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9

學生憂鬱與自傷防治教材

台北縣板橋市大觀國小輔導室編. 學生憂鬱與自傷防治教材. 學生憂鬱與自我傷害 三級預防計畫. 初級預防. 目的: 增進心理健康,免於憂鬱自傷。 策略: 增加保護因子,降低危險因子。. 教務處. 1 . 規劃生命教育融入課程。 2. 提升學生抗壓能力(堅毅性與問題解決能力)與危機處理。 3. 提升憂鬱與自殺之自助與助人技巧。. 初級預防. 學務處、輔導室. 1. 舉辦促進心理健康之活動,(如:正向思考、衝突管理、 情緒管理、以及壓力與危機管理)之活動。 2. 辦理生命教育電影、短片、閱讀、演講等活動。 3. 結合社團及社會資源辦理憂鬱與自殺之預防工作。

jaunie
Download Presentation

學生憂鬱與自傷防治教材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台北縣板橋市大觀國小輔導室編 學生憂鬱與自傷防治教材

  2. 學生憂鬱與自我傷害三級預防計畫

  3. 初級預防 目的:增進心理健康,免於憂鬱自傷。策略:增加保護因子,降低危險因子。

  4. 教務處 1.規劃生命教育融入課程。 2.提升學生抗壓能力(堅毅性與問題解決能力)與危機處理。 3.提升憂鬱與自殺之自助與助人技巧。 初級預防

  5. 學務處、輔導室 • 1.舉辦促進心理健康之活動,(如:正向思考、衝突管理、 情緒管理、以及壓力與危機管理)之活動。 • 2.辦理生命教育電影、短片、閱讀、演講等活動。 • 3.結合社團及社會資源辦理憂鬱與自殺之預防工作。 • 4.強化教師輔導知能:實施全體教師對憂鬱與自我傷 • 害辨及危機處理知能。 • 5.對家長進行憂鬱與自殺認識與處理之教育宣導。 • 6.同儕之溝通技巧與情緒處理訓練。 初級預防

  6. 總務處 • 1.校警之危機處理能力之加強。 • 2.校園高樓之中庭與樓梯間之意外 • 預防安全網。 • 3.生命教育文宣與求助專線之廣告。 初級預防

  7. 二級預防 目的:早期發現、早期介入,減少憂鬱自傷發生或嚴重化之可能性。 策略:篩選高危險群,即時介入。

  8. 二級預防 行動方案 1.高關懷群篩選:篩檢「疑似憂鬱症」、「曾經自殺 企圖或已有自殺計畫者」及「憂鬱性妄想或幻聽 者」。2.國中、小部分則配合內政部強化篩檢高風險家庭。3.全員篩檢:新生入學時即建立檔案,並建立高關懷 群檔案,每學期定期對高危險群進行長期追蹤與介 入輔導;必要時,並進行危機處置。4.提升導師、教職員、家長之憂鬱辨識能力。5.整合校外之專業人員資源到校服務。

  9. 三級預防 目的:預防自殺未遂者與自殺身亡的周遭朋友或親友模仿自殺。 策略:建立自殺與自殺企圖之危機處理與善後處置標準作業流程。

  10. 強化教師輔導知能學生憂鬱與自我傷害辨識及危機處理知能強化教師輔導知能學生憂鬱與自我傷害辨識及危機處理知能

  11. 兒童憂鬱症 「兒童憂鬱症」並非孩子個人的缺點或任何個性上的弱點,而是一種腦部或者精神上的疾病,影響著兒童的感受、思考與行為。 而最明顯的症狀是活動力突然減弱,不再愛看電視或熱衷喜歡的遊戲,甚至會突然不安而哭了起來。有越來越多的研究顯示,罹患憂鬱症的兒童多半不會自動好起來,情緒的低潮更可能演變至影響較嚴重的憂鬱症。

  12. 憂鬱症高危險群 • 十二歲以前有重大失親、失怙或者失去有著重要意義的人的經驗。 • 身體或精神有被嚴重虐待、疏忽經驗的兒童。 • 有家族憂鬱症、酒癮、藥癮或精神疾病史。 • 兒童本身有較嚴重慢性的生理疾病。 • 兒童的生活情境出現不良的溝通或不清楚衝突解決與表達的模式。 • 兒童沒有學習或發展出解決問題的能力。 • 承受著比其他多數兒童更多來自於生理、情感或社會壓力的兒童。

  13. 容易採取自殺的六大個性 • 個性偏激者 • 愛恨強烈、情感脆弱者 • 挫折忍受力低 • 追求完美,憤世嫉俗的人 • 消極悲觀、多愁善感的人 • 自我要求高,自我肯定少的人

  14. 四種原因讓人想自殺 • 當事人太在意的人、事或問題,容易引發當事人自殺行為。 • 當事人感受到強烈受傷的人、事或問題,容易引發當事人自殺行為。 • 無法解決的人、事或問題。 • 當問題發生,太輕忽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與價值的人。

  15. 自殺與疾病絕對有關 • 在自殺死亡者中,70~90﹪患有精神疾病。其中以憂鬱症最多,其次是藥物濫用、精神分裂。而所有憂鬱症者之中,有15﹪最後死於自殺。 • 自殺企圖而言,女性是男性的2~3倍。如果是自殺成功的比率,那麼男性則是女性的1.5~2倍。

  16. 自殺與疾病絕對有關 • 絕大多數的自殺都不是莫名其妙,連精神分裂症者也不例外。 • 自殺者平均行動五次才會成功,換言之,自殺者的自覺性相當高。

  17. 容易出現自殺念頭的關鍵時刻 • 自我獨處時 • 觸景傷情時 • 意氣用事時 • 情緒低潮時 • 季節交替時 • 逢年過節時

  18. 不可忽略的自殺警訊~1 社會指標方面: • 性別:女性的企圖自殺比率比男性高, 男性的自殺死亡率比女性高。 • 年齡:中年人自殺比率高,尤其中年失業 者。 • 婚姻:統計分析,未婚、獨居且個性極端 脆弱的人,自殺比例高。

  19. 不可忽略的自殺警訊~2 社會指標方面: • 工作:無業、失業者自殺比率比有工作者 高出許多。 • 過去有自殺史 • 家族史:家族親人中如果常有人自殺,孩 子容易受到感染,在成長歷程中 多少有些陰影,「從小看多了親 人自殺,對生命容易產生懷疑。

  20. 不可忽略的自殺警訊~3 自殺的方式: 1.通常採取跳樓、持槍、縱火、上吊等自殺方式的人,自殺死亡的機率高。 2.如果採取割腕、服用安眠藥,通常屬於意圖自殺的比率較高,這類型自殺方式不易成功,卻代表他們已發出強烈警訊。

  21. 不可忽略的自殺警訊~4 個人言行方面: 1.經常重覆說想要去死 2.生活、行為突然產生改變 3.開始對心愛的人、事、私密的重要物品 做安排 。 4.出現反常的現象與觀念 5.封閉自己,不喜歡跟別人接觸

  22. 自殺預防-自我建設與自我超越 1.塑造一個積極支持的環境。2.瞭解我是誰:為了成長與發展個體必須接收自 己的表現及擁有之力量;3.知道我要往何處去:個體要瞭解自己的目標, 完成的事物,以及成為怎樣的一個人。4.去除傷害自我的標籤:個體在成長過程中有許 多來自他人或自己的形容與批評,經常牢牢的 貼在個體的自我上,造成巨大的心理傷害,這 些標籤要慢慢的去除。

  23. 自殺預防-自我建設與自我超越 5.發展人際關係: 個體覺得自己有價值,有希望對未來充滿信心。除了前述四個向度的自我瞭解與分析之外,更重要的是在個體與別人交往的人際關係裡,得到角色的認同與肯定。人際關係包括了家人之間、親友鄰居之間和同學同僚之間等等的互動關係。

  24. 自殺預防-生命教育 • 自殺不單是自殺者行為上的問題,更是其情緒、思想與知見上的問題,要減少或預防自殺事件的發生,我們必須先要瞭解自殺者的動機與原由。 • 青少年的自殺成因則可能是:課業問題與學習困難、升學壓力、親子關係不睦、與家人發生衝突、情緒受困、感情受挫…等等,實際上,這些都只能算是外緣或觸媒而已,真正的原因還是在於心理的困擾、痛苦與意義的失落。

  25. 自殺預防-生命教育 • 與其說自殺的行為是一種對生命中所面臨之壓力、挫折與痛苦的回應方式,不如說它是一種無法面對生命壓力、挫折與痛苦的下下策 - 生命的自殘。 • 而其最佳的預防與對治之方,就是對生命意義的自覺,唯有透過生命意義的啟發與教育,才能真正轉化與治癒自殺者對生命的錯誤知見與執著。

  26. 自殺個案處置~1 形形色色的個案 1.如果已經吃了藥,就要緊急請119、110配合。 2.如果是單純情緒激動的狀況,他建議應答者要先用溫柔的態度來讓他把情緒緩和下來;然後再耐心傾聽,讓他發洩,諸如討厭誰、對什麼不滿…等,傾聽者可以從中分辨案主的情緒是高亢還是低落、負向還是混亂…,必要時教他吐納調整呼吸、喝一杯水,都有幫助 。

  27. 自殺個案處置~2 • 衝動型-例:他想幹掉誰,就跟他討論,不要立刻否定他,才能減化他的痛苦,而且要 1.支持他正向的行動,像是回家或休息。2.負向行動要介入3.約他下次繼續談,把負面情緒分次處理, 如果有100公斤,可以分成4、5次,就比 較容易看到效果。

  28. 自殺個案處置~3 • 若是思想迷失傾向當事人,包括死了一了百了、減輕家人負擔、來生會比較好命、作鬼可以報復、這是自己的選擇…等想法,通常用討論、辯證的方法來導正其觀念。 • 例如當事人說「死了一了百了」,就要反問「死了如果沒有一了百了怎麼辦?」,讓當事人思考一下;像是對「來生比較好命」的說法,可以用「你知道來生是怎樣?你有把握嗎?」

  29. 自殺個案處置~4 • 自傷個案每個都是不同的故事,協助的方法也非常個別化。 • A型人格的案主,應該找一個人去建立長期的關係。 • 生病很久的人,陪伴者要包容尊重他、陪他就醫,同時要防止被他責怪或過度依賴。 • 自我強迫虐待傷害型,陪伴者需要剖解其非理性的思考、行為和要求,家人不要太早放棄,而是需要專業知識的訓練。精神疾病患者,求助專業最重要。

  30. 自殺個案處置~5 重要的就是陪伴他、傾聽他,他已經經歷過大難不死,自己可以想通,不需要再提醒他的傷痛。

  31. 發生前/ 預防、宣導 擬定並執行教育/宣導措施 強化校園危機處理機制 發生時/ 啟動危機小組 通報-依通報機制落實通報-校內、外通報 處理-校內各處室、校外資源、後續評估 發生後/ 後續、追蹤 當事人之後續心理諮商及生活輔導與追蹤 理預防再發或轉介衛政單位協助 臺北縣學生憂鬱及自殺(傷)防治處理機制流程 依「三級預防架構」律定相關處理措施 事件之後續處理

  32. 預防性通報 高關懷學生 高風險家庭

  33. 高關懷群學生特徵~(通報) 1.有傷害自己的行為。 2.在作文或遊戲中表現出想死的念頭。 3.曾說過要自殺。 4.曾表示要以傷害自己的方法對某人或家人報復。 5.曾使用酒精、藥物或安非他命等具傷害性的物質。 6.曾討論自殺的方法。 7.其他(請說明: )

  34. 高風險家庭特徵~(通報) 1.家庭成員關係紊亂或家庭衝突:如家中成人時常劇烈爭吵、無婚姻關係頻換同居人,或同居人有從事特種行業、藥酒癮、精神疾病、犯罪前科等。 2.家中兒童少年父母或主要照顧者從事特種行業或罹患精神疾病、酒癮藥癮並未就醫或未持續就醫。 3.家中成員曾有自殺傾向或自殺紀錄者,使兒童少年未獲適當照顧。

  35. 高風險家庭特徵~(通報) 4.因貧困、單親、隔代教養或其他不利因素,使兒童少年未獲適當照顧。 5.非自願性失業或重複失業者:負擔家計者遭裁員、資遣、強迫退休等,使兒童少年未獲適當照顧 6.負擔家計者死亡、出走、重病、入獄服刑等,使兒童少年未獲適當照顧。

  36. 網路資源查詢 • 自殺防治網 http://psyche.jtf.org.tw/ suicide_prevention/index.htm • 台灣心理諮商資訊網 • http://heart.ncue.edu.tw/

  37. 結語 • 生命的意義在於不斷深入地探索生命的意義,或者說,生命的意義在於勇猛精進地「活出」生命的意義。 • 唯有透過自我生命的省思與對話,學習對自他生命的包容、關懷、尊重與珍惜,不斷地自我提昇生命的層次,生命的意義才能在其中逐漸地彰顯與實現。

  38. 附錄:A型性格 具有A型人格特質的人身上,我們常可發現一種長期、週而復始的奮鬥,這群人企圖在最短的時間內做出最大、最多的效果。且如果眼前出現有非達成不可之任務與目標,則A型人格特質者,無論有多少人、事的干擾,都會不達目的不終止。同時,這樣的人格特質者,喜歡競爭的環境,尤其在職業上會面臨自我要求的壓力,除了具有強烈的成就動機、攻擊性及自我投入等,他們也可能對別人有敵意導向,在同時間內思考或從事兩件以上的事之情形。A型性格者迷信數字、追求金錢與成就、做事匆匆忙忙並要求進度,當進展速度落後則會感到不耐,再者,也許會認為娛樂和休閒是浪費時間,會有罪惡感。總而言之,A型性格特質者會表現出一串A型行為組型,這些人通常沉浸於習慣性及持續性的奮鬥過程,企盼以最少的時間獲得最大的工作成效,具有強烈的鬥志,有時會起而反抗阻礙他們的人、事、物。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