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2

第 八 讲 从FTF到CMC:网络人际关系及 其 互动 方式

第 八 讲 从FTF到CMC:网络人际关系及 其 互动 方式. 孙 藜. 本讲主旨. 理解人际关系及电脑中介交流( CMC ) 网络业界的流行“理论” CMC 与 FTF 的区别 关键的变化:身体与情境 CMC 的三种可能 : 非人际性、人际性和超人际性 批评意见与 交流的难题. 1 。电脑中介交流( CMC ):网络人际交往. 我们前面已经讲过了网络的技术架构、作为媒介的新传播模式、超文本, 当我们从信息、技术和内容进入到背后的“关系”时候, 我们便看到了重要问题:人类交流模式的重大变化,从 FTF 到 CMC 。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 八 讲 从FTF到CMC:网络人际关系及 其 互动 方式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八讲 从FTF到CMC:网络人际关系及其互动方式 孙 藜 网络社会学

  2. 本讲主旨 • 理解人际关系及电脑中介交流(CMC) • 网络业界的流行“理论” • CMC与FTF的区别 • 关键的变化:身体与情境 • CMC的三种可能: • 非人际性、人际性和超人际性 • 批评意见与交流的难题 网络社会学

  3. 1。电脑中介交流(CMC):网络人际交往 • 我们前面已经讲过了网络的技术架构、作为媒介的新传播模式、超文本,当我们从信息、技术和内容进入到背后的“关系”时候,我们便看到了重要问题:人类交流模式的重大变化,从FTF到CMC。 • 实际上,我们说网络传播可同时被用于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因而,很容易网络所形成的交往关系也很容易跨越这些边界。 • 换言之:私人交往和公共交往边界模糊了。 网络社会学

  4. 重新理解Web2.0:从技术到社交 • 从1.0到2.0时代的转变,是从“人机对话”对“人与人对话”的转变。 • 社会性网络服务(SNS): • 今日流行的诸多网站如校园网、开心网、Facebook等有这样一个共通的名字 • 社会性软件(SF) • 办公软件、ERP软件和浏览器等属于工具性软件, • 诸如MSN、QQ等被称为“社会性软件”: • 在使用社会性软件的过程中,人们感觉到的或者关注的是社会关系。 网络社会学

  5. “强联系”与“弱联系”网络社会交往关注的重要问题“强联系”与“弱联系”网络社会交往关注的重要问题 • 一般而言,人们关注两个方面的核心问题: • 由网络中介而成的社会关系是“强关系”还是“弱联系”? • 因使用网络而对传统的社会关系带来怎样的改变? • 所谓“强联系”还是“弱联系”是来自社会网络分析。 • 最早由美国社会学家Mark Granovetter(1973)提出 • 四个指标: • 1)双方的互动频率;2)情感的卷入程度; • 3)亲密关系;和4)互惠交换次数; 网络社会学

  6. 一般网络业界的说法:两个原则 • 150法则(Rule Of 150):一个人的社交规模原理 • 欧洲发源的“赫特兄弟会”是自给自足的农民自发组织, • ——最早这里指的是FTF。 • “把人群控制在150人以下似乎是管理人群的一个最佳和最有效的方式。” • “我们可以与之保持社交关系的人数的最大值。” • 80%的社会活动可能在这些关系中发生;网络具备了对此进行方便管理的手段。 • 据说一个MSN只能对应150个人; 网络社会学

  7. “六度空间/区隔”:弱联系的重要 •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米尔格伦(Stanley Milgram)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 • “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也就是说,最多通过六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 • 社交网站的理论基础:诸如邀请注册;“圈子” • 它的社会学意义在于: • 尽管网络所形成的联系似乎更多的是弱联系,但在人们的社会交往中非常重要。 网络社会学

  8. 人际性、非人际性与超人际性——CMC的三个面向人际性、非人际性与超人际性——CMC的三个面向 • 所谓“非人际性”:是指CMC更像一种“机器”交流,人际的味道较淡; • 所谓“人际性”:即使通过网络也建立起类似FTF交流的人际关系来; • 所谓“超人际性”:超越了FTF的效果,更为亲密和完美。 • 通过CMC达到亲密、团结和喜爱这些人际交流中的较高层次——强联系 网络社会学

  9. 身体隐身、情境退场——从FTF到CMC关键之变 • 无论是探讨CMC的人际性、非人际性还是超人际性;此种人际交往方式的关键不同在于: • 匿名:身体不在场;连同身体相关的东西都隐身了; • 语言不同:语言符号与副语言符号; • 情境:FTF下首要的是识别情境;“场合”分前台后台。 • 前台是我们扮演演出角色的情境; • 后台则是我们放松自己、为角色做准备的地方 • 从物理空间到虚拟:“消逝的地域” 网络社会学

  10. “私下”与“公开” 网络社会学

  11. 2。非人际性:任务解决的效率 • E-mail 电视视频会议等等,无疑降低了交流中人的影响力和群体内部的团结性。 • 降低人的影响有何益处? • 对于那些不强调人际交流的各种交流形式,很可能最适合不过。 • 更专注于任务的解决。例如电脑会议—— • 组织中人际关系及冲突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精力,提高组织效率。 网络社会学

  12. 交往中的理性与情感 • 电脑会议通过规定出基本准则(以任务为主,协调运作,平等参与等),有效地提高了人的理性能力,它慢慢去除了传播中人的情感的成分,重点强调交流的实质并且尽量减少社会的影响力(地位,人与人之间的误解等影响)。 • ——Cubrovsky,1985 网络社会学

  13. 群体(组织)中互动时的人际关系 • 匿名: • 传播的民主化;体现了参与的平等性 • 人际交流感觉最薄弱的情况下(即匿名和批评情况下),交流的结果却最好。 • “通过匿名输入各自想法和观点来提高成果”,已经成为有关电脑自由讨论的焦点。 • 顺序: • 同时可以输入各自意见; • 讲话人时间不会受到限制; 网络社会学

  14. “他是谁?” 网络社会学

  15. 组织中CMC利和弊的两面 • 结果: • 提出了最丰富的观点并且在交流中冲突和歧义最大。 • 但是,比起面对面交流,由于CMC中缺乏个人和社会以及情感交流,缺乏固定的结构系统, • 无法或很难促进交流者最终达成协议。 • 建议: • 两个阶段:第一:非人际;第二,人际交流 网络社会学

  16. 非人际性:“交流暗示缺失” • 从组织CMC回到日常微观人际交往的层面 • 非语言符号的缺失,影响了网络人际互动者—— • 1)印象的形成; • 2)对传播情境的认知 • “缺乏非语言行为暗示,信息的发出者很难通过信息表达某种情绪,展示个性,实施控制或显示感召力,交流者享受更多的自由却较少得知对方的个性。” • 从这个角度看,CMC更少社会和人的影响力。 网络社会学

  17. “7:38:55”定律 • 社会心理学家奥尔波特(Mehrabian Albert)提出 • 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往取决于视觉、声音和语言—— • 人们对于一个人的看法有高达55%的比重取决于视觉成分,也就是外表;衣装、表情、神色、姿势; • 有38%取决于声音,也就是辅助表达语言的方式,如音色、语气、语调、口气,等; • 只有7%取决于语言,即谈话的内容。 网络社会学

  18. 语言、副语言和关系——以同学的话为例 • 写正式文章时我往往会不自觉地想到用“雷”这个字,然后在意识到自己这个想法后被自己“雷”了一下怎么可以在写正式文书时用上网络用语呢?类似这样的情形发生时我总会想半天,想着该用哪个书面名词来代替这个网络用语,想来想去,也总是找不到最贴切的那一个词。 • 还有,习惯了与网上聊天,到了网下,与人说话往往也会不由自主地那样做,网聊时使用表情已经成了习惯,到了网下,没有表情,有些话都不会说了,不知道该怎样表达。 • 另外,网聊多了我有时会不那么尊敬年长者,因为在网聊时并不知道对方年长,是把对方当作同龄人来说话,到了网下,得知对方年长之后,那种对同辈的语气也改不过来了。 • ——来自社工0641班一位同学的观察 网络社会学

  19. 3。人际性:时间积累 • CMC交流者与其他交流者一样,具有强烈愿望想建立和发展社会关系。 • 开始:通过信息与对方结识并形成简单印象 • 长时间联络:不断加深对对方的了解以检验他们的最初印象; • 结果:通过积累人际间的了解促进人际交流的变化,建立起正常的人际关系,不过暂时迟了一些。 网络社会学

  20. 关键变量:对关系未来的预期 • 正是由于预料到未来交流的可能性,才会导致CMC区别于FTF: • 在两种交流手段中,一旦人们意识到以后还有交流的可能,不论是使用电脑或是以面对面为交流手段,人们在人际交往中所表现出来的—— • 紧迫性、步调一致性、镇定自若和包容性都非常相似。 • 相反,如果交流者不期望未来关系得到维系,则CMC表现出不同于人际关系的特点来。 网络社会学

  21. 4。发信者;最佳化表现自我——超人际性:亲密关系的建立14。发信者;最佳化表现自我——超人际性:亲密关系的建立1 • 戈夫曼(Goffman) • 社会交往是一种印象管理;任何场合都是一种展示自我的表演,“个人表演的目的是要强调他自身的某些方面而隐藏其他方面”。 • CMC的两个关键点: • 被减少了的传播暗示; • 潜在的非同步性。 • 都有利于“有选择地展示自我”。 网络社会学

  22. 语言符号本身 • 语言行为比起非语言行为更容易控制和设计 • “如果在商店或别的地方看到我不会走过来与我交谈,而通过电脑,人们很容易就与我交谈了。因为他们只知道与人交谈,而没看我长什么样。” • 信息的表达比长相、性别、民族等因素更重要,但并非说这些因素不起作用。 网络社会学

  23. “看着我的眼睛”与“读读我写的东西” • “既然自我展示是通过自己写成的文字来表现,那么人们就很可能通过选择某种语调和语言来展示自己,而这一点是讲演、着装和手势无法达到的。这种高度控制的自我展示方式大大影响了交流主体。在文章中向对方所展示的‘自我’与在面对面交流中所展现的自我是大大不相同的。” • 正是由于缺乏形体语言的暗示,反而更有利于交流者进行大量的思考,专注于组织信息。但也可能是欺诈、谎言或刻意打扮出的东西。 网络社会学

  24. 接收者:理想化对对方的认识——超人际性:亲密关系的建立2接收者:理想化对对方的认识——超人际性:亲密关系的建立2 • 使用CMC超过了人际交流中正常情感范畴。 • 比面对面交流更渴望建立和发展社会关系。 • 接收者:理想化对对方的认识 • CMC任何一种细微化的情境和性格暗示都会对印象的形成起到重大作用; • 社会身份非个性化: • 夸大了对对方的认识:想象性交往。 网络社会学

  25. 乐观的一面 • 在CMC的使用者中,尤其是从前未使用过CMC的人来说,由于人们无法看到对方的容貌以及听不到他们说话,所以人们无法由此推断对方的性格,CMC使用者也就不会受到这些性格暗示因素的限制。他们可以很好地计划一下,而且有机会做一下自我反省。他们花更多的时间来设计所要传递的信息,而不总是在与别人进行交流,这样CMC使用者就可以对自己进行客观的评价、反思、选择,最后同对方传递能更好地展示自我的信息。 • —— Walther 网络社会学

  26. 另一面 • 问题的根源在于人类的交流。我们认为它是头脑的产物,但实际上它是由身体的各部分完成的:表情的变化、声音的抑扬、身体的摇摆、手势……在互联网上,头脑尚在,但身体消隐。接收者几乎得不到有关打字者的个性和情绪的任何线索,只能猜测信息为何被发出、是什么意思和该如何回应。信任完全被抛出窗外。这是一件很冒险的事。 • ——Locke,转引自:吉登斯《社会学》,95页 网络社会学

  27. FTF人际关系的同步性 • 面对面交流中,人们常常需要对对方做出及时的反应,而不是专注于如何组织自己的语言表达。 • “心不在焉”—— • 比起从记录中读取信息,面对面的交谈需要交流者全身心参与其间: • “包括深层次的心理、感知、情感投入,随着交谈的深入,这种参与更加深入,而且还要关注到人际关系中的需要。” 网络社会学

  28. 网络人际关系的非同步性 • 网络使用者可以决定一天何时、多长时间、参与几次到人际交流中,时间的限制放宽了。 • 交流者可以有时间对他们的想法深思熟虑,合理组织语言再作回答,这有利于交流质量的提高。这个交流的特点对教育界和商界的交流活动都大有益处的,即使在人际关系的交流中它也是重要的,因为回复之前有时间考虑会提高交流的质量。 • ——Harasim 网络社会学

  29. 两个有趣的研究:即时Vs.延迟 • 1)事先写好的讲稿和即兴讲演之间: • 前者更为客观,而后者更加自我为中心。 • 2)情侣之间:书信促进了两人的磨合、情感交流与升华;加深了爱恋。 • 多渠道的交流方式给想象留下很少的空间; • 有人提出质疑:由于得不到及时反馈,交流中问题与回复之间的时间间隔长而信息是有情境的,都可能不利于他们对信息做出正确的诠释。——“听电影”。 网络社会学

  30. 对“超人际性”的两种质疑 • 其一认为,很多现实网络交流中,许多交流者并不想表现得友好,并不想表现得有能力或是传统意义上的积极关系, • ——交流者所要传递的对对方的负面印象; • 其二,此种人际关系的建立往往只限于社会精英人群。即:他们很重视语言技能,而且也很擅长于此,所以往往会夸大信息交流。 网络社会学

  31. 5。网络关系的两难 • 作为一种新的交流媒介,网络给我们带来了便利,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我们交流的难题—— • 身体缺席,副语言符号的缺失,情境退场,一方面给我们带来了平等、民主,给我们留下了更多的想象空间,但另一方面,也使得我们失去了那种特定的亲近感。 • 我们轻而易举地与陌生人建立了关系,可我们对身边的陌生人还是一如既往地陌生,无形中我们也冷落身边的人。 • 媒介永远只是媒介,真正的良好的关系,只能寄希望于我们心底对彼此的爱意。 网络社会学

  32. 共同在场的冲动 • “共同在场使我们能够运用身体‘从不撒谎’的那个部分——眼睛,也即‘心灵的窗户’。眼睛接触本身就表明某种程度的信任和亲近;共同在场的交往者都在不断地控制身体这一敏感部位的细微运动。” • 无论网络人际关系能为我们建立何种理想的关系,就网络关系而言,它终究有是“虚拟”的,是身体不在场的,其实,正如恩格斯所讲“单独关押是使人成为精神病的最好方式”,事实上我们不管现实世界如何糟糕,我们每个人都在心底怀着彼此接近的冲动。 网络社会学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