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1

课前复习

课前复习. 1. 镇痛药治疗内脏绞痛时,为何要与阿托品合用? 2. 哪些药不宜用于分娩止痛? 3. 哪些药不受麻醉药品管理条例限制?. 解热镇痛抗炎药 Antipyretic-analgesic and antiinflammatory drugs. 概述 常用药物 复方制剂. 目的要求. 1. 掌握解热镇痛药的共性。 2. 掌握阿斯匹林的作用、用途及不良反应。 3. 了解其它药物的作用特点、用途。 4. 了解解热镇痛药的应用原则和常用复方制剂( A·P·C )的特点。. 一、概述. (一)概念 :

hoyt-mccray
Download Presentation

课前复习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课前复习 1.镇痛药治疗内脏绞痛时,为何要与阿托品合用? 2.哪些药不宜用于分娩止痛? 3.哪些药不受麻醉药品管理条例限制?

  2. 解热镇痛抗炎药Antipyretic-analgesic and antiinflammatory drugs • 概述 • 常用药物 • 复方制剂

  3. 目的要求 1.掌握解热镇痛药的共性。 2.掌握阿斯匹林的作用、用途及不良反应。 3.了解其它药物的作用特点、用途。 4.了解解热镇痛药的应用原则和常用复方制剂(A·P·C)的特点。

  4. 一、概述 (一)概念: 解热镇痛药是一类具有解热、镇痛、且大多数尚有消炎抗风湿作用的药物。因其化学结构和抗炎作用机理均不同于甾体激素,故也叫非甾体类抗炎药。

  5. (二)解热镇痛药按化学结构的分类 苯胺类 吡唑酮类 有机酸类 其它 对乙酰氨基酚 保泰松 阿司匹林 吲哚美辛 舒林酸 萘丁美酮 双氯芬酸 芬布芬 布洛芬 萘普生 吡罗昔康、美洛昔康 尼美舒利 甲酸类 乙酸类 丙酸类 水杨酸类 吲哚乙酸类 茚乙酸类 萘乙酸类 邻氨苯乙酸类 苯乙酸类 羧酸类 烯酸类 苯丙酸类 萘丙酸类 苯并噻嗪类

  6. (三)PG的生物合成 解热镇痛药尽管化学结构各不相同,但均有最基本的作用机理,即抑制PG合成酶。 PG(prostaglandin)的基本结构是含一个五元环的二十碳不饱和脂肪酸。广泛存在于体内各组织中,种类很多,生理作用广泛。 图1

  7. 细胞膜磷酯 PG的生物合成 图1 磷酯酯A2 糖皮质激素 酯加氧酶 花生四烯酸 白三烯(LTs) 血小板活化因子(PAF) 解热镇痛药 PG合成酶 (环氧酶) 环内过氧化物 PGG2、H2 增加血管通透性、收缩支气管、趋化白细胞 前列环素合成酶 动脉上皮C内 血小板内 TXA2合成酶 扩张血管、增加血管通透性、收缩支气管、趋化白细胞 异构酶还原酶 PGD2 PGE2 PGF2a PGI2 TXA2

  8. 两种环氧酶(cyclo-oxygenase,COX)特性比较

  9. 部份药物对COX-1和COX-2的IC50(M)及COX-2/COX-1的比值部份药物对COX-1和COX-2的IC50(M)及COX-2/COX-1的比值

  10. (四)基本作用、用途 机理 1.解热作用: :抑制体温调节中枢PG合成       升高的调定点恢复正常    体温恢复正常(祥见图2) 特点:只能使发热的机体体温降至正常,而不 降低正常体温(与氯丙嗪不同)。 用途:可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发热(对症)

  11. 丘脑下部体 温调节中枢 病毒、细菌 寄生虫等及 代谢物、组 织分解物、 抗原抗体复 合物 外热原(脂多糖) 内热原(IL-1) 解热镇痛药 吞噬细胞 PG合成↑ 体温调定点↑ (产热↑、散热↓) 发热 解热镇痛药的解热作用机理

  12. 说明: (1)发热利弊 利:WBC↑、吞噬C活性↑、抗体↑;热程 、热型有利诊断 弊:消耗体力,降低酶活性→烦燥、失眠、 头痛、谵妄、惊厥等 (2)用药注意: 1)诊断不明不滥用 2)不可过量(虚脱、休克) 3)需配合对因治疗措施

  13. 机理 2.镇痛作用:具有中等镇痛作用 :抑制损伤或炎症局部PGs合成 特点: 1) 镇痛力﹤镇痛药,对锐痛、内脏绞痛等无效。 2) 无成瘾性,不抑制呼吸。 3)作用部位主要在外周(不排除有中枢作用的参与)。 用途:适于各种慢性钝痛(头痛、牙痛、神经痛、痛经、炎症性疼痛)。

  14. 疼痛 痛觉 感受器 (-) 解热镇痛药 缓激肽 5-羟色胺 组织胺 前列腺素 损伤 炎症 致痛 物质 局部组织 增强其它 致痛物质 的致炎、 致痛作用 增敏作用 (-) 图3  解热镇痛药的镇痛作用机理 说明: (1)PG不仅致痛,尚可提高感觉神经末梢对其它致痛物质的敏感性,也能扩 张血管,增加其通透性。 (2)本类药虽镇痛力弱,但不抑制呼吸,无成瘾性,故常用于一般钝痛。 (3)本类药镇痛部位主要在外周,不同于镇痛药。

  15. 3.消炎、抗风湿作用: 除苯胺类外,均有此作用。 机理:(1)抑制PG合成: (2)抑制溶酶体酶的释放 (3)抑制WBC活性 特点:(1)无特异性,只能对症不能对因。    (2)抗炎作用﹤糖皮质激素,但不良反 应较少,故常用。 用途:可用于风湿、类风湿关节炎及其它炎症。

  16. 二、常用药物 乙酰水杨酸(aspirin,醋柳酸、阿斯匹林) [体内过程]   口服小部分在胃内,大部分在小肠吸收,Tpeak1-2h,在体内可迅速被酯酶水解杨乙酸和水杨酸,后者则以盐的形式存在,且80 ~ 90% 与血浆蛋白结合。游离者分布于全身。水杨酸盐主经肝代谢(与甘氨酸、葡萄糖醛酸结合),剂量﹤1g时按恒比消除t1/2 3~5h; ﹥1g时按恒量消除,可延至于t1/2 5~30h,最后随尿排出,碱化尿液可促进其排泄,故本品中毒解救时,应碱化尿液。

  17. [作用、用途] 1.解热镇痛作用较强:常用于发热、感冒头痛、慢性钝痛,疗效明显。0·3~0·6tid 2.消炎、抗风湿作用强:疗效确实,为诊治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之首选药。对急性风湿热24~48h退热,并缓解关节红、肿、痛,但需用较大量。1~1·5qid,疗程较长,一般6~8w。

  18. 3.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可用于防止血栓形成(冠心病、中风等),小剂量(50mg)即可不可逆地抑制血小板内PG合成酶,使TXA2合成↓→抑制血小板聚集和释放ADP,持续4~7d,但加大剂量此作用反而减弱,甚或消失。3.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可用于防止血栓形成(冠心病、中风等),小剂量(50mg)即可不可逆地抑制血小板内PG合成酶,使TXA2合成↓→抑制血小板聚集和释放ADP,持续4~7d,但加大剂量此作用反而减弱,甚或消失。 机理:小量:抑制TXA2合成 大量:抑制TXA2及PGI2合成( TXA2合 成酶比PGI2合成酶对本品更敏感) 4.抗痛风作用:大量时可竞争性抑制尿酸在肾小管的重吸收,而促尿酸排泄。可用于治疗痛风。

  19. 5.其它: 1) 治疗胆道蛔虫症 2)治疗婴儿动脉导管未闭:PGE可扩血管。 3)治疗水样腹泻:PGE促进水在肠内聚集。 4)缓解肿瘤引起的胃肠症状:肿瘤产生大量PG→胃肠症状。

  20. [不良反应] 1.胃肠反应:上腹不适,恶心、呕吐、消       化道出血、诱发或加重溃疡。 机理:小量:直接刺激胃粘膜 大量:兴奋CTZ 抑制PG合成(PG保护胃粘膜,抑 制胃酸分泌) 宜饭后服或用肠溶片,消化性溃疡禁用。

  21. 2.凝血障碍: 抑制TXA2合成→抑制血小板聚集 抑制机体时VitK 的循环利用→凝血酶原合成↓ 严重肝损, VitK缺乏,低凝血酶原血症、 血友病禁用,术前一周停用。

  22. 3.过敏:荨麻疹、哮喘、血管神经性水肿等。 机理: 使体内蛋白乙酰化 PG合成↓→白三烯(LTs)合成相对↑→诱 发哮喘 其中哮喘可致死,且Adr治疗效果差,而糖皮质激素效果好。有哮喘史者禁用。

  23. 4.肝肾损害:肝细胞坏死、转氨酶↑,肾功↓,均为可逆性。长期用药应监测血浓,成人≦200µg/ml,儿童≦20µg/ml,一旦出现,停药可恢复。4.肝肾损害:肝细胞坏死、转氨酶↑,肾功↓,均为可逆性。长期用药应监测血浓,成人≦200µg/ml,儿童≦20µg/ml,一旦出现,停药可恢复。 5.水杨酸反应(急性毒性):﹥5g/d时可出现:恶心、呕吐、眩晕、耳鸣、重听、头痛、精神错乱等,重者停药,加服NaHCO3以碱化尿液,促其排泄。 6.瑞夷(Reye)综合征:患病毒感染伴发热的青少年,用本品后可发生严重肝功不良、急性脑水肿。虽少见,但可致死。故儿童患病毒感染时应慎用本品。

  24. [药物相互作用] 1.本品可从血浆蛋白上置换出香豆素类抗凝药、磺酰脲类降血糖药、氨甲喋呤、巴比妥类、苯妥英钠等,使之作用、毒性↑。 2.糖皮质激素可促进水杨酸盐代谢,且合用时易致消化性溃疡,不宜合用。 3.抗酸药可减少本品吸收,且促其排泄。

  25. 其它药物Ⅰ

  26. 其它药物

  27. 三、复方制剂 (一)组成:解热镇痛药常与下列药物配伍,组成复方制剂。 巴比妥类:增强本类药的镇痛效果 咖啡因:收缩脑血管、增强本类药对头痛的治疗效果 抗组胺药:阻断H1-R,增强本类药的抗炎作用 (二)评价:    现有复方制剂多含有已淘汰的药(疗效差或毒性大:非那西丁、氨基比林等),且对照观察,并未发现其疗效优于单用药,故其临床地位有待重新评价。

  28. 常用解热镇痛药复方制剂 成分与各药的含量(g/片)常用解热镇痛药复方制剂 成分与各药的含量(g/片) 名称 其 它 阿斯 非那 氨基 扑热 匹林 西丁 比林 息痛 咖啡因 复方阿斯 匹林(APC) 0.2268 0.162 0.035 0.002 (扑尔敏) 复方扑尔敏片 0.2268 0.162 0.0324 0.01 (人工牛黄) 速效感冒胶囊  0.25 0.015 0.015 (苯巴比妥) 去痛片(索米痛) 0.15 0.15 0.015 0.02(巴比妥) 0.04 (安替比林) 安痛定注射液 (2ml) 0.1

  29. 小 结  本类药具有解热、镇痛,且多数有消炎抗风湿作用,有的尚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本类药最基本的作用机理是抑制PG合成酶。本类药虽抗炎作用小于甾体激素,但不良反应相对较少、较轻,故临床上仍普遍使用。本类药品种很多,但作用性质相似,其差异仅在作用强度和不良反应上,故根据病人情况、药源等因素选择使用。

  30. 思考题 1.为什么苯胺类无明显消炎、抗风湿作用? 2.为什么甾体激素的抗炎作用比本类药强?

  31. 下次课预习范围 中枢兴奋药 钙拮抗药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