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1

教材内容梳列

教材内容梳列. 第 一 课:孔子的德政主张 第 二 课:孔子的礼治主张 第 四 课:孔子坚忍不拔的奋斗精神 第 五 课:孔子的人生价值观 第 六 课:道德修养的主要内容和要求 第 八 课:孔子的交往观 第十一课:孔子的教育观 第十二课:感人的师生关系 第十三课:理想中的礼治社会 第十四课:孔子社会理想和人生理想的哲学基础. 第一课 为政以德. 《 为政以德 》 的主要思想是什么? 富民、教民、正己、举善、去恶.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的题目.

Download Presentation

教材内容梳列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教材内容梳列 • 第 一 课:孔子的德政主张 • 第 二 课:孔子的礼治主张 • 第 四 课:孔子坚忍不拔的奋斗精神 • 第 五 课:孔子的人生价值观 • 第 六 课:道德修养的主要内容和要求 • 第 八 课:孔子的交往观 • 第十一课:孔子的教育观 • 第十二课:感人的师生关系 • 第十三课:理想中的礼治社会 • 第十四课:孔子社会理想和人生理想的哲学基础

  2. 第一课 为政以德 • 《为政以德》的主要思想是什么? • 富民、教民、正己、举善、去恶

  3.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的题目 A.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B.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C.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言,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D.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E.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根据上述材料,分点概括孔子的“百姓观”。 1、以德、礼导民 2、富而后教 3、节用爱人,使民以时 4、反对横征暴敛 5、“足民”,藏富于民

  4.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的题目 A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B 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C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D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E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孔子对为政者自身提出了哪些要求?结合材料分析。

  5. 答案示例: 孔子认为,“政者,正也”。 作为国家的管理者,首先“正己”,端正自身,君主自身的修养是治国平天下的前提。孔子明确提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 第二,“举善”,统治者自身的榜样是对老百姓最好的教育,“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 第三,反对武力征服,主张“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 第四,统治者如果有感召力就能感化人,就如北极星,“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也就没必要“杀无道,以就有道”,而小人也自然会被感化。

  6.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的题目 13·9 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12·7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孔子一方面主张先“富之”后“教之”,一方面又宁可去“食”留“信”,二者有没有矛盾?怎样理解“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这句话?

  7. 答题要点: 从孔子“均无贫”、有若“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等言论看,孔子是认识到足民的重要性的,不能因为他的去食主张就否认他的足民思想。 “去民”一说,是在特定语境下对教民思想的强调。总体来说孔子更多强调“礼教”。

  8. 4 孔子说“均无贫”,这个“均”和历史上农民起义的口号“等贵贱,均贫富”的“均”意思是否相同?朱熹的《论语集注》把它解释为“各得其分”,你认为有没有道理? “均贫富”是站在穷人,即“贫”的立场上提出的重新分配社会财富的纲领, “均无贫”则是站在统治者,即“富”的立场上提出的调和阶级矛盾的主张。 因此,朱熹的解释应该是符合孔子原意的。

  9. 5孔子认为政治上最重要的事情是养生、送死和祭祀,要求统治者 “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他反对横征暴敛,认为“苛政猛于虎”。他劝鲁哀公减轻人民的赋税,藏富于民:“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这是否表明孔子是主张君民平等、贫富不分的呢?请简述之。 参考: 不是。孔子主张的不是均贫富,而是上下各得其分。 统治者节约用度、降税足民是为了维护统治; 百姓富足是国家安定的基础,而以信、孝悌等礼教教化百姓可以加强国家政权。

  10. 阅读《论语》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4分)阅读《论语》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4分) 材料1:南宫适问于孔子曰:“羿善射,奡荡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夫子不答。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14·5) 材料2: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13·6) 材料3:逢蒙学射于羿,杀羿。孟子曰:“是亦羿有罪焉……郑人使子濯孺子侵卫,卫使庾公之斯追之。曰:‘吾生矣。’其仆曰:‘夫子曰吾生,何谓也?’曰:‘庾公之斯学射于尹公之他,尹公之他学射于我。夫尹公之他,端人也,其取友必端矣。’庾公之斯至,曰:‘夫子何为不执弓?’曰:‘小人学射于尹公之他,尹公之他学射于夫子。我不忍以夫子之道,反害夫子。虽然,今日之事,君事也,我不敢废。’抽矢,扣轮,去其金,发乘矢而后反。”(《孟子·离娄下》,有删改)

  11. (1) 请根据羿和奡的事例简要说一说德和才能的关系。(1分) (2)从上面三则材料里面可以看出后羿被学生逢蒙所杀“不得其死然”,其根本原因在哪里?请作简要分析。(3分)

  12. (1) 请根据羿和奡的事例简要说一说德和才能的关系。(1分) 参考:道德为根本,才能为道德所用才是善用,反之为误用。人们不重视道德而重才能,因为只看到才能的功效而勿视才能违背道德所用时的危害。 (2)  从上面三则材料里面可以看出后羿被学生逢蒙所杀“不得其死然”,其根本原因在哪里?请作简要分析。(3分) 参考:根本原因在后羿自己,不在学生。(1分)后羿没有注重对学生进行道德审查和道德教化,对学生缺少道德上的约束力。(1分)后羿自己本身也没有做好学生的道德模范,对学生没有形成道德上的感召力量。(1分

  13. 阅读《论语》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5 分)A 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B 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C 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1)从“何以伐为?”和“焉用杀?”中可以看出孔子的政治主张。孔子提倡什么呢?(2)孔子强调“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的作用,但是他又叫他自己的学生对求“鸣鼓而攻之可也!”,这样做不是自相矛盾的吗?对此请谈谈你的看法呢?

  14. (1)为政以德(以德治国)(1分) (2)孔子为政的根本思想是以德治国,这种思想是值得肯定的,譬如说用礼教教化百姓(1分,肯定孔子的思想);但道德的作用并不是无上的,在特殊的环境中对待特殊的人应有不同的方式(1分);孔子觉得冉有是屡教不改的人,所以认为不必用道德感化的方法,而应当去声讨他(1分) 表述通顺、完整(1分)

  15. 古代儒家主张以德治国,现代社会更强调依法治国。治国应以“德”为重还是以“法”为重?请结合本课内容,写一篇不少于200字的短文,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古代儒家主张以德治国,现代社会更强调依法治国。治国应以“德”为重还是以“法”为重?请结合本课内容,写一篇不少于200字的短文,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16. 文章要点: “依法治国”是治理国家的根本方略。它是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是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障,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和根本利益。不断发展生产、改善生活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而生产的发展是以稳定的社会环境为前提的。因为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已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实行“依法治国”正是保证国家长治久安、经济持续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的一项重要举措。 德治是实行法治的根本保证。道德的实施不是凭借国家的强制力,而主要依靠社会舆论和传统力量以及人们的自觉来维护;法律则通过国家的强制力来强迫人们遵守。无论从立法还是司法实践中,都离不开道德的保证,再完备的法律都是靠人来执行的,特别是对执法者来说,如果道德水平低下,就会把法律作为谋私或滋生腐败的工具和土壤。法治与德治的实行,首先要做到依法治吏,以德治官,从而推进整个社会法治与德治的实行。

  17. 第二课 克 己 复 礼 • “仁”和“礼”的关系是怎样的? • 孔子的礼是建立在仁的基础上的礼,不仅讲制度、讲规范,还讲带着仁爱之心去执行这些规范; • 孔子的仁是礼指导下的仁,是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制度为前提和目的的仁爱,不是无差别的兼爱、博爱。(孝悌、节信等)

  18. 问题探究1 3·14 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16·2 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12·11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1·2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根据上述材料,说说你对“周礼”的理解。

  19. 周礼的核心是“各安其分”,强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制和血缘关系的宗法制度。所以孔子强调“孝”,“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 ”,孝敬父母是小孝,大孝者为孝于天下,看天下的老百姓如同自己的父母一样,到了这一步叫忠,所以忠臣必出孝子之门。

  20. 问题探究2 • 阅读《论语》中的几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4分) •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 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 “克己复礼”是孔子在“礼乐崩坏”时代倡导的理论主张和行为准则。 • (1)你对孔子的“礼”和“仁”是怎样理解的?(2分) • (2)宋儒理学家说克己复礼就是“存天理,灭人欲”,这和孔子的原意有什么不同?(2分)

  21. (1)(2分)“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礼是仁的外在表现形式和反映.当人的言行举止都合乎礼,合乎义,这就是“仁”了,“礼”是“仁”的前提,“仁”是“礼”的必然。(1)(2分)“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礼是仁的外在表现形式和反映.当人的言行举止都合乎礼,合乎义,这就是“仁”了,“礼”是“仁”的前提,“仁”是“礼”的必然。 • (2)(2分)宋儒把“克己复礼”看作是“存天理,灭人欲”,不强调君父的责任,只强调臣民的义务,将父权君权绝对化,未免狭隘。在孔子看来,“克己复礼” 不但对臣民人子有要求,对君王和父辈也有制约。

  22. 问题探究3 12·1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17·11 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 3·3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根据上述材料,说说“礼”与“仁”之间的关系。

  23. 根据上述材料,说说“礼”与“仁”之间的关系。根据上述材料,说说“礼”与“仁”之间的关系。 1、礼并不只有钟鼓玉帛等外在形式,还有决定、支配这些形式的内核,就是仁。 2、礼是仁的目的和外在表现。礼是建立在仁基础上的礼,不但讲制度,讲规范,还要带着仁爱之心去执行这些规范。

  24. 问题探究4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1.齐景公说“虽有粟,吾得而食诸”,你认为齐景公真正理解孔子的话了吗?2.为什么说“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25. 1.齐景公的结论只关心生活中的“吾”,只关心“吾食之”,并且是一个反问句,与孔子君臣父子天伦人伦关系的理解实在是天壤之别。2.我们的生命是父母给的,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他们给了我们人间第一爱。一个人如果连父母都不孝敬,就失去了对这个世界的爱的根本了。乌鸟尚知反哺,更何况人!1.齐景公的结论只关心生活中的“吾”,只关心“吾食之”,并且是一个反问句,与孔子君臣父子天伦人伦关系的理解实在是天壤之别。2.我们的生命是父母给的,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他们给了我们人间第一爱。一个人如果连父母都不孝敬,就失去了对这个世界的爱的根本了。乌鸟尚知反哺,更何况人!

  26. 问题探究5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选段中说弟子“服其劳”“先生馔”容易做到,而“色难”,请问难在哪里? 偶尔为父母做点什么,有美食就让给父母吃,这样的事一般人都能够做到。难在能够做得心甘情愿,和颜悦色,并且能够始终如一,持之以恒。

  27.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1.齐景公说“虽有粟,吾得而食诸”,你认为齐景公真正理解孔子的话了吗?2.为什么说“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28. 第四课 知其不可而为之 • “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

  29. 问 题 探 究 1、阅读下列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陈成子弑简公。孔子沐浴而朝,告于哀公曰:“陈恒弑其君,请讨之。”公曰:“告夫三子。”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君曰‘告夫三子’者。”之三子告,不可。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 对陈成子弑君一事,孔子为什么要“沐浴而朝”? 报告无效后为什么反复申说自己“不敢不告”? 这反映了孔子怎样的心情? 假设哀公同意了请求,让孔子负责此事,孔子会怎么做?

  30. “沐浴而朝”体现了孔子对这件事的重视。 “不敢不告”说明孔子一方面仍用大夫的政治责任要求自己,表现他对周礼的虔诚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另一方面孔子对鲁国君臣实现自己的要求原本就没有抱多大希望,此举反映了他“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 反复申说“不敢不告”反映了孔子无可奈何的心情。

  31. 孔子可能会怎么做呢? 孔子反对武力攻伐,但也并非绝对反对战争。 孔子对“八佾舞于庭”尚且无法忍受,更何况陈成子“臣弑君”为人伦大变,人人得而诛之,况邻国乎? 按孔子之志,必将正名其罪,上告天子,下告方伯,而率国以讨之。

  32.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接舆”要表达什么意思? 孔子想跟“接舆”说什么? 我们应如何看待“接舆”这类隐者?

  33. 接舆要表达的意思: “凤兮凤兮!何德之衰?”——用凤来比孔子,表现了对孔子的敬仰,但同时讽刺孔子在天下无道之时都不隐去,德行衰败,表现惋惜之情。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劝谏孔子不要再做徒劳之事,应避乱隐居。 “已而!已而!”——乱世已甚,不可复治。 “今之从政者殆而”——关心孔子,劝其不要于乱世从政,那样会给自己带来危险。

  34. 孔子会说什么? 从孔子说的“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如果天下有道,我又何必改变它呢),表明了孔子也知道天下无道是众所周知的。 但是,我们应该积极地去面对它、改变现状。这是一种社会责任,一种道义。

  35. 我们应如何看待“接舆”这类隐者? 礼崩乐坏的时代,许多知识分子知道时代不可挽回,不愿做“中流砥柱”。他们很了解孔子,孔子也知道他们不是等闲之辈,所以很想同他们交流,“欲与之言”。据记载,接舆是楚国的隐士,因为对当时社会不满,剪去头发,表示坚决不与统治者合作。屈原《涉江》“接舆髡首兮,桑扈蠃行”中提到的接舆就是他。 另类的的佯狂与其说是对统治者感到失望、厌恶和反抗,不如说是对救世的责任感进行挣扎与逃避。看到衰落,该怎么办呢?接舆是矛盾的,是铁肩担道义,担负起拯救文化的责任,还是放弃。政治混乱黑暗,旧文化衰落,推销礼制有着巨大危险,权衡之后,选择佯狂避世以安全自在。 孔子与这些隐士都是那个时代出类拔萃的知识精英,都忧国忧民,只是做法两样。

  36. 阅读《论语》中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桀溺)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 …… 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1)你认为楚狂接舆会赞成谁的观点? 颜回会赞成谁的观点? (2)你赞成谁的观点?为什么? 省考试院第二次例卷题、2009年考试说明例卷题

  37. (1)楚狂接舆会赞成桀溺的观点, 颜回会赞成孔子的观点。 (2)赞成孔子的观点。 ①孔子的言论反映了儒家积极入世的思想和改革社会的良好愿望。因为社会动乱、天下无道,才更需要有志之士为改革社会现状而努力,这是一种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和忧患意识。 ②乱世之中,假如人人明哲保身,那么乱就得不到抑制,其乱更甚,知其不可而为之实则体现了一种担当、奉献和牺牲的精神。 ③人生中总会遇到各种看似“不可为”的难题,倘若都以退避的姿态对待,问题永远存在,“为之”才有希望。

  38. 赞成桀溺的观点。 ①乱世之中,不可能凭一己之力就改变整个社会,这是必须正视的现实,不能自欺欺人。 ②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精神虽然可嘉,但事实上是时间和精力的无谓浪费。 ③洁身自好、修身养性、保存实力以待治世,这在乱世中不失为一种以退为进的方法。

  39.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1)荷蓧丈人留子路住在他家,杀鸡做饭给子路吃,又叫他的两个儿子出来相见,有何用意?(2)如何理解子路的“不仕无义”的一番言论?

  40. (1)荷蓧丈人留子路住在他家,杀鸡做饭给子路吃,又叫他的两个儿子出来相见,有何用意?(1)荷蓧丈人留子路住在他家,杀鸡做饭给子路吃,又叫他的两个儿子出来相见,有何用意? 荷蓧丈人一开始讽刺孔子不是生产,傲慢对待子路。见子路恭恭敬敬,又热情地接待他。 表明荷蓧丈人不失长幼之节,也向子路展示田园生活的宁静、安闲、团聚,实际上也向子路表明自己的政治主张,即清静无为,隐居避世。

  41. (2)如何理解子路的“不仕无义”的一番言论?(2)如何理解子路的“不仕无义”的一番言论? 在儒家看来,君臣之间是恩义关系:君对臣有恩(赐其奉禄),臣对君就应有义(守其大义)。 子路肯定荷蓧丈人重视长幼之节的同时,反对他废弃君臣之义,洁身自好,认为这样有才能、有学识的人就应该从政济世,帮助君主平定天下,这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所以说“不仕无义”。这是因为君子出仕,是为了践行君臣大义,即使学说不被当政者采纳,也应该出仕,继续做出不懈的努力。 孔子认为,不逃避现实,积极行道,是人臣应尽的职责,这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态度,比起隐士来是积极的。

  42.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既而曰:“鄙哉!硁硁乎!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深则厉,浅则揭。”子曰:“果哉!末之难矣。” (1)“有心哉”是什么意思? “深则厉,浅则揭”是什么意思? “荷蒉者”这样说的用意是什么? (2)孔子是如何看待“荷蒉者”的观点的?

  43. (1)“深则厉,浅则揭 ”的意思是说水深就穿着衣裳过河,水浅就提起衣裳过河。 “荷蒉者”说孔子是一个不知水深水浅、不顾水深水浅的人,讽刺孔子不知通权达变,不知变通。 (2)孔子认为挑筐人的评说干脆利落,很难辩驳。

  44. 你对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有什么看法?举例说明这种精神在历史上的影响。你对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有什么看法?举例说明这种精神在历史上的影响。 “知其不可而为之”反映了追求理想的执着精神和牺牲精神(献身精神)。但对这种精神要具体分析。 首先,要分析行为的目的是什么,是逆潮流而动,还是为了正义事业和崇高理想。为正义而战,在所不惜,为了正义事业的“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在精神境界上达到常人罕至的高度。其理想主义的光芒照耀着人类精神的大道,对群众的动员作用和榜样作用也不可低估。 其次,从斗争策略上说,要重视保存和积蓄力量,不应做无谓牺牲。

  45. 对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信念,不少隐者对孔子的行动持否定态度,连他的弟子也颇有微词。当他与弟子被困于陈蔡之间没有粮吃的时候,他曾经征求三位弟子对行道的意见和看法。子路持怀疑态度,认为孔子也许还没有达到仁、智,子贡肯定孔子之道极大,但因天下不能容,希望孔子修改一下。对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信念,不少隐者对孔子的行动持否定态度,连他的弟子也颇有微词。当他与弟子被困于陈蔡之间没有粮吃的时候,他曾经征求三位弟子对行道的意见和看法。子路持怀疑态度,认为孔子也许还没有达到仁、智,子贡肯定孔子之道极大,但因天下不能容,希望孔子修改一下。 孔子为何坚持自己的信念?你怎么看孔子的这种行为?请简述之。(不超过100字)(6分) (《知其不可而为之》)省考试院第一次例卷题

  46. 孔子之所以知其不可而为之,是坚信自己的事业合于仁道,即使前身不能实现,也要给后人树立一个典范 “不可”不是孔子的错,而是天下不容,只是证明天下见识浅,反而突显孔子作为仁人君子的高尚品格。

  47. 仁 者 爱 人 仁爱的基本内涵:忠 恕

  48. 孔子的仁爱观是怎样的? • 孔子的仁爱观以孝悌为根本,主张在“亲亲”的基础上推己及人,孔子还主张志士仁人应该杀身成仁,但仁的高标准是看一个人对社会的贡献,看他能否维护王权、安定百姓 ,孔子更看重大节大信。

  49. 示例一:阅读《论语》中的两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示例一:阅读《论语》中的两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一)“然则管仲知礼乎?”(子)曰:“邦君树塞门,管仲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仲亦有反坫。管仲而知礼,孰不知礼?”(《论语》3.22)(二)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论语》14.17) (1)从这两段文字看,孔子是如何评价管仲这个人物的? (2)从孔子的评价中可以看出孔子“仁”的含义是怎样的?

  50. (1)认为管仲不知礼,肯定管仲有仁德。 (2)一方面,孔子认为,要治国平天下必须德才兼备;另一方面,孔子认为,像管仲这样能够“尊王攘夷”,反对使用暴力,使社会安定的人,就不必像匹夫匹妇那样,斤斤计较他的节操与信用。 可见孔子“仁”的标准是能维护王权、爱护百姓,而不必拘于小信。当然,孔子肯定管仲仁德而否认管仲知礼,也表明了孔子的仁和礼之间存在着矛盾。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