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8

一个人的遭遇

一个人的遭遇. 肖洛霍夫. 对人类行为的反思之一. (关于自然与人的关系). 像山那样----- 思考. 文本 《像山那样思考》. 对人类行为的反思之二. (关于生命). 珍惜: 我们的拥有. 文本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对人类行为的反思之三. (关于心灵的伤口). 战争 与 和平. 文本 《一个人的遭遇》. 当生命不再拥有时,战争的意义何在?. 这撕心裂肺的哭声居然无法唤醒麻木的心。. 战争的本质就是破坏,对一切的破坏。. 希望在废墟中哭泣. 身体上的伤痛------- 可以痊愈. 心理上的 创伤 ------ 难以愈合.

Download Presentation

一个人的遭遇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一个人的遭遇 肖洛霍夫

  2. 对人类行为的反思之一 (关于自然与人的关系) 像山那样----- 思考 文本《像山那样思考》

  3. 对人类行为的反思之二 (关于生命) 珍惜: 我们的拥有 文本《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4. 对人类行为的反思之三 (关于心灵的伤口) 战争与和平 文本《一个人的遭遇》

  5. 当生命不再拥有时,战争的意义何在?

  6. 这撕心裂肺的哭声居然无法唤醒麻木的心。

  7. 战争的本质就是破坏,对一切的破坏。

  8. 希望在废墟中哭泣

  9. 身体上的伤痛------- 可以痊愈 心理上的创伤------ 难以愈合

  10. 肖洛霍夫,苏联作家。 1923年发表处女作小品文《考验》。次年加入俄罗斯无产阶级作家联合会。1926年出版作品集《顿河的故事》和《浅蓝的原野》,同年开始创长篇小说《静静的顿河》,共4部,至1940年完成。该作品1941年获斯大林文学奖。 其他著作还有长篇小说《被开垦的处女地》第一部、《一个人的遭遇》、《他们为祖国而战》(未完)等。 1965年获诺贝尔文学奖金。

  11. 战 争 一家团圆 家园被毁 与儿子团聚 儿子阵亡 战争是可怕的,它能摧毁一切——家庭、亲情、希望,但他不能毁灭的是人性的尊严,不能消灭的是对于幸福的永远的期待。

  12. 讨论: “我”为什么要领养凡尼亚?

  13. 凡尼亚成为索科洛夫全部的寄托; • 凡尼亚成为索科洛夫生存的全部意义; • 凡尼亚成为索科洛夫余生的精神慰藉。 曾经失去家庭、亲人的战士格外珍惜重新获得的亲情。

  14. 请以“战争与和平”为话题仿造句式,另写一个句子。请以“战争与和平”为话题仿造句式,另写一个句子。 当自然疯狂地报复人类时,我们才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 当我们的生命所剩无几时,我们才体会到它存在的价值; 当 。

  15. 理解:最后一节中,凡尼亚举手向“我”告别时,“仿佛有一只柔软而尖利的爪子,抓住了我的心”,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我”为什么不想让孩子看到眼泪?理解:最后一节中,凡尼亚举手向“我”告别时,“仿佛有一只柔软而尖利的爪子,抓住了我的心”,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我”为什么不想让孩子看到眼泪?

  16. 在战争中,最不幸的还不是失去生命的战士,而是无助的孤儿寡妇。凡尼亚是战争孤儿,小小年纪的他还不明白命运的悲惨,不明白战争的苦难,不理解别人的同情和怜悯,因此,也不会理解索科洛夫的房东女人为什么哭。索科洛夫的悲惨遭遇震撼了读者的心灵,而凡尼亚的挥动小手触动了有良知才的悲悯之心。孩子越是天真可爱,就越发显出战争的残酷。 “我”不想孩子看到经历战争的人的眼泪,是不想让孩子知道这样的痛苦,不想让他知道真相,让不幸的儿童能保住一些童心。小说到这里实际上已经变为作者在抒发心愿:呵护孩子们的幼小心灵,为了他们不再成为孤儿,为了他们不再经历战火……

  17. 回顾历史,面向未来,我的耳畔隐约想起一个声音,“年轻人,你们有责任思考未来,思考如何建立一个更加美好、没有战争和威胁的明天……”

  18. 作业:预习《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体会这两篇文章是如何从不同角度表现相同主题的?作业:预习《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体会这两篇文章是如何从不同角度表现相同主题的?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