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5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及其特征。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体制;( 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3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第一节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探索. 一、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 选择过程. 1 、我国原有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及其弊端

india-keith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及其特征。 • 教学重点与难点:(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体制;(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2. 第一节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探索

  3. 一、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选择过程 • 1、我国原有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及其弊端 • 我国原有的经济体制是在20世纪50年代建立起来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 形成这样的经济体制主要是受到三个方面因素的影响: • (1)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的预言和设想; • (2)要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 (3)苏联的社会主义经济模式。

  4. 我国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主要特点和弊病:我国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主要特点和弊病: • (1)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单一,限制、排斥甚至消灭非公有制经济; • (2)排斥商品货币关系,忽视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 • (3)经济决策权和管理权高度集中于中央,企业没有生产经营的自主权; • (4)政企不分,主要依靠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 (5)分配上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

  5. 计划经济体制在建国初期对经济建设曾起过积极作用,但是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进一步发展,逐渐成为束缚生产力发展的障碍。计划经济体制在建国初期对经济建设曾起过积极作用,但是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进一步发展,逐渐成为束缚生产力发展的障碍。 • 邓小平指出: • “社会生产力发展缓慢,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条件得不到理想的改善,国家也无法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这种情况,迫使我们在一九七八年十二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决定进行改革。”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34页) • “不改革就没有出路,旧的那一套经过几十年的实践证明是不成功的。” (《邓小平文选》第3卷, 第237页)

  6. 2、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进程 • (1)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改革阶段(1978-1984年)。以农村建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改革为重点,同时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也取得一定进展。 • (2)改革传统产品经济体制阶段(1984-1991年 )。在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的指导下,以城市为中心的改革全面展开 。 • (3)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1992年至今)。在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指导下,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7.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成和发展 • 1、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 (1)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 传统社会主义经济经济理论否认社会主义经济是商品经济,认为社会主义经济是计划经济。这种认识,主要来自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经济不存在商品货币关系理论的教条主义理解。

  8. 马克思恩格斯设想: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里,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后,社会一旦占有全部生产资料,商品经济就会自然而然地消亡,社会将有计划地组织生产和经济活动。马克思恩格斯设想: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里,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后,社会一旦占有全部生产资料,商品经济就会自然而然地消亡,社会将有计划地组织生产和经济活动。 • 列宁也曾认为:社会主义不存在商品经济;十月革命胜利后实行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消灭商品经济。 • 斯大林认为:社会主义社会只是在一定范围内仍然还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主张限制、排斥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 。

  9.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从如何才能更好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角度出发,提出了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著名论断。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从如何才能更好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角度出发,提出了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著名论断。 • 1979年,邓小平指出:“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我们是计划经济为主,也结合市场经济”,“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36页) • 1980年,邓小平提出把“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相结合”作为加快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47页)

  10. (2)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的提出与发展 • 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突破了把社会主义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 邓小平对《决定》给予了高度评价:写出了一个“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政治经济学。”(《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83页)

  11.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 • 1992年春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分不在于是计划还是市场、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这样的问题,“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3页)

  12. 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从根本上否定了把社会主义同市场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把人们从姓“资”姓“社”的争论中解放出来,冲破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最顽固的理论堡垒,最终回答了社会主义可以与市场经济结合的历史命题,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从根本上否定了把社会主义同市场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把人们从姓“资”姓“社”的争论中解放出来,冲破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最顽固的理论堡垒,最终回答了社会主义可以与市场经济结合的历史命题,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 • 党的十四大报告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3.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和市场经济建设的全面展开 • “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 • “商品经济”是指通过商品货币关系实行等价交换的经济形式 。 • “市场经济”是指主要通过市场来配置资源的经济运行方式 。 • 商品经济是市场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的发达形态。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指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市场经济。

  14.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 • 一是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 二是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 • 三是转变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 • 四是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人分配制度; • 五是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

  15.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全面展开 • 十四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重大进展 : • 一是企业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 二是财税体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 ,建立“分税制”; • 三是金融体制改革稳步推进 ; • 四是外汇管理体制改革成绩显著 ; • 五是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与完善。

  16. 经过二十多年的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最近十年的体制创新,我国实现了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历史性突破,初步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 • 在党的十六大上,江泽民同志在报告中明确指出,本世纪头二十年经济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7.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 1、市场经济的共同特征(一般性) • 市场经济本身不具有特定的社会基本制度的性质,所以市场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不会因不同国家社会经济制度上的差异而有不同。市场经济的共同特征主要有: • (1)市场是实现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动主要靠市场调节。 • (2)企业是市场的主体,是能够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

  18. (3)具有完善的间接宏观调控体系。国家政府不能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而是运用各种手段来实行宏观调控。 • (4)具有完善的法制基础。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

  19.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要特征(特殊性) • (1)在所有制结构上,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 (2)在分配制度上,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 • (3)在宏观调控上,社会主义国家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从而能够更有效地实现宏观调控的目标。

  20. 附录:市场经济的分类 一、发达的市场经济与发展中的市场经济 在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在实行或声称在实行市场经济。 每个国家所实行的市场经济,都有着不同于其他国家的一些特点。从这个意义上说,100多个不同国家便有100多种不尽相同的市场经济。然而,市场经济作为一种资源配置方式,作为一种经济手段和经济工具,它是属于中性的并有着基本共同点的东西。我们可以根据这些最基本的共同性,特别是根据与市场经济密不可分的商品化和市场化,而将目前存在于世界上的市场经济,划分为发达市场经济和发展中市场经济两大类。 发达市场经济,是商品化和市场化程度很高的市场经济。在发达市场经济中,不仅产品、劳务和各种生产要素都商品化了,而且连产权也商品化了;在发达市场经济中,不仅出现了各类市场,而且这些市场的发育和成熟程度也极高。目前,西方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市场经济,就是属于这类发达的市场经济。一般而言,这些发达的市场经济,此前都有一段相当长的商品经济发展历史。 发展中的市场经济,是商品化和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市场经济。许多该商品化的产品、要素仍未商品化,市场残缺不全和发育程度低下,是这类市场经济的常见现象。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以及那些从计划经济转轨到市场经济的国家,它们声称所实行的市场经济就是属于这类市场经济。一般来说,这些国家和地区,此前并没有太长的商品经济发展历史,或此前所实行的是跟市场经济对立的计划经济。

  21. 二、发达市场经济的三种模式 (1)自由市场经济。在此一模式的市场经济中,绝大部分的经济资源都由市场进行配置,由政府配置的资源所占份额很小。在实行自由市场经济的国家和地区,虽然也存在国有经济,但比重很小;虽然也有计划,但全局性和连续性的经济社会发展计划比较少;虽然也存在着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但这种干预大都是间接干预且以立法作为主要手段。美国和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市场经济,是这种自由市场经济的典型代表。因此,此一模式的市场经济,通常又被称为美国式的市场经济。 (2)社会市场经济。在此一模式的市场经济中,由政府配置资源所占的份额,较之自由市场经济为多。在实行社会市场经济的国家,有比重比较大的国有经济,有比较严密和系统的宏观经济发展指导计划,政府在收入调节方面有着相当强的功能,大力推行涵盖“从摇篮到坟墓”全过程的国家福利政策。欧洲大陆主要国家(包括瑞典、挪威、芬兰)的市场经济,就是属于这种社会市场经济。由于是德国首创社会市场经济,因此,此一模式的市场经济,通常又被称为德国式的市场经济。 (3)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在此一模式的市场经济中,政府在配置资源中所起的作用最大。存在着大量的和长时期的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日本的市场经济是此一模式市场经济的典型。东亚和东南亚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如韩国)仿效日本所推行的市场经济,也是属于此一模式的市场经济。因此,此一模式的市场经济又通常被称为日本式的市场经济。 ——资料来源:李金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纲》,中山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9-31页。

  22.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3.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 •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客观依据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由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 • (1)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建立、坚持和发展公有制,公有制必须在国民经济中占统治地位或主体地位。 • 邓小平指出:“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11页)

  24. (2)我国的生产力发展状况是总体水平低,发展不平衡、多层次,必然要求有多种所有制经济与之相适应。(2)我国的生产力发展状况是总体水平低,发展不平衡、多层次,必然要求有多种所有制经济与之相适应。 • (3)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 • 邓小平1992年初南方谈话中提出的判断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2页)

  25. 2、公有制经济及其实现形式 • (1)公有制经济的内涵 • 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是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在我国现阶段,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 国有经济是指国家代表全体劳动者对其所属生产资料加以支配和使用的一种公有制形式。是我国公有制经济的重要形式。

  26. 集体经济是指由部分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公有制形式。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体经济是指由部分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公有制形式。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 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指不同所有制经济的产权主体以控股、参股等不同方式共同投资而组建的产权多元化法人企业的经济形式。如:股份制企业、跨所有制组成的企业或企业集团、中外合资合作企业等。其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属于公有制经济。

  27. (2)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 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指人们占有、支配和使用生产资料的方式,是公有资产的组织形式和运营方式。 • 江泽民同志指出:“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要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1页) • 租赁制、承包制、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等方式都是公有制实现的重要形式。

  28. 二、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表现在: • 1、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 2、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在经济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 3、公有制经济在整个经济中的主体地位,是就全国来说的,在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

  29. 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条基本原则。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条基本原则。 • 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必须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 江泽民指出:“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具有关键性作用。”(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30. 三、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 • 个体经济是指劳动者在个人占有生产资料的基础上,从事个体劳动和个体经营的一种私有制经济。 • 私营经济是指个人占有生产资料和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经济。 • 外资经济是指通过引进境外资本(包括港澳台资本)在我国建立的中外合资、中外合作经营和外商独资经济。

  31.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 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对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生产力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32. 附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所有制结构的变化 从1989年到2001年,虽然国有企业户数从10.23万户减少到4.68万户,但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从3895亿元增加到14632亿元,年均增长11.67%,比GDP年均增长9.3%高出2.37个百分点;实现利润由743亿元提高到2389亿元,年均增长10.22%;平均每户实现税金从100万元提高到782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从每人每年9115元提高到54772元;国有企业固定资产净值由7033亿元提高到39588亿元。 截至2002年7月,国有经济在一些重点行业和关键领域按销售收入计算所占的比重分别为:石化69.3%、石油92.1%、电力90.6%、汽车72.0%、冶金64.4%、铁路83.1%、兵器99.5%。船舶与航空航天84.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个体、私营经济年增长速度达到20%以上,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不断增大。个体工商户由1978年的14万户发展到2001年底的2433万户,注册资金3436亿元。私营企业从上个世纪80年代末开始起步,1992年以后一直以15%以上的速度增长,到2001年底已达到203万户,从业人员2714万人,注册资本18212亿元。2000年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共纳税1177亿元,占全国工商税收的9.3%。个体、私营经济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已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30%,东部沿海省市更高达60%以上。1992年到2001年,个体、私营经济新增就业人员4774万人,2000年全国360万再就业的下岗职工中,有250万人在个体、私营企业就业。 ——资料来源:《人民日报》2002年12月2日。

  33.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34. 一、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 • 1、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 •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个人消费品(个人收入)的分配原则。 • 按劳分配原则的基本内容是:凡是有劳动能力的人都必须参加社会劳动,社会以劳动作为分配个人消费品的尺度,按照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分配个人消费品,等量劳动获得等量报酬,即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35.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按劳分配具有客观必然性: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按劳分配具有客观必然性: • (1)公有制是按劳分配的前提和基础。 • (2)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是按劳分配的物质条件。 • (3)劳动还是谋生手段的性质客观上要求实行按劳分配。

  36. 2、以按劳分配为主体 • (1)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是由国民经济中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决定的。 • (2)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 • 第一,在整个社会收入分配中按劳分配是主体; • 第二,在公有制经济中按劳分配是基本的收入分配方式; • 第三,公有制经济中劳动者的个人收入以按劳分配收入为主。

  37. 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实质上就是按生产要素分配。 • 按生产要素分配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及其所有者根据生产要素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作用的大小,按照一定的比例从生产要素的使用者那里得到相应报酬的分配方式。 •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按生产要素分配,是由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决定的。

  38. 1、现阶段的多种非按劳分配方式 • (1)个体劳动收入。 • (2)按劳动力价值分配。 • (3)按经营成果分配。 • (4)按资金分配。 • (5)按资本分配。 • (6)社会保障收入。

  39. 2、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 • (1)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并不是对立的,从广义来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按劳分配也是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一种形式。 • (2)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结合,有利于培育和完善我国的生产要素市场,促进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重新组合,调动各种生产要素参与经营的积极性,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和利用。

  40. 3、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 (1)必须遵循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 (2)必须以共同富裕为目标。

  41. 附录:1989年、2003年全国城镇居民 收入差距对照表 ——资料来源:2004年《中国统计年鉴》。

  42. 第四节 推动经济又快又好发展

  43. 一、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 实现工业化,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 •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我国在新世纪头二十年经济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基本实现工业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44. 1、工业化的概念 • 工业化一般是指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 • 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高度发达的工业社会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45. 2、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选择 • (1)我国的工业化任务还没有完成,总体上看现在还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 • (2)我国不能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老路。 •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大都走的是对外侵略、殖民掠夺、破坏环境、贫富悬殊、大量消耗能源和原材料的路子。

  46. 3、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涵和特点 •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47. 新型工业化道路是相对于传统工业化道路而言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是相对于传统工业化道路而言的。 • 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主要特点是:同信息化等现代高科技发展紧密结合;注重经济发展同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城乡协调发展;实现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同劳动密集型产业相结合。

  48.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 • “三农问题”始终是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根本问题,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关键问题。

  49. 毛泽东提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 邓小平强调:把农业作为战略重点。 • 江泽民认为:抓住农村就有了把握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主动权。 • 胡锦涛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明确提出了“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

  50.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