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6

日本民主党时代的中日关系

日本民主党时代的中日关系. 日本的地圖. 日本的历史.

Download Presentation

日本民主党时代的中日关系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日本民主党时代的中日关系

  2. 日本的地圖

  3. 日本的历史 我们仅就以下概述,详细内容请参考其他日本历史书籍。日本最早的史书出现在8世纪中有记载,记载日本的国土是由两神结婚之后,才出现在这个大地之上的,之后太阳女神天照大神诞生,其子孙神武天皇于公元前660年成为日本的统治者,根据这种说法1989年即位的明仁天皇,为神武天皇的125代子孙。当然这中间日本还发生了许多的历史大事,影响日本历史最大的应该有公元645年的大化革新,1603年德川家康开取江户幕府,1630年的索国政策,1853年的美国强迫日本开放日本港口,1867年江户幕府结束,还政天皇,天皇实行明治维新,让日本免于成为列强的殖民地,1889年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

  4. 一、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与变化

  5. 33% 7% 30% 30% 100 60% % 二战对日本造成了巨大的经济破坏 粗钢 产量 工业 产量 GNP 农业 生产 消费 水平 战 前 1946年日本经济指标

  6. 1、战后日本的经济发展阶段和发展原因 • 1946—1955年为战后恢复 • 1956—1973年为高速发展 • 1973—1990年为中低速增长 • 1991— 经济衰退与调整

  7. 二战后日本在美国的支持下,通过国内非军事化、政治民主化、农地改革、控制通货膨胀、优先发展煤炭和钢铁业,加上朝鲜战争刺激,到1955年完成了经济恢复。二战后日本在美国的支持下,通过国内非军事化、政治民主化、农地改革、控制通货膨胀、优先发展煤炭和钢铁业,加上朝鲜战争刺激,到1955年完成了经济恢复。 55年日本经济指标

  8. 1955年后,日本政府为促进经济发展,先后制订了《经济自主五年计划》(55-60年)、《新长期经济计划》(58-62年)、《国民收入倍增计划》(61-70年)、《中期经济计划》、《经济社会发展计划》等,确立了日本经济出口导向的基本方针,大力发展重化工业,运用先进技术、大力开发新产品并大规模出口。1955-1960年日本的经济增长率为9.1%,1965-1970年为12.1%。日本只用15年时间达到了美国用50年达到的钢铁产量,到1967年日本的汽车产量超过西欧诸国位居世界第二位。1968年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世界第三位。1955年后,日本政府为促进经济发展,先后制订了《经济自主五年计划》(55-60年)、《新长期经济计划》(58-62年)、《国民收入倍增计划》(61-70年)、《中期经济计划》、《经济社会发展计划》等,确立了日本经济出口导向的基本方针,大力发展重化工业,运用先进技术、大力开发新产品并大规模出口。1955-1960年日本的经济增长率为9.1%,1965-1970年为12.1%。日本只用15年时间达到了美国用50年达到的钢铁产量,到1967年日本的汽车产量超过西欧诸国位居世界第二位。1968年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世界第三位。

  9. 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第一,有一个适合日本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第二,国内政治相对稳定,精力全部放在经济上 第三,有日本特色的管理体制和模式,劳资协同 第四,长期保持抵利率、高储蓄 第五,迅速的城市化进程,劳动力充足 第六,大众消费时代的到来,刺激人们拼命干活 第七,外部环境与时机较好

  10. 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由于宏观经济政策的失误(如列岛改造政策引发的问题)、石油危机的冲击和1973-1975年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日本结束了经济高速成长时期。1974-1984年日本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只有4.3%。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由于宏观经济政策的失误(如列岛改造政策引发的问题)、石油危机的冲击和1973-1975年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日本结束了经济高速成长时期。1974-1984年日本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只有4.3%。

  11. (%) 1973-1984西方国家经济增长率比较 日本 5 4.3 美国 西德 4 法国 英国 3 2.5 2.3 2.3 2.1 意大利 2 2 加拿大 1 1 0 1973-1984年

  12. 1985年后,企业经营情况普遍良好,贸易顺差增大,外汇储备迅速增加,日本成为美国最大的债权国。但美日经济摩擦的日益增多,日元升值压力越来越大。国内股价扶摇直上,房地产价格暴涨,大量热钱流入日本。1985年到1989年日本土地资产总额增加1.3倍,股票市价总额增加2.6倍。泡沫经济形成。1985年后,企业经营情况普遍良好,贸易顺差增大,外汇储备迅速增加,日本成为美国最大的债权国。但美日经济摩擦的日益增多,日元升值压力越来越大。国内股价扶摇直上,房地产价格暴涨,大量热钱流入日本。1985年到1989年日本土地资产总额增加1.3倍,股票市价总额增加2.6倍。泡沫经济形成。

  13. 2、90年代后日本经济的衰退和原因

  14. 1991-2000年日本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 1.《广场协议》提出后,美元贬值,日元快速升值。 2.扩大内需的要求,以及在美国的金融自由化的压力下日本实行宽松的金融政策,助长了宏地产业和股票市场的快速膨胀。但到1990年后日本股票、地价价格暴跌。 3. 日本政府对泡沫破裂后遗症即不良银行债权的处理被拖延搁置,从而导致日本金融机构陷入信用危机 。 4.1990年-2000年日本的经济增长率仅为1.4%。 5.传统的经济体制出现制度疲劳;行政当局、政治家、银行经营者等相互推脱责任,不负责任。 可以说,经济泡沫的形成与破裂,以及“失去的10年“、”是日本在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模式的过程中,因配合美国的“广场协议”、外汇制度改革、金融和资本市场的大幅度开放以及宏观经济政策出现重大失误所付出的巨大代价。                      __蔡林海

  15. 21世纪经济改革的方针 3、 21世纪经济改革的基本方针 在失去10年的后期,特点是在21世纪初,日本的一部分政治家、政府的官员、产业界人士和学者为了扭转危机局面,开始意识到要再次振兴日本的经济并且提高产业竞争力,首先必须反省过去的宏观经济政策,并且放弃凯恩斯主义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应该通过结构改革,彻底根治泡沫破裂所留下的“责的遗产”。为此,日本提出了“没有改革,就没有增长”的口号。采取了一系列有关“政策再生”、“金融再生”、“产业再生”的措施。

  16. 二、战后日本政治的演变 • 1947年5月实施的现行《日本国宪法》规定:“永远放弃利用国家权力发动战争、武力威胁或行使武力作为解决国际争端的手段,为达此目的,日本不保持陆、海、空军及其他战争力量,不承认国家的交战权。” • 《日本国宪法》规定:实行以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为基础的议会内阁制;天皇为日本国和日本国民总体的象征,不具有国政的权能。

  17. 在战后至60年代,日本政治舞台上的保守政党自民党一直处于执政位置。这一政党主张搞资本主义、修改宪法、坚持日美军事同盟、加强军备等。而在野的社会党和共产党主张革新、主张搞社会主义、维护宪法、反对日美军事同盟、非武装中立等。在战后至60年代,日本政治舞台上的保守政党自民党一直处于执政位置。这一政党主张搞资本主义、修改宪法、坚持日美军事同盟、加强军备等。而在野的社会党和共产党主张革新、主张搞社会主义、维护宪法、反对日美军事同盟、非武装中立等。

  18. 进入70年代后,日本在野党的势力开始强有力的反弹,保守与革新之间的对立显示出“保革伯仲”的新态势。这一时期,围绕“福利、参与、平等”等问题的争论成为保守与革新间新的对立焦点。除此之外,反腐败、防止贪污也成为日本的政治焦点。进入70年代后,日本在野党的势力开始强有力的反弹,保守与革新之间的对立显示出“保革伯仲”的新态势。这一时期,围绕“福利、参与、平等”等问题的争论成为保守与革新间新的对立焦点。除此之外,反腐败、防止贪污也成为日本的政治焦点。

  19. 进入80年代,由于经济的不断发展,日本人的民族自豪感日趋强烈,民族主义情绪不断膨胀。日本政治出现明显的保守化趋势。执政政党积极寻求“战后政治总决算”,谋求成为政治大国,把日本定为西方的一员;经济上积极推进市场自由化;宣扬日本民族和日本文化优秀论。在野党则也加快调整步伐,纷纷改变斗争策略,公开发表“自卫队违宪合法论”。进入80年代,由于经济的不断发展,日本人的民族自豪感日趋强烈,民族主义情绪不断膨胀。日本政治出现明显的保守化趋势。执政政党积极寻求“战后政治总决算”,谋求成为政治大国,把日本定为西方的一员;经济上积极推进市场自由化;宣扬日本民族和日本文化优秀论。在野党则也加快调整步伐,纷纷改变斗争策略,公开发表“自卫队违宪合法论”。

  20. 冷战的结束,使得意识形态政治比重下降,日本国内的保守和革新双方也从对立走向协调。1993年细川护熙当选日本首相,“55年体制”宣告终结。但社会党明确表示要继承自民党的内外政策,社会党除了在“护宪”问题上还有保留外,其他基本政策已“趋同”于保守党政策。其他在野党在冷战后不断走向衰落。冷战的结束,使得意识形态政治比重下降,日本国内的保守和革新双方也从对立走向协调。1993年细川护熙当选日本首相,“55年体制”宣告终结。但社会党明确表示要继承自民党的内外政策,社会党除了在“护宪”问题上还有保留外,其他基本政策已“趋同”于保守党政策。其他在野党在冷战后不断走向衰落。

  21. 进入新世纪,日本政治的保守化和右倾化倾向进一步增强。小泉纯一郎当政后,小泉政府基于“小政府”的政策目标,对内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对外则表现出极端的民族主义倾向和强硬的外交立场。进入新世纪,日本政治的保守化和右倾化倾向进一步增强。小泉纯一郎当政后,小泉政府基于“小政府”的政策目标,对内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对外则表现出极端的民族主义倾向和强硬的外交立场。 • 政治理念属于激进保守主义 • 经济政策推行新自由主义 • 外交政策奉行“挟美制亚” • 执政风格标榜“特立独行” 2005年9月,自民党在总计480个席位的众议院中赢得了296席,也就是61.7%的席位。这个席位比重在在自民党历史上是最高的。而自民党最大的对手民主党则损失了64个席位,从上届的177席骤减到这次的113席。这是该党自1998年成立以来首次在选举中遭遇这样的惨败。

  22. 安倍政府的政治理念、政权构想和外交政策 1.安倍的政治理念 (1)崇尚“保守主义”和“民族主义”。 (2)标榜“战斗的政治家”。 (3)否认侵略战争历史。 2.安倍的政权构想 (1)修改“和平宪法”。 (2)修改《教育基本法》。 (3)扩张首相的权力。 (4)开创新的经济增长。 3.安倍的外交政策 (1)推行“强势外交”。 (2)确立“推动型”对美外交。 (3)构建“战略性亚洲外交”。 安倍1954年出生于日本政治世家。曾祖父安倍宽为众院议员,外祖父岸信介是甲级战犯嫌疑犯,曾任首相,外叔祖父佐藤荣作也曾任首相,父亲安倍晋太郎官至外相。安倍1993年当上众议院议员,先后任森喜朗内阁和小泉内阁官房副长官,2003年任自民党干事长,2005年任小泉内阁官房长官。2006年9月任新首相。

  23. 生于1936年7月16日,日本政治家,出生于群马县高崎市,毕业于早稻田大学,日本前首相福田赳夫长子,曾担任森喜朗内阁和小泉纯一郎内阁官房长官。福田康夫总体上继承小泉的改革路线,但拉开一定的距离。福田属于日本政界的温和派。2007年10月1日的施政纲领的基本点如下:生于1936年7月16日,日本政治家,出生于群马县高崎市,毕业于早稻田大学,日本前首相福田赳夫长子,曾担任森喜朗内阁和小泉纯一郎内阁官房长官。福田康夫总体上继承小泉的改革路线,但拉开一定的距离。福田属于日本政界的温和派。2007年10月1日的施政纲领的基本点如下: 国内政策 :恢复民众对政治的信心。继续推行改革与经济稳定增长。鼓励生育。重视国民安全。建立令人依赖的社会保障制度。切实推进振兴地方的改革 国际政策:开始向环境友好型社会转变,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社会, 履行《京都议定书》中所作的承诺。坚持日美同盟与国际合作为日本的外交基础。  寻求朝鲜半岛无核化、支持国际打击恐怖主义、为发展基于共同利益而提出的对华战略互惠关系作贡献、推进与东盟各国在经济领域的合作、与俄罗斯除了领土问题上进行斗争之外还要开展交流与合作、参与联合国改革、推动多哈回合的谈判、提供开发援助……

  24. 麻生太郎出身政治世家,其曾祖父麻生太吉是贵族院议员,父亲麻生太贺吉是自民党众议员,外祖父是日本著名政治家、自民党创始人之一吉田茂,岳父是前首相、自民党第二代领导人之一的铃木善幸。麻生太郎出身政治世家,其曾祖父麻生太吉是贵族院议员,父亲麻生太贺吉是自民党众议员,外祖父是日本著名政治家、自民党创始人之一吉田茂,岳父是前首相、自民党第二代领导人之一的铃木善幸。 麻生是日本著名的鹰派代表人物,对内主张积极的经济政策,对外则以强硬著称,是日本政坛典型的亲美派代表人物,在对亚洲的关系上,麻生一直主张强硬的政策。在靖国神社和历史问题上也以强硬著称于世。由于麻生本人经常口出误言,在日本有“大嘴专家”的绰号!在对华关系上,麻生主张对华强硬,在担任日本外相期间,经常攻击中国的对外政策,尤其是在台海问题上,他是亲台派,支持台湾“独立”,曾说过“台湾是一个‘法治国家,从多种意义上说是与日本有共同价值观的国家’”。

  25. 一、近年来中日关系的发展概况 •    中日关系经历了小泉纯一郎时代的“寒冬”,也经历了安倍时代“破冰”,温家宝“融冰”,福田康夫“迎春”,到胡锦涛“暖春”。

  26. 小泉纯一郎拜鬼:中日关系的“冬天” 27

  27. 保守和右翼势力抬头 小泉纯一郎执政4年多,在日本政坛以独断专行、飞扬跋扈著称。由于他执意参拜靖国神社,致使中日关系陷入邦交正常化32年来的最低点。

  28. 靖国神社始建于1869年,最初叫“东京招魂社”,1879年改称为“靖国神社”。它把在明治维新以来历次战争、其中多为对外侵略战争中死去的亡灵作为神来祭祀。靖国神社始建于1869年,最初叫“东京招魂社”,1879年改称为“靖国神社”。它把在明治维新以来历次战争、其中多为对外侵略战争中死去的亡灵作为神来祭祀。

  29. 2006年10月:“破冰之旅” 安倍晋三和夫人安倍昭惠对中国的访问。 30

  30. 2007年4月温总理“融冰之旅” 2014/11/11 温家宝总理访日 31

  31. 福田康夫“迎春之旅” 2007年12月28日,胡锦涛在北京日本首相福田康夫

  32. 胡锦涛与日本乒乓球运动员福原爱一起打乒乓球胡锦涛与日本乒乓球运动员福原爱一起打乒乓球 2008年胡锦涛主席给同学们讲解唐诗《静夜思》

  33. 10月24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前来出席第七届亚欧首脑会议的日本首相麻生太郎。

  34. 二、日本政治 (一)、民主政治 西方民主源于市民主义,承认每个人有追求自我权利的动机。 • 人权.宪政.法治因此而生,代议制度.政党政治.选举方式因此而成。 • 民主政治差异因素:各国历史环境、经济条件、政治文化、机会选择。

  35. (二)、历史环境-明治维新(19世纪末) • 日本思想家福泽谕吉主张殖产兴业、富国强兵、文明开化、脱亚论 • 1871年岩仓访问团,以年余访欧美12国 ,标竿学习,惊、醉、狂。 • 明治维新:王政复古、武士主政、文明学习、对外掠夺(农业殖民地、工业日本)

  36. (三)、经济条件-雁飞行 • 二战日本战败,美国介入亚洲区域政治经济,向日本植入西方价值观(民主.人权.开发),设计亚洲开发‘雁飞行’,由日本领头东亚反共秩序。 • 小结:央视拍摄大国崛起(日本篇)-岛国环境.工业技术.典章制度共演化的淬炼。 日本NHK拍摄〝逆流中国〞纪录崛起的中国。

  37. (四)、机会选择-日本宪法 • 宪法特色:架构来自美国,放弃战争、三权分立、参众两院、内阁制、地方自治等,但保留天皇为元首。 • 小结:宪法揭示生活在各种政治环境中人们的主张和理想,表明国家体制与坚持的政治法律原则 。法不在于常变、而在于信守 。

  38. (五)、政治文化-日本民族文化模式 • 《菊花与剑》美国人类学者的观察 • 文化具高度统合倾向,每个文化由一个支配性的主题贯穿而成意义的整体。 • 文化模式:集团主义、岛国根性、国家意识。重视:阶层、义理、人情、面子。 • 双面性格:好战祥和、傲慢尚礼、呆板善变、驯服倔强、忠贞叛逆、勇敢懦弱、保守喜新 • 思考:研究以框架(观察归纳..)为方法、辨证为途径、创造智识为目的?

  39. (五)、政治文化-集团主义 • 东亚文化重群体、和谐、服从。 • 日本社会最大特征:集团主义。团体重于个人、义理重于人情,耻辱文化。 • 传统的〝家〞:生活共同体。家长、家属(广义),家照顾所有成员,成员将身心依附给家。公司机能延伸到员工私生活 。内与外的歧视,对方处劣势之敌意与优越感 。 • 思考:传统架构渐崩解、新秩序未出、无所适从的困境

  40. (五)、政治文化-内阁与官僚 • 日本内阁总理基于高度仰赖官僚机构行政专业,统驭力不足反被官僚控制…。 • 政务官的核心能力:领导力-领导变革.领导成员、结果导向(执行力)、响应力、沟通协调及结盟 • 小结:政治人物具核心能力,负责不卸责

  41. 三、中日关系的现状 • 政治方面: • 近两年来,随着中日关系的不断改善,两国高层也频频出现良性互动。从安倍首相2006年10月的“破冰之旅”,到温家宝总理2007年4月的“融冰之旅”;从福田首相2007年底的“迎春之旅”,到胡锦涛主席今年5月6日~10日的“暖春之旅”,无不体现出两国领导人精心培育的两国关系已具有良性互动的氛围和效果,中日关系呈现出越来越好的局面。双方在能源开发、环境保护、东海问题、食品安全等方面达成广泛共识,共同致力于”战略互惠”关系,麻生首相虽然过去是鹰派人士,但作为国家最高领导人,他定会顾全大局,以国家的利益和安全为重,而事实证实也确实如此。

  42. 中日关系的现状——经济 • 日本财务省今年8月21日发布的出口排名榜显示,日本对中国的出口总额在上月份首次超越其传统出口国美国。数据显示,崛起的中国实际上取代了美国,成为日本的第一大出口国。 • 日本有报道说,面对美国次贷等因素经济不振的“夕阳西落”现象,日本出口依赖“太阳东起”的中国是个不容忽视的事实。 这也是日本近几年急于与中国改善关系的原因之一。

  43. 中日关系的现状——中日民间态度 • 由日本非营利组织“言论NPO”和中国日报社于6月至7月在两国进行。日方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54.3%的中国受访者认为一年来中日关系“良好”,但46.1%的日本人觉得“不好”;中国受访者中对日本持负面印象的人仍占多数(40.6%),比2007年上升了4.1个百分点,但有60.9%的受访者认为一年来对日本印象有所改善;而日本受访者中对中国持负面印象的人高达75.6%,上升了9.3个百分点,43%的受访者认为这一年来两国关系恶化。

  44. 中日关系的现状——中日民间态度 • 原因: • 中国方面:中国政府对新闻媒体的相关报道和评论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管理,甚至对日本媒体和民间的对华负面情绪一并加以屏蔽,由此大幅降低了2006年以前弥漫的对日负面情绪 ,中国人民对待中日关系不再是一味的谴责而显得更加理性。 • 日本方面:日本政府无法直接介入对媒体的管理。而今年的“毒饺事件”“西藏事件”“三聚氰胺”等事情使日本右翼媒体更是有了“厌中论”的题材。同时,“成功举办奥运”、“神七上天”中国的崛起也使日本民众心理不安。

  45. 四、影响中日关系的主要问题 1、历史问题 46

  46. 2004年6月,小泉在参议院特别会议就有事相关7法案接受质询 日本编纂的历史教科书 小泉已六次以公职身份参拜靖国神社 日二战老兵 为军国主义招魂 首相拜鬼:尊重历史还是篡改历史 篡改历史的表现: ●修改教科书 ●修改宪法 ●政要“拜鬼” 2014/11/11 成都理工大学文法学院 47

  47. 否认侵略历史 在所供奉的246万6千余个灵牌中,除创建初期收进的7751位先灵外,其余的分配为: 日本国内西南战争 6791个 中日甲午战争 13619个 征讨台湾 1130年 日俄战争 88429个 参加八国联军占领北京1256个 一战 4850个 入侵中国东北 17174个 全面侵华战争 191074个 侵略东南亚 2132699个 “昭和殉难”和远东国际法庭处死 1968个 06年1月18日上午,自民党在东京通过了2006年“运动方针”,再次将号召党员参拜靖国神社的内容写入“运动方针”。 2005年8月1日,日本两大保守派报纸《读卖新闻》及《产经新闻》刊登整版广告,呼 吁日本全民在8月15日参拜靖国神社。

  48. 1945年11月3日,《日本国宪法》公布于世,共有11章103条,但最核心的部分是第九条:“日本国民衷心谋求基于正义与秩序的国际和平,永远放弃以国家权力发动的战争、使用武力或武力威胁作为解决国际争端的手段。为达到前项目的,不保留陆海空军及其他战争力量,不承认国家的交战权。”这部宪法旨在从法律上铲除日本军国主义、摧毁滋生战争的温床,故人们又称其为“和平宪法”。

  49. 修改后:在保留第九条第一段的同时,对第二段有关不保持战争力量、不拥有军队的条文,改为“为了确保我国的和平与独立以及国家和国民的安全,保持以内阁总理大臣为最高指挥官的自卫军”,实质上是将现在的“自卫队”升级为“自卫军”。修改后:在保留第九条第一段的同时,对第二段有关不保持战争力量、不拥有军队的条文,改为“为了确保我国的和平与独立以及国家和国民的安全,保持以内阁总理大臣为最高指挥官的自卫军”,实质上是将现在的“自卫队”升级为“自卫军”。 •   新草案还为日本自卫军参与国际事务赋予了权力,规定:“为了确保国际社会的和平与安全,可以进行国际协调活动,以及在紧急状态下维持公共秩序,或者为保护国民的生命和自由而展开活动。”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