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8

綠島海洋生態 資料整理 :台東大學 溫卓謀 2013/06/01

圖片來源 http ://kkshxt.pixnet.net/blog. 綠島海洋生態 資料整理 :台東大學 溫卓謀 2013/06/01. 資料來源: http ://mylongdongbay.blogspot.tw/2012/05/2012-day-1.html. 認識小丑魚. 小丑魚 有著靈巧的體態及鮮艷的體色,加上與海葵間的微妙關係,確實令人著迷。由於 有道厚厚的白色 ( 彩色 ) 斑紋,狀似馬戲團裡最討喜的小丑 ,「小丑魚」的俗名就是這樣而來。

gracie
Download Presentation

綠島海洋生態 資料整理 :台東大學 溫卓謀 2013/06/01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圖片來源 http://kkshxt.pixnet.net/blog 綠島海洋生態 資料整理:台東大學 溫卓謀 2013/06/01

  2. 資料來源:http://mylongdongbay.blogspot.tw/2012/05/2012-day-1.html資料來源:http://mylongdongbay.blogspot.tw/2012/05/2012-day-1.html 認識小丑魚

  3. 小丑魚有著靈巧的體態及鮮艷的體色,加上與海葵間的微妙關係,確實令人著迷。由於有道厚厚的白色 (彩色) 斑紋,狀似馬戲團裡最討喜的小丑,「小丑魚」的俗名就是這樣而來。 • 小丑魚外形討喜,極具觀賞價值,是海水觀賞魚市場的重要主角之一,具有相當高的經濟價值。惟近年來台灣地區因人為濫捕及環境污染,海域生態遭受嚴重破壞,小丑魚數量大量銳減。

  4. 小丑魚屬於雀鯛科之海葵魚亞科,台灣目前之記錄共五種。台灣產的五種小丑魚:眼斑海葵魚(公子小丑)、鞍斑海葵魚(鞍背小丑)、粉紅海葵魚(咖啡小丑)、白條海葵魚(紅小丑)、克氏海葵魚(雙帶小丑)。小丑魚屬於雀鯛科之海葵魚亞科,台灣目前之記錄共五種。台灣產的五種小丑魚:眼斑海葵魚(公子小丑)、鞍斑海葵魚(鞍背小丑)、粉紅海葵魚(咖啡小丑)、白條海葵魚(紅小丑)、克氏海葵魚(雙帶小丑)。 克氏海葵魚 眼斑海葵魚 粉紅海葵魚 (雙帶小丑)(公子小丑)(咖啡小丑)

  5. 小丑魚有一項特殊功能,是牠們有改變性別的能力,不管牠們的性別如何,生長到了某一年齡,年輕的小丑魚開始支配同種中較幼小的個體,並以追趕和咬嚙等攻擊行為,使較小小丑魚有一項特殊功能,是牠們有改變性別的能力,不管牠們的性別如何,生長到了某一年齡,年輕的小丑魚開始支配同種中較幼小的個體,並以追趕和咬嚙等攻擊行為,使較小 白條海葵魚(紅小丑) 的小丑魚在海葵內受到了壓迫;因為較小、較弱的魚會成為雄魚或無生殖腺,而較強大的魚則成為雌魚。這也說明了為什麼小丑魚居住的海葵中,會出現一隻大的和多隻較小的小丑魚。

  6. 白條海葵魚 (紅小丑) • 體色為紅色到暗紅色,幼魚有3條白斑,隨成長而白斑會消失到僅剩眼後一條,成熟母魚體色較暗紅,雄魚則呈鮮紅色,鰭為橘紅色。

  7. 眼斑海葵魚(公子小丑) 體色為黃到橘紅色,身上有三條寬的白斑,眼後的白斑呈半圓弧形,中間的白斑呈三角形,各鰭外緣有黑邊。母魚體形較大,雄魚較小,尤其是產卵後,雄魚照顧受精卵時間較長,攝食明顯較母魚不足,體形會變的更加瘦小。

  8. 克氏海葵魚 (雙帶小丑) 體色為黃褐到黑褐色,腹鰭呈黃色,尾鰭較蒼白,其他各鰭呈鮮黃色,二條白色橫帶將身體分為三部份,尾鰭基部又有一條白色橫帶。雄魚尾鰭上下緣呈鮮黃色,而雌魚尾鰭呈白色。

  9. 粉紅海葵魚: 體色為粉紅色至黃褐色,頭後方有一條細窄的垂直白帶,眼上有一白色縱帶沿著背鰭到尾鰭。成熟雄魚之背鰭及臀鰭外緣有金黃色細紋。

  10. 鞍斑海葵魚 體色為紅棕到暗褐色,有二條醒目的白色寬帶,一條自頭部橫貫而下,另一條自身體中央開始才剛往下就轉彎而自背鰭上延伸,尾鰭上下緣皆為白色。雌魚第二白斑明顯大於雄魚。

  11. 海葵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口盤中央為口,周圍有觸手,少的僅十幾個,多的達千個以上,如珊瑚礁上的大海葵。珊瑚也利用觸手捕捉小動物,牠像植物,但牠根本是動物。

  12. 海葵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 觸手一般都按6和6的倍數,在口周排成多環,彼此互生;內環先生較大,外環後生較小,在海水中延展形似葵花,故名。 • 觸手上布滿刺細胞,用做禦敵和捕食。大多數海葵的基盤用於固著,有時也能作緩慢移動。少數無基盤,埋棲於泥沙質海底,有的海葵能以觸手在水中游泳。

  13. 海葵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 食物 海葵是肉食性動物,捕食魚、貝殼和浮遊動物(如橈腳類、甲殼類動物還有微小的海洋幼蟲)以及蠕蟲。它們用帶有分泌毒液的(刺胞細胞)的觸手去捕取食物。 • 繁殖 海葵可以行分裂生殖,也可以行有性生殖,生成浮游的幼蟲。 海葵為雌雄同體或雌雄異體。在雌雄同體的種類中,雄性先熟。多數海葵的精子和卵是在海水中受精,發育成浮浪幼蟲;少數海葵幼體在母體內發育。有些種類通過無性生殖,由親體分裂為2個個體;還有些種類是在基盤上出芽,然後發育出新的海葵。

  14. 海百合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 海星、海百合、海膽和海參雖然長相差異很大,但都是棘皮動物,皮膚中具有很多針狀小骨。海百合有海中之花的美名,牠們利用羽狀手臂上的纖毛把食物送入口中。 海百合綱的動物主要利用佈滿黏液的管足濾取海水裏的微生物作為食物。

  15. 海百合 • 海百合腕足細長,腕由圓形基座邊緣長出,可以像樹枝般一再分岔,細分成多個小節,小節上有許多細小的羽枝(Pinnulae),每一支羽枝可再細分成數段,每一段上有纖毛。海百合的腕可以任意捲曲,也可以上下快速移動,有部分種類的海百合能自由游動,部分則附在海床上生活。

  16. 海綿資料來源:海洋大學海洋教育網 • 海綿動物是多細胞動物當中結構最簡單、形態最原始的一類,早在寒武紀以前就已經出現並一直繁衍到了現代。

  17. 海綿資料來源:海洋大學海洋教育網 • 海綿動物由單細胞動物演化而來,它們的細胞已經分化了,但是還沒有形成組織和器官。海綿動物有單體的也有群體的,外形多種多樣,其中單體海綿有高腳杯形、瓶形、球形和圓柱形等形狀。

  18. 海綿資料來源: • 海綿動物是怎樣獲得食物的呢?它的捕食方法十分奇特,是用一種濾食方式。單體海綿很像一個花瓶,瓶壁上的每一個小孔都是一張“嘴巴”。海綿動物通過不斷振動體壁的鞭毛,使含有食餌的海水不斷從這些小孔滲入瓶腔,進入體內。在“瓶”內壁有無數的領鞭毛細胞,由基部向頂端螺旋式地波動,從而產生同一方向的引力,起到類似抽水機的泵吸作用。當海水從瓶壁滲入時,水中的營養物質,如動植物碎屑、藻類、細菌等,便被領鞭毛細胞捕捉后吞噬。經過消化吸收,那些不消化的東西隨海水從出水口流出體外。

  19. 海蛞蝓資料來源:陳溫柔、羅柳墀 • 海蛞蝓華麗的外表是最引人注目的焦點。沒有大且硬的外殼保護,行動緩慢,悠哉滑行在海洋中綠色、褐色的藻類叢上,讓人讚嘆牠們的自由自在…

  20. 海蛞蝓資料來源:陳溫柔、羅柳墀 • 海蛞蝓的俗名多多,有人稱之為裸鰓動物、海麒麟,或是海兔、海牛、海鹿等等。這樣不同的稱呼源於牠們可愛的外表。 • 海蛞蝓的食性很專一,依種類而異,有的愛吃海綿、有的愛吃珊瑚蟲、海葵等刺絲胞動物,也有的以藻類為食,甚至殘食同類海蛞蝓。

  21. 珊瑚 • 什麼是珊瑚?珊瑚是屬於腔腸動物,其中,最小的生存單位是「珊瑚蟲」。單獨一個的珊瑚蟲可以分裂或出芽方式形成更多的新珊瑚蟲,這個時後眾多的珊瑚蟲就稱之為「珊瑚群體」,珊瑚就是利用這種增加珊瑚蟲數目的方式來生長。珊瑚群體中每一個珊瑚蟲的外形、構造、功能雖然大同小異,但牠們彼此的連結方式卻不相同,這也就是為何有那麼多不同外觀形狀珊瑚的原因了。

  22. 珊瑚 • 會形成珊瑚礁的珊瑚則都生活在淺水域裡,骨質疏鬆、多孔隙,顏色多為白色,沒有加工作為珠寶的價值。大多數的造礁珊瑚組織本身並沒有色素,牠們的顏色多半來自共生藻本身的顏色。 • 大部分的造礁珊瑚體內都共生著微小的單細胞藻類,這些共生藻會將光合作用的產物傳送給宿主珊瑚。一般來說,共生藻會聚集在珊瑚兩層細胞的內層,密度約為每平方公分一百萬個細胞。由於它的骨骼生長速率及累積量,珊瑚礁扮演海洋生態系中重要的一群。

  23. 認識珊瑚 • 珊瑚到底是植物,還是動物?為什麼它好像有著植物的外觀,卻又有著動物的攝食特性?從生物學的觀點來看,珊瑚是動物,珊瑚蟲(最小的生活單位)由許多細胞組成,牠會利用擺動的觸手,捕抓海水中的小型浮游動物來當作食物;除此以外,大部分的造礁珊瑚細胞內又具有可行光合作用的共生藻,這些單細胞的共生藻在進行光合作用的同時,會把許多養分傳送給珊瑚(宿主),而提供珊瑚另一個生存能量的來源。

  24. 認識珊瑚 • 大部分種類的珊瑚是卵生的,每年春季末,珊瑚會將成熟的卵子和精子同時排放到水層中,在神祕的大海裡,隨海流漂浮進行體外授精,形成新的生命。每年三、四月,台灣南部海域最大的海洋盛事,該屬「珊瑚產卵」了! • 軟珊瑚和石珊瑚有何差別?雖然兩者分泌的都屬碳酸鈣骨骼,不過,石珊瑚分泌的骨骼是連續的,新分泌的骨頭接連著舊的骨頭,所以便形成連續的一大塊了;而軟珊瑚所分泌的,卻是彼此不相連的小骨針,所以整體觸感就是軟的。

  25. 認識珊瑚 • 軟珊瑚和石珊瑚有何差別?雖然兩者分泌的都屬碳酸鈣骨骼,不過,石珊瑚分泌的骨骼是連續的,新分泌的骨頭接連著舊的骨頭,所以便形成連續的一大塊了;而軟珊瑚所分泌的卻是彼此不相連的小骨針,所以整體觸感就是軟的。

  26. 認識珊瑚 • 珊瑚生長時會分泌碳酸鈣,形成鈣質骨骼,經年累月後,珊瑚群體內的骨骼累積量相當可觀,加上其他生物如:貝類、石灰藻、有孔蟲等也會分泌鈣質骨骼,膠結在一起便逐漸形成大塊的礁體,即所謂的「珊瑚礁」。一旦造就出這樣一個棲所多樣化的三度空間之後,便容易吸引更多種類的生物在此一同生活;所以說,珊瑚礁是海洋中生物種類歧異度最高的生態系。不過,形成礁體的前提是珊瑚必須生長得夠快,才有可能形成珊瑚礁;換過來說,只有在光照充足、溫度較高的熱帶淺水域,才會有珊瑚礁的分布。

  27. 認識珊瑚 • 珊瑚的生長速率十分緩慢,每年大約僅增長一公分左右,所以,水底下那些五、六十公分長的珊瑚,其實都已經存活至少超過半個世紀了。換一個角度想,這些好不容易長成的珊瑚若遭遇人為破壞,至少也得再經過五、六十年,才能再長回原來的大小。所以,當讀者有機會到海邊浮潛、觀賞珊瑚礁海域美景時,務請用心體會珊瑚長成的不易,小心步伐!不要濫踩、濫敲珊瑚!

  28. 認識珊瑚 • 珠寶珊瑚和造礁珊瑚:一般人較有機會接觸的珊瑚是作成珠寶、配飾及雕刻精品的珍貴珊瑚,這些珊瑚大多生長分布在幾百以至上千公尺水深的海域裡,得靠漁船、潛水艇或深海潛水夫去採捕。它們的特點是:骨質緻密,硬度和象牙相近,色澤有紅、黑、粉紅和白色等,適合加工成為高級藝品或珠寶。由於這類珊瑚生活在很深的水域裡,研究並不容易,因此目前所有的相關知識仍相當有限。

  29. 認識珊瑚 • 珊瑚礁,是指生長在淺海的造礁珊瑚,大多在水深20公尺以內,水深30~50公尺已很少,僅少數可生長在100公尺以下,澎湖的咕咾石就是屬於此種。 其生長在較溫暖的海域,約攝氏20~28度。本身多為白色,海底顏色繽紛的珊瑚,其實是共生藻顏色的反映。 珊瑚礁最大的功能是維持海洋生物的多樣性與豐富的漁業資源,死亡的珊瑚礁還可以當作消波塊。 美麗的珊瑚礁,每年為人們創造數億的觀光旅遊經濟價值,而因其脆弱與珍貴,故受「華盛頓公約」規定為受保護物種,禁止開採交易。 • 寶石珊瑚目前未受「華盛頓公約」保護約束,在美國、義大利、法國、日本、台灣等地有進行開採。

  30. 認識珊瑚 • 寶石珊瑚則是生長在水深110~1800公尺的水域,淺水海域較少寶石珊瑚。 • 寶石珊瑚多分布於海底的火山帶(海山)區域,水溫約8~20度,須在光照度低、水質清澈、水流湍急、水流穩定地帶來足夠浮游生物、多在岩質地形的地方生長,十年約長一公分,長成條件嚴苛,生長不易。 • 世界上著名的產區是台灣、日本、美國中途島,及地中海部分沿岸,而台灣又有珊瑚王國的美稱。 • 本身具有顏色,為白、粉紅、桃紅、深紅色,可由外表皮層的黃或橘黃等顏色初步推測是何種寶石珊瑚。 不同於珊瑚礁具有造礁功能,寶石珊瑚適用於做成珠寶或雕刻藝品。

  31. 魔鬼海膽資料來源:李坤瑄 • 魔鬼海膽的正式中文名稱是”刺冠海膽,而那個嚇人的”大眼睛”原來是牠們特殊的排泄構造~肛乳突,肛門就開口在金黃色亮圈的中央,利用這樣的構造,牠們可以將排泄物排放得高一點、遠一點,以免被自己細長的棘刺給卡住。

  32. 魔鬼海膽資料來源:李坤瑄、台灣大百科全書 • 牠們的大棘細長而尖銳,長度可達20公分左右,再加上海水在視覺上的放大作用,常有人宣稱看到比籃球還大的海膽,真是一點都不誇張!由於棘刺尖細且有毒,而且每一枚刺皆由無數的小箭頭所組成,因此對人的殺傷力極大,牠們是潛水人員十分忌憚的危險份子。

  33. 魔鬼海膽資料來源:李坤瑄 • 魔鬼海膽恰如其名,對潛水員和玩水者有相當的威脅,由於他的刺尖細且有些毒性,而且刺是一節一節的連結且每一節上無數倒長小箭頭所組成,雖然他們沒有眼睛也不會故意爬過來刺人,但玩水的人不小心碰到他們的刺就會立即刺入皮膚,你一稍動刺即斷裂留在皮膚,因此被刺後會感到相當疼痛。還好因為被刺入大多是淺層皮膚,並不會造成嚴重的傷害,能挑掉的斷刺就挑掉,注意不要感染就可以了,少量留在皮膚的刺會被身體所分解吸收。

  34. 魔鬼海膽資料來源:李坤瑄、台灣大百科全書 • 魔鬼海膽在台灣岩礁海域及離島都可發現,對潛水員拍照時來講,是一大討厭的威脅;但對許多小生物來說,他的長棘刺之間去卻是許多小生物躲藏避敵害的好所在喔!

  35. 硨磲貝資料來源:台灣大百科全書 • 硨磲貝是一種大型的二枚貝,最大殼常可達 1公尺以上,目前國內在墾丁、綠島、蘭嶼都已經偶而可見,能看到30公分以上的算是運氣不錯的!

  36. 硨磲貝資料來源:台灣大百科全書 • 看過硨磲貝的潛友們,會不會驚訝於他們外套膜的美麗多變,五顏六色令你目不暇給;其實這些顏色跟珊瑚顏色來源類似—共生藻。共生藻存於硨磲貝外套膜進行光合作用,提供其養分,而這種能源系統能量轉換效率頗高,所以硨磲貝也長得快且大。

  37. 長著一對大眼睛的莎姆金鱗魚說明了牠們是夜間狩獵的高手長著一對大眼睛的莎姆金鱗魚說明了牠們是夜間狩獵的高手 一對花狗母魚棲息在珊瑚礁上,牠們總是喜歡將頭高高仰起,用睥睨眼神看著四周 資料來源:DiverVincent網誌: 浪花之下, Vincent C. Chen 的海洋樂園

  38. 簡報結束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