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8

第八学习主题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第 2 课 明朝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

初中历史公开课课件. 第八学习主题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第 2 课 明朝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 ■ 学校:长潭中学 ■主讲:於 为 爱. 2013 年 4 月于清外. 郑和下西洋 (油画). (阅读) 观夫海洋,洪涛接天,巨浪如山 …… 而我之云帆高张,昼夜星驰,涉彼狂澜,若履通衢。 —— 郑和. 图片欣赏. 江苏太仓浏河镇郑和纪念馆. 南京郑和纪念馆. 云南郑和墓和纪念亭. 江苏苏州郑和纪念馆. 切入正题. 三宝庙(马来西亚 ). 三宝庙(印尼爪哇岛).

ila-reed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八学习主题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第 2 课 明朝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初中历史公开课课件 第八学习主题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第2课 明朝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 ■学校:长潭中学 ■主讲:於 为 爱 2013年4月于清外

  2. 郑和下西洋(油画) (阅读)观夫海洋,洪涛接天,巨浪如山……而我之云帆高张,昼夜星驰,涉彼狂澜,若履通衢。——郑和

  3. 图片欣赏 江苏太仓浏河镇郑和纪念馆 南京郑和纪念馆 云南郑和墓和纪念亭 江苏苏州郑和纪念馆

  4. 切入正题 三宝庙(马来西亚) 三宝庙(印尼爪哇岛) 为什么在国内外会有如此多的有关郑和的遗迹?人们至今还在纪念他吗?本课将给你答案,同时还要讲述明朝其他对外交流的史实。 三宝庙(泰国)

  5. 第一目内容 郑和下西洋

  6. 明成祖与郑和简介 明成祖朱棣(1360-1424)是明朝第三代皇帝,1402-1424年在位。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生于应天,时事征伐,并受封为燕王,后发动靖难之役,起事攻打侄儿建文帝,夺位登基。死后原庙号为“太宗”,百多年后由明世宗朱厚熜改为“成祖”,明成祖的统治时期被称为“永乐盛世”。 郑和(1371—1435),本姓马,云南人,回族。祖父和父亲都从海路到过伊斯兰教圣地天方(今沙特阿拉伯),郑和自幼受家庭探险精神熏陶。后来他入宫做了太监,被派往燕王府。朱棣即帝位后,赐他姓郑名和,人称三宝太监。1405—1433年,郑和先后七次下西洋。

  7. 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和条件 1、目的: ⑴加强与海外联系,扩大政治影响,宣扬国威。⑵寻找建文皇帝。(3)搜集海外奇珍异宝,以供官员挥霍。 2、条件: ⑴ 郑和屡建奇功,深得成祖赏识、信任,他吃苦耐劳、英勇无畏,才能卓著。(主观条件) ⑵ 明朝前期国家统一,政权巩固,经济发展,国力强盛。(政治经济) ⑶ 天文、 地理、 航海知识的积累, 造船业发达,罗盘针的使用。(科学技术) ⑷船队船长、舵手船员群策群力,通力合作。(重要条件)

  8. 郑和下西洋概况 从公元1405年到1433年,在近30年的时间里,郑和率领着庞大的船队,七次下西洋,途经亚洲、非洲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今非洲东岸的索马里和肯尼亚一带),航程共计10万余里。(教材P67大字内容首段,掌握郑和下西洋的历程)

  9. 郑和铸造铜钟 郑和行香碑 郑和第七次远航前,为祈求平安而铸造并布施于寺庙的钟。钟高83厘米,重77公斤,其上铸“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等铭文。 郑和第五次下西洋时在泉州吴山伊斯兰圣墓行香,为祈求航海平安而刻立的石碑。 看一看:两图的介绍有什么共同点? 说一说:郑和下西洋途中有何困难?

  10. 郑和下西洋纪念邮票 这是1985年为纪念郑和下西洋580周年而发行的4枚纪念邮票。画面表现的是郑和以及其下西洋时到达占城、古里等国受到人民欢迎的情景。 (认识:郑和下西洋乃和平之旅)

  11. 郑和下西洋同哥伦布、达·伽马航海比较 郑和下西洋特点:时间长、次数多、规模大、到达地区远、影响深。

  12. 郑和下西洋促成的经济文化交流(成果)

  13. 思考探究 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P67末段) 扩大了中国和亚非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使明朝和三十多个国家建立了友好关系。郑和下西洋比著名的欧洲航海家哥伦布的远航早半个多世纪,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郑和是世界杰出的航海家。

  14. 交流讨论 郑和下西洋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 1、郑和远航体现中国人民酷爱和平的美德。2、我们应当发扬郑和远航精神,继续实施对外开放政策,不断吸纳各国先进思想文化。3、国力强盛,经济发达,才能在外交中掌握主动权。4、团结协作的团队意识是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5、迎难而上、吃苦耐劳、持之以恒等精神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6、将“走出去”和“引进来”进行战略结合,积极主动加强与世界各国的联系与交流,扬长避短,有利国家发展。 (接下来学习第二目内容)

  15. 第二目内容 华侨对南洋的开发

  16. 师:郑和下西洋带着几许遗憾结束了,但他的远航促进了华侨对南洋的开发。那么,南洋的位置在哪里?中国人早在什么时候就有人到南洋谋生了呢?生:东南亚地区,唐朝(查看教材P68)师:郑和下西洋带着几许遗憾结束了,但他的远航促进了华侨对南洋的开发。那么,南洋的位置在哪里?中国人早在什么时候就有人到南洋谋生了呢?生:东南亚地区,唐朝(查看教材P68) 师:唐朝时,武则天重用酷吏,滥杀无辜,为了避难,不少人逃到南洋。之后,到南洋的中国人越来越多。那么,华侨在南洋的分布情况如何呢?华侨为开发南洋做出了什么贡献呢?下面我们先看华侨的分布情况,再看他们对南洋开发所作的贡献。 疑问设置

  17. 明朝南洋华侨分布图

  18. 华侨对南洋开发的主要贡献 他们带去了国内先进的生产技术、工具和文化知识,在那里从事农业、手工业生产和商业活动,为南洋的开发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接下来学习第三目内容)

  19. 第三目内容 西方传教士的东来 自学内容

  20. 利玛窦简介 利玛窦(1552—1610),意大利传教士。1582年(明万历十年)到达中国,1610年5月11日卒于北京,终年59岁。在中国用中文编译有《几何原本》(与徐光启合译)、《乾坤体义》等数学和天文学著作;编绘多种世界地图, 推动了中国地理学的发展。他还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等译为西文,为中西科学文化的交流作出了贡献。

  21. 自主学习 1、16世纪晚期来到中国,为沟通中西文化做出贡献的传教士有哪些?(教材P69小字首段) 2、利玛窦、汤若望的贡献有哪些?(教材P69小字二段) 3、西方传教士东来有什么影响?(教材P69小字末段) 利玛窦、汤若望 把西方先进的天文历法、数学、地理等知识介绍到中国,同时也把中国文化传到了西方。 在传教的同时,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在西方,欧洲兴起了学习中国的热潮;在中国,天文历法、数学、地理等知识的传入,拓宽了国人的视野,使我国天文学体系发生了根本变化。而一些传教士以此为掩护,搜集中国的情报,却损害了中国的利益。 新课结束

  22. 学习与探究

  23. 巩固提高 单项选择题: 1、郑和第一次下西洋出发的时间和地点是 ( ) A、1405年 占城 B、1405年 刘家港 C、1433年 占城 D、1433年 刘家港 B 2、下列关于郑和下西洋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受明太祖朱棣派遣 B、目的是为了加强与海 外的联系 C、西洋即今天的南洋 D、先后六次出使西洋 B

  24. D 3、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以下哪一个地区: ( ) A、占城、爪哇、苏门答腊等地 B、印度古里 C、吕宋、文莱一带D、红海沿岸和非 洲东海岸 4、选出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 ( ) A、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为了发展对外贸易 B、郑和第一次出使到达苏门答腊后返回 C、郑和远航扩大了中国和亚非拉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 D、郑和远航比哥伦布的远航早半个多世纪 D

  25. 题目:阅读下面两则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成祖朱棣即位后,为加强与海外联系,并宣扬国威,命郑和率领船队出使西洋。——川教版七年级《中国历史》 材料二:“支费浩繁,库藏为虚”,是终止下西洋的直接原因。永乐年间,新建和改建了约二千艘海船。这些船只主要用于下西洋。其中每只宝船造价约需五、六千银两。此外,还要加上各种赏赐品的费用。据说大约花了六百万银两。而直至明中叶时,财政每年税收不过三百余万两。如此宣扬国威的收获之一,是朝贡使臣大量涌至。永乐年间,每年来贡的外国使团平均七个。在第六下西洋回朝时,竟有十六国遣使臣一千二百人同时来朝!对这些外邦朝贡者,按规矩还要赏赐。明成祖曾说:“朝廷取四夷,当怀之以恩。今后朝贡者,悉以品级赐赍,更加厚不为过也。” 以上还没有计算生还者要赏赐;死去的大约一万人则要抚恤。在不堪重负的情况下,这些壮举只好中止。——毛佩奇《郑和下西洋》 思考:1、郑和下西洋“半途而废”的原因(为何七次后不再继续) 2、明朝前期的对外开放与中国现在的对外开放有什么差别 材料分析题:郑和七下西洋的遗憾与启迪

  26. (1)结合材料一、材料二说说郑和下西洋“半途而废”的原因是什么?(1)结合材料一、材料二说说郑和下西洋“半途而废”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郑和远航是为加强海外联系,不是去发展经济。郑和的远航是政治目的,与哥伦布航行的海外扩张的经济目的有本质的不同。由于下西洋的开支巨大,导致明朝国库空虚,下西洋被迫终止。也就是说:从商业角度看,下西洋并没有给明朝带来多大的实际利益,这样的对外开放对明朝的发展也没有起到多大的促进作用。 (2)现在的中国也实施对外开放,30年的历程,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请思考:明朝前期的对外开放与中国现在的对外开放有什么差别呢?提示:明朝前期的对外开放主要是为了炫耀自己,主要是“走出去”,而我们现在的对外开放,不但是“走出去”了,更重要的是“引进来”了。我们引进了外国先进的经验、管理、技术等等,为我们自己的发展服务,从而推动了我国的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 (3)国家尚且要注意学习他国的先进之处,那我们个人呢? 提示:应该多向他人学习,借鉴他人的长处,促进我们自己的成长。 材料分析题参考提示

  27. 5、课外作业:仿制郑和下西洋示意图 P67路线图 郑和航海图

  28. 本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明朝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郑和下西洋,是明朝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大事件,他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为中国和“西洋”人民的友好往来,架起了坚固的桥梁,为东南亚的开发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也促进了中西方经济文化交流。 但是郑和远航的主要目的是宣扬国威,而不是发展海外贸易。因此他的远航并不能为明朝带来财富,反而耗费了大量的物力、财力,这就难以促进国内经济的发展,也不利于中国的政治经济革新。 谢谢大家 於为爱 2013年4月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