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9

第十三章 数量性状遗传

第十三章 数量性状遗传. ( 6h ). 数量性状及其特性 数量性状遗传分析的统计学基础 数量性状的遗传率 近亲繁殖与杂种优势. 第一节 数量性状及其特性. 数量性状的概念及其类型 数量性状的多基因遗传 阈性状及其特性. 一、数量性状的概念及其类型. 数量性状的概念 数量性状的类型. 1 、数量性状的概念. 质量性状:这些彼此间差别明显,一般没有中间过渡类型且呈现不连续变异的性状叫质量性状。. 数量性状:性状的变异不易归于少数几组,中间一系列的过渡类型(表现型)彼此间只有数量的差异而没有明显的质的界限,这种能够度量的性状叫数量性状。. 2 、数量性状的类型.

ghalib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十三章 数量性状遗传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十三章 数量性状遗传 (6h)

  2. 数量性状及其特性 • 数量性状遗传分析的统计学基础 • 数量性状的遗传率 • 近亲繁殖与杂种优势

  3. 第一节 数量性状及其特性 • 数量性状的概念及其类型 • 数量性状的多基因遗传 • 阈性状及其特性

  4. 一、数量性状的概念及其类型 • 数量性状的概念 • 数量性状的类型

  5. 1、数量性状的概念 • 质量性状:这些彼此间差别明显,一般没有中间过渡类型且呈现不连续变异的性状叫质量性状。 • 数量性状:性状的变异不易归于少数几组,中间一系列的过渡类型(表现型)彼此间只有数量的差异而没有明显的质的界限,这种能够度量的性状叫数量性状。

  6. 2、数量性状的类型 人的身高 牛的泌乳量 • 表现为连续变异的性状: 生物的抗病力动物的产仔数 • 表现为不连续变异的性状: (阈性状)

  7. 二、数量性状的多基因遗传 • 多基因假说的实验根据 • 数量性状的特征 • 多基因假说的要点 • 数量性状研究的新进展

  8. (一)多基因假说的实验根据 • 早在1860年,Kolreuter首先报导了有关数量性状的杂交结果 • Nilson-Ehls的一小麦粒色遗传经典遗传实验(1909年) • 1913年,R.Emerson 和E.East公布了关于玉米果穗长度的遗传实验 • 1916年,E.East报道了烟草花冠长度遗传的实验结果 • C.Davenport 对人类皮肤颜色的研究

  9. 1、早在1860年,Kolreuter首先报导了有关数量性状的杂交结果 烟草: 高(P1) 矮(P2) F1(介于P1与P2之间) F2 (高度呈连续变异,P1~P2)

  10. 2、Nilson-Ehls的一小麦粒色遗传经典遗传实验(1909年)2、Nilson-Ehls的一小麦粒色遗传经典遗传实验(1909年) P 深红粒 × 白粒  F1  中红(介于双亲之间)  F2 15红:1白 (1深红:4深中红:6中红:4浅中红):1白

  11. 小麦粒色的遗传 P 深红 ( RRCC )×白色( rrcc) F1 中红( RrCc)  F2 深红 大红 中红 大红 中红 浅红 中红 浅红 白 RRCC RrCC rrCC RRCc RrCcrrCc RRccRrcc rrcc 1/16 2/16 1/16 2/16 4/16 2/16 1/16 2/16 1/16

  12. 细分: 小麦粒色的遗传

  13. 基因型 R基因数 比例数  表型 1R1R1R2R2 4R 1 深红 2 R1R1R2r2 2 R1r1R2R2 3R 4 深中红 1R1R1r2 r2 1r1 r1R2 R2 4R1r1R2r2 2R 6 中红 2R1r1r2r2 2r1r1R2r2 1R 4 浅中红 1r1r1r2r2 0R 1 白

  14. 3、1913年,R.Emerson 和E.East公布了关于果穗长度的遗传实验 P   短穗(5-8cm) ×长穗(13-21cm)  F1      介于双亲之间(9-15cm)  F2 (7-19cm)短者比F1短,长者比F1长很多

  15. 4、1916年,E.East报道了烟草花冠长度遗传的实验结果 P 花的平均长度(93.3mm)×花的平均长度(40.5mm) (88~103mm)  (34-46mm) F1          介于双亲之间(55-73mm)   F2        平均值与F1的平均值接近(52-92mm) F2分三类   短52mm 中等---- 长92mm  F3 43-67mm61-82mm 67—94mm

  16. 5、C.Davenport 对人类皮肤颜色的研究 • 他把人类肤色分成5类: • 白人为0―黑人(4):0、1、2、3、4

  17. 0 1 2 3 4 P  ×   F1 

  18. 若F1近亲结婚,则F2肤色介于0-4 F2   人类皮肤色素的研究

  19. (二)数量性状的特征

  20. (三)微效多基因假说的要点 • 当Mendel遗传规律被公认后,1908年,瑞典学者 Nilson-Ehle研究了小麦籽粒颜色的遗传,根据实验结果,他认为孟德尔的结果和Kolreuter的结果有其共同的基础,并提出多基因假说这一理论,后经发展成为数量性状遗传基本理论。

  21. 微效多基因假说: • 连续变异的数量性状是受多对基因控制,数量性状受2对以上基因控制,且多对基因间彼此独立,共同作用于某一性状; • 等位基因间无显隐性关系; • 各基因的效应是相等的,各基因的作用又是微效的,且具有累加作用。

  22. 例如: • A1与A2的效应相等,a1与a2效应也相同,1个A的效应是微小的,2个A的效应是1个A的2倍,也可累加。

  23. 微效基因与主基因 • 微效基因:数量性状一向被认为是由多基因控制的,由于基因数量多,每个基因对表型的影响比较微小,通常把这类基因叫微效基因。 • 主基因:质量性状遗传一般受少量基因控制的,每个基因作用明显,这些基因叫主基因。

  24. (四)数量性状研究的新进展 • 1963年Thoday认为微效基因也可以个别地识别,并在染色体上定位。 • 1977年J.L.Jinks认为可有较好的办法估计多基因系统中有效基因的数目。 • 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现有些动物的产量性状不仅受微效多基因控制,且受一个/少数个主基因控制。

  25. Montgomerry(1994)报道,绵羊6染色体上的booroola基因与绵羊的产羔数有关。booroola纯合体的母羊的产羔数比不带booroola的母羊多1.1-1.7头,杂合子要多产0.9-1.2。Montgomerry(1994)报道,绵羊6染色体上的booroola基因与绵羊的产羔数有关。booroola纯合体的母羊的产羔数比不带booroola的母羊多1.1-1.7头,杂合子要多产0.9-1.2。 • 猪:应急综合征基因(氟烷敏感基因)n,nn的猪易患此病,当其饥饿、咬斗、驱赶时容易发生死亡。具有n的个体在生长速度、瘦肉等数量性状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n位于6号染色体上。

  26. 三、阈性状及其特性 • 阈性状 • 阈性状的分布

  27. 1、阈性状 • 是指它们的遗传是由多基因决定的,但它们的表型是非连续性的一类数量性状。 • 生物的抗病力、单胎哺乳动物的产仔数

  28. 2、阈性状的分布 • X分布:是造成这类性状的某种物质的浓度/发育过程的速度的潜在的连续分布(以X表示)。一般是正态分布,或经过统计学变换后成为正态。 • P分布:是表型的间断分布(以P)表示,是可以计数的。

  29. 表示发生率为20%的一个阈性状的两个分布

  30. 第二节 数量性状遗传分析的统计学基础 • 平均数 • 方差与标准差 • 标准误 • 数量性状遗传分析实例

  31. 一、平均数(mean) • 指算术平均数:是指某一性状的几个观察数的平均值。 • X=Σf(X)/n X:资料中每一观察数  Σ:累加和 n: 观察的总个体数    f: 各观察数出现的频数

  32. 例如:玉米果穗长度的遗传 • 将P1、P2、F1、F2种于同一块地内,分别测量它们的果穗长度。将穗长资料做成频数分布表。

  33. 玉米穗长度的遗传

  34. 求F1 、F2的穗长平均数: • F1的平均数:12.116cm • F2的平均数:12.888cm

  35. 二、方差和标准差 • 仅从平均数上不能反映数量性状的全貌。因平均数只反映一个群体的平均表现。至于群体内部变异情况,即个体间差异是反映不出来的。

  36. 方差V V=Σf(X-X)2/(n-1) X-X:为离均差 n-1:自由度 当样本很大(n30),则n-1n

  37. 标准差S • 标准差:也是表示群体的变异程度的值。 • V =S 2 • 标准差所表示的是平均数变异幅度,是指平均数在什么范围内发生变化。 ∑f( x - x )2 n-1 s = V =

  38. 三、标准误差(SX ) • 标准误差种类很多,上面所论及的标准差为单次标准差,是单个变数距离平均数的偏差程度。

  39. 如果某项研究中要取多个样本进行重复实验,而每个样本的平均数不可能完全一样。如有K个样本,就有K个平均数,即X1、X2、XK。由这些平均数算出的标准差称为平均数标准差(SX ),也称标准误差,简称机误。如果某项研究中要取多个样本进行重复实验,而每个样本的平均数不可能完全一样。如有K个样本,就有K个平均数,即X1、X2、XK。由这些平均数算出的标准差称为平均数标准差(SX ),也称标准误差,简称机误。 • SX =S/ n

  40. 例如:对某校学生身高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假定该校有10个班级。每个班级都有一个平均身高数。则10个班级有10个平均数X1、X2、X10。就整个学校来讲其标准误SX =S/ n         (S:全校学生身高的标准差) • X+ SX • SX可反应平均数的变异范围

  41. 四、数量性状遗传分析的实例 • 以Emerson和East对玉米果穗长度的遗传所做的研究为例 • 计算平均数 • 计算方差、标准差、标准误差

  42. P1: 甜玉米 × P2: 爆玉米 玉米穗长度的遗传 AaBb F1: F2:

  43. 玉米穗长度的遗传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