作為考慮,會呈現常態性分布;而且更重要的,生物分布的空間,是受限於地理的條件,他把這條件稱之為barrier。在barrier之內,生物的棲息範圍稱為「領域」(territory),這些名詞我們現在都非常常用,是生物棲地營造的開始。因此他下了個結論:大地上所有的生物,在空間上的分布,如果以生物族群作為考慮,會呈現常態性分布;而且更重要的,生物分布的空間,是受限於地理的條件,他把這條件稱之為barrier。在barrier之內,生物的棲息範圍稱為「領域」(territory),這些名詞我們現在都非常常用,是生物棲地營造的開始。 圖8:地鼠打洞的痕跡 資料來源:Grinnell, J. 1923. The Burrowing Rodents of California as Agents in Soil Formation. Journal of Mammalogy, Vol. 3, No .3, pp137~149.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