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9

市場結構與廠商的供給行為

市場結構與廠商的供給行為. 講完第 5 章的廠商行為,我們仍然無法導出任何廠商 「供給曲線」,為什麼? 廠商與家戶有別。 家戶 是需求行為的基本單位,規模皆小,是價格接受者。 廠商 是供給行為的基本單位,規模有大有小,決策模式各自不同。 故廠商行為必須與 市場結構 併同討論,我們無法在不考慮廠商大小的情況下,就單獨討論廠商的供給行為。. 市場的定義. 經濟學所探討的市場,是以「 產品 」為區隔。例如洗髮精市場、理髮市場等。 針對每一種產品或服務,我們往往以 產業 (industry) 描述其整體。例如洗髮精製造業、理容服務業等。. 市場結構.

Download Presentation

市場結構與廠商的供給行為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市場結構與廠商的供給行為 • 講完第 5 章的廠商行為,我們仍然無法導出任何廠商 「供給曲線」,為什麼? • 廠商與家戶有別。 • 家戶是需求行為的基本單位,規模皆小,是價格接受者。 • 廠商是供給行為的基本單位,規模有大有小,決策模式各自不同。 • 故廠商行為必須與市場結構併同討論,我們無法在不考慮廠商大小的情況下,就單獨討論廠商的供給行為。

  2. 市場的定義 • 經濟學所探討的市場,是以「產品」為區隔。例如洗髮精市場、理髮市場等。 • 針對每一種產品或服務,我們往往以產業(industry) 描述其整體。例如洗髮精製造業、理容服務業等。

  3. 市場結構 • 市場結構概分完全競爭、獨占、寡占、獨占性競爭四類,其特性及選例如表 6.1 所示。

  4. P AR=MR P0 Q 0 圖 6.1 完全競爭市場中廠商面對水平的平均收益線 水平的平均收益線 (一) • 完全競爭市場中廠商銷售的是同質產品,市場中有完全訊息,且廠商數目甚多,每家廠商又都是價格接受者。 • 若市場價格為 P0,廠商在此價格下銷售 Q單位,則: • 總收益 (TR) = P0 × Q • 平均收益(AR) = TR/Q = P0 × Q/Q = P0 • 邊際收益(MR) = P0 • 邊際收益 (MR) 與平均收益 (AR)皆為一水平線。

  5. P AR=MR P0 Q 0 圖 6.1 完全競爭市場中廠商面對水平的平均收益線 水平的平均收益線 (二) • 由於個別廠商在完全競爭市場中微不足道,因此只要廠商願意接受 P0 的市價,它 「想賣多少就可以賣多少」。 • 但這並不表示他們的交易量會大到哪裡去。廠商到底會決定賣出多少產品,需要視其成本結構而定。

  6. SMC SAC AVC AR=MR P0 圖 6.2 廠商的最適產量 廠商的短期最適行為 (一) • 短期平均成本(SAC) • 短期平均變動成本(AVC) • 短期邊際成本(SMC):廠商要多生產一單位產品所必須要多付出的總成本。 • 邊際收益(MR):廠商多銷售一單位產品所能多得到的收入。 • 平均收益(AR)

  7. SMC SAC AVC AR=MR P0 圖 6.2 廠商的最適產量 廠商的短期最適行為 (二) • 若 MR > SMC,表示廠商多生產一單位產品,所能創造的收入大於其新增的成本,故邊際利潤為正,此時廠商多生產就能增加利潤。 • 若 MR < SMC,表示廠商多生產一單位產品,所能創造的收入小於其新增的成本,故邊際利潤為負,此時廠商應減產方能增加利潤。 • 市場內追求利潤極大的廠商,在短期應生產至 MR = SMC為止。

  8. SMC SAC AVC AR=MR P0 圖 6.2 廠商的最適產量 廠商的短期最適行為 (三) • 若生產 Q1 ,則 SMC > MR,利潤並非極大,應減產。 • 若生產 Q2,則 MR > SMC,利潤亦非極大,應增產。 • 若生產 Q0,則 MR = SMC,利潤極大。AR為 e的高度, AC 為 SAC線上 f點所對應的高度,e點與 f點間的垂直距離則為商品之單位銷售利潤,短期總利潤則為斜線區。

  9. SMC SAC AVC AR=MR P0 g d 圖 6.2 廠商的最適產量 廠商的短期最適行為 (四) • 如果市場價格為 P2,則 MR = SMC所決定的產量為 Q2。 • 此時由於價格低於平均成本(d點低於 g點),故廠商會面臨虧損。

  10. SMC SAC AVC AR=MR 圖 6.2 廠商的最適產量 廠商的短期供給曲線 (一) • 當價格為 P0時,廠商對應之最適提供量為 Q0,所以供給量為 Q0。 • 當價格為 P1時,廠商對應之最適供給量為 Q1。 • 當價格為 P2時,最適供給量為 Q2。 • 不同價格下廠商的最適供給量恰與其短期邊際成本線 (SMC) 疊合,因此完全競爭廠商的 SMC曲線看來似乎就是它的短期供給曲線。

  11. $ SMC SAC AVC P1 AR=MR P0 g P2 d P3 Q Q0 Q2 Q1 圖 6.2 廠商的最適產量 廠商的短期供給曲線 (二) • 當價格為 P2時,若廠商生產 Q2,此時價格顯然低於平均成本,表示廠商此時有虧損。 • 既有虧損,何不退出市場呢? • 到底當價格低到什麼程度時,廠商才該退出市場?

  12. 廠商的短期供給曲線 (三) • STC = TVC + TFC,短期總成本是變動成本與短期固定成本之和。 • 上式左右各除以 Q,則得:SAC = AVC – AFC • 移項整理,則得: • 故 SAC曲線與 AVC曲線間的垂直距離,就是 AFC。

  13. SMC SAC AVC AR=MR 圖 6.2 廠商的最適產量 廠商的短期供給曲線 (四) • 若市場價格 P 在 SAC與 AVC之間 (如P2),廠商有以下策略: • 策略一:生產最適產量 Q2,每單位虧損 ,總虧損為 。 • 策略二:停產退出市場,收入與變動成本皆為 0,但仍需支出固定成本,故總虧損為 TFC。

  14. SMC SAC AVC AR=MR 圖 6.2 廠商的最適產量 廠商的短期供給曲線 (五) • 哪一個選擇招致的損失大? • 策略一:損失 • 策略二:損失 TFC • TFC = AFC × Q2 = • 採用策略一虧損較小。

  15. SMC SAC AVC AR=MR 圖 6.2 廠商的最適產量 廠商的短期供給曲線 (六) • 若價格為 P2,每單位生產扣掉 AVC後的毛利是 ,故總毛利是 。鞋店老闆雖然虧本,但在短期內至少還可以用此毛利支付廠房租金等 FC。 • 若立刻歇業,則毛利為零,但租金等 FC 還是要付。盤算之後,廠商決定選擇策略一,一直到廠房租約到期、不必再支付固定成本為止。

  16. SMC SAC AVC AR=MR 圖 6.2 廠商的最適產量 廠商的短期供給曲線 (七) • 若市場價格低到廠商連支應變動成本都不夠,(例如圖 6.2 中的 P3),則廠商每銷售一單位商品,不但沒有毛利反而還有毛損。 • 此時廠商就沒有道理再繼續經營,應該即時歇業。 • 只要短期價格與 SMC的交點高於其對應的 AVC,則廠商在短期即應繼續生產。反之,若短期價格與 SMC的交點低於其對應的 AVC,則廠商即應退出市場。

  17. $ SMC SAC AVC 0 Q 圖 6.3 廠商的短期供給曲線 廠商的短期供給曲線 (八) • 如果廠商願意留在市場上,則其 SMC曲線即為該廠商的供給曲線。 • 又,只要短期價格與 SMC的交點高於其對應的 AVC,則廠商在短期即應繼續生產。反之,則退出市場。 • 綜上所述,完全競爭廠商的短期供給曲線,是其 SMC曲線高於 AVC的部份。

  18. 生產者剩餘 • 如果消費者能夠一單位、一單位地向廠商購買,而廠商也以其供給價格(最低願受價格)一單位、一單位地出售,則在出售 Q*單位後,廠商獲得長條區的收入。 • 但通常消費者是一次以 P*的價格購入 Q*單位,廠商收入為 P* ×Q*。 • 故陰影區如同是生產者因為沒有碰到「奸歹」的消費者而「偷笑賺到的」,我們稱之為生產者剩餘。

  19. $ $ $ SAC1 AVC1 SAC2 AVC2 P* … SMC1 SMC2 D 0 0 0 Q Q Q Q1 Q2 Q* 短期的市場均衡 (一) • 市場需求如最右一小圖中之 D。 • 完全競爭市場上有許多家廠商,其 SMC高於 AVC的部份即為其供給曲線,將所有廠商的供給曲線水平加總, S =Σi 寫為 SMCi。 • S與 D的交點,即為短期完全競爭市場的均衡。

  20. $ $ $ SAC1 AVC1 SAC2 AVC2 P* … SMC1 SMC2 D 0 0 0 Q Q Q Q1 Q2 Q* 短期的市場均衡 (二) • 市場均衡價格為 P*,每個個別廠商面對 P*,再分別由 P*與其 SMC曲線決定最適產量。 • n家廠商的供給總量,必定會等於市場總成交量。 • P*有可能小於個別廠商的 SAC (如廠商 1),也可能大於個別廠商的 SAC (如廠商 2)。因此個別廠商在短期有可能獲利,也有可能虧損。

  21. 短期的市場均衡 (三) • 然而,因為經濟學中所探討的成本是機會成本,而非會計成本,因此我們此處所討論的利潤是指經濟利潤,而非會計利潤。 • 個別廠商也許在總收入扣掉原料成本、員工薪資與廠房租金之後仍然結餘 50 萬元,這 50 萬元放進老闆荷包確實是會計利潤。 • 但老闆如果不開工廠而去開計程車,每年工資是 60 萬元,故其機會成本是 60 萬元。 • 此時雖然會計利潤為 50 萬元,經濟利潤卻是 -10 萬元。

  22. 長期的市場均衡 • 完全競爭市場,從短期到長期的兩種調整活動: • 廠商進出市場的調整 • 廠商生產規模的調整

  23. 長期的市場均衡-廠商進出市場 • 短期的完全競爭廠商有可能獲利,也有可能虧損。 • 由於完全競爭市場中沒有進出市場的障礙,故就長期而言,這些獲利或虧損都不可能持續。 • 若完全競爭市場中某廠商面臨虧損,它在短期固然可能硬撐 (若價格高於 AVC),但長期而言,廠商不必負擔固定成本,沒有理由一直虧損下去。虧損的廠商必然遲早會退出市場。 • 若完全競爭市場中某廠商有正利潤,由於沒有進出市場的限制,一定會吸引其他競爭者加入市場,如果進場的競爭者人數夠多,則原有廠商的正利潤就逐漸被稀釋,利潤漸趨微薄,而往 「零利潤」 的狀態逼近。

  24. SAC0 P0 P1 圖 6.6 完全競爭市場的長期均衡 長期的市場均衡-調整生產規模 • 若市場價格為 P0 ,廠商規模為 SAC0,則最適產量為 Q0,廠商有正利潤 。 • 現有廠商有正利潤,吸引其他競爭者進入市場,供給增加,價格跌至 P1。 • 在 P1下,最適生產規模為 SAC1,廠商有正利潤 。

  25. 長期的市場均衡-調整生產規模 • 正利潤吸引其他競爭者進入市場,供給增加,價格下跌。 • 價格下跌,廠商便調整生產規模以為因應,又產生正利潤。 • 如此循環,廠商持續調整生產規模,同時不斷有廠商進出市場。

  26. 長期均衡與生產效率 (一) • 何時才會達到長期均衡呢? • 廠商追求利潤極大,長期時仍然會做到邊際收入等於長期邊際成本 (LMC) 。又廠商是價格接受者, MR = P。亦即,MR = P = LMC。 • 另一方面,由於沒有進入市場的障礙,長期各廠商一定不會有正利潤,故價格應等於長期平均成 本。亦即,P = LAC。 • 綜上所述,P = LMC = LAC。

  27. LAC LMC P* 圖 6.6 完全競爭市場的長期均衡 長期均衡與生產效率 (二) • 長期均衡: P = LMC = LAC。 • 圖中僅有 e點符合上式,可能成為長期均衡點。此時,價格為 P*,各廠商生產規模為 Q*,長期平均成本最低,最具生產效率。 • 完全競爭的長期均衡能促成生產效率的實現。

  28. End of Chapter 6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