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0

课堂教学案例研究 黑龙江省教育学院 白 玲

课堂教学案例研究 黑龙江省教育学院 白 玲. 第一部分 教学案例评价标准. 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犹如同一部 《 红楼梦 》 道学家见淫,才子见缠绵,流言家见宫闱秘 …… 教学是个性化的行为 , 评价也有个性化的标准。. 我的意见. 请描述一下 你心目中好课的标准? 你评课时把哪一条标准列为第一位?. 不同时期标准不同. 古代私塾教育: 背读“四书”、“五经”,学规极严, 十年动乱时期: 突出政治、阶级斗争 改革开放之初: 落实知识点、知识体系健全 课程改革之前: 依据大纲、教参,照本宣科

Download Presentation

课堂教学案例研究 黑龙江省教育学院 白 玲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课堂教学案例研究黑龙江省教育学院 白 玲

  2. 第一部分教学案例评价标准

  3. 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 •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 犹如同一部《红楼梦》道学家见淫,才子见缠绵,流言家见宫闱秘…… • 教学是个性化的行为,评价也有个性化的标准。

  4. 我的意见 • 请描述一下 你心目中好课的标准? • 你评课时把哪一条标准列为第一位?

  5. 不同时期标准不同 • 古代私塾教育:背读“四书”、“五经”,学规极严, • 十年动乱时期:突出政治、阶级斗争 • 改革开放之初:落实知识点、知识体系健全 • 课程改革之前:依据大纲、教参,照本宣科 • 课程改革之后:课标弹性,学生是否得到发展; • 关注教师的教,更要关注学生的学

  6. 各种观点 • 一堂好课是基于三维目标实现的教学 • 一堂好课是助推学生终生发展的教学 • 一堂好课有赖于有效教学行为的实施 • 一堂好课应该师生都是学习者,都在超越自我,教学相长 • 一堂好课情感交流形成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 • 一堂好课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创造或成功的体验 • 一堂好课必须体现思维的深度 • …………

  7. 袁孝亭:您认为讲好课的“要件”有哪些? • 本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程度教师授课的深广度 • 逻辑的严谨水平教师授课的清晰度 • 知识面广博程度教师授课的魅力度 • 语言表达的生动与否教师授课的感染力 • 直观和举例的意识与技巧教师授课的通达性 • 更为重要的内在条件:教师的人格魅力

  8. 好课的标准(叶澜) • 有意义——扎实的课 • 有效率——充实的课 • 有生成——丰富的课 • 常态性——平实的课 • 有待完善——真实的课

  9. 叶澜教授观点:扎实、充实、丰实、平实、真实叶澜教授观点:扎实、充实、丰实、平实、真实 • 有意义——扎实的课。 • 观点:学到了新的知识; • 锻练和提高了能力; • 有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产生学习的要求; • 越来越会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去; • 进来以前和出去的时候有了变化

  10. 有效率——充实的课 • 一是对面上而言,这节课下来,对全班学生中的多少学生是有效的,包括好的、中间的、困难的他们有多少效率; • 二是效率的高低。有的高一些,有的低一些,但如果你没有效率,或者只是对少数学生有效率,那么这节课就不能算是比较好的课。 • 整个课堂的容量很大。

  11. 有生成——丰富的课 • 内容丰富,多方活跃,给人以启迪。 •   一节课不完全是预先设计好的,应有教师和学生情感、智慧、思维和精力的投入,有互动的过程,气氛相当活跃。在这个过程中,既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状态生成,这样的课可称为丰富的课。

  12. 常态性——平实的课 • 受公开课、观摩课的影响太深,容易出现准备过度。师生课堂表演,教学机械。 • 课堂有它独特的价值,这个价值就在于它是公共的空间,需要有思维的碰撞及相应的讨论,在这个过程中,师生相互生成许多新的知识。

  13. 有待完善——真实的课 • 课不能十全十美,只要是真实的就会有缺憾; • 有缺憾是真实的一个指标。

  14. 开展课例研究方法—夏志芳 • 一、从目标的角度宏观分析一堂课的价值所在 • (目标、途径、效果) • 二、从活动的角度中观分析一堂课的基本结构 • (活动、时机、意义) • 三、从行为的角度微观分析一堂课教学内容的演绎(加工、转化、表达) • 四、从探究的角度分析一堂课的思维含量 • (价值、方法、效率)

  15. 如何研究课例 • 要带着问题考察课堂 • 捕捉课堂发生的故事 • 描述师生的行为细节 • 读透细节背后的旨味 • 有效地进行专题研究 • 养成边听边想的习惯

  16. 捕捉课堂发生的故事 • 武昌鱼(情境创设过度) • 西红柿没来(预设过度) • 教学环节的衔接(王瑶) • 评价方式的创新(王晖) • 课堂活动创新(苹果、一张纸) • 成败皆需反思

  17. 有效地进行专题研究 • 专题:导课技巧、激发学习兴趣、课堂“活动”设计、板书设计、结课设计、多媒体运用、学习方式、课型的选择、学生错误的活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课堂管理与调控

  18. 养成边听边想的习惯 • 将生活实践、常识和与自己心灵相互呼应的教育理论带到课堂,把听课视为思想的创发与心灵的开悟。如果不去思考,不进行自我反思,不参与交流,那么听课就失去的意义。

  19. 怎样去听课? • 课前充分准备,明确目的 • 课中翔实记录,积极推敲 • 课后客观评析,加强交流

  20. 课前 • 学识准备 熟悉课标,把握教材;清楚教学目标、教学建议、知识体系、范围、深度;掌握教学内容、重点、难点,熟悉教材体系;学习和了解课改信息;积累听课评课资料,善于总结评课成果。 • 心理准备 态度上做到五心:诚心、虚心、专心、细心、公心情绪上排除一切干扰,精神饱满,集中精力听好课。 • 情况准备 了解听课班的基本情况;了解任课教师的基本情况; • 物质准备 听课笔记、课标、教参等。

  21. 课中:掌握观察要领---听、看、想、问 • 听: • 一听教师怎么讲的,是不是讲到点子上了,重点是否突出,详略是否得当; • 二听课讲的是否清楚明白,学生能否听懂,教学语言如何; • 三听教师启发是否得当; • 四听学生的讨论和答题。 • 五听课后学生的反馈。

  22. 看教师的教 • (1)课堂教学确定怎样的教学目标。目标在何时采用何种方式呈现; • (2)新课如何导入,包括导入时引导学生参与哪些活动; • (3)创设怎样的教学情境,结合了哪些生活实际? • (4)采用哪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 (5)设计了哪些教学活动步骤?如:设计了怎样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探究、如何探究;安排怎样的活动让学生动手动口操练,使所学知识得以迁移巩固;设计怎样的问题或情景引导学生对新课内容和已有的知识进行整合等。 • (6)使哪些知识系统化?巩固哪些知识?补充哪些知识? • (7)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技能?达到什么地步? • (8)渗透哪些教学思想? • (9)课堂教学氛围如何。

  23. 看学生的学 • (1)学生是否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 中; • (2)学习活动中学生经常做出怎样的情绪反应; • (3)学生是否乐于参与思考、讨论、争辩、动手操作; • (4)学生是否经常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等等。 • 把学生的发展状况作为评价的关键点。

  24. 听课记录 •  听课记录包括:教学实录;教学评点。 •  课堂实录包括:1.听课日期、学科、班级、执教者、课题、第几课时等;2.教学过程;3.教学方法;4. 各个教学环节的时间安排;5.学生活动情况;6.教学效果。 • 实录方法:简录,简要记录教学步骤、方法、板书等;详录,比较详细地把教学步骤都记下来;记实,把教师开始讲课,师生活动,直到下课都记录下来。 • 课堂评点:教学的优缺点的初步分析与评估,以及提出的建议。 • 包括:教材处理与教学思路、目标 ;教学重点、难点、关 • 键; 课堂结构设计; 教学方法的选择; 教学手段的运用; • 教学基本功; 教学思想;实验等。 • 好的听课记录应是实录与评点兼顾

  25. 第二部分课堂教学实施策略

  26. 课前(教学设计) • 研读课程标准,确定教学目标; • 解构优化教材,整合课程资源; • 分析学生基础,选择教学方法; • 设计教学结构,合理分配时间; • 依据具体情况,确定主导课型。

  27. 课中(实施教学) • 高效创设情境,先声夺人导入; • 围绕核心问题,引发思考提问; • 选择难点问题,全面重点讲授; • 依据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活动; • 巧用课堂生成,调整教学预设; • 统整教学内容,提纲挈领结课; • 精选设计问题,有效练习巩固; • 关注媒体效果,选择适宜媒体; • 约定评价方式,立体评价学生;

  28. 课后(教学反思) • 反思教学观念; • 反思教学设计 • 反思教学过程 • 反思成功失败 • 反思学生表现 • 反思对话质量 • 反思教学创新 • 反思教学生成 • 实施二度设计

  29. 观察与分析课堂的目的: • 享受课堂, • 不断成长, • 感受智慧, • 超越自我。

  30. 谢谢!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