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6

要点梳理 1. 正、余弦定理及相关知识

要点梳理 1. 正、余弦定理及相关知识. §3.6 解三角形. 基础知识 自主学习. b 2 + c 2 -2 bc cos A. a 2 + c 2 -2 ac cos B. a 2 + b 2 -2 ab cos C. 2 R sin A. 2 R sin B. 2 R sin C. sin A ∶ sin B ∶sin C. 2. 解三角形时的常用关系式 (1) 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 任意两边之 差小于第三边 ; (2) 三角形中大边对大角 , 小边对小角 ;

kaycee
Download Presentation

要点梳理 1. 正、余弦定理及相关知识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要点梳理 1.正、余弦定理及相关知识 §3.6解三角形 基础知识 自主学习 b2+c2-2bccos A a2+c2-2accos B a2+b2-2abcos C

  2. 2Rsin A 2Rsin B 2Rsin C sin A∶ sin B∶sin C

  3. 2.解三角形时的常用关系式 (1)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 差小于第三边; (2)三角形中大边对大角,小边对小角; (3)正弦定理 (其中R是 △ABC 外接圆的半径); (4)勾股定理c2=a2+b2(其中c为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

  4. (5)在△ABC中, ①A+B+C=π,A+B=π-C, ②sin(A+B)=sin C,cos(A+B)=-cos C. tan(A+B)=-tan C. ③ 3.解斜三角形的类型 (1)已知两角和任一边,求其他两边和一角; (2)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求另一边的对角, 进而求得其他边、角; (3)已知三边,求三个角; (4)已知两边和它们的夹角,求第三边和其他两个角.

  5. 在△ABC中,已知a、b和A时,解的情况如下: 若A为锐角,a<bsin A时,无解; A为钝角或直角,a≤b时,无解. 说明

  6. 4.判断三角形的形状 在判断三角形的形状时,一般将已知条件中的边角 关系利用正弦定理或余弦定理转化为角角的关系或 边边的关系,再用三角变换或代数式的恒等变形(如 因式分解、配方等)求解. 在上面恒等变形中,等式两边的公因式不要 约掉,要移项提取公因式,否则会有漏掉一种形状 的可能. 注意

  7. 5.仰角和俯角 与目标视线同在一铅垂平面内 的水平视线和目标视线的夹角, 目标视线在水平视线上方时叫 仰角,目标视线在水平视线下方 时叫俯角.(如图所示) 6.方位角 一般指北方向线顺时针到目标方向线的水平角,如 方位角45°,是指北偏东45°,即东北方向. 7.坡角 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

  8. 8.坡比 坡面的铅直高度与水平宽度之比,即i= =tan α (i 为坡比,α为坡角)(如图所示). 9.解三角形的一般步骤 (1)分析题意,准确理解题意. 分清已知与所求,尤其要理解应用题中的有关名词、 术语,如坡度、仰角、俯角、方位角等. (2)根据题意画出示意图.

  9. (3)将需求解的问题归结到一个或几个三角形中, 通过合理运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等有关知识正 确求解.演算过程中,要算法简炼,计算正确,并 作答. (4)检验解出的答案是否具有实际意义,对解进行 取舍. 10.解斜三角形实际应用举例 (1)常见几种题型 测量距离问题、测量高度问题、测量角度问题、 计算面积问题、航海问题、物理问题等.

  10. (2)解题时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①要注意仰角、俯角、方位角等名词,并能准确地 找出这些角; ②要注意将平面几何中的性质、定理与正、余弦定 理结合起来,发现题目中的隐含条件,才能顺利解决. 11.△ABC的面积公式 (1)S= a·ha(ha表示a边上的高); (2)S= = = = (R为外接圆半径) (3)S= r(a+b+c)(r为内切圆半径).

  11. 基础自测 1.(2008·北京)已知△ABC中,a= ,b= ,B=60°, 那么角A等于_____. 解析 由正弦定理 所以A<B,所以A=45°. 45°

  12. 2.(2008·福建)在△ABC中,角A、B、C的对边分别 为a、b、c,若(a2+c2-b2)tan B= ac,则角B的值为 __________. 解析

  13. 3.在△ABC中,BC=2,B= 若△ABC的面积为 则tan C=______. 解析 由余弦定理得AC2=AB2+BC2-2AB×BCcos B, ∴AC= , ∴△ABC为直角三角形,其中A为直角,

  14. 4.如图所示,客轮以速度2v由A至B再到 C匀速航行,货轮从AC的中点D出发, 以速度v沿直线匀速航行,将货物送 达客轮.已知AB⊥BC,且AB=BC=50海里.若两船同 时起航出发,则两船相遇之处距C点_______海里. (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1位). 解析 如图所示,设两船经过时间t 在E处相遇且CE=s则DE=vt ① 又2vt=50+(50-s)=100-s ② 联立①②解得s≈40.8(海里). 40.8

  15. 【例1】(1)根据下列条件,求△ABC: ①已知b=4,c=8,B=30°,求C、A、a; ②已知B=30°,b= ,c=2,求A、C、a; ③已知b=6,c=9,B=45°,求C、a、A. (2)在△ABC中,已知sin A= ,sin A+cos A<0, a= ,b=5,求c. 主要是根据条件寻找合适的定理去求解,利 用正弦定理要注意解的个数. 典型例题 深度剖析 分析

  16. 解(1)①由正弦定理得 又∵30°<C<150°,∴C=90°. ∴A=180°-(B+C)=60°, ②由正弦定理得 ∵c>b,30°<C<150°,∴C=45°或C=135°. 当C=45°时,A=105°, 当C=135°时,A=15°, ③ ∴此题无解.

  17. (2)∵sin A+cos A<0,且sin A= 又∵a= b=5, ∴由a2=b2+c2-2bccos A,得 即c2+8c-20=0, 解得c=2或c=-10(舍去), ∴c=2.

  18. 跟踪练习1 (1)已知下列各三角形中的两边及其一边 的对角,先判断三角形是否有解?有解的作出解答. ①a=7,b=8,A=105°; ②a=10,b=20,A=80°; ③b=10,c= C=60°; ④a= b=6,A=30°. (2)在△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已 知a=2,c=3,cos B= ①求b的值; ②求sin C的值.

  19. 解(1)①a=7,b=8,a<b,A=105°>90°,∴本题无解. ②a=10,b=20,a<b,A=80°<90° ∵bsin A=20·sin 80°>20·sin 60°= ∴a<b·sin A,∴本题无解. ③b=10,c= b<c,C=60°<90°,本题有一解. ∴B=45°,A=180°-(B+C)=75°

  20. ④a= b=6,a<b,A=30°<90° 又∵bsin A=6sin 30°=3,a>bsin A,∴本题有两解. 由正弦定理得 B=60°或120°. 当B=60°时,C=90°, 当B=120°时,C=30°, ∴B=60°,C=90°,c= 或B=120°,C=30°,c= (2)①由余弦定理b2=a2+c2-2accos B, 得b2=22+32-2×2×3× =10,∴b=

  21. ②方法一 由余弦定理,得 ∵C是△ABC的内角, 方法二 ∵cos B= 且B是△ABC的内角, 根据正弦定理 得

  22. 【例2】在△ABC中,若 试判断三角形的 形状. 主要就是切化弦,用正弦定理将边化为角进 行三角恒等变换或利用余弦定理将角化为边进行代 数恒等变形. 解 方法一 分析

  23. ∴sin Acos A=sin Bcos B, 即sin 2A=sin 2B. 又∵0<2A<2π,0<2B<2π, ∴2A=2B或2A+2B=π, 即A=B或A+B= ∴△ABC是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 方法二

  24. 由余弦定理得 ∴b2(a2+c2-b2)=a2(b2+c2-a2), ∴(a2-b2)(a2+b2-c2)=0, ∴a=b或c2=a2+b2, ∴△ABC为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

  25. 跟踪练习2 在△ABC中,a、b、c分别表示三个内角 A、B、C的对边,如果(a2+b2)sin(A-B)=(a2-b2)· sin(A+B),判断三角形的形状. 解 方法一 已知等式可化为 a2[sin(A-B)-sin(A+B)] =b2[-sin(A+B)-sin(A-B)] ∴2a2cos Asin B=2b2cos Bsin A 由正弦定理得sin2Acos Asin B=sin2Bcos Bsin A ∴sin Asin B(sin Acos A-sin Bcos B)=0 ∴sin 2A=sin 2B,

  26. 又∵0<2A<2π,0<2B<2π 得2A=2B或2A=π-2B,即A=B或A+B= 即△ABC为等腰或直角三角形. 方法二 同方法一可得 2a2cos Asin B=2b2sin Acos B 由正余弦定理,即得 ∴a2(b2+c2-a2)=b2(a2+c2-b2) 即(a2-b2)(a2+b2-c2)=0 ∴a=b或a2+b2=c2 ∴△ABC为等腰或直角三角形.

  27. 【例3】在△ABC中,a、b、c分别是角A、B、C的对 边,且 (1)求角B的大小; (2)若b= a+c=4,求△ABC的面积. 本小题主要考查正弦定理、余弦定理、两 角和的三角函数等基础知识,和利用三角公式进行 恒等变形的技能,考查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分析

  28. 解(1)方法一 由正弦定理 得a=2Rsin A,b=2Rsin B,c=2Rsin C, 即2sin Acos B+sin Ccos B+cos Csin B=0, 2sin Acos B+sin(B+C)=0. ∵A+B+C=π, ∴sin(B+C)=sin A, ∴2sin Acos B+sin A=0. ∵sin A≠0,∴cos B= 又B为三角形的内角,故B=

  29. 方法二 由余弦定理得 整理得a2+c2-b2=-ac, 又B为三角形的内角,故B=

  30. (2)将b= a+c=4,B= 代入b2=a2+c2-2accos B, 得b2=(a+c)2-2ac-2accos B, ∴ac=3, ∴S△ABC= acsin B=

  31. 跟踪练习3(2008·全国Ⅰ)设△ABC的内角A、B、 C所对的边长分别为a、b、c,且acos B=3,bsin A=4. (1)求边长a; (2)若△ABC的面积S=10,求△ABC的周长l. 解(1)由acos B=3与bsin A=4两式相除,有 又由acos B=3知cos B>0, 则cos B= sin B= 则a=5. (2)由S= acsin B,得到c=5.

  32. 【例4】(14分)(2008·江苏)某地有三家工厂,分别 位于矩形ABCD的顶点A,B及CD的中点P处,已知 AB=20 km,CB=10 km,为了处理三家工厂的污水,现 要在矩形ABCD的区域上(含边界),且与A,B等距离 的一点O处建造一个污水处理厂,并铺设排污管道 AO,BO,OP,设排污管道的总长为y km. (1)按下列要求写出函数关系式: ①设∠BAO=θ (rad),将y表示成θ的函数关系式; ②设OP=x(km),将y表示成x的函数关系式. (2)请你选用(1)中的一个函数关系式,确定污水处 理厂的位置,使三条排污管道总长度最短.

  33. 解题示范 解(1)①由条件知PQ垂直平分 AB,若∠BAO=θ (rad), 又OP=10-10tan θ ,

  34. 所以y=OA+OB+OP= 故所求函数关系式为 [4分] ②若OP=x (km),则OQ=(10-x) (km), 故所求函数关系式为 [7分] (2)选择①中的函数模型, [10分]

  35. 当θ ∈(0, )时,y′<0,y是θ 的减函数; 当θ ∈ 时,y′>0,y是θ 的增函数, 这时点O位于线段AB的中垂线上, 且距离AB边 处. [14分]

  36. 跟踪练习4 某人在塔的正东沿着南偏西60°的方向 前进40米后,望见塔在东北方向,若沿途测得塔 的最大仰角为30°,求塔高. 解 如图所示,过B作BE⊥CD 于点E,由题意知在E点测得塔 的最大仰角为30°.在△BCD 中,CD=40,∠BCD=30°, ∠DBC=135°, 由正弦定理,得

  37. 在Rt△BED中, ∠BDE=180°-135°-30°=15°. 在Rt△ABE中,∠AEB=30°, ∴AB=BEtan 30°= (米). 故所求的塔高为 米.

  38. 高考中主要考查利用正、余弦定理求三角形的边和高考中主要考查利用正、余弦定理求三角形的边和 角及判断三角形形状,有时与三角函数联系在一起 考查,填空题和解答题均有可能出现,属于中低档题. 在解应用题时主要考查应用定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思想方法 感悟提高 高考动态展望

  39. 1.解三角形时,要根据所给的条件选用正弦定理、余 弦定理,实施角和边的相互转化. 2.在△ABC中,A>B>C a>b>c sin A>sin B>sin C. 3.解三角形的题型条件注意与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条件 作比较.如用S表示边,A表示角,AAA,SSS,SAS,正、 余弦定理求解,解唯一,AAS,ASA,正弦定理求解,解 唯一;SSA,正弦定理求解,解不定. 4.注意挖掘和运用三角形中的隐含条件. 方法规律总结

  40. 5.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 用,常见题型有距离问题、高度问题、角度问题以 及平面图形的面积问题等. 6.解实际应用问题,要准确找出仰角、俯角、方位角, 同时要注意与平面几何结合,运用正弦定理、余弦 定理,发挥题目的隐含条件,从而顺利解决问题. 7.解实际问题时,要注意题目中给出的精确度,合理取 近似值.

  41. 一、填空题 1.(2010·江苏靖江调研)在△ABC中,若(a+b+c)(b+ c -a)=3bc,则A=_____. 解析 ∵(a+b+c)(b+c-a) =(b+c)2-a2=b2+c2+2bc-a2=3bc, ∴b2+c2-a2=bc, 定时检测

  42. 2.(2010·宿迁模拟)在△ABC中,已知acos A=bcos B, 则△ABC的形状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由已知acos A=bcos B得 又由正弦定理,得 整理得sin Acos A=sin Bcos B, 即sin 2A=sin 2B. 因为A、B为三角形内角,所以2A=2B或2A=π-2B, 所以A=B或A+B= 即△ABC为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

  43. 3.(2010·江苏淮阴模拟)如果把直角三角形的三边 都增加同样的长度,则这个新的三角形的形状为 ___________. 解析 设增加同样的长度为x,原三边长为a、b、c, 且c2=a2+b2,a+b>c. 新的三角形的三边长为a+x、b+x、c+x,知c+x为最 大边,其对应角最大. 而(a+x)2+(b+x)2-(c+x)2=x2+2(a+b-c)x>0, 由余弦定理知新的三角形的最大角的余弦为正, 则为锐角, 那么它为锐角三角形. 锐角三角形

  44. 4.(2010·浙江绍兴模拟)△ABC中,a,b,c分别为∠A, ∠B,∠C的对边,如果a,b,c成等差数列,∠B=30°, △ABC的面积为 那么b=_______. 解析 ∵a,b,c成等差数列,∴2b=a+c. 平方得a2+c2=4b2-2ac. 又△ABC的面积为 且∠B=30°, 得ac=6,∴a2+c2=4b2-12. 由余弦定理

  45. 5.(2008·四川,7) △ABC的三内角A、B、C的对边 边长分别为a、b、c.若A=2B,则cos B= _____. 解析 由正弦定理得

  46. 6.(2010·南通模拟)一船以每小时15 km的速度向 东航行,船在A处看到一个灯塔M在北偏东60°方 向,行驶4 h后,船到达B处,看到这个灯塔在北偏东 15°方向,这时船与灯塔的距离为______km. 解析 如图,由已知AB=60 km ∠MAB=30°,∠AMB=45°, 在△AMB中,由正弦定理得

  47. 7.(2009·福建泉州二模)如图所示, 我炮兵阵地位于地面A处,两观察 所分别位于地面C处和D处,已知 CD=6 000 m,∠ACD=45°, ∠ADC=75°,目标出现于地面B处时测得∠BCD= 30°,∠BDC=15°,则炮兵阵地到目标的距离是 ______(结果保留根号). 解析 ∵∠ACD=45°,∠ADC=75°, ∴∠CAD=60°. 在△ACD中,由正弦定理可得

  48. 在△BCD中,由正弦定理得 在Rt△ABD中,由勾股定理可得AB2=BD2+AD2, 答案

  49. 8.(2009·江西宜泰模拟)线段AB外有一点C,∠ABC =60°,AB=200 km,汽车以80 km/h的速度由A向B行 驶,同时摩托车以50 km/h的速度由B向C行驶,则运 动开始____ h后,两车的距离最小. 解析 如图所示,设t h后,汽车由 A行驶到D,摩托车由B行驶到E,则 AD=80t,BE=50t.因为AB=200,所 以BD=200-80t,问题就是求DE最小时t的值. 由余弦定理:DE2=BD2+BE2-2BD·BEcos 60° =(200-80t)2+2 500t2-(200-80t)·50t =12 900t2-42 000t+40 000.

  50. 9.(2009·广东改编)已知△ABC中,∠A、∠B、∠C 的对边分别是a、b、c,若a=c= 且∠A=75°, 则b=___. 解析sin A=sin 75°=sin(30°+45°) =sin 30°cos 45°+sin 45°·cos 30° 由a=c= 可知,∠C=75°, 所以∠B=30°,sin B= 由正弦定理得 2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