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

第27课时等腰三角形 复习指南 [学生用书P24] 本课时复习主要解决下列问题. 1.等腰三角形的有关概念,性质及判定

第27课时等腰三角形 复习指南 [学生用书P24] 本课时复习主要解决下列问题. 1.等腰三角形的有关概念,性质及判定 此内容为本课时的重点.为此设计了[归类探究]中的例1(包括预测变形 1 , 2 , 3 , 4,5 ),例2;[限时集训]中的第1,2,3,4,5,7,8题. 2.等边三角形的有关概念,性质及判定 此内容为本课时的重点.为此设计了[归类探究]中的例3;[限时集训]中的第11,13题. 3.运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解决有关问题 此内容为本课时的难点.为此设计了[限时集训]中的第6,9,10,12,14题. 考点管理 [学生用书 P24 ]

gina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27课时等腰三角形 复习指南 [学生用书P24] 本课时复习主要解决下列问题. 1.等腰三角形的有关概念,性质及判定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新课标教学网(www.xkbw.com)--海量教学资源欢迎下载!新课标教学网(www.xkbw.com)--海量教学资源欢迎下载!

  2. 第27课时等腰三角形 复习指南[学生用书P24] 本课时复习主要解决下列问题. 1.等腰三角形的有关概念,性质及判定 此内容为本课时的重点.为此设计了[归类探究]中的例1(包括预测变形1,2,3,4,5),例2;[限时集训]中的第1,2,3,4,5,7,8题. 2.等边三角形的有关概念,性质及判定 此内容为本课时的重点.为此设计了[归类探究]中的例3;[限时集训]中的第11,13题. 3.运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解决有关问题 此内容为本课时的难点.为此设计了[限时集训]中的第6,9,10,12,14题. 新课标教学网(www.xkbw.com)--海量教学资源欢迎下载!

  3. 考点管理[学生用书P24] 1.等腰三角形的概念 定义:有 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其中相等的两边叫做腰,另 一边叫做底边,两腰的夹角叫做 ,腰与底边的夹角叫做底角. 2.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性质:(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称为“等边对等角”); (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高线、底边上的中线 (简称为“三线合一”). 两边 顶角 互相集合 新课标教学网(www.xkbw.com)--海量教学资源欢迎下载!

  4. 3.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判定: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简称为 “等角对等边”). 注意:要正确区别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性质”指的是由边相等得出角相 等,即“等边对等角”; 而“判定”指的是根据一些条件来判定三角形是不是等腰三角形,即最后得出边相等. 4.等边三角形 定义:三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 注意:等边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的特殊情况,它是底边与腰相等的等腰三角形. 新课标教学网(www.xkbw.com)--海量教学资源欢迎下载!

  5. 5.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 性质:(1)等边三角形的三条边都 ; (2)等边三角形的每一个角都等于 . 判定:(1)各边或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2)有一个角等于 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相关规律:(1)边长为a的等边三角形面积等于; (2)等边三角形的内心、外心、垂心和重心重合于一点. 相等 60° 60° 新课标教学网(www.xkbw.com)--海量教学资源欢迎下载!

  6. 6.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定义:经过线段的 与这条线段 的直线叫做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注意: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两个要点“垂直”和“平分”要同时存在. 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与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 . 判定:与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 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中点 垂直 相等 相等 新课标教学网(www.xkbw.com)--海量教学资源欢迎下载!

  7. [预测变形2]如图27-3,△ABC中,DE垂直平分AC交AB于E,∠A=30°,∠ACB=80°,则∠BCE=50°.[预测变形2]如图27-3,△ABC中,DE垂直平分AC交AB于E,∠A=30°,∠ACB=80°,则∠BCE=50°. 【解析】∵DE垂直平分AC,∴∠DCE=∠A=30°, ∴∠BCE=∠ACB-∠DCE=80°-30°=50°. [预测变形3]如图27-4,在Rt△ABC中,∠B=90°,ED是AC的垂直平 分线,交AC于点D,交BC于点E.已知∠BAE=10°,则∠C的度数为 ( ) B 新课标教学网(www.xkbw.com)--海量教学资源欢迎下载!

  8. [预测变形1][2010·烟台]如图27-2,等腰△ ABC中,AB=AC,∠A=20°,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D,交AC于E,连接BE,则∠CBE等于 ( ) A.80° B.70° C.60° D.50° 【解析】∵DE垂直平分AB,∴∠DBE=∠A=20°, ∴∠CBE=(180°-∠A)×1/2-∠A=60°. C 新课标教学网(www.xkbw.com)--海量教学资源欢迎下载!

  9. 归类探究 类型之一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的运用 [2011·预测题]如图27-1,等腰△ABC的周长为21,底边BC=5,AB的垂 直平分线DE交AB于点D,交AC于点E,则△BEC的周长为( ) A.13B.14C.15D.16 【解析】由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性质可知AE=BE, ∴△BCE的周长为腰AC与底BC之和,即5+(21-5)×12=13,选A. A 新课标教学网(www.xkbw.com)--海量教学资源欢迎下载!

  10. [预测变形2]如图27-3,△ABC中,DE垂直平分AC交AB于E,∠A=30°,∠ACB=80°,则∠BCE=50°.[预测变形2]如图27-3,△ABC中,DE垂直平分AC交AB于E,∠A=30°,∠ACB=80°,则∠BCE=50°. 【解析】∵DE垂直平分AC,∴∠DCE=∠A=30°, ∴∠BCE=∠ACB-∠DCE=80°-30°=50°. [预测变形3]如图27-4,在Rt△ABC中,∠B=90°,ED是AC的垂直平分线,交AC于点D,交BC于点E.已知∠BAE=10°,则∠C的度数为 ( ) A.30° B.40° C.50° D.60° 【解析】设∠C=x,则∠DAE=x,则10°+2x=90°,∴x=40°,选B. B 新课标教学网(www.xkbw.com)--海量教学资源欢迎下载!

  11. [预测变形4]在△ABC中,AB=AC,AB的垂直平分线与AC所在的直线相交所得锐角为50°,则∠B=70°或20°.[预测变形4]在△ABC中,AB=AC,AB的垂直平分线与AC所在的直线相交所得锐角为50°,则∠B=70°或20°. 【解析】当∠A为锐角时,可知∠A=40°, ∴∠B=(180°-40°)×12=70°; 当∠A为钝角时,可知∠A的补角=40°, ∴∠A=180°-40°=140°, ∴∠B=12×(180°-140°)=20°. ∴∠B=70°或20°. 新课标教学网(www.xkbw.com)--海量教学资源欢迎下载!

  12. [预测变形5]如图27-5,在△ABC中,BC边上的垂直平分线DE交边BC于点D,交边AB于点E.若△EDC的周长为24,△ABC与四边形AEDC的周长之差为12,则线段DE的长为6.[预测变形5]如图27-5,在△ABC中,BC边上的垂直平分线DE交边BC于点D,交边AB于点E.若△EDC的周长为24,△ABC与四边形AEDC的周长之差为12,则线段DE的长为6. 【解析】△ABC的周长-四边形AEDC的周长=12,∴BE+BD-DE=12,∴EC+DC-DE=12.∵DE+EC+DC=24,∴2DE=24-12,∴DE=6. 新课标教学网(www.xkbw.com)--海量教学资源欢迎下载!

  13. 类型之二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2010·德州]如图27-6,点E,F在BC上,BE=CF,∠A=∠D,∠B=∠C,AF与DE交于点O. (1)求证:AB=DC; (2)试判断△OEF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解析】(1)证明△ABF≌△DCE;(2)由等角对等边可判断其形状. 证明:(1)∵BE=CF, ∴BE+EF=CF+EF, 即BF=CE. 又∵∠A=∠D,∠B=∠C, ∴△ABF≌△DCE(AAS), ∴AB=DC. 新课标教学网(www.xkbw.com)--海量教学资源欢迎下载!

  14. (2)△OEF为等腰三角形. 理由如下:∵△ABF≌△DCE, ∴∠AFB=∠DEC, ∴OE=OF, ∴△OEF为等腰三角形. 【点悟】一般判定等腰三角形的方法是“两边相等”和“等角对等边”两种,这就涉及证明线段相等或角相等的问题,因此需要结合三角形全等解决线段相等或角相等的问题. 新课标教学网(www.xkbw.com)--海量教学资源欢迎下载!

  15. 类型之三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 如图27-7,已知△ABC为等边三角形,点D、E分别在BC、AC边上,且AE=CD,AD与BE相交于点F. (1)求证:△ABE≌△CAD; (2)求∠BFD的度数. 【解析】(1)利用“SAS”证明. (2)利用(1)中的结论将∠ABF转化到∠FAE上去,即可求出∠BFD的度数. 新课标教学网(www.xkbw.com)--海量教学资源欢迎下载!

  16. (1)证明:∵△ABC为等边三角形,∴∠BAC=∠C=60°,AB=CA.在△ABE和△CAD中,AB=CA,∠BAE=∠C,AE=CD,(1)证明:∵△ABC为等边三角形,∴∠BAC=∠C=60°,AB=CA.在△ABE和△CAD中,AB=CA,∠BAE=∠C,AE=CD, ∴△ABE≌△CAD. (2)解:∵∠BFD=∠ABE+∠BAD,又∵△ABE≌△CAD, ∴∠ABE=∠CAD,∴∠BFD=∠CAD+∠BAD=∠BAC=60°. 【点悟】在几何问题的解答过程中,有一部分思路来源于灵感,这种灵感建立在对一些几何图形的基本性质(如本题是等边三角形的基本性质)的掌握之上,借助这些图形的特性,可以启发我们寻找解答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新课标教学网(www.xkbw.com)--海量教学资源欢迎下载!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