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0

应用信息技术 开发潜能促进学习

应用信息技术 开发潜能促进学习. 教育信息技术学院 徐福荫 E-mail:xufy@scnu.edu.cn Tel:020-85213669. 指导思想.  以信息化 推动教育均衡发展 带动教育现代化 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 信息时代的 学校. 信息化的大楼、大师、大度、大爱  厚德博学、团结拼博、求实创新  做事先做人、创新先积累、成功先吃苦  应用 信息技术、信息技术资源、信息技术环境

hani
Download Presentation

应用信息技术 开发潜能促进学习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应用信息技术 开发潜能促进学习 教育信息技术学院 徐福荫 E-mail:xufy@scnu.edu.cn Tel:020-85213669

  2. 指导思想  以信息化 推动教育均衡发展 带动教育现代化 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

  3. 信息时代的学校 信息化的大楼、大师、大度、大爱 厚德博学、团结拼博、求实创新 做事先做人、创新先积累、成功先吃苦 应用信息技术、信息技术资源、信息技术环境 进行自主、探究、协作、创新学习 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

  4. 信息时代的师生  师生把信息技术 作为学习对象 教师把信息技术 作为教学、科研、开发、管理的创新工具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5. 信息时代的师生 学生把信息技术 作为学生开发潜能的认知工具 自我测评的学习反馈工具 创设情感的情感激励工具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 促进学生有效学习与全面发展

  6. 信息时代的学与教 在信息时代 教育教学要 在现代学与教理论指导下 应用信息技术、信息技术资源、信息技术环境 开展教改试验 建构多种学习方式与教学方式 有效地支持与发展学与教 改善教学系统绩效 促进师生、国民、学校与社会发展 推进素质教育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7. 信息来源 人们可以: 从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获取信息 从他人、面对面获取信息 从印刷、音像、电脑、网络等媒体获取信息

  8. 信息技术  传统技术 语言、体态、文字 书籍、杂志、报纸 模型、实物、参观  音像技术 摄影、幻灯、投影、电影 广播、录音、电视、录象  信息处理技术 计算机技术:超媒体 交互视窗  整合技术 网络通讯技术:资源共享 通信交流(ICT)

  9. 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 是指能够支持信息的获取、传递 加工、存储和呈现的一类技术。 应用在教育领域中的现代信息技术主要包括: 电子音像技术、卫星电视广播技术 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 网络通信技术、仿真技术 虚拟现实技术等 ----教育部《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

  10. 信息技术的学习资源 多媒体教学软件 学科工具软件 电子百科全书、电子词典 网络课程 高校精品课程 教育网站 专题学习网站 多媒体资源库 题库 案例库

  11. 信息技术的学习资源 重要多媒体教育软件 电子百科全书:Microsoft ENCARTA 中国大百科全书 电子词典:金山词霸 学科工具软件:几何画板

  12. 信息技术的学习资源 重要教育网站 中国教育部 http://www.moe.edu.cn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http://www.edu.cn 中国园丁网 http://www.teacher.edu.cn 全国高等学校精品课程网 http://www.jpkcnet.com/new/ 美国航天局网 http://www.nasa.gov

  13. 信息技术的学习资源 重要搜索引擎 google http://www.google. com 百度http://www.baidu. com 雅虎中国http://cn.yahoo.com 搜狗http://www.sogou.com 网易http://so.163.com

  14. 信息技术的学习资源 重要学术与论文搜索 Google 学术搜索 http://scholar.google.cn 中国知识资源总库 http://dlib3.edu.cnki.net 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http://www. paper.edu.cn 博士后中国 http:// WWW.POSTDOC-HINA.COM

  15. 信息技术的学习资源 重要幻灯片共享网站,又叫PPT共享网站 无忧PPT网站 http://www.51ppt.com.cn 且行资源PPT专题网站 http://www.qiexing.com PPT资源之家网站 http://ppthome.net

  16. 信息技术的学习资源 重要视频共享网站 优酷网 http:// www.youku.com 大学堂 http://realcourse.grids.cn 视频教程网 http://www.abab123.com/index.html

  17. 信息技术的学习资源 跟踪国内外同行三个“顶尖” 跟踪国内外同行顶尖期刊 跟踪国内外同行顶尖论文 跟踪国内外同行顶尖会议 最好能够和这三个“顶尖”有交互 利用信息资源快速高效学习与解决问题

  18. 信息技术的学习环境 校园网 投影银幕式多媒体教室 局域网 电子白板式多媒体教室 城域网 多媒体计算机Web教室 互联网 语言实验室 因特网 微格实验室 视频点播系统 虚拟实验室 视频会议系统 电子阅览室 卫星接收系统 电子图书馆

  19. 信息技术环境的教学信息特征 教学信息处理:数字化、智能化、虚拟化 教学信息传输:网络化、自动化、高速化教学信息呈现:多媒化、超链化、交互化 教学信息贮存:光盘化、磁盘化、移动化

  20. 信息技术环境的教学系统特征 开放化、共享化、参与化、全球化 网络沟通世界,走出地域局限 培养学生掌握、运用信息技术能力 共享国内外: 最好的学校、最好的专业 最好的老师、最好的课程 就能让: 山区与城里的学生 海岛与平原的学生 西部与东部的学生 经济欠发达地区与经济发达地区的学生 身体不健全与身体健全的学生 站在互联网同一起跑线上 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21. 开发潜能促进学习  利用网上资源进行自主学习 提出问题,上网查询,得出结论  利用网上资源进行探究学习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收集证据 (1)途径一:回忆已有知识 (2)途径二:阅读资料与网上查询 (3)途径三:虚拟实验探究 在师生充分讨论和分析的基础上,得出结论。

  22. 开发潜能促进学习 利用网络通信进行协作学习 围绕主题,分组分工,合作学习 上网搜集,协作讨论,得出结论 由竞争性的个体学习转变为共同发展 的合作学习  利用信息工具进行创造性实践性学习 创造多媒体作品

  23. 开发潜能促进学习 从教育视野, 提升信息获取与创新能力 从课程视野,提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 从技术学视野,提升信息处理能力 从心理学视野,提升信息问题解决能力 从社会学视野,提升信息交流能力(ICT) 从媒体视野,提升信息批判选择与评价能力 从文化学视野,提升信息文化能力 信息社会新的“读、写、算” : “读”是信息的浏览、获取, “写”是信息的发布、交流, “算”是信息的加工、管理等。

  24. 促进高等教育质量工程建设 国家高校教学名师建设 国家高校教学团队建设 国家高校特色专业建设 国家高校精品课程建设 国家高校网络精品课程建设 国家高校双语教学示范课建设 国家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 国家高校人才培圳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 国家高校教学成果建设 教育部高校各类学科专业规范与质量评估研究

  25. 促进基础教育的新课程改革 布鲁姆的教育目标: “认知”•“技能”•情感” 新课程的教育目标(新在哪?): • “知识与技能” • “过程与方法”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新在)注重“过程与方法”(培养目标) • 强调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 •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积极表达、交流 • 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 • 同时形成“正确价值观”

  26. 注重过程性学习评价 过程性评价主要指的是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 针对学生的学习方式, 部分无法用纸笔测验检测的过程性学习成果, 与学习密切相关的非智力因素 评价。

  27. 注重学习方式转变 学习方式就是学生完成某项学习任务时 所拥有的动机和所采取的方法。  从接受学习转变为: 自主学习、 合作学习、 探究学习、 体验学习、 案例学习、 实践学习、 评价学习、 反思学习……

  28. 注重过程性学习成果 将信息技术的学习融入日常生活、学科学习中 创作品学生电子作品 电子绘画、平面设计、电子动画 电子报、电子刊、网页 学习兴趣小组 学习专业小组

  29. 注重非智力因素评价 对学习任务的兴趣和意向; 透过学习过程反映出来的情感和态度。 校本剧 辩论会 会话、表达、沟通、交际能力 成功=20%IQ+80EQ

  30. 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 提升教师的现代教育理论的运用能力 提升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工具的运用能力 提升教师在学习共同体中的学习能力 提升教师的反思与评价能力

  31. 提升教师的现代教育理论的运用能力 教学系统设计理论 混合学习理论 多元智能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32. 教学系统设计理论 首先,进行需求分析; 其次,设计与开发教学,包括内容分析,学习者 分析,策略设计,媒体制作等; 然后,对设计与开发成果进行形成性评价, 根据试用效果进行必要的修改; 最后,对教学设计成果的实际使用情况 作出总结性评价。

  33. 混合学习理论 •  混合学习(Blended Learning)是 • 在线学习与面对面的课堂学习的混合 • 网络学习与传统学习的混合 • 网上资源与音像媒体和传统媒体的混合 • 教师主导活动与学生主体参与的混合 • 个人学习与协作学习的混合 • 必选与自选学习内容的混合 • 不同教学理论的混合 • 不同教学媒体的混合 • 教学技术与非教学技术的混合

  34. 多元智能学习理论 语言修辞智能 数学逻辑智能 肢体运动智能 音乐智能 个人内省智能 人际交往智能 视觉空间智能 自然观察智能

  35.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传统学习观: • 知识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 • 建构主义学习观: • 知识是在一定的情境(社会文化背景) • 借助他人(教师和学习伙伴) • 帮助(协作、会话) • 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 • 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

  36. 提升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 优化教的设计 优化学的设计 自主学习、探究、协作的设计 人机交互、师生交互、生生交互的设计 创造学习的设计 教师提出问题的设计 教师创设情境的设计 学习资源的设计 网上发布的设计 学生互评的设计 教师点评的设计

  37. 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工具的运用能力 把多媒体计算机、通讯网络为核心的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 在学科教学过程中有效地应用信息技术 以实现能充分体现学生主动参与的 “自主、探究、合作” 的新型学习方式。

  38. 提升教师在学习共同体中的学习能力 网络学习共同体 是基于网络的学习型组织, 由一般教师(学习者)、辅导者及其助学者和 成熟教师、专家等构成其成员。 网络学习共同体成员之间 在网络学习过程中 进行沟通、交流,分享各种学习资源, 共同合作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 提升教师在学习共同体中的学习能力, 并快速转化为教师专业发展的行动力, 从而改善教学系统绩效。

  39. 提升教师的评价与反思能力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 成长=经验+反思 把多媒体计算机、通讯网络 为核心的信息技术 作为对教师的评价工具、反思工具 录像法、网络日记、文件夹、电子公告 弗兰德(Flanders)师生行为互动分析法等

  40.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是指在学科教学过程中通过 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 建构有效的教学方式,促进教学的最优化。 信息技术学习环境与学习过程的整合 信息资源与学习内容的整合 信息工具与学习成果的整合 网络通信与协作学习的整合 学习成果与学习资源的整合 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41.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优质课 • 教材分析好:创造性地运用教材 • 教学资源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 教学设计好:目标、策略、评价 • 教学实施好:教师要有效讲授与有效提问 • 学生要有效参与与有效探究 • 教学效果好:学生喜欢这堂课 • 学会新知识与技能 • 掌握过程与方法 • 形成正确价值观与养成良好习惯 • 培养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 教学反思好: • 谈堂课教学的得与失,亮点与问题 • 针对问题,寻找改进的办法和策略 • 教学重构好:经验积累与提升,重构好这堂课

  42. 信息时代的教育观 在信息社会 每个人最起码要具有的信息素养: 获取信息、处理信息 存储信息、传输信息 呈现信息、运用信息 创新信息、信息道德

  43. 信息时代的教育观 每个人可以从真实世界、文字世界、虚拟世界 获取信息 学生在真实世界里,从老师、同学那里 获取信息,参加实验、实践获取信息 学生在文字世界里,从课本、书刊、杂志里 获取信息 学生在虚拟世界里, 从媒体(录音带、录像带、电影片等) 光盘(CD、VCD、DVD、CD-ROM) 网络 获取信息

  44. 信息时代的教育观 最关键的是知道: 从哪个人、哪个部门、哪本书、哪个网站 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45. 信息时代的教学观 在信息时代是知识爆炸时代 不是看你现在拥有多少知识和多少资源, 而是看你是否具有不断获取与更新知识的能力 和不断整合其他资源的能力。

  46. 信息时代的教育观 教改的问题,关键是教师,名师出高徒 要培养创新型学生 首先培养创新型的教师 还要营造一个创新型的学术氛围 让学生从不同视角探讨学习问题 教导学生不要迷信书本,迷信老师 敢于向权威挑战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7. 信息时代的教育观 让教师、学生 在信息高速公路上 共同成长 携手前进!

  48. 谢 谢 !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