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7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三年级数学下册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三年级数学下册. 济南市营市东街小学 丁 莉. ㈠ 数与代数 1 .数的认识 —— 第七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 原义务教材在第七册安排了 “ 小数的初步认识 ” 这一单元。教师注意把握学生的掌握程度,因为第二学段还要学习,不要对学生提出过高要求。. 2 .数的运算 ——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 ⑴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义务教材:安排在六年制五册。

fox
Download Presentation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三年级数学下册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三年级数学下册 济南市营市东街小学 丁 莉

  2. ㈠数与代数 • 1.数的认识——第七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 • 原义务教材在第七册安排了“小数的初步认识”这一单元。教师注意把握学生的掌握程度,因为第二学段还要学习,不要对学生提出过高要求。

  3. 2.数的运算——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2.数的运算——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 • ⑴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 义务教材:安排在六年制五册。 • 变化:根据课标的要求删去了用一位数除商四位数;改变口算除法的编排;增加了估算的内容。与此同时,加大了教学的步子,从原通用教材的17课时减少为13课时,例题也从16个减少为9个,留给学生更大的探索和思考空间;教师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如果学生掌握起来有困难,可是适当的增加部分例题,减少坡度,帮助学生牢固掌握。

  4. ⑵第五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 • 变化:改变⑴口算乘法的编排;根据课标安排,将“三位数乘两位数”后移至第二学段四年级上册;加强了估算。 • 常见的量——第四单元:年、月、日及24时计时法。 • 与义务教材安排相同。增加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有意义的情境。

  5. ㈡空间与图形 • 1.测量。——第六单元:面积。 • 义务教材安排在六年制七册。突出的变化是加强了探索性,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探究引进统一的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面积单位,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进一步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 2.图形与位置。——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 • 让学生初步形成辨认方向、表达与交流物体所在的方向的能力等。

  6. ㈢统计——第三单元,统计。初步学习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㈢统计——第三单元,统计。初步学习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 • 义务教材安排在六年制八册。加强了对统计作用的进一步认识及对平均数在统计学意义上的理解。 • ㈣解决问题 • 1.第八单元,解决问题。 • 用所学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7. 2.第九单元,数学广角。 • 学习简单的集合思想和等量代换思想,并能应用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 3.实践活动。 •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实践活动――“制作年历”和“设计校园”。

  8. 第一单元 位置与方向

  9. 友情提示 • 方向儿歌: 早上起来,面向太阳, 前面是东,后面是西, 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 学生建立方位的概念最初要依靠一些参照物及许多自然现象,比如太阳在东边升起,西边落下,北极星,树叶与年轮的疏密等。通过多介绍一些类似知识帮助学生能够确定一个方向。

  10. 友情提示 北 北 东 西 南 • 对于初次接触方向的学生可以从这个例题开始,引导学生在图上标注方向,帮助自己尽快的熟悉方向,即在图的右上角标出方向标识,鉴于有的学生对于南北掌握相对容易,对于东西掌握有点困难,所以仅标识 是不够的, • 可以引导学生在做题前先在图上标出, 以帮助学生找清方向.

  11. 友情提示 北 东 西 南 • 有时遇到特殊地图,会将向上的方向定为东或不是北的其他方向,随着对方向的熟悉,可引导学生观察:在地图上四个方向是按照顺时针的方向东——南——西——北循环的。

  12. 友情提示 北 北 东 东 西 西 南 南 • 要引导学生注意观察:题目是在 • 谁的哪一方,使学生初步体会到: • 在谁的哪一方,就以谁为中心点,可以就将方向标识的中心点放在何处,如邮局在书店的( )面,可以将方向标识在图上,这样学生能够准确无误的确定方向,一眼即可看出答案。

  13. 友情提示 北 西北 东北 西 东 东南 西南 南 在学生思考之后,可提供指南针帮助辨认东北、东南、西北、西南这四个方向。使学生头脑中建立清楚的方位图。(右图) 要指导学生东北、东南、西北、西南的正确辨认方法和读写法。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我们所看到的物体在哪两个方向之间呢?”通过已经学过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帮助学生理解四个新方向的辨认方法。还有很多学生会把新方向的名称读错,例如,把“东北”读成“北东”,教师可以把正确的读法和错误的读法分成两行一一对应的写到黑板上,使学生通过比较,找到读写的规律

  14. 第二单元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15. 变化。 • ⑴根据课标的要求删去了用一位数除商四位数。 • ⑵口算除法缩减为1个例题下的三个小题,并且都是可以归结为表内除法进行计算的,将“24÷2”这种类型移至第二学段四年级上册“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中。并且增加了探索性。 • ⑶增加了估算的内容。如例3。 • ⑷除法的验算简化为一个例题。 • ⑸有关0的除法。 ①“0”的除法增加了情境。 ②将义务教材的例9和例11被除数的中间和末尾有0,商的中间和末尾也有0合并为现在的例6,将义务教材的例10和例12被除数的中间和末尾没有0,商的中间和末尾有0合并为 现在的例7。这样按被除数的特点来进行分类,层次更加清楚。 友情提示

  16. 例1第(3)小题略有难度,关键是引导学生把240看作多少。可先给学生出示2大捆(200根)和4小捆(40根)小棒,让学生体会把2大捆小棒拆成20小捆,并与4小捆组成24小捆的过程,让学生在活动中弄清算理,掌握计算的方法,也可借助乘法来解决除法问题,体现算法多样化。例1第(3)小题略有难度,关键是引导学生把240看作多少。可先给学生出示2大捆(200根)和4小捆(40根)小棒,让学生体会把2大捆小棒拆成20小捆,并与4小捆组成24小捆的过程,让学生在活动中弄清算理,掌握计算的方法,也可借助乘法来解决除法问题,体现算法多样化。 友情提示

  17. 例1要为学生提供操作活动的材料,让每个学生经历将42根小棒平均分成两堆的过程。将分小棒的过程与笔算竖式结合起来。如,例1要为学生提供操作活动的材料,让每个学生经历将42根小棒平均分成两堆的过程。将分小棒的过程与笔算竖式结合起来。如, • 当学生说“先将4捆平均分成2堆,每堆2捆”时,结合分的过程,在竖式的十位上商2: ; • 当学生说“再将2根平均分成2堆,每堆1根”时,引导学生在竖式的个位上商1: , • 让学生体会到先分成捆的再分成根的, 也就是先计算十位再计算个位的过程。 友情提示

  18. 一除即40÷2=20 二乘即20×2=40 三减即40-40=0 四落即落下后一位上的2 • 在教学中发现有部分学生不知道在进行笔算除法应按照什么顺序进行计算,经常遗漏步骤,可教给学生口诀:一除二乘三减四落,以例1为例 • 后面的计算即循环反复进行相同步骤。 友情提示

  19. 例2重点突出52÷2的第二个计算过程,当余下1时,1的含义是什么(1个十)那余下一个十后应该怎么办:即余下的1个十和2个一合并,再用2除。例2重点突出52÷2的第二个计算过程,当余下1时,1的含义是什么(1个十)那余下一个十后应该怎么办:即余下的1个十和2个一合并,再用2除。 •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基本方法: 先用一位数去除十位上的数,然后将余数和个位上的数合并,再用除数去除。 2 友情提示

  20. 因为验算多采用笔算形式,教师可通过板书完整呈现演算格式,使学生有个清醒地认识。 上面是横式,左边为计算竖式,右边为验算竖式。 验算: 友情提示

  21. 让学生在对比中理解:①当商的十位或个位上为0时,这个0一定要写,0起占位的作用;②由于0除以任何不是零的数都得0,因此,写竖式时,可省略用0做被除数的这一过程,得出竖式的简便写法。让学生在对比中理解:①当商的十位或个位上为0时,这个0一定要写,0起占位的作用;②由于0除以任何不是零的数都得0,因此,写竖式时,可省略用0做被除数的这一过程,得出竖式的简便写法。 友情提示

  22. 第7题 教参中指出:学生的买票方案基本上是以下两种: • ①将师生分为成人与学生两组,分别进行购票:10×3+5×50=280(元) • ②将师生合为一个团体,以团体名义购票:6×(50+3)=318(元) • 在教学中有学生还想到一种方案更为合算:3+7=10 从学生中分出7人与老师组成团体,享受团体票6×10=60元,剩下的50-7=43人享受学生票:5×43=215元,这样60+215=275元。原因在于成人享受团体票省(10-6)×3=12元,而7名学生多花了(6-5)×7=7元,总共比方案1省5元。 友情提示

  23. 友情提示

  24. 友情提示

  25. 第三单元 统计 友情提示

  26. 友情提示

  27. 友情提示

  28. 友情提示 • 平均数的概念与过去学过的平均分的意义是不完全一样的。平均数是一个“虚拟”的数,是借助平均分的意义通过计算得到的。如把12块糖平均分给3个孩子,平均每人分得4块,这个“4块”是每个孩子实际分得的数;如果说3个孩子一共有12块糖,平均每个孩子有4块,这个“4块”就是平均数,因为不一定每个孩子都有4块糖。

  29. 友情提示 • 在平均数的学习中,学生往往出现两类错误,一是总数量不能正确求出,二是对于应该把总数分成几份容易出错,究其原因:一个是审题不仔细,再一个不理解题意,教学例1后可进行专项列式练习,以促进方法的牢固掌握。可参考老教材第十册补充相关适当练习。如五年级一班分成3组投篮球,第一组10人,共投中28个;第二组11人,共投中33个;第三组9人,共投中23个。全班平均每人投中多少个?全班平均每组投中多少个?两问的做法是不同的。这样小点着力,可为五年级下册学习降低难度,进行过渡。

  30. 友情提示 • 学生牢固掌握平均数=总数÷ 总份数后,可为学生进行拓展,如知道平均数和份数应当如何求总数,即明确:总数=平均数×总份数,这种情况在生活和后面的学习中将经常用到。

  31. 第四单元 年月日 年月日主题网站http://www.gdedu123.com/xueke/nianyue/time/default.htm# 多功能在线日历http://203.208.37.104/search?q=cache:Onk8MI9JFQUJ:www.gdedu123.com/xueke/nianyue/time/rili.htm+%E5%B9%B4%E6%9C%88%E6%97%A5%E4%B8%93%E9%A2%98%E7%BD%91%E7%AB%99&hl=zh-CN&ct=clnk&cd=2&gl=cn&st_usg=ALhdy2_pfSYskMKyv7Z-qyeZCUcLYHZN7g

  32. 记住大月的歌诀: 七个大月心中装,七前单数七后双。 二月是个特殊月,其他各月是小月。 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定不差; 四六九冬三十日,唯有二月二十八。 十一 友情提示

  33. 判断平年还是闰年是学生掌握的重点和难点必要时为学生提供计算技巧的帮助:一般的年份只要看公历年份的后两位数是不是4的倍数即可。对于整百年份我们首先去掉末尾的两个零,看剩下的数是不是4的倍数就行了。如1982年末尾是“82”,“82”不是4的倍数,所以1982不是4的倍数,也就不是闰年了。判断平年还是闰年是学生掌握的重点和难点必要时为学生提供计算技巧的帮助:一般的年份只要看公历年份的后两位数是不是4的倍数即可。对于整百年份我们首先去掉末尾的两个零,看剩下的数是不是4的倍数就行了。如1982年末尾是“82”,“82”不是4的倍数,所以1982不是4的倍数,也就不是闰年了。

  34. 在计算经过时间时,可根据题目具体情况采取前减后加的方法:分为两种情况:在同一天中,12时之前部分用12时—开始时刻,再加上12时之后的时间,从今天到第二天跨日子时,用24时—开始时刻,再加上第二天的时间,这样学生就不会出现算错的现象。比如:今天的18时火车开车,第二天8时到家,经过时间就可以用24—18+8在计算经过时间时,可根据题目具体情况采取前减后加的方法:分为两种情况:在同一天中,12时之前部分用12时—开始时刻,再加上12时之后的时间,从今天到第二天跨日子时,用24时—开始时刻,再加上第二天的时间,这样学生就不会出现算错的现象。比如:今天的18时火车开车,第二天8时到家,经过时间就可以用24—18+8

  35. 第五单元 两位数乘两位数

  36. 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 (例1) 估算(例2) 两位数乘两位数 (不进位)(例1) 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 (例2) 口算乘法 两位数乘 两位数 笔算乘法

  37. 32× 98=3136 32 ×98 256 288 3136

  38. 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的关键是: • ①掌握乘的顺序; • ②理解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 乘第一个因数得多少个“十”, 乘得的数的末位要和因数的十位对齐。

  39. 刚开始阶段,做题前让学生“先说再做”,在解题过程中“常回头看看”,使学生养成认真审题、书写整洁、仔细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刚开始阶段,做题前让学生“先说再做”,在解题过程中“常回头看看”,使学生养成认真审题、书写整洁、仔细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40. 第六单元 面积

  41. 友情提示 • 对“面积”的描述与义务教材稍有变化,更加严密。 • 义务教材:物体的表面或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 课标教材: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42. 友情提示 • 建立比较准确的面积单位大小的表象,可为后续学习打下扎实基础,为实现这一点可采用如下方式: • 首先将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带”在手上: 中指指甲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 两手的食指和拇指围成正方形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分米, 四个小个同学拉手围成正方形面积大约是1平方米, 其次可让学生自己用彩色卡纸制作1平方米, 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面积单位模型,1平方分 米和1平方厘米可放在文具盒中,随时使用。既可让学生充分感知这些面积单位的实际大小,又可成为后续学习的工具。

  43. 友情提示 • 第11题 三种不同剪法,剩下部分的面积相等,周长不等。按课本的插图,第一种情况周长与原正方形周长相等,后两种情况的周长都比原正方形长。可以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后两种情况,剩下部分的周长比原正方形增加了哪几段

  44. 友情提示 • 可以引导学生将常用长度间的进率与相应面积单位间的进率进行对比: • 1010米←→ 分米←→ 厘米 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100100

  45. 第七单元 小数的初步认识

  46. 友情提示 • 把握好小数初步认识的学习要求。作为小数的初步认识,其教学要求应当注意把握三点。一是本单元不要求离开现实背景和具体的量,抽象地讨论小数。二是小数的认、读、写,限于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的小数。三是简单的小数加减法原则上限于一位小数,并且结合元、角进行计算

  47. 第5题,有必要让学生读题后通过复述题意,搞清10千米以内1元,是指坐10站或10站以内都只要1元。坐十几站就要1元加几个0.5元。学生还没学小数乘法,这里可用连加计算,第5题,有必要让学生读题后通过复述题意,搞清10千米以内1元,是指坐10站或10站以内都只要1元。坐十几站就要1元加几个0.5元。学生还没学小数乘法,这里可用连加计算,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