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8

明太祖創建的政治經濟體制

明太祖創建的政治經濟體制. 邱澎生 ( 2013/01/30 ). 朱元璋的蛻變及其「治國理念」. 陶宗儀 《 輟耕錄 》 卷 27〈 扶箕詩 〉 :「天遣魔軍殺不平,不平人殺不平人;不平人殺不平者,殺盡不平方太平」 「孟子見梁襄王,出,語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見所畏焉,卒然問曰:天下惡乎定?吾對曰:定于一。孰能一之?對曰:不嗜殺人者能一之 … 」( 《 孟子 》 〈 梁惠王 〉 上)

Download Presentation

明太祖創建的政治經濟體制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明太祖創建的政治經濟體制 邱澎生(2013/01/30)

  2. 朱元璋的蛻變及其「治國理念」 • 陶宗儀《輟耕錄》卷27〈扶箕詩〉:「天遣魔軍殺不平,不平人殺不平人;不平人殺不平者,殺盡不平方太平」 • 「孟子見梁襄王,出,語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見所畏焉,卒然問曰:天下惡乎定?吾對曰:定于一。孰能一之?對曰:不嗜殺人者能一之…」( 《孟子》 〈梁惠王〉上) • 朱元璋〈戒諭諸司修職敕〉:「天生蒸民有欲,無主乃亂…天下之大,皇帝豈能獨理庶務?…為斯,皇帝設諸有司分治天下,持法令,宣佈章條,專掌民力,使有力大的不敢殺了力小的,人多的不敢殺了人少的。縱有無眼的、聾啞的,他有好財寶妻妾,人也不敢動他的。若強將了,以強盜論;暗將了,以竊盜論。因這般,百姓方安。但是士農工商,人皆願情當差,辦納稅糧,都只是為皇帝設官分職,保守他性命,因此當差納糧無怨…」(《皇明詔令》卷2,轉引朱鴻林〈明太祖對《書經》的徵引及其政治理想和治國理念〉,《明太祖的治國理念及其實踐》頁31)

  3. 朱元璋的「開國規模」及其影響 • 朱元璋的承繼與創設:定軍民籍貫與田土冊籍。設衛所。修法律。改六部。文武科舉。 • 《明史紀事本末》卷14〈開國規模〉:文武科舉取士;修訂「簡當、易曉」法律;祭祀禮儀;衛所軍制;設立郡縣學校及國子監;改官制‧罷中書省;定僧道法令;詔免田租;管制太監與外戚干政。「谷應泰曰:…身在行間,手不輟書。禮致儒臣,深思治道…帝性沈鷙,果于屠殺…觀其開國,規模弘遠矣!」 • 「《洪武寶訓》是清入關後被翻譯成滿文的第一部漢籍」,譯成於清順治3年(1646)(常建華〈明太祖對清前期政治的影響〉,收入《明太祖的治國理念及其實踐》頁328)。清帝南巡時都祭拜孝陵,「康熙謙誠」但「乾隆虛矯」(朱鴻〈情繫鍾山:清代皇帝及士人拜謁明孝陵的活動〉,收入《明太祖的治國理念及其實踐》頁364)

  4. 朱元璋承繼並予改良的「理想政治」 一、戶籍/土地、軍政、徭役:洪武14年(1381)詔編「賦役黃冊」(軍‧民‧匠‧灶,不含皇室/官員與「賤民」);魚鱗圖冊。衛所制(洪武26年全國329衛。衛5,600人,指揮使,轄5所;所1120人,千戶,轄10百戶所;百戶所112人,百戶;總旗;小旗),全國180萬軍隊(王天有、高壽仙,2008:24);屯田制(軍、民、商)。里甲制 二、財政體系:兩稅/官鹽法;糧長;編審行役 三、法律、科舉/學校/教化:以30年時間修成《大明律》。新科舉與學校制(社學/府州縣學/國學;秀才與監生的興起)。宣講「六諭」(孝順父母、恭敬長上、和睦鄉里、教訓子孫、各安生理、無作非為);里老人‧申明亭‧鄉約 四、朝貢體系:冊封/朝貢、勘合;茶馬司、市舶提舉司;「海禁」

  5. 中西對照下的「數目字管理」 • Ray Huang, 1587, 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 1981 • 黃仁宇《萬曆十五年》(台北,1985) • 對比於17世紀後半英國「光榮革命」以降的西歐「現代國家」(ps.《大分流》列舉的「西方中心論」故事)

  6. 朱元璋的「存量管理型」國家 人類歷史上的不同國家類型:「存量管理型」vs.「流量管理型」 東吳大學社會系裴元領博士,綜合黃仁宇與F. Braudel資本主義發展史的提法(邱澎生〈「與大歷史對話——黃仁宇研討會」會議報導〉,《明代研究》4(2001),網頁:http://www.his.ncnu.edu.tw/ming/MingStudies.htm) 何謂「流量管理型」國家?Eg. 政府有如借錢經營的商人,不怕發行「公債」、不懼財政赤字的當代政府

  7. 對人與物做四類「存量管制」 一,「定著化的」人力配置:里甲‧均徭;軍‧民‧匠‧灶等四大戶籍 二,「定額化的」物資徴收:田賦、鹽課、商稅等財政支出;編審行役 三,「受約制而保護(約護)的」流動空間:寶鈔;契尾;路引、鈔關、塌房;官牙 四,「非中央化的」後勤補給(logistics):糧長押運制/民運搭配漕軍制;「開中」鹽法與「商屯」

  8. 內中國:兩京(南京/北京)十三布政司 洪武27年(1394)編成《寰宇通衢書》,方隅之目有八:東距遼東都司,東北至三萬衛,西極四川松潘衛,西南距雲南金齒,南踰廣東崖州,東南至福建漳州府,北暨太平、大寧衛,西北至陝西、甘肅。縱一萬九百里,橫一萬一千五百里。四裔不與焉。(《明史紀事本末》〈開國國模〉)

  9. 戶帖:「定著化的」人力配置 • 洪武四年(1371)徽州府祁門縣「汪寄佛戶帖」(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藏) • 錄自:欒成顯《明代黃冊制度》(增訂本,2007)

  10. 「定著化」做為一種存量管理 「終洪武朝,為戶部尚書者四十餘人,皆不久於職,績用罕著。惟茹太素…范敏…之屬,差有聲。…范敏,(洪武)十二年授試尚書…帝以徭役不均,命編造黃冊。敏議百一十戶為里,丁多者十人為里長,鳩一里之事以供歲役,十年一周;餘百戶為十甲。後遂仍其制不廢,明年以不職罷」(《明史》卷138〈楊思義附范敏傳〉頁3966)。洪武14年(1381)下令全國推行里甲制。 更多的「定著化」:軍戶、匠戶與灶戶,以及全國80種以上的其他戶籍(米戶、菜戶、漁戶、馬戶、酒戶、船戶、裁縫戶、女戶、丐戶…) 藉里甲制將全國不同「籍」的民眾,固定於各自家鄉之「貫」,輪流承擔徭役,以運用全國人力

  11. 「定額化」做為一種存量管理 • 魚鱗圖:對土地的登錄與分級 • 編審行役:對工商業者物資的登錄與分級 • 沈榜《宛署雜記》卷13〈鋪行〉:「鋪行之起,不知所始。蓋鋪居之民,各行不同,因以名之。國初悉城內外居民,因其里巷多少,編為排甲,而以其所業、所貨注之籍。遇各衙門有大典禮,則按籍給值役使,而互易之,其名曰行戶」

  12. 受約護的流動空間:寶鈔/銅錢與契尾 • 紙幣與銅錢的雙元貨幣:洪武8年詔行寶鈔:「其制,方,高一尺,廣六寸;質青色,外為龍文花欄,横題其額,曰大明通行寶鈔…其等凡六…」,其後又鑄「小錢」,與鈔兼行(明史食貨志) • 土地交易的合法契約(紅契/白契):「凡民間貿田宅,必操券請印,乃得收戶,則徵其值百之三」(明史職官志,稅課司條)

  13. 寶鈔與契尾:對市場交易的基本保護

  14. 路引:受約護的流動空間 • 「凡不應給路引之人,而給引,及軍詐為民,民詐為軍,若冒名告給引,及以所給引轉與他人者,並杖八十。若於經過官司停止去處,倒給路引,及官豪勢要之人,囑託軍民衙門,擅給批帖,影射出入者,各杖一百。當該官吏聽從,及知情給與者,並同罪。若不從,及不知者,不坐○若巡檢司越分給引者,罪亦如之○其不立文案,空押路引,私填與人者,杖一百,徒三年○受財者,計贜以枉法,及有所規避者,各從重論○若軍民出百里之外,不給引者,軍以逃軍論,民以私度關津論」(黃彰健編《明代律例匯編》卷15〈兵律‧關津〉章〈詐冒給路引〉條)

  15. 官牙制:受約護的市場仲介服務 • 「凡城市鄉村,諸色牙行,及船埠頭,並選有抵業人戶充應。官給印信文簿,附寫客商‧船戶住貫、姓名、路引字號、物貨數目,每月赴官查照○私充者,杖六十,所得牙錢入官○官牙埠頭容隱者,笞五十,革去」(黃彰健編《明代律例匯編》卷10〈戶律‧市廛〉章〈私充牙行埠頭〉條)

  16. 「非中央化的」後勤補給 • 糧長制:「太祖時,令田多者為之,督其鄉賦稅。歲七月,州縣委官偕詣京,領勘合以行。糧萬石,長、副各一人,輸以時至,得召見;語合,輒蒙擢用」(明史食貨志) • 「支運、兌運、長運」民運搭配漕軍制 • 明代財政制度中的「側面收受」( lateral transactions)現象(黃仁宇《十六世紀明代中國的財政與稅收》,阿風譯,台北,2000)

  17. 「維穩」壓倒一切:中央集權的思維 「漕事至嘉靖(1522-1566)末年,其弊已極。米惡軍橫,掛籌插和,船溺夫逃,累官瘠旗,獄繁爭湧」 「蓋自靖難功成,為銷兵之法」…「軍漕費重,如造船、給糧、派賞、增耗等,不可勝數。較民運,公私大有省;只銷兵、清野兩大著有礙,故不可」 唐樞《法綴》(記《漕運議單》),收入《中國律學文獻》1輯4冊頁696

  18. 做為歷史插曲的「鄭和下西洋」 28年間(1405-1433),七次下西洋(《七海揚帆》頁176-193)。2005年「六百周年」;百度百科「鄭和」條 1.永樂3-5年(1405-1407):62艘/27,800人,經舊港(Palembang)、滿剌加(Malacca)到印度古里(Calicut) 2.永樂5-7年:錫蘭山立碑,兼用漢、泰米爾、波斯文 3.永樂7-9年:由滿剌加再分多路航行 4.永樂11-13年:首次到達麻林(Malindi)等東非地區 5.永樂15-17年(將東南亞、印度、阿拉伯、東非各地使節與番王帶赴北京,參加定都大典) 6.永樂19-20年(1421-1422)。註:孟西士的「失蹤期間」說(頁135) 7.宣德6-8年(1431-1433):大寶船61艘/27,550人

  19. 寶船模型與宣德5年航海圖

  20. 鄭和下西洋的財政與商業基礎 嚴從簡《殊域周諮錄》:「自永樂改元,遺使四出,招諭海番,貢獻迭至,奇貨重寶,前代所希,充溢府庫。貧民承令博買,或多致富,而國用亦羨裕矣」(轉引《七海揚帆》頁183) 一個假設性的歷史問題(counter-history):如果永樂皇帝決定讓二萬五千人艦隊「順便」占領東南亞一塊土地?又或者東南亞某塊土地曾出現鄭成功之類的「反叛者」?

  21. 明成祖的「大氣勢」 • 由「永樂大鐘」看永樂帝的心態(朱鴻《明成祖與永樂政治》,台北:1986) • 張岱 (1597-1684)《陶痷夢憶》卷1〈報恩塔〉:「中國之大古董,永樂之大窰器,則報恩塔是也。報恩塔成於永樂初年,非成祖開國之精神,開國之物力,開國之功令,其膽智才略足以吞吐此塔者,不能成焉。塔上下金剛佛像,千百億金身;一金身,琉璃磚十數塊湊成之,其衣摺不爽分,其面目不爽毫,其鬚眉不爽忽,鬥笋合縫,信屬鬼工…」

  22. 《陶痷夢憶》卷1〈報恩塔〉(續) 「…聞燒成時,具三塔相,成其一,埋其二,編號識之。今塔上損磚一塊,以字號報工部,發一磚補之,如生成焉。夜必燈,歲費油若干斛。天日高霽,霏霏靄靄,搖搖曳曳,有光怪出其上,如香烟繚繞,半日方散。永樂時,海外夷蠻重譯至者,百有餘國,見報恩塔,必頂禮讚嘆而去,謂四大部洲所無也」

  23. 重返明太祖:黃仁宇的中國「原型」 在《明實錄》裏見到的史實:朱元璋要建立的理想政府,是個與社會鬆散結合的「潛水艇夾肉三明治」國家。要使中國現代化,如同在歐洲建立一個「數目字管理」國家,這是一個「走獸變飛禽」的過程 黃仁宇的大時代:對日抗戰見到步槍也未規格化的見聞,並且歷經國共內戰,構成一種歷史哲學(政治大學歷史系劉季倫博士,論1928年長沙清黨中「鈞舅之死」引發黃仁宇心靈昇華的作用)

  24. 由存量管理對照「數目字管理」 資本主義社會是一種現代化的社會,它能將整個社會「以數目字管理」,社會成員變成「能相互更換(interchangeable)的零件」,社會分工乃因而能夠更加繁複。法律「既以私人財產權之不可侵犯作宗旨,也能同樣以數目字上加減乘除的方式,將權利與義務分割歸併」,支持這種分工合作 以「數目字管理」為標準,可區分兩類不同國家:「以農業組織作國家基幹,注重凡事維持舊有的均衡;以商業組織作國家基幹,則注重加速交換(exchange)。時代愈進化,後者愈能掌握科技,而前者的弱點更為暴露,其國民對其政府之無能益抱不滿」 黃仁宇〈我對「資本主義」的認識〉,《食貨》復刊,16,1/2(1986):46-47

  25. 市場經濟對「開國規模」的挑戰1 由黃冊到白冊:「冊凡四,一上戶部,其三則布政司、府、縣各存一焉。上戶部者,冊面黃紙,故謂之黃冊…其後黃冊祇具文,有司徵稅、編徭,則自為一冊,曰白冊云」(明史〈食貨志〉頁1878) 嘉靖《獲鹿縣志》:「黃冊十年一大造,今一歲中,田土買賣變易,已千萬不齊,而審編均徭,難憑黃冊,止據戶人、里胥臨(期)捏報,(則)按籍定差有弗盡矣」(轉引欒成顯,2007:350)

  26. 市場經濟對「開國規模」的挑戰2 • 「開中」鹽法與「商屯」的關係(徐泓〈明代中期食鹽運銷制度的變遷〉) • 崇禎四年(1631)〈蘇州府為永革布行承值當官碑〉:「一切上司按臨府縣公務,取用各色…照時價平買。該房胥役供應,並不用鋪行承值。但有仍尋鋪行,仍用團牌…(持)票借用」者,「許諸人首告,差役究,遣官聽參」(《明清蘇州工商業碑刻集》,1981,頁53)

  27. 存量管理型國家的持續演變 存量管理型國家的持續變化:由一條鞭到攤丁入地的徭役與財政改革;朝貢與互市的調整、海禁政策的爭議;特許商(鹽商、洋行、票號)的制度化;商業城鎮「成案」與省例的集結;幕友與訟師的發展 美洲作物與國內移民;商幫、海盜與海外華商持續輸入的白銀;商品農業與手工業發展的衝擊;會館‧公所的興起;由「西學」到《古今圖書集成》「經濟彚編」的知識分類系統之路

  28. 存量管理也不簡單:堅毅的朱元璋 • 明洪武30年(1397)頒布《大明律誥》,同年5月已卯下令:「天下講讀《大誥》,師生來朝者,凡十九萬三千四百餘人。並賜鈔遣還」( 《明太祖實錄》冊8 ,卷253 頁3652) • 中央研究院計算研究中心「兩千年中西曆轉換」:http://sinocal.sinica.edu.tw/ • 明洪武30年5月已卯= 1397/06/23,周六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