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溝壩校園鳥類介紹

溝壩校園鳥類介紹. 組員 : 張凱鈞 . 許嘉佑 . 葉冠宇 . 張耀仁 . 董奕賢. 夜 鷺 簡 介.

Download Presentation

溝壩校園鳥類介紹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溝壩校園鳥類介紹 組員:張凱鈞.許嘉佑.葉冠宇.張耀仁.董奕賢

  2. 夜 鷺 簡 介 • 夜鷺顧名思義是晝伏夜出的夜行性水鳥。除了繁殖期以外,白天大抵休憩於密林裡或白鷺鷥穴,夜間飛往水田、河邊、溪畔或養魚池等地捕食魚類、貝類、青蛙或昆蟲等。待黃昏白鷺鷥成群回巢時,牠們便離開棲息地,覓食至破曉。在飛翔時,會發出「刮-刮-刮-」的粗啞鳴聲。飛行時緩緩鼓翼,以滑翔的方式降落。在地上活動時,屈曲成為S型的頸部,粗而短,若發現食物則快速伸出啄食。在白鷺鷥穴裡通常和小白鷺、牛背鷺集體營巢,以樹枝、竹枝、乾草等為主材,築成粗拙的盤形巢。而繁殖期的夜鷺,腳部會略帶紅色。每當太陽下山後或是天色陰暗時,在溪流、水田或沼澤區附近常常可以看到夜鷺。牠們總是縮著脖子,鬼鬼祟祟地移動著身軀,像個形貌猥瑣的小偷一樣。牠們常常蹲著身體、站在水邊,以守株待兔的方式來等待食物。夜鷺的食物種類多而複雜,包括魚、蝦、昆蟲、兩棲爬蟲類,甚至連人們拋棄在水邊的垃圾也不放過,因此帶給人們極差的印象。  夜鷺是台灣普遍的留鳥,由頭頂到背部都是石板灰色,翅膀和腹部則為灰白色;在牠們的頭頂上,長出了幾根長長的白色飾羽,好似掛在腦後的小辮子;而發紅的雙眼,更活像是熬夜苦讀、睡眠不足的學生一樣。白天牠們多半躲在鳥巢中或陰暗的角落裡,到了夜裡才邊飛邊叫地出外覓食;因此台灣人給了牠們一個相當合適的外號,稱呼牠們為「暗光鳥」;民間甚至可以藉著牠們飛行的方向,來預測第二天的天氣如何哦!  夜鷺把巢築在平原或低海拔山區的樹林上,時常和其他鷺科鳥類的巢混雜在一起,形成特殊的「鷺鷥林」景觀。由於親鳥的喉囊可以貯存大量的食物,每當爸爸媽媽回巢育雛時,幼鳥往往可以好好地飽餐一頓。當夜鷺家的小孩長大到可以離巢獨立生活時,身上的羽色並不會馬上就變得和成鳥一樣,而是先有一段全身灰褐色,帶著白色斑點的亞成鳥時期。因此,想要分辨出夜鷺群中誰是老鳥,誰是菜鳥的話,可說是相當地容易呢![美麗桌布:成鳥 亞成鳥]

  3. 夜 鷺 的 習 性 • 夜鷺,身長約58公分,頭上和背部有黑藍色的光澤,後頭有2至3根白色長飾羽。翼、腰至尾羽,鼠灰色。眼橙色或黃色,腹面有污白斑。繁殖期眼紅色。亞成鳥背面褐色,有淡黃褐色斑點。腹面羽色較淡,有縱斑。 於飛行時偶而發出似『刮、刮』粗啞之喉音。常緊縮頸部,單足佇立,呈蹲縮狀。繁殖期與小白鷺、黃頭  鷺集體築巢於竹林、相思樹、木麻黃等樹上。部份為過境鳥。 • 牠有另外一個俗名叫「暗光鳥」,顧名思義牠是比較偏愛夜間活動的鷺鳥。許多中南部從事水產養殖的漁家,對夜鷺的印象極差,因為牠們常利用月黑風高的夜晚到養殖池塘偷食魚苗。夜鷺是很聒噪的鳥兒,牠們常在生活領域裡做出追趕族群的動作,弄得同類不得安寧。牠們的成鳥雌雄羽色相同與亞成鳥羽色差異很大,所以在成群的夜鷺裡,我們可以很容易分辨出牠們的長幼。夜鷺雖然不受漁民歡迎,但以賞鳥人的角度去觀察,牠們確實是一種體色造型都很美的鳥類。夜鷺,白天經常在密林中休憩,黃昏時成群飛往河邊、溪流及魚池內捕食魚類,清晨時分又陸續的飛回密林中休息。常與黃頭鷺及小白鷺成群在平地樹上築巢繁殖,形成鷺鷥營。

  4. 介紹大卷尾 • 組員:張凱鈞.許嘉佑.葉冠宇.張耀仁.董奕賢

  5. 大卷尾簡介 • 大卷尾Black Drongo • 【俗名】: 烏秋、阿秋箭【學名】: Dicrurus Macrocercus【分類】: 卷尾科【體型】: 29 公分 • 【簡介】 • 尾長而分叉,飛行技巧甚佳。生性好鬥,常追逐其他鳥類,通常喜歡棲息於樹頂或高處。 • 【特徵】 • 雌雄鳥同體色,皆為黑色而有光澤,嘴短且前端下鉤,全身有黑色光澤,尾羽甚長,有分叉。 • 【食性】 • 以昆蟲為主食。 • 【聲音】 • 漆卡秋、漆卡秋。

  6. 大卷尾棲息地 大 卷 尾 • 大卷尾,為台灣特有亞種。近似亞種分布於中國大陸之外,西自伊朗、阿富汗,東至馬來半島、中南半島和爪哇等地。牠們通常活動於村落,為與人類最接近的鳥類之一。以昆蟲為主食,常見棲止於電線上或棲坐於牛背上,如發現牛吃草或犁地時飛出來的昆蟲,則起飛捕食,而在其領域內,若是有烏鴉或鳶出現,則必將牠追擊逼退為止。大卷尾以昆蟲為主食,蜻蜓、煌蟲、金龜、虻、蠅等均為其食物。營巢於林緣的高樹或電線桿上,以芒草穗,禾草纖維等築成堅實的碗形巢。 • 資料來源:http://taiwanbird.fhk.gov.tw/org/03dbase/date_a30/date_a30_word.htm

  7. 洋燕介紹 • 組員:張凱鈞.許嘉佑.葉冠宇.張耀仁.董奕賢

  8. 洋燕簡介介紹 • 洋燕(燕科) • 英名:Pacific Swallow • 學名:Hirundo tahitica • 特徵:全長約13公分。背面藍黑色具有光澤,額與喉部鏽紅色,胸腹以下顏色淡橙色,猶如喉部顏色受水浸透而流至胸腹。尾羽分叉不明顯,如魚尾。 • 習性:出現於低海拔與平地,常會停棲在電線上,活動的地方通常是水塘、河床、田地附近,一邊飛行一邊捕食小昆蟲。園區內夏季普遍可見。

  9. 洋燕的外型特徵 • 特徵:背部黑色而有藍色光澤,額頭暗紅色;尾羽短,稍微分叉。臉頰、喉嚨至胸部上半部為暗紅色,胸部下半部份至腹部為漸淡之灰褐色。尾羽下面有白斑。飛行時,翅膀下面為灰黑色。多在平地及低海拔活動,常停棲於電線上。也常於池塘、農耕地,河床上空飛行。 • 洋燕跟家燕的型態很相似, 但洋燕剪刀式的尾羽沒有家燕那麼深長明顯。洋燕流線型的身體和快速的飛翔動作,可與家燕分庭抗禮呢!如果細心觀察,將會發覺洋燕的習性比家燕溫和,沒有群聚的壓力;洋燕在覓食、休息或求偶之際,會 有對同伴的禮讓行為。不像家燕會有爭棲息地盤或互相追逐的情形。此外遷移季節,洋燕常和家燕、赤腰燕或棕沙燕 常混雜在一起,想要增強辨識鳥類功力就要好好把握了。

  10. 黃頭鷺 • 組員:張凱鈞.許嘉佑.葉冠宇.張耀仁.董奕賢

  11. 黃頭鷺的棲息 黃頭鷺的習性和一般鷺鷥不盡相同:牠們很少到水中去獵捕魚類,而是以昆蟲和其他陸生小動物為主食。在平地的草叢間,常常可以看到牠們緩步行走、東張西望的覓食。牠們特別喜歡和田裡的牛群為伍,藉著走動的牛隻驚起草中的昆蟲時,來捕捉昆蟲填飽牠們的肚皮。有些黃頭鷺乾脆就站在牛背上,除了可以省下行走的氣力之外,還可啄食牛身上的寄生蟲或攔截附近的飛蟲,因此人們又稱牠們為「牛背鷺」。

  12. 黃頭鷺的外型特徵 • 【學名】:Bubulcus ibis • 【分類】:鸛形目,鷺科(Ciconiformes / Aredeidae) • 【體長】:50 公分 • 繁殖期其頭部、頸、及上胸飾羽鮮橙黃色,背部羽毛為黃金色,秋後逐換冬裝,全身呈白色而沒有飾羽,春月見飾羽。夏羽的羽色,頭部顯現黃色,所以稱為黃頭鷺,而嘴部會呈現繁殖羽的透明粉紅色,於是將快要進行繁殖了。

  13. 斑文鳥 • 組員:張凱鈞.許嘉佑.葉冠宇.張耀仁.董奕賢

  14. 斑文鳥特徵 • 話說斑文鳥在我家陽台築巢有一對時間了 , 我們都沒去打擾 , 最近更是聽到小鳥叫聲 .....可是今天老婆說小鳥叫了一整天了都沒看到親鳥回來 , 我們從白天擔心到晚上 , 又擔心他們熬不過今晚 , 今天很冷 , 最後只好動手了 , 希望菩薩保佑我的決定是對的 ... • 我把巢拿下來了 , 從我的雪樹上 , 打開發現五隻小小鳥 , 有長羽了 , 先餵了幾滴水 , 再把餵麻雀的小米叫老婆煮爛一點 , 冷後用餵狗狗吃藥的小針筒擠給小鳥吃 , 不敢餵太多 , 看他們脖子有小米的顏色了 ......我這樣對嗎 , 誰能指導我一下 ,我暫且憑小時後餵鸚鵡的經驗做 .....可是真的膽顫心驚 , 剛打開鳥巢聽到鳥叫一聲真的嚇了我好一大跳 ......還心有餘悸 • 另外 , 為什麼公母鳥都不在呢 ? 以前都定時四五點就回來ㄚ , 難道......有什麼不測 ..... • 菩薩保佑 .......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