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9

绪 论

绪 论. 一、家畜育种学的概念 二、家畜育种的意义 三、 加快育种改良的紧迫性 四、家畜育种学的发展历程 五、家畜育种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六、家畜育种的特点 七、我国育种工作的成就. 一、家畜育种学的概念. 家畜育种学是人类应用遗传学理论,指导家畜育种实践的有关科学知识体系。 具体地说,是人为地控制畜禽个体的繁殖机会,利用适当的育种方法,尽可能“优化”地开发利用畜禽品种的遗传变异的一系列理论和方法。 即:

Download Presentation

绪 论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绪 论 一、家畜育种学的概念 二、家畜育种的意义 三、加快育种改良的紧迫性 四、家畜育种学的发展历程 五、家畜育种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六、家畜育种的特点 七、我国育种工作的成就

  2. 一、家畜育种学的概念 • 家畜育种学是人类应用遗传学理论,指导家畜育种实践的有关科学知识体系。 • 具体地说,是人为地控制畜禽个体的繁殖机会,利用适当的育种方法,尽可能“优化”地开发利用畜禽品种的遗传变异的一系列理论和方法。 • 即: • 通过对后备种畜的种用价值进行准确的遗传评估,寻找具有最佳种用性能的种畜。再结合适当的选配措施,人为控制种畜间配种过程,提高优良种畜的利用强度和范围。最终提高种畜品质,增加生产群体的良种数量,生产出符合市场需求的高质量畜产品的目的。

  3. 对上述概念的几点说明 • 1.育种的主要过程: A .选种:选好种用家畜 ——种用价值的遗传评估 B .选配:配种方案制订 —— 杂种优势利用、配合力测定 育种的过程不仅只限于家畜,对野生动物的保护也存在一个选育的问题,如我国目前在对大熊猫的保护过程中就实行交差血缘的交配制度。

  4. 2. 育种的目的:市场 ——控制畜产品方向,满足消费者不断变化的消费需求,以获取最大利润。 A.提供优良种畜,保证畜群生产力提高 B. 利用杂种优势,提高生产水平 C. 改变畜产品类型,满足消费习惯 D. 适应“规模化”、“工厂化”生产模式需求,生产规格一致的家畜

  5. 关于以上概念的几点理解: • 1、育种学与遗传学、统计学间有密切关系: • 育种学——“应用遗传学”(applied genetics); • 遗传学——“育种生理学”(breeding physiology); • 数量遗传学——生统遗传学(biometrical genetics) ——统计遗传学(statistical genetics) • 2、“优化”:是指确定一些筛选育种方案、选种等措施的方法和标准; • 3、强调“人”的主动性:育种为满足人的需求

  6. 二、 育种学的重要意义 • 1.维持一个场的运作和赢利的保证 • 思考题: • 当你毕业后分配到一个现代化规模养殖场,你将如何展开你的工作? • 请你制订一套适合该场的育种方案,如何着手? • 2.育种对发展畜牧业的作用:畜牧生产效率的提高中,遗传育种的贡献率达40%。

  7. 育种学对动物生产效率提高的影响 • 1、通过育种充分利用畜禽品种资源: • (1)发挥优良品种的基因库作用,提高畜产品质量和其它特性; • (2)通过开发利用品种资源来保护现有品种资源 • 2、培育新品种和品系,保持高生产性能和市场竞争力; • 3、选育优秀种畜,提高群体良种覆盖率,改良群体水平; • 4、培育杂交配套系或筛选“优化”杂交组合,充分利用杂种优势,适应工厂化生产的需要--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8. 三、加快育种改良的紧迫性 • A.我国加入WTO意味着农业必须面对国外企业的竞争。但我国农业发展长期以来基础较差、不成规模。如果生产不出高质量的农畜产品,势必丧失国际竞争中的主动性,其后果是可怕的。但同时也给中国的育种工作者提供了广阔的施展才华的空间。 • B.退耕、还林还草更加重了畜牧业的任务,也提供了机遇。

  9. 加快育种改良的紧迫性 • 例:利用育种学新技术可有效提高畜产品产量,改良传统畜产品生产模式,增加经济效益,解决二十一世纪中国人的吃饭问题。 • 还击别有用心的人的 “黄祸论”

  10. 加快育种改良的紧迫性 • --四川省猪肉外销产品以分割肉为主,研究结果显示,以含50%本地猪血缘的二元杂交肉猪来加工分割肉,100公斤活重的商品分割肉比例仅30%左右,加工1吨分割肉需原料猪约48头;以含25%本地猪血缘的三杂猪为原料,生产1吨分割肉约需38—40头。若用DLY或其它洋三元杂交猪,瘦肉率60%以上,分割肉比例可达45%,生产1吨分割肉仅需原料猪32头。与含本地猪血缘25%和50%的二、三元杂交肉猪相比,可分别节约原料猪10—12头和16头,若头平以600元计,则生产1吨分割肉分别少开支6000—7200元和9600元,或分别多生产0.266—0.319吨分割肉。

  11. 世界家畜育种的水平 • 例:奶牛头平年产奶量( FAO )

  12. 四、家畜育种的简史 • 起源:动物的驯养与驯化 • 旧石器时代:驯化狗 • 新石器时代:驯化猪、绵、山羊、牛、马

  13. 家畜育种学的发展历史 • 1、传统的家畜育种思想与实践: • “眼力”--经验与灵感的结合 • 伯乐--《相马经》 ;宁戚--《相牛经》 • 2.近代育种学与育种实践 • 兴起于18世纪后半叶,受产业革命的影响。 • 制定明确的育种目标,并根据经验从血统、个体和后代选种,应用近交。 • 英国的R. Bakewell,使用性能测定,育成夏尔马、莱斯特羊,改良了长角牛等。 • 1822年,英国的短角牛群中建立世界第一本良种登记册;50年后成立第一个育种组织--短角牛协会。

  14. 3、现代育种学理论的发展与育种实践 • 19世纪自然科学的发展和引入形成 • 达尔文: 1859自然选择理论 • 孟德尔: 1865遗传学理论的诞生 • 20世纪20年代Fisher、Haldane和Wright等创建了数量遗传学理论——将统计学方法引入育种学和数量遗传学。 • Lush将数量遗传学理论与育种实践结合建立现代家畜育种理论体系。 • 20世纪60年代以Henderson的线性育种理论体系为代表的一些精确统计推断方法引入,并与计算机结合。

  15. 4.现代育种学的新发展 • A.数量遗传育种学的新发展: • 计算机技术的引入、优化育种方案的研究、BLUP法、REML法 • 目的:提高遗传评估的准确性 • B.分子育种学的新发展: • MAS、MAI、转基因育种技术、遗传图谱的绘制

  16. 分子育种学的新发展 • 例:利用家畜基因组研究成就改良家畜的生产潜力预测

  17. 五、育种学主要研究内容 • 1.研究家畜的起源与驯化,品种的形成和演化过程,对现有品种资源进行调查、分析、保护、开发和利用。 • 2.研究家畜生长发育的规律,主要性状的遗传基础和遗传规律,生产性能测定的组织与实施方法。 • 3.研究对现有品种进行遗传改良的理论、技术和方法,包括选种选配、优化育种规划等理论和方法。 • 4.研究培育新品种/品系的理论与方法。 • 5.研究利用杂种优势的途径和方法。 • 6.研究保证家畜育种工作科学高效进行的组织措施与必要的法律法规。

  18. 六、家畜育种的特点 • 1.长期性:选育的进展慢,但有累加性。 • 原因:世代间隔长、选育群体规模小 • 思考:如何处理好引种(短期效应)与选育(长期效应)间的关系? • 2.综合性:品种、环境条件、营养水平、饲养管理、疾病防治的影响 • 3.广泛性: • A.育种技术的广泛性: • 多学科交叉--数学、遗传学、计算机、生物化学 • 育种技术的广泛性--超声波技术、计算机技术、胚胎移植技术、冷冻精液技术 • B.成果推广的广泛性: • 完整的育种过程包括选、育、繁、推——现代联合育种技术体系

  19. 七、我国畜禽育种的成就 • 1.基本调查清楚我国的畜禽品种资源:地方品种、基因库 • 关于品种资源的利用问题:防止基因资源外流的话题 • 2.引入了大量的外国优良种畜:用于改良杂交的父本品种 • 3.育成了一批新的畜禽品种 • 4.建立了一系列畜禽育种机构和一批良种基地 • 5.培养了一支畜禽育种工作的队伍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