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5

细菌的遗传和变异

细菌的遗传和变异. 细菌遗传变异类型 遗传型变异(基因型变异) 非遗传型变异(表型变异). 形态结构变异. 3-6% 食盐. 多形态性. 鼠疫耶尔森菌. 陈旧培基物. 青霉素、溶菌酶. 正常形态细菌. L 型变异. 抗体或补体. 42-43℃. 炭疽杆菌. 失去形成芽胞能力 , 毒性降低. 10-20 天. 在陈旧培养基中长期培养. 粗糙型菌落(R). 光滑型菌落(S). 失去 LPS 的特异多糖. 菌落变异. 毒力变异. 胆汁、甘油、马铃薯培养基. 卡介苗. 牛分枝杆菌. (毒力减弱). 13 年 (230 代 ).

galvin-rose
Download Presentation

细菌的遗传和变异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细菌的遗传和变异 • 细菌遗传变异类型 • 遗传型变异(基因型变异) • 非遗传型变异(表型变异)

  2. 形态结构变异 3-6%食盐 多形态性 鼠疫耶尔森菌 陈旧培基物

  3. 青霉素、溶菌酶 正常形态细菌 L型变异 抗体或补体 42-43℃ 炭疽杆菌 失去形成芽胞能力, 毒性降低 10-20天

  4. 在陈旧培养基中长期培养 粗糙型菌落(R) 光滑型菌落(S) 失去LPS的特异多糖 菌落变异

  5. 毒力变异 胆汁、甘油、马铃薯培养基 卡介苗 牛分枝杆菌 (毒力减弱) 13年(230代) β棒状噬菌体 获得白喉毒素 白喉棒状杆菌 (毒力增强)

  6. 耐药性变异 • 细菌对某种抗菌药物有敏感变成耐药的变异称为耐药性变异。 • 金黄色葡萄球菌 • 有些细菌还同时耐受多种抗菌药物,即多重耐药性,甚至产生药物依赖性。 含链霉素培基痢疾杆菌    依链株长期培养

  7. 细菌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 基因组:染色体     染色体外遗传物质 质粒 转位因子

  8. 质粒 • 细菌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是环状闭合的双链DNA。带有遗传性息,能自行复制,随细菌分裂转移到子代细胞,并非细菌生长所必需。 • 特征 • 自我复制能力 • 编码产物赋予细菌某些性状特征 • 可自行丢失与消除 • 转移性 • 相容性和不相容性

  9. 几种重要的质粒 • 致育质粒(F质粒) • 耐药质粒 • 毒力质粒(Vi质粒) • 细菌素质粒 • 代谢质粒

  10. 转位因子 • 是存在于细菌染色体或质粒DNA分子上的一段特异性核苷酸序列片段,它能在DNA分子中移动,不断改变它们在基因组的位置,能从一个基因组转移到另一个基因组中。

  11. 插入序列 • 是最小的转位因子,<2kb,不携带任何已知与插入功能无关的基因区域 • 转座子 • >2kb,除携带与转位有关的基因外,还携带耐药性基因、抗金属基因、毒素基因及其他结构基因。 • 可能与细菌的多重耐药性有关。

  12. 转座子的特征

  13. 转座噬菌体或前噬菌体  是一些具有转座功能的溶原性噬菌体,当整合到细菌染色体上,能改变溶原性细菌的某些生物学性状。

  14. 细菌的变异机制 • 基因的突变和损伤后修复 • 基因的转移和重组

  15. 基因的转移和重组 • 基因转移 • 外源性的遗传物质由供体菌转入某受体菌细胞的过程称为基因转移。 • 重组 • 转移的基因与受体菌DNA整合在一起称为重组,使受体菌获得供体菌的某些性状。 • 细菌的基因转移和重组可通过转化、接合、转导、溶原性转换和原生质体融合等方式进行。

  16. 转化 • 供体菌裂解游离的DNA片段被受体菌直接摄取,使受体菌获得新的性状。

  17. 转化试验

  18. 转化因子在转化过程中,转化的DNA片段称为转化因子 ,分子量小于107,最多不超过10~20个基因。 感受态

  19. 接合 • 细菌通过性菌毛相互连接沟通,将遗传物质(主要是质粒DNA)从供体菌转移给受体菌。 • 接合性质粒:能通过接合方式转移的质粒称为接合性质粒,F质粒、R质粒、Col质粒和毒力质粒等。

  20. F质粒的接合 F+ F- F+ F+ F- Donor Recipient F+ F+ F+ F+

  21. R质粒 • 耐药传递因子  与F质粒相似,编码性菌毛的产生和通过接合转移 • 耐药(r)决定子

  22. 转导 • 以温和噬菌体为载体,将供体菌的一段DNA转移到受体菌内,使受体菌获得新的性状。 • 普遍性转导 • 局限性转导

  23. 普遍性转导 • 前噬菌体从溶原菌染色体上脱离,进行增殖,在裂解期的后期,噬菌体的DNA已大量复制,装配时可能会发生装配错误,误将细菌的DNA片段装入噬菌体的头部,成为一个转导噬菌体。转导噬菌体能以正常方式感染另一宿主菌,并将其头部的染色体注入受体菌内。 • 被包装的DNA可以是供体菌染色体上的任何部分。

  24. 受体菌 噬菌体DNA 细菌DNA 转导噬菌体 供体菌

  25. 未整合 整合 结果 • 完全转导 • 流产转导

  26. 局限性转导 • 或称特异性转导, 所转导的只限于供体菌染色体上特定的基因。 • 溶原期时,噬菌体DNA整合在细菌染色体特定部位,噬菌体DNA发生偏差分离,将自身的一段DNA留在细菌染色体上,而带走了细菌DNA上两侧的基因。当其转导并整合到受体菌中,使受体菌获得供体菌的某些遗传性状。所转导的只限于供体菌上个别的基因。

  27. 局限性转导

  28. 普遍性转导与局限性转导的区别

  29. 溶原性转换 • 当噬菌体感染细菌时,宿主菌染色体中获得了噬菌体的DNA片段,使其成为溶原状态时而致细菌获得新的性状。

  30. 细菌遗传变异的实际意义 • 在疾病的诊断、治疗与预防中的应用 • 在测定致癌物质中的应用 • 在流行病学中的应用 • 在基因工程中的应用

  31. 在疾病的诊断、治疗与预防中的应用 • 形态、结构、染色性、生化特性、抗原性及毒力等方面的变异,使得诊断复杂化 • 耐药菌株日益增多,预防耐药性 • 药敏实验 • 早期足量 • 要有一定疗程,联合用药 • 不要滥用 • 减毒菌株和无毒株可制备成疫苗

  32. 在测定致癌物质中的应用 • 凡能诱导细菌发生突变的物质都有可能是致癌物质。

  33. 在流行病学中的应用 • 分子生物学分析方法已被用于流行病学调查 • 质粒指纹图(PFP) • 对噬菌体的敏感性,对细菌素的敏感性

  34. 在基因工程中的应用 • 基因工程是根据遗传变异中细菌可因基因转移和重组而获得新性状的原理设计的 • 切取目的基因→连接到载体上→转移到工程菌内,大量表达目的基因产物 • 目前已大量生产胰岛素、干扰素、多种生长激素、rIL-2等细胞因子和乙肝疫苗等生物制品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