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1

人力資源管理之內外在環境

人力資源管理之內外在環境. 溫金豐. 人力資源管理功能的系統觀. 開放式系統 外在環境 (external environment) 內在環境 (internal environment) 參考圖 2-1. 圖 2-1  人力資源管理的環境因素. 社會環境. 社會文化的構面 Greet Hofestede 的跨國研究 權力距離 (power distance) 個人主義 (individualism) 與集體主義 (collectivism) 不確定性避免 (uncertainty avoidance)

garima
Download Presentation

人力資源管理之內外在環境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人力資源管理之內外在環境 溫金豐

  2. 人力資源管理功能的系統觀 • 開放式系統 • 外在環境 (external environment) • 內在環境 (internal environment) • 參考圖2-1

  3. 圖2-1 人力資源管理的環境因素

  4. 社會環境 • 社會文化的構面 • Greet Hofestede的跨國研究 • 權力距離 (power distance) • 個人主義 (individualism) 與集體主義 (collectivism) • 不確定性避免 (uncertainty avoidance) • 陽剛作風 (masculinity) 與陰柔作風 (femininity)

  5. 社會文化的影響 • 社會文化影響高階管理者的價值觀 • 社會文化影響管理者的管理風格 • 社會文化影響員工的價值觀與工作行為 • 社會文化對於國際企業的意涵 • 社會責任 • 高度資本主義社會中 vs. 社會主義的社會

  6. 政治環境 • 產業政策 • 政府的政策與產業發展息息相關 • 表2-1 • 第一階段是「勞力密集工業進口替代時期」(民國42年~49年) • 第二階段是「勞力密集工業出口擴張及重化工業進口替代時期」(民國50年~69年) • 第三階段是「高科技工業萌芽時期」(民國70年~79年) • 第四階段是「高科技工業出口擴張時期」(民國80年~迄今) • 服務業及科技產業,人力資源的結構及其所需的知識與技能也有很大的轉變 • 表2-2

  7. 人口政策 • 「嬰兒潮」 • 「家庭計畫:兩個恰恰好,一個不算少」 • 「少子化」 • 表2-3 • 家庭親善政策 (family friendly policy) • 大陸地區的「一胎化政策」(one child policy)

  8. 教育政策 • 教育政策則與整體人力資源的素質 • 表2-4 • 人力素質提升對企業的意涵

  9. 勞動政策 • 勞動政策對於企業的經營決策有重要影響 • 外籍勞工在台工作人數超過三十六萬 • 參考表2-5 • 區域經濟體使人才的競爭更激烈

  10. 法律環境 • 勞動法令 • 規範幾個工作職場常面對的議題,例如「勞動條件」、「勞資關係」、「反歧視」與「就業安全」等 • 參考表2-6。 • 法治狀態 • 法治狀態指一個國家或社會法律的完備性,以及執行與遵守法律的程度 • 政府(或社會)為何要介入雇用關係 • 溫情主義與受限理性 • 所謂的溫情主義(paternalism)是主張政府應該要保護思考不夠成熟或能力不足的人,以免他們受到不當的傷害 • 外部性 • 權力不均衡

  11. 2.2.4 勞動市場 • 勞動市場是由勞雇雙方的交易關係與過程所組成,牽涉到產業中勞動力供給與需求之間的關係。 • 勞動市場的供需常以失業率做為指標 • 「結構性失業」 • 表2-7是近二十年來的五年平均失業率 • 表2-8就業者行業移轉

  12. 整體經濟環境 • 國內生產毛額 • 參考表2-9 • 二十年多來,GDP成長近三倍,由1986~1990年的新台幣35722.6億元,成長到2001~2005年的新台幣104,554.2億元 • 平均國民所得 • 2008年,台灣約為16,274美元,世界排名第三十六位,美國約為45,594美元,排名第九位 • 技術發展 • 表2-10是近二十年來台灣地區研究發展經費的統計

  13. 人力資源管理的內在環境 • 員工組成 • 多元化 • 多元化(diversity)指組織的人員組成是多元的,有不同特性的人員一起工作;人員特性的多元化可能來自性別、年齡、教育程度、專業領域、種族、國籍等。 • 表2-12

  14. 組織文化 • 組織文化是成員價值觀、信念、情感、態度及行為的組合 • 「學習型文化」(learning culture) • 經營策略 • 經營策略是指企業達成目標的方法;策略管理會牽涉如何設定適當的組織目標,及用何種方法達成目標。

  15. 技術 • 技術 (technology),指企業將各種投入(input)轉換成產出(output)的過程,故技術是機器設備、工作流程及人員知識與技能等的整合 • 產業差異-服務業與製造業 • 參考圖2-2 • 任務相依性 • 共用相依(pooled interdependence • 序列相依 (sequential interdependence) • 互動相依(reciprocal interdependence)

  16. 工作特性 • 工作特性對於人力資源管理制度的設計也有重要影響 • 工作特性模式(job characteristic model, JCM) • 參考圖2-3

  17. 2.4人力資源管理功能與環境的互動 • 體制論 • 體制論 (institutionalism) 認為組織是在社會體制下運作的個體,而相同的體制會形成類似的組織特性,這個過程稱為「同形化」(isomorphism),其主張組織會因為體制壓力,如模仿、強制及專業規範等,而漸趨相似;體制論者認為個體是不容易對抗體制的,故體制壓力常促使組織形相似的系統與作為。透過同形化,組織可以增加正當性(legitimacy),進而獲取必要的資源。 • 組織生態論 • 組織生態論 (organizational ecology) 主張組織是生態系統的一部分,必須要在環境中取得生存所需的資源,也要能夠提供有用的產出,釋放到環境中。每個組織在特性上有差異(variation),當環境變化時,適合環境需求的組織,便能透過環境選擇的過程,而存活下來。生態論者認為個體或產業的存亡取決於環境的選擇,其個別的努力影響有限。

  18. 資源依賴論 • 資源依賴論 (resource dependence theory)指當組織依賴其他少數組織才能取得重要而稀少的資源時,這些提供資源的組織對於需要資源的組織會擁有影響力,亦即可以控制該組織。 • 組織則應該避免對特定員工高度的依賴,應該持續建立人才儲備制度 (talent pool system),或高階管理者的接班計畫 (succession plan)。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