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

十二門論-觀有無門第七

十二門論-觀有無門第七. 2006-7-6. “0” 與“ 1”. 中觀與十二門論主要都是破偏端 而有無是一般人思考的最大偏端 “ 0” 與 “ 1” 的科技看似有、無是有很大的不同,但實則不然 真正深入之後,這個世界是相攝相入,無窮無盡的 一般人看到了有、無的假名,思想就停頓了,無法深入現象、緣起的世界 一般人的煩惱大多是陷入偏端的思想中,而沒有深入而周詳的選擇. 無常. 一般人都以負面的觀點來看無常 壞滅是無常,生長是無常,住亦是無常 「相」有生住異滅,而無常「性」是不變的 光講無常還不夠,還要說眾緣所生法 一般人還是能對所接觸的緣作大體的了解、規劃

jarvis
Download Presentation

十二門論-觀有無門第七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十二門論-觀有無門第七 2006-7-6

  2. “0”與“1” • 中觀與十二門論主要都是破偏端 • 而有無是一般人思考的最大偏端 • “0” 與 “1” 的科技看似有、無是有很大的不同,但實則不然 • 真正深入之後,這個世界是相攝相入,無窮無盡的 • 一般人看到了有、無的假名,思想就停頓了,無法深入現象、緣起的世界 • 一般人的煩惱大多是陷入偏端的思想中,而沒有深入而周詳的選擇

  3. 無常 • 一般人都以負面的觀點來看無常 • 壞滅是無常,生長是無常,住亦是無常 • 「相」有生住異滅,而無常「性」是不變的 • 光講無常還不夠,還要說眾緣所生法 • 一般人還是能對所接觸的緣作大體的了解、規劃 • 佛法說無常,不是指讓我們措手不及的部份 • 而是讓我們思想空間比較大,能夠做更大的承擔 • 盡人事,順天命 • 天命:眾生的共業與個人的別業

  4. 有無 • 絕對的有無 • 過去、現在、未來皆有-實有 • 過去、現在、未來皆如此-不變 • 相對的有無 • 或者過去、現在、未來有(無) – 非實有,變動的 • 假名:種子  芽,木頭 –(燃燒) 灰  CO2 • 「無」是假名沒有了(不常),而不是現象沒有了 (不斷) • 數量的有無 • 標準不同,便無法確定數量的有無 • 性質的有無 • 如物質導電與否,並非絕對的,而是以導電率的高低分界 • 性質的有無常決定於數量的多少,而非實有時無 • 在緣起無量無邊、相涉相入的境相裡,牽涉的面廣時,更無法確認數量的多少 • 世間的思考方式常常是一刀兩斷:如成年的認定… 自性見

  5. 任重道遠 • 無明是從假名來的 • 溝通上必須使用假名 • 但一般人把假名當成真實來看待 (二分法) • 不見得因科技的發展而有所改善,反而爭端更多、區隔更大 • 能學佛的已是微乎其微 • 能深入《中觀》智慧者,更是鳳毛麟角 • 即使已研習《中觀》和《十二門論》,也只能略知其綱領而已 • 世間的學問都不出緣起的大原則 • 每一種思想、技術都是為緣起做註腳 • 消融世間的對立與煩惱,要深入緣起,提升自己的智慧,淨化人類的文明,幫助眾生離苦得樂,這條路任重而道遠 • 生命,也唯此才有真正的意義 • 以中觀為基礎,行自覺覺他的菩薩道

  6. 觀有無門第七:偈頌 • 有無一時不可得,非一時不可得 • 有無一時不可得 • 性相違,不可共 • 非一時亦不可得 • 離「無」則無「有」 • 離無有則不生:有與無常共生,無常為滅相,故名無,故離無,有則不生 • 不離無,有則不住 • 若「實有住」則有應離無 (與前一論點相反) • 但就現象而言,既非全然的無常,也非整體的安住。有無只是假名的安住而已 • 離無常,有實不生 • (論主並無詳細說明)

  7. 觀有無門第七:偈頌 (續) • 別論:雖有無常而未發 • 觀察:起時生為有住時持為有滅時滅是有 • 一切法與無常共生,但非時時顯現無常(壞滅)的現象 • 滅時不應有生,生時不應有滅;生滅相違故 (假名) • 生、住、滅、老、無常、得,不能共生,但也不能孤立而生,必先比較而後才能安立 • 如某人既是兒子又是父親 • 破雖有無常而未發,是以有與無常不共生,以及有、住無無常相  將無常定位為壞滅,並不妥當 • 相對的有無是因緣所生法,皆建立於假名。了解假名的定義,觀察緣起的現象,不為假名所誤。則越能掌握變化,越有彈性空間

  8. 結語 • 趨近 • 成佛非 “1”,眾生無明顛倒亦非 “0” • 從假名的世界深入到緣起的世界,視野能夠更寬廣 • 越寬廣則越能於其中作精準的選擇,培養智慧與福報,趨向於更高的圓滿 • 學佛應知道往什麼方向去趨近,不以兩極化的思想去看自己與他人

  9. Q&A • 法師說的趨近與中觀所說的性空的關聯為何? • 空並非「沒有」,因此空並非不能趨近 • 空是沒有自性,因此可以隨緣去努力、去趨近

  10. Q&A • 對中觀的了解能夠用於觀察、或改正我們貪瞋等習氣嗎? • 若我們只看到好處而未看到壞處則貪,反之則厭惡之 • 因此我們在緣起法中觀察,事情沒有絕對的好壞。若能了解事物亮麗的外表下也有一些壞處,則不會那麼貪求了 • 深入緣起的世界去作平衡的觀察,貪者看它的壞處,瞋者看它的好處,不僅僅用想像的方式,更非用壓抑的方式去對待

  11. Q&A • 從現象學的觀察可以認同中觀所說的觀念,但在細微處有些邏輯論證,我們不見得能夠完全認同。未來在閱讀相關書籍時,遇到這樣的問題時,應用什麼樣的態度去面對? • 以中道不二法門的深入了解為前提,對於經典思想上的問題便能夠去匯歸圓滿 • 批評他人,也能夠接受批評 • 每個人的思考程度多少有不完美、偏端之處,無論過程上的爭端為何,能往中道不二法門的方向去提升

  12. Q&A • 平時要如何培養深入的觀察力?能否透過這樣的觀察達到無我的境界? • 我們透過周邊的訊息與對現象的觀察來訓練我們的觀察力 • 若我們平常能夠保持廣泛的聽取不同觀念的態度,統攝的面廣,則不會落入偏端,能與中道相應 • 能與中道相應,即是與無我相應 • 沒有一個無我的境界或是終點,而是趨近,不斷地往無我的方向去努力

  13. Q&A • 各種懺悔的儀軌,從因緣法的角度,是否真的有它的功德? • 若懺悔卻沒有真正看清楚,則只是壓抑,不是真的懺悔 • 真正的懺悔是覺悟到實相 • 懺悔的重點不是拜懺的儀軌、過程,而是依文去反省,心態改變了多少,行為模式改變了多少 • 最大的功德是開悟,能夠讓我們的方向心態更清楚明朗

  14. Q&A • 中觀、十二門論的知見,與禪修能夠有什麼樣的連結,讓我們禪修的層次能夠有所提升、精進? • 若將禪修界定在修定上則與知見的關係不明顯 • 禪修應重在智慧的開發,重點在於心態的開放與選擇的精準 • 能夠透過中觀的知見,了解世間法相攝相入的緣起觀,心態也會隨之開放,心亦能更加安穩 • 當我們心修的比較定之後,會把過去的觀念作一番整理,我們對中觀、十二門論的觀念經過這樣的整理之後,則能夠捨離偏端的想法,讓我們的面更寬廣,在做各種選擇時更精準、圓滿

  15. Q&A • 是否在我們禪修修定的基礎上,以中觀十二門論的觀念起觀,在慧上下功夫,而往修定與修慧兩方向去努力? • 在修定後身心比較輕鬆、清明的狀況下,作思考與抉擇 • 很多人修定只在方法上用功,在下坐後反而就把修行給放下了。 • 修定大不份比較不容易用在生活當中,因為在生活中需要面對許多情境,心很難定得下來。 • 要在定的基礎去做觀,去抉擇,這樣才能落實應用在生活之中

  16. Q&A • 一般我們說布施、奉獻等等的功德,與開悟見性的功德之間有何相關性? • 最大的功德是解脫,解脫最大的關卡就是開悟。因此能夠對解脫與開悟有所幫助的,功德就越大 • 布施是外捨財物、內捨慳貪。若能了解緣起沒有界限,則能捨外在的財物與內在的我執,成就福德、功德 • 若布施是站在出名的角度去布施,則貪慳的心態還是在,貪的是名。這樣布施與功德的距離就遙遠了 • 因此重點是在於我們用什麼樣的心態去布施 • 了解法界是無界限的,而能夠用正確的知見,做如法的布施、奉獻,而不是因為有什麼樣的功德,才做什麼樣的布施,因為這樣就變成貪心了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