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9

医院评审中的日常统计学指标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余晓红

医院评审中的日常统计学指标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余晓红. (高级统计师 病案管理科副科长) (中国医院协会病案管理专业委员会全国委员) (中国卫生信息学会医院统计专业委员会委员) (河南省医院协会病案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 《 中国病案 》 杂志编委). 讲课目标. 一、医院运行基本监测指标 二、住院患者医疗质量与安全监测指标 三、单病种质量监测指标 四、重症医学(ICU)质量监测指标 五、合理用药监测指标 六、医院感染控制质量监测指标. 一、医院运行基本监测指标 (一)资源配置 1. 实际开放床位、重症医学科实际开放床位、急诊留观实际开放床位。

galena
Download Presentation

医院评审中的日常统计学指标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余晓红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医院评审中的日常统计学指标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余晓红 (高级统计师 病案管理科副科长) (中国医院协会病案管理专业委员会全国委员) (中国卫生信息学会医院统计专业委员会委员) (河南省医院协会病案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病案》杂志编委)

  2. 讲课目标 • 一、医院运行基本监测指标 • 二、住院患者医疗质量与安全监测指标 • 三、单病种质量监测指标 • 四、重症医学(ICU)质量监测指标 • 五、合理用药监测指标 • 六、医院感染控制质量监测指标

  3. 一、医院运行基本监测指标 • (一)资源配置 • 1. 实际开放床位、重症医学科实际开放床位、急诊留观实际开放床位。 • 2. 全院员工总数、卫生技术人员数(其中:医师数、护理人员数、医技人员数)。 • 3.医院医用建筑面积。

  4. (二)工作负荷 • 1. 年门诊人次、健康体检人次、年急诊人次、留观人次。 • 2. 年住院患者入院、出院例数,出院患者实际占用总床日。 • 3. 年住院手术例数、年门诊手术例数。

  5. (三)治疗质量 • 1. 手术冰冻与石蜡诊断符合例数。 • 2. 恶性肿瘤手术前诊断与术后病理诊断符合例数。 • 3. 住院患者死亡与自动出院例数。 • 4. 住院手术例数、死亡例数。 • 5. 住院危重抢救例数、死亡例数。 • 6. 急诊科危重抢救例数、死亡例数。

  6. (四)工作效率 • 1. 出院患者平均住院日。 • 2. 平均每张床位工作日。 • 3. 床位使用率。 • 4. 床位周转次数。

  7. (五)患者负担 • 1. 每门诊人次费用(元),其中药费(元)。 • 2. 每住院人次费用(元),其中药费(元)。

  8. (六)资产运营 • 1. 流动比率、速动比率。 • 2. 医疗收入/百元固定资产。 • 3. 业务支出/百元业务收入。 • 4. 资产负债率。 • 5. 固定资产总值。 • 6. 医疗收入中药品收入、医用材料收入比例。

  9. (七)科研成果(评审前五年) • 1. 国内论文数 ISSN、国内论文数及被引用数次(以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发布信息为准)、SCI 收录论文数/每百张开放床位。 • 2. 承担与完成国家、省级科研课题数/每百张开放床位。 • 3. 获得国家、省级科研基金额度/每百张开放床位。

  10. 二、住院患者医疗质量与安全监测指标 • (一)住院重点疾病:总例数、死亡例数、二周与一个月内再住院例数、平均住院日与总费用。 • 1.急性心肌梗死 ICD-10:I21-I22 • 2.充血性心力衰竭ICD10: I50.0 • 3.心绞痛 ICD10: I20 • 4.高血压病(成人)ICD10: I10-I15

  11. 5.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ICD10: I47.112 • 6.心房纤颤ICD10:I48.X04 • 7.预激综合征ICD10:I45.602 • 8.病态窦房结综合征ICD10:I49.501 • 9.风湿性瓣膜病ICD10:I05.0-2,I06.0-2,I07.0-2,I08 • 10.主动脉夹层动脉瘤ICD10:I71

  12. (二)住院重点手术:总例数、死亡例数、术后非预期再手术例数、平均住院日与总费用。(二)住院重点手术:总例数、死亡例数、术后非预期再手术例数、平均住院日与总费用。 • 1.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ICD-9-CM-3:36.1 • 2.二尖瓣瓣膜置换术ICD-9-CM-3:35.23-24 • 3.主动脉瓣瓣膜置换术ICD-9-CM-3:35.21-22 • 4.主动脉部分切除伴人工血管置换术 ICD-9-CM-3:38.44

  13. 5.室间隔缺损修补术ICD-9-CM-3:35.53001 • 6.法洛氏四联症根治术ICD-9-CM-3:35.81001 • 7.大动脉转位矫治术ICD-9-CM-3:35.84001 • 8.新生儿小婴儿复杂心脏手术,每年不少于200例,死亡率<3% • 9.DeBakeyⅠ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急诊手术,死亡率<7%”

  14. (三)住院重点介入:总例数、死亡例数、术后非预期再手术例数、平均住院日与总费用。(三)住院重点介入:总例数、死亡例数、术后非预期再手术例数、平均住院日与总费用。 • 1.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ICD-9-CM-3:36.06, 36.07 • 2.冠状动脉造影 ICD-9-CM-3:88.55-57 • 3.永久起搏器植入术ICD-9-CM-3:37.8 • 4.ICD植入术ICD-9-CM-3:37.94 • 5.射频消融术ICD-9-CM-3:37.34001

  15. 6.颈动脉支架植入术ICD-9-CM-3:00.63 • 7.房间隔缺损封堵术ICD-9-CM-3:35.52001 • 8.室间隔缺损封堵术ICD-9-CM-3:35.53003 • 9.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ICD-9-CM-3: • 10.肺动脉瓣狭窄球囊扩张术ICD-9-CM-3:

  16. (四)麻醉 • 1.麻醉总例数 • 2.由麻醉医师实施镇痛治疗例数 • 3.由麻醉医师实施心肺复苏治疗例数 • 4.麻醉复苏(Steward苏醒评分)管理例数 • 5.麻醉非预期的相关事件例数 • 6.麻醉分级(ASA病情分级)管理例数 • 7.体外循环例数

  17. (五)住院患者安全类指标 • 1.择期手术后并发症(肺栓塞、深静脉血栓、败血症、出血或血肿、心包压塞、伤口裂开、猝死、呼吸衰竭、骨折、生理/代谢紊乱、肺部感染、人工气道意外脱出)发生率。 • 2.择期手术麻醉并发症发生率。 • 3.住院患者压疮发生率。 • 4.因用药错误导致患者死亡发生率。

  18. 5.输血/输液反应发生率。 • 6.手术过程中异物遗留发生率。 • 7.医源性气胸发生率。 • 8.医源性意外穿刺伤或撕裂伤发生率。 • 9.医院内跌倒/坠床发生率及伤害严重程度。

  19. 三、单病种质量监测指标 • (一)急性心肌梗死 ICD-10:I21.0-I21.3,I21.9 • 1.到达医院后使用阿司匹林(有禁忌者应给予氯吡格雷)的时间。 • 2.到达医院后首次心功能评价的时间与结果。 • 3.实施再灌注治疗(仅适用于STEMI):到院后实施溶栓治疗的时间;到院后实施PCI治疗的时间;需要急诊PCI患者,但本院无条件实施时,转院的时间。

  20. 4.到达医院后使用首剂β-受体阻滞剂(有适应证,无禁忌症者)的时间。4.到达医院后使用首剂β-受体阻滞剂(有适应证,无禁忌症者)的时间。 • 5.住院期间使用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ACEI/ARB(有适应证,无禁忌症者)。 • 6.住院期间血脂评价与使用他汀类药物的时间。 • 7.出院时继续使用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ACEI/ARB、他汀类药物有明示(有适应证,无禁忌症者)。

  21. 8.住院期间为患者提供急性心肌梗死的健康教育的内容与时机。8.住院期间为患者提供急性心肌梗死的健康教育的内容与时机。 • 9.患者住院天数与住院费用。 • 10.患者对服务满意程度评价。

  22. (二)急性心力衰竭 ICD-10:I05-I09,I11-I13,I20-I25,伴I50 • 1.到达医院后首次心功能评价的时间与结果。 • 2.到达医院后使用首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的时间。(有适应证,无禁忌症者)。

  23. 3.出院时继续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ACEI/ARBs。3.出院时继续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ACEI/ARBs。 • 4.住院期间为患者提供心力衰竭的健康教育的内容与时机。 • 5.患者住院天数与住院费用。 • 6.患者对服务满意程度评价结果。

  24. (三)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ICD 9-CM-3: 36.1 • 1.实施手术前的风险评估的时间与结果。 • 2.符合手术适应症与急症手术指征。 • 3.使用乳房内动脉比率。 • 4.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应用时机: • (1)术前预防性抗菌药物的种类选择; • (2)术前(切皮前)一小时内使用预防性抗菌药物的时间; • (3)术后停止使用预防性抗菌药物的时间。

  25. 5.术后活动性出血或血肿的再手术时间。 • 6.手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时间。 • 7.住院期间为患者提供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健康教育的内容与时机。 • 8.切口Ⅰ/甲愈合。 • 9.患者住院天数与住院费用。 • 10.患者对服务满意程度评价结果。

  26. (四)心脏瓣膜置换术 ICD 9-CM-3 35.21-28 • 实施手术前的风险评估的时间与结果。 • 明确诊断,手术适应症评估与术前准备。 • 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应用时机: • (1)术前预防性抗菌药物的种类选择; • (2)术前(切皮前)一小时内使用预防性抗菌药物的时间; • (3)术后停止使用预防性抗菌药物的时间。

  27. 4.手术后活动性出血或血肿再手术时间。 • 5.手术后发生并发症与时间。 • 6.为病人提供心脏瓣膜置换术健康教育内容与时间。 • 7.切口Ⅰ/甲愈合。 • 8.住院23天内出院。 • 9.病人住院天数与住院费用。

  28. (五)法乐氏四联症根治术 ICD 9-CM-3 35.8101 • 1.实施手术前的风险评估的时间与结果。 • 2.确立诊断,手术适应症选择。 • 3.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应用时机。 • (1)术前预防性抗菌药物的种类选择; • (2)术前(切皮前)一小时内使用预防性抗菌药物的时间; • (3)术后停止使用预防性抗菌药物的时间。

  29. 4.手术后活动性出血或血肿的再手术时间。 • 5.手术后发生并发症与时间。 • 6.为病人提供先心病术健康教育内容与时间。 • 7.切口Ⅰ/甲愈合。 • 8.住院天数与住院费用。

  30. (六)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ICD- 9-CM-3 : 37.35 • 1.实施手术前的风险评估的时间与结果。 • 2.起搏器安置术适应证。 • 3.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应用时机。 • (1)术前预防性抗菌药物的种类选择; • (2)术前(切皮前)一小时内使用预防性抗菌药物的时间;

  31. (3)术后停止使用预防性抗菌药物的时间。 • 4.起搏器效果评价。 • 5.手术后发生并发症与时间。 • 6.为患者提供起搏器安置术健康教育内容与时间。 • 7.住院天数与住院费用。

  32. (七)射频消融术 ICD 9-CM-3: 37.34 • 1.实施手术前的风险评估的时间与结果。 • 2.RFCA适应证。 • 3.RFCA效果评价。 • 4.RFCA术后并发症与时间。 • 5.为患者提供RFCA健康教育内容与时间。 • 6.住院天数与住院费用。

  33. (八)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ICD 9-CM-3 36.06 36.07 • 1.实施手术前的风险评估的时间与结果。 • 2.PCI适应症。 • 3.术前药物准备。 • 4.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效果评价。 • 5.介入治疗后并发症与时间。

  34. 6.住院期间药物使用。 • 7.出院后药物使用情况。 • 8.为患者提供冠心病以及支架治疗的健康教育内容与时间。 • 9.住院天数与费用。

  35. 四、重症医学(ICU)质量监测指标 • (一)非预期的24/48小时重返重症医学科率% • (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预防 • (三)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 • (四)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行性感染率‰ • (五)导尿管相关的泌尿系感染率‰

  36. (六)重症患者预期死亡率与实际死亡率(APACHE II评分)% • (七)重症患者压疮发生率(APACHE II评分)% • (八)各类导管管路滑脱与再插率% • (九)人工气道脱出例数

  37. 五、合理用药监测指标 • (一)抗生素处方数/每百张门诊处方 • (二)注射剂处方数/每百张门诊处方 • (三)药费收入占医疗总收入比重 • (四)抗菌药占西药出库总金额比重 • (五)常用抗菌药物种类与可提供药敏试验种类比例

  38. 六、医院感染控制质量监测指标 • (一)呼吸机相关肺炎感染‰ • (二)留置导尿管所致泌尿系感染‰ • (三)血管导管所致血行感染‰ • (四)手术部位感染%(按手术风险分类)

  39. 谢谢!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