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5

脑电图 EEG 和大脑皮层的自发电活动

脑电图 EEG 和大脑皮层的自发电活动 . 【 实验目的 】. 了解脑电图的基本构造、原理、操作方法;利用脑电图仪观察人大脑皮层的自发电活动,掌握基本电活动的波形及其意义. 【 实验原理 】. 人体组织细胞总是在自发地不断地产生着很微弱的生物电活动。利用在头皮上安放的电极将脑细胞的电活动引出来并经脑电图机放大后记录在专门的纸上,即得出有一定波形、波幅、频率和位相的图形、曲线,即为脑电图。当脑组织发生病理或功能改变时,这种曲线即发生相应的改变,从而为临床诊断、治病提供依据。

hana
Download Presentation

脑电图 EEG 和大脑皮层的自发电活动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脑电图EEG和大脑皮层的自发电活动

  2. 【实验目的】 • 了解脑电图的基本构造、原理、操作方法;利用脑电图仪观察人大脑皮层的自发电活动,掌握基本电活动的波形及其意义

  3. 【实验原理】 • 人体组织细胞总是在自发地不断地产生着很微弱的生物电活动。利用在头皮上安放的电极将脑细胞的电活动引出来并经脑电图机放大后记录在专门的纸上,即得出有一定波形、波幅、频率和位相的图形、曲线,即为脑电图。当脑组织发生病理或功能改变时,这种曲线即发生相应的改变,从而为临床诊断、治病提供依据。 • 大脑皮层的神经细胞在无任何外加的人工刺激的情况下,仍然存在持续不断的节律性电活动。若将引导电极安放在头皮上,由生理记录仪或脑电图机记录出的这种皮层电活动,称为脑电图。根据脑电波形的频率和特点,将其分为α波:频率为8~13Hz,波幅为20~100μv,在枕区最显著。正常成年人安静、清醒及闭目时出现。β波:频率为14~30Hz,波幅为5~20μv,在额叶和顶叶比较显著,当受试者睁眼、思考问题或接受某种刺激时出现。θ波:频率为4~7Hz,波幅为100~150μv,成年人困倦时可出现于枕叶和顶叶,在睡眠或深度麻醉时也可出现。δ波:频率为0.5~3Hz,波幅为20~200μv,成人在清醒状态下不出现δ波,但在睡眠期间、极度疲劳及深度麻醉状态下也可出现。

  4. 【实验对象和用品】 • 人、记录仪或脑电图机、杯状或盘状吸附引导电极(动物可用针灸针作引导电极)、银片电极、鳄鱼夹、手电筒、导电膏、75%酒精棉球。

  5. 【实验方法和步骤】 • 1、头皮电极的安放位置及连接方法如何?   常规脑电图是指在正常生理条件下和安静舒适状态下按规定的统一方法和时间描记的头皮脑电图。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多的是国际脑电图学会建议采用的标准电极安放法,其中FP为额极,Z代表中线电极,FZ为额,CZ为中央点,PZ为顶点,O为枕点,T为颞点,A为耳垂电极。上述记录电极的序号通常是用奇数代表左侧,偶数代表右侧。整个头皮及双耳上所安放的电极数为21个。这种安放法特点是:头部电极的位置与大脑皮质的解剖学分区较为一致,电极的排列与头颅大小及形状成比例,在与大脑皮质凸面相对应的头部各主要区域均有电极安放。   将电极按照一定的顺序或有目的地组合起来进行描记称为导联,描记脑电图常规应用单极导联和双极导联两种方法。一次描记中至少要有3~4个导联的描记,并有单极导联和双极导联的组合,以便观察异常放电和定位诊断。一般来讲,单极导联对癫痫灶定位较好,而双极导联的波形、波幅失真较少。 • 2、人脑电的记录 • 3、家兔脑电的记录

  6. 【注意事项】 • ①将头洗干净,不要涂抹油性物质。 ②脑电图室要安静舒适。 ③前一天晚上要睡好觉(剥夺睡眠者除外),临做前要进餐。 ④操作者态度要和蔼可亲,将要求给病人解释清楚,让病人能充分理解和合作,并严格按操作者的指令去做。 ⑤安放电极板要轻柔、准确,使之密切置于皮肤上,这是做好脑电图的关键。 ⑥对于年龄太小或不能合作者,必要时给以水合氯醛口服或灌肠。 ⑦对有高热惊厥者,最好在症状停止10天后进行脑电图检查。

  7. 大脑皮层诱发电位

  8. 【实验目的】 • 以利用脑电图仪,观察给予各种感觉刺激的情况下,人大脑皮层诱发电位活动。 • 【实验原理】 • 凡是对外周感受器、感觉神经、感觉通路或与感觉系统有关的任何结构进行特定的刺激,在中枢神经系统的相应部位引导出的电位变化,都称为诱发电位。由于诱发电位出现在自发电活动背景上,故通常要将动物麻醉,以降低自发电活动,使得能引导出清晰的诱发电位。现在它已经成为研究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常用方法。 • 【实验对象和用品】 • 家兔、哺乳动物手术器械一套、牙钻(或骨钻)、三向推进器、刺激器、前置放大器、示波器、马蹄形兔头固定器或定位(向)仪、刺激保护电极(直径1mm、头端呈球状的银丝),棉花、纱布、骨蜡(或止血海绵)、注射器及针头、37~40℃的液体石蜡和生理盐水、1%氯醛糖和10%氨基甲酸乙酯、1%普鲁卡因、3%γ-氨基丁酸、1%士的宁。

  9. 【实验方法和步骤】 • 见陈其才《生理学实验》p45~47。

  10. 【思考题】 • 1、影响脑电图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脑电图的主要因素有年龄、个体差异、意识状态、外界刺激、精神活动、药物影响和脑部疾病等。其中年龄和个体差异与脑生物学特点及遗传心理因素有关。外界剌激与精神活动引起的脑波改变属于脑机能活动的一些生理性变化。药物影响和脑部疾病所产生的脑波变化往往是病理性的,但也可以是一过性和可逆性的。 (1)年龄和个体差异   脑电图作为客观反映大脑机能状态的一个重要方面,和年龄的关系非常密切。如在小儿,脑电图可以观察到随年龄增加的脑波发展变化。年龄阶段不同,脑波可显示明显的差异。另一方面,由于小儿时期脑兴奋抑制机制发育水平的年龄差异,因而对内、外界各种因素影响的反应较成人显著,容易出现明显的脑波异常,而且异常的范围也较广泛,但相应的消失也较成人快。在小儿时期异常脑波的出现也与年龄有关。年龄不同,异常波型也不相同,在癫痫时尤其如此。到成年时,脑波逐渐稳定,中年后随着脑机能的逐渐减退,脑波又产生相应的变化。到老年期由于有脑缺血性损害或有脑萎缩存在,大多数也会出现有意义的脑波异常。关于脑波的个体差异多在1岁后出现,并随年龄的增加而逐渐增加,至成人时脑波差异已相当显著。许多研究结果认为脑电图与遗传及心理特征有一定关系,但出生后各种环境因素对大脑和心理性格的形成也有一定的影响。 (2)意识状态   脑电图能够反映意识觉醒水平的变化,成人若在觉醒状态出现困倦时,脑电图就由α波占优势图形出现振幅降低,并很快转入涟波状态。入睡后脑波变化将进一步明显并与睡眠深度大致平行。在病理状态下,脑电图波形的异常又与病因及程度有关,除大多数表现为广泛性或弥漫性波外,还可见到一些其他的异常波型。临床上常根据这些异常波型来推断意识障碍的病因、程度,还可确定病位。

  11. (3)外界刺激与精神活动   脑波节律一般易受精神活动的影响,如当被试者将注意力集中在某一事物或做心算时,α节律即被抑制,转为低幅β波,而且精神活动越强烈,α波抑制效应就越明显,外界刺激也可引起同样的变化。这就是为什么在做脑电图时周围环境要安静,受检者要放松、不要思考问题的缘故。 (4)体内生理条件的改变   临床上诸如缺血缺氧、高血糖、低血糖、体温变化、月经周期的变化、妊娠期、基础代谢等都直接影响脑组织的生化代谢,所以脑波也相应地出现变化。如脑组织酸中毒时,脑血管扩张,脑血流量增加,将引起脑波振幅降低和出现快波化。 (5)药物影响   在临床上大多数药物对脑机能会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尤其是那些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可引起明显的脑波变化。具体变化与个体差异、药物种类、服药方法、药量等都有很大关系。如口服给药,刚开始和增加药量时会出现脑波变化,有些在停药后的短期内脑波改变仍可持续存在,甚至会出现一种反跳现象而见到脑波增强,这就是临床上治疗癫痫不能突然换药或停药的原因。

  12. 2、什么叫脑电图伪差,引起伪差的常见因素有哪些? 脑电图的伪差又称伪迹或干扰,是指来自脑外的电位活动在脑电图中的反映。伪差的出现常给阅读、分析、判断脑电图造成困难,尤其是某些伪差与痫波很相似,临床上很容易造成误诊,因此正确识别和排除伪差是很重要的。   引起伪差的因素很多,表现也多种多样,但归纳起来有来自仪器和人体两个方面,其中来自仪器的伪差有:描记仪的故障,电极接触不良或故障,交流电干扰等。来自人体的伪差有:眼睑及眼球运动、肌肉收缩、心电图、呼吸、哭泣、皮肤出汗、血管搏动等。

  13. 事件相关电位ERP

  14. 【实验目的】 • 掌握事件相关电位的原理,NEUROSCAM软件的基本操作过程 【实验原理】 • 平均诱发电位:当人的注意力集中在某种感觉信号时,这种感觉刺激引起的脑诱发电位有较明显的变化,由于记录电极离中枢较远,颅骨的电阻很大,记录到的电位信号十分微弱,而且诱发电位掩埋在自发脑电波和其他噪声中,需要用叠加、平均的技术才能显现出来。通过计算机叠加平均的技术观察记录脑诱发电位,所得的结果叫平均诱发电位(averaged evoked potential)。潜伏期:从刺激呈现到出现波峰之间的时间间隔。平均诱发电位分四种成分:早成分——潜伏期为10ms以内的波,代表接受刺激的感觉器官发出神经冲动并沿神经通路传导的过程;中成分——潜伏期(latent period)为10~50ms的波;晚成分——潜伏期为50~500ms的波;慢波动——潜伏期为500ms以上的波。每种成分包括若干个波,根据这些波出现的潜伏期和电变化的方向进行命名。潜伏期在50~150ms左右出现的正向波称P100 波,简称P1波;潜伏期在150~250ms左右出现的负向波称N200 波,简称N2波;潜伏期在250~500ms左右出现的正向波称P300 波,简称P3波。事件相关电位:与某些心理活动过程相关的脑平均诱发电位,称为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 ERP)。

  15. 【实验对象】 人 【实验器械和用品】 • NEUROSCAN64导脑电仪及分析软件,电极膏,酒精,棉球 • 【实验步骤】 • 根据《ERP实验教程》所示步骤

  16. 大鼠海马在空间学习记忆中的作用(Morris水迷宫)

  17. 【实验目的】 • 通过Morris水迷宫实验了解大鼠海马在空间记忆、工作记忆中的重要作用 【实验原理】 • Morris水迷宫实验是检验大鼠空间工作记忆能力的较为成熟的实验方法,迷宫所在实验室的墙壁是大鼠学习定位平台的显著的空间线索。慢性脑缺血大鼠(即痴呆鼠)找到平台所需的时间(潜伏期)要长于正常鼠。 【实验对象】 大白鼠 【实验器械和用品】 • Morris水迷宫,10%水合氯醛,大鼠手术器械一套,实验台,注射器,生理盐水

  18. 【实验方法和步骤】 • 1、制作慢性脑缺血大鼠模型 • 持久性结扎大鼠双侧颈总动脉,制作慢性脑缺血动物模型。在实验前后的过程中,均给予充足的食物和水。但术前12h禁食,4h禁水。大鼠用10%的水合氯醛(350mg/kg)腹腔注射麻醉。颈部皮肤消毒去毛,正中切开,钝性分离双侧颈总动脉,注意避免损伤迷走神经和鞘后方的交感干,以“4”号丝线双重结扎其中28只大鼠的双侧颈总动脉。6周后参与实验。 • 2、Morris水迷宫 • 训练动物在Morris水迷宫中确定一个隐蔽平台的位置。该迷宫包括一个圆形池(直径约120厘米,高60厘米,水深30厘米),有光滑的内壁。池内的液体为牛奶。迷宫所在实验室的墙壁是大鼠学习定位平台的显著的空间线索。游泳时的路径由连接有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的摄像头记录下来。隐蔽的平台(直径为9厘米)低于池中液平面2厘米,从水面上观察不到。定位航行试验(Place navigation)用于测试大鼠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将大鼠面对池中心轻柔放入池中4个象限中的1个,象限选取的顺序是随机的。如果大鼠不能在60秒钟内找到平台,就迫使它在平台上待20秒钟,每只大鼠的训练间隔为一小时。这样每只鼠每天每个象限训练一次,连续训练5天。记录下每只鼠从每个象限出发至到达平台的时间,即潜伏期(escape latency)。 • 3、将正常鼠和手术鼠的潜伏期进行比较。记录实验结果。

  19. 水迷宫装置的示意图

  20. 实验步骤: • 1购买小鼠,在实验室饲养一周以适应环境。 • 2一周后进行水迷宫适应测试,按照实验原理中的方法准备水迷宫检测装置,小鼠放入其中进行适应,以呆在平台上10秒钟不再次下水为标准。 • 3迷宫检测,每只小鼠一天检测三次,排除平台所在象限,在其他三个象限的中间贴壁放入小鼠。以小鼠上台10秒钟不再下水认为一次测试的完成。摄下小鼠的游泳过程。 • 4据所摄的录像,用水迷宫检测软件对小鼠的行为进行分析。 • 5据上台时间来判断不同小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差异。

  21. 思考问题: 小鼠为什么每天水迷宫要检测3次?水迷宫检测中有可能出现什么问题? 参考文献 • [1]Trond Myhrer,N eurotransmitter systems involved in learning and memory in the rat: • a meta-analysis based on studies of four behavioral tasks. • Brain Research Reviews 41 (2003) 268–287

  22. 补充资料 • 8-arm maze(八臂迷宫) • The maze was patterned after the one developed by Iwasaki (Iwasaki et al., 1996). It was constructed of organic glass and the floor painted black. The central arena was 25 cm in diameter and eight arms (32 × 10 × 9 cm) extended radially. Food cups were located near the distal end of each arm. The maze was elevated 30 cm from the ground floor and was positioned in a testing room with extra-maze and inner-maze cues. • Before the beginning of the experiment, animals were food restriction (50% food of normal needs) for 7 days until their body weights were reduced to 85%. This weight level was maintained throughout the experiment. The mice were tested for 9 days in succession. As adaptation, mice were placed individually on the radial maze for 5 min on 2 consecutive days and allowed to explore with food scattered in all arms. Before the session, each of the arms was baited with 1/5 to 1/4 of a piece of stir-fried peanut (cooled in –20℃ before use). At the beginning, the mouse was placed in an opaque box (10 × 10 × 10 cm) in the central platform. After 10s, the box was lifted and the mouse was allowed to freely walk through the maz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mice in each session was assessed by the number of error choices, which was defined as re-entry into an already visited arm. Observation was discontinued after 10 min even if the animal did not finish the task. Testing took place between 0800 and 1400 hours daily.

  23. 大鼠条件反射的建立

  24. 【实验目的】 • 了解穿梭箱的构造,如何使用穿梭箱进行学习记忆相关研究,了解对其数据的分析,演示 ( get to know the structure of shuttle box, how to use it to carry out the study of learning and memory, data analysis, demo)观察给予一定电刺激条件下,大鼠在穿梭箱中条件反射的建立过程,观察损毁皮层的各部位对记忆的影响 【实验原理】 • 将条件刺激(铃声或灯光)与非条件刺激(电流)先后作用于动物,经重复强化一定次数后,大脑皮层上相应的两个兴奋灶之间逐步建立起暂时性接通,建立操作性条件反射。损毁海马、杏仁核或皮层,引起动物学习记忆障碍。 【实验对象和用品】 • 小鼠或大鼠、穿梭箱(shuttle box,)、哺乳动物手术器械一套、牙钻(或骨钻),棉花、纱布、骨蜡(或止血海绵)、注射器及针头、37~40℃的液体石蜡和生理盐水、10%水合氯醛、相关软件(spss或者excel)

  25. 【实验方法和步骤】 • 1、学习记忆相关背景介绍(the background) • Classical conditioning was introduced into the study of learning at the turn of the century by the Russian physiologist Ivan Pavlov. The essence of classical conditioning is the pairing of 2 stimuli. The conditioned stimulus (CS), such as a light, tone, or tactile stimulus ,is chosen because it produces either no covert response or a weak response usually unrelated to the response that eventually will be learned. The reinforcement, or unconditioned stimulus (US), such as food or a shock to the leg, is chosen because it normally produces a strong, consistent, overt response, such as salivation or withdrawal of the leg. Unconditioned responses a innate; they are produced without learning. When a CS is followed by a US, the CS will begin to elicit a new or different response called the conditioned response. If the US is rewarding (food or water), the conditioning is termed appetitive; if the US is noxious (an electrical shock), the conditioning is termed defensive

  26. 2、穿梭箱介绍 • 这种one-trial inhibitory avoidance 器具, 由McGaugh & Landfield于1970时,在他们的实验中使用,位置偏爱箱(穿梭箱)由有机玻璃做成的黑、白盒构成,大小为25X25 cm, 28 cm高,中间由可以抽拉的隔板隔开,将穿梭箱分为体积相等的两个空间。其中一盒为黑色,底板光滑(或为金属小杆);另一盒为白色(底板铺一白色、柔软、有纹理的壁纸)穿梭箱的一面为透明有机玻璃(或在顶部置一可活动的平面镜),以便观察。两盒之间有一滑动小门,可供动物自由穿梭,故又称为穿梭箱(Shuttle Box)实验,黑盒可以加上电流(0.1mA,50Hz,1s)并由蜂鸣器发出响声,穿梭箱放入具有隔音(通风设备)的小室内,箱子侧面配有线路板和多线平行接口,使动物活动信号能传送到计算机,大鼠在穿梭箱内的活动通过计算机程序自动记录下来。(或人为计时)

  27. 3、step-through passive avoidance task是一种在研究学习记忆相关的行为学效应时经常使用的方法,主要用来衡量当前实验中的动物记忆水平。实验分为2-3个阶段 a step-through passive avoidance task is used to measure the memory level of mice in the present experiments. • ①第1阶段首先测试小鼠的天然嗜好,也可以看成是让其熟悉环境的阶段,小鼠对黑盒表现出天然嗜好,熟悉实验人员的气味,拿放手法,大多数学习记忆的穿梭箱实验没有这一步。 • ②训练阶段前1.5小时给所研究的药物或者刺激 • ③训练阶段(training session):在训练阶段,每只老鼠背对黑盒子被放到白色(亮)盒子中,当老鼠转过身来的时候,通向黑盒子的滑门打开。当老鼠四只脚都进入黑盒子时,滑门关上,开始电击,持续1-5秒,记录老鼠从白盒子到黑盒子的潜伏期。 • On the training day, each mouse was placed in the light compartment, facing away • from the dark compartment. When the mouse turned around, the door leading to the dark • compartment was opened. When the mouse had stepped with all four paws into the dark • side, the door was closed, the footshock was delivered, and the step-through latency was • recorded. The mouse was then removed from the apparatus and injected. • ④测试阶段(test session):在测试阶段,24或48小时后,以类似于训练阶段时的程序进行,不同的是,这次没有电击,主要记录潜伏期耗时 • On the test day (24 or 48 h later) a procedure similar to that of the training day was followed except that no footshock was administered. No time limit for the step-through latencies was set. The latency will be recorded Another version: If a mouse failed to cross within 300 s, retention test was terminated and the mouse was assigned a score of 300.

  28. 穿梭箱实验变形 • 条件性位置偏爱(Conditioned Place Preference, CPP)实验,是将实验动物(大鼠、小鼠)置于穿梭箱的白色观察区,并给予精神依赖性药物(例如吗啡),然后观察实验动物在穿梭箱的黑色区和白色区的活动情况。白色区和黑色区之间有小门 • 提供指标(利用计算机视频/摄像跟踪技术): • ○(黑箱)白箱逗留时间、路程 ○总路程 ○平均速度 ○穿梭次数 ○运动轨迹图(.BMP格式或者.JPG格式)

  29. 数据分析 • 各组动物在白色盒内的时间分别计算均值、标准差,以x±s表示,再做组间t检验,比较组间差异的显著性,或者视实验要求进行方差分析,方差分析(analysis of variance,简写为ANOV或ANOVA)是R.A.Fister发明的,用于两个及两个以上样本均数差别的显著性检验。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研究所得的数据呈现波动状,造成波动的原因可分成两类,一类是不可控的随机因素,另一类是研究中施加的对结果造成影响的可控因素。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是:通过分析数据中不同来源的变异对总变异的贡献大小,从而确定可控因素对研究结果影响力的大小。 • with the nonparametric ANOVA of Kruskal–Wallis, an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groups were estimated by individual Mann–Whitney U tests (two-tailed) (Siegel, 1956). • 提出问题实验讨论问题: • 作为一套完整测试学习记忆效果的实验,如光使用穿梭箱作为行为学检测手段,合适吗?为什么?

  30. 参考文献: • 1.AV Savonenko, FR Brush, and K Zielinski How do rats cope with the two-way escape problem in a homogeneous shuttle box? Acta Neurobiol Exp (Wars), Jan 1999; 59(2): 145-57. • 2.AV Savonenko and K Zielinski [The dependence of learning an active avoidance reaction on overcoming a problem-solving situation in a shuttle box • 3.Hoffman DC. The using of place conditioning in studying the neuropharmacology of drug reinforcement. Brain Res Bull, 1989,23:373-387. • 4.Kindling of the Dorsal and the Ventral Hippocampus: Effects on Learning Performance in Rats Physiology & Behavior Volume: 62, Issue: 6, December, 1997, pp. 1265-1271

  31. 生物反馈技术

  32. 【实验目的】 • 了解生物反馈的原理,熟悉生物反馈仪治疗焦虑症和儿童多动症的过程 【实验原理】 • 人的神经系统包括躯体神经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两个方面。对于传统上认为不能随意控制的内脏器官,由于生物反馈仪器能将这些器官活动的信号加以放大,并转化为眼、耳能感知的视觉、听觉信号,人就可能觉察这些内脏器官的机能状态与矫正过程中的变化情况。由于人体器官的活动都受心理社会因素的影响,所以反馈仪所显示的信息,不仅反映了生理状况,也反应了心理状态。通过有意识的改变心理状态(例如思想放松),通过医生的鼓励、强化,使生理变化朝着一定的目标方向改进;反馈仪能显示改进的进程,表示改进的反馈信号本身也是一种强化物,肯定和加强受训者的正确反应。生物反馈仪显示信息的功能,不仅起到了帮助人们“自我认识”的作用,还由于它建立了器官活动与大脑皮层之间的联系,进而提供了一个对内脏器官进行随意调节的工具。生物反馈有一系列参数可以评价个体应激反应与生理变化之间的关系,这些参数包括一些生理参数(主要是基线分析)及个体对刺激的反应性、敏感性及反应时间等,最常用的生理参数有:1.手指皮肤温度变化,指应激时指端血流量变化引起的皮肤温度改变;2.皮肤电反应,指应激时皮肤电阻的变化;3.肌肉紧张反应,应激时检测神经肌肉接头的电活动,可见电活动水平增加,肌肉收缩反应增强;4.呼吸改变,应激和个体情绪类型可直接影响呼吸的节律;5.心电图指标,应激可导致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6.脑电图指标,各种脑电波参数可反映应激时大脑觉醒状态。

  33. 【实验对象】 • 人 • 【实验器材和用品】 • 生物反馈仪及其相应电极

  34. 【实验步骤】 • 1、了解来访者的基本情况,进行焦虑量表测评,做好记录存档(如果这一步已做,应及时告知操作者)。 • 正式练习前需对来访者进行有关练习的基本知识,尽量得到他们的配合。 • 2、双击桌面上BioGraph INFINITI图标——start session——对第一次来访的练习者需详细填写资料Add New Client—— First Name 输入病症 Last Name 输入名字。 • 3、打开生物放大器的开关,系统帮助检测检查通道是否连接好。 • 4、安装肌电和脑电:负极——黄,正极——蓝,零极——黑 • EEG:两耳垂涂软化剂,三个电极涂电极膏 • EMG:位于前额,电极不宜绑得过紧或过松。 • 戴好耳机。 • 5、进行基线测试,测试完毕后,记录系统显示的基线值,作为练习的阈值,如Beta/Theta/Alpha/SMR,这些值将作为来访者的资料存档。基线测试只在来访者进行第一次练习前进行。 • 6、每次练习时,选择4个画面,每种图像持续5分钟。指导者在“教师端”与来访者交流,并控制“学生端”的软件运行。每个画面刚开始时,指导者需调整阈值,控制练习的难度。指导者还可在“教师端”监控生物反馈室中来访者的行为状况,也作为调整练习难度的参考。 • 7、每次完成练习之后,记录来访者练习的基本情况,主要是对来访者进行鼓励,并嘱其回家后进行回忆性的体验。

  35. 【讨论】 • 作为被试和实验者,分别有什么体会?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