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十二門論-觀生門第十二

十二門論-觀生門第十二. 2006-6-8. 生 – 存在與變化. 生 名詞- 存在的事物、現象; 如先 生 。 動詞- 存在的相續、變化 ; 如天地 生 萬物。 存在的事物、現象  必產生相續的變化 ( 諸行無常 ) 必從相續的變化中  才能顯現出存在的事物與現象 ( 萬法唯識所現 ). 三時不生. 三時 : 過去、現在、未來 過去  生已不生 未來  不生亦不生 一般人對過去、未來不生較容易理解 現在  生時 不生 矛盾:因生時而有生,或是因生而得生時? 現象上明明有生住異滅,花開花謝,怎麼能說不生呢?. ?.

gotzon
Download Presentation

十二門論-觀生門第十二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十二門論-觀生門第十二 2006-6-8

  2. 生 –存在與變化 • 生 • 名詞-存在的事物、現象; 如先生。 • 動詞-存在的相續、變化 ; 如天地生萬物。 存在的事物、現象  必產生相續的變化 (諸行無常) 必從相續的變化中  才能顯現出存在的事物與現象 (萬法唯識所現)

  3. 三時不生 • 三時 : 過去、現在、未來 • 過去  生已不生 未來  不生亦不生 • 一般人對過去、未來不生較容易理解 • 現在  生時不生 • 矛盾:因生時而有生,或是因生而得生時? • 現象上明明有生住異滅,花開花謝,怎麼能說不生呢? ?

  4. 諸法不能孤立 • 緣起觀 • 若將諸法孤立,非唯飛矢不能動,也諸法不能生;甚至吃飯也不能飽矣! • 緣起的梵網中,相涉相入、無窮無盡  孤立 vs. 一體 • 諸法乃不能分割,不能孤立者也 • 即謂之為 「無自性」、「法爾空寂」 • 時間的緣起 • 時間的「間」,原是指「間隔」的意思。什麼間隔呢?現象變化的間隔也。如春夏秋冬、晝夜變化等。 • 時間的間隔,其又牽涉到「心念的頻率」 • 時間,既相關於現象的變化,又牽涉到心念的頻率。故也是不能孤立而無自性者,故如把時間也孤立化了,必將是一切時都不能生也。 • 中論先把一切法抽離、孤立,說其不存在、不可能,因而說一切法空  藉此了解現象是不能分割、孤立的

  5. 觀生門第十二 –論頌 • 破生已生 • 無窮過破:若已生又能再生,則為無窮。 • 另破兩種生:「生生」(如上帝等不生而能生者)可生萬物,則亦是已生而生、亦是不生而生 • 破不生生 • 離生有生破:若是不生法,則不應生 • 皆應生破:若不生法生,則一切不生法應皆能生。 • 因緣和合:若法有定性,則無法和合而生。若法定無性,亦無法和合而生 • 破生時生 一般人執著於此 • 如前所說破:將生時分成生分與未生分,二者皆不生 • 生時不可得破:離生沒有一個生時可單獨存在,故生時不生 「以生為生時」還是「以生時為生」呢? • 無處可生破:若未有生無生,則生處不可得,則無生時

  6. 觀生門第十二 –結語 • 本論說明 將生時孤立時,則不能成立生法 • 一般人若認為有孤立可得的生、生時,則不能成立生 • 生法不成故無生,住、滅、有為、無為、眾生皆不成 • 世間現象確有存在有變化 • 明瞭一切法不可能孤立、分割 • 我們的認知才能與現象相結合

  7. Q&A • 生滅有時間的前後。時間的流動是否一定是從前到後不能逆轉?若能夠從後到前,是否就不成因果了? • 現在是我們五根所見,而過去未來則是我們記憶心念所及 • 時間是因為我們個人用時間的變化所定義出來的 • 除非我們對定義有不同的處理方式,否則一般人所見的時間是不會逆轉的 • 雖然時間牽涉心念的變化,但大部分的人受 共業 的影響很大,因此 所感受的時間不大可能逆轉

  8. 十二門論-觀三時門第十一 2006-6-8

  9. 從相待中看因果 • 因果的三種型式 • 如種子發芽 • 就先後而言是異時因果;然而就相待比較而言,還同時也。 • 如父母生兒女 • 父母生兒女前後不是同樣的父母 • 如大小.長短等 • 比較後,才能對大稱小、對小稱大,對長稱短、對短稱長。 • 以上因果,乃從相待中而建立「假名」。故相待的因緣不同,名稱即相異矣!

  10. 觀三時門第十一 –論頌 • 釋義 • 破先因後果 • 先有因時,無果,即不能相待成為因也。 • 破先果後因 • 無因時、有因(果)已成,何用因為 • 破因果一時 • 如牛角一時生,左右不相因。 • 論議 • 論破不成 • 一般人若把諸法有定性,則有過失。但論主說空,諸法無定性,故成立 • 譬喻不成 • 陶師 / 瓶,弟子 / 師,燈 / 明

  11. 結論 • 因果表面上有前後關係,但事實上有同時相待的關係 • 說「有」並非實有,說「無」也非虛無,而是因緣和合變化時,產生種種的假名與現象

  12. Q&A • 之前說父母與兒女是一時,但未何在此又破一時生? • 若將因、果孤立,則先因或先果都是不成立的 • 在眾因緣生法當中,破同時並不否定相待的因果,而是在因、緣、果當中,沒有絕對的因果

  13. Q&A • 在世間法當中用有概率、機率的觀念,來解釋因果之前非決定的關係,但這些觀念在數學上似乎又是很確定的,這是否也是一種自性見?或這與中觀並不衝突? • 春夏秋冬等現象有的是看似很穩定的因果關係,這是共業的結果 • 這個世界變化越來越快速,佛法的架構提供我們比世間法更寬廣的領域,如同愛因斯坦相對論之於牛頓力學 • 一般人因為共業的力量大,所觀察到的世界都還是大同小異的。個人修行的力量若大過共業的力量,則會有截然不同的觀察

  14. Q&A • 在相對論中指出雖然時間間隔可能因觀察者而有所不同,但「時空間隔」卻是一樣的,這樣的觀念是否有自性見,或是符合中觀的觀點? • 這個「時空間隔」定性的觀點與中觀是相違背的 • 諸法不共生,各種因素是無窮無盡的,因此相對論當中把速度考慮進去,雖然得到「時空間隔」一致的觀點,但事實上若把更多的因素考慮進去,則在細微之處又不會是完全相同的 • 世間法因為無法掌握所有的因素,只把重要的部分考慮進去,因此我們才「大致上」觀察到一樣的結果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