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0

請老師填入姓名主講

Introduction to Networking 網路概論. 請老師填入姓名主講. 教科書: 觀念圖解網路概論. 博碩文化出版發行. 第二章 網路模型與網路設備. 課前指引

emma-hinton
Download Presentation

請老師填入姓名主講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Introduction to Networking 網路概論 請老師填入姓名主講 教科書: 觀念圖解網路概論 博碩文化出版發行

  2. 第二章 網路模型與網路設備 課前指引 『國際標準組織於1978年提出的『開發式系統互聯參考模型』(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 簡稱OSI 七層模型),就是一種參考的標準模型,方便後續發展網路能依據其規範。1970年代,美國國防部的DARPA(Defens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也訂定一套電腦網路規格TCP/IP。TCP/IP模型有時也常被稱為『網際網路參考模型』(Internet Reference Model)、DoD模型(Department of Defense Four-Layer Model)或是ARPANET參考模型。這兩個標準與模型之間的功能是可以互相對應。 本章所要介紹的,會從分層的基本概念,引出OSI的七層模型,以及TCP/IP之間的對應關係。更重要的是,網路上的一些基本設備,以及每一種設備的使用時機,和其功能。

  3. 章節大綱 2-1 分層(Layering)概念介紹 2-4 網路相關設備 2-2ISO OSI七層的網路模型 2-5 摘要整理 2-3 ISO OSI七層模型與TCP/IP協定組 備註:可依進度點選小節

  4. 2-1 分層(Layering)概念介紹

  5. 何謂分層? • 何謂『分層』(Layering)呢? • 就是依據某種不同功能將其獨立成不同層(Layer),再依據功能的相依性,分為上、下層關係,中間透過『介面』(Interface)來傳遞或處理層與層(between layers)之間的訊息,如圖2-1所示 • 分層的好處在於功能分工,也因為每一層之間的關係獨立,只要透過相同介面(Interface),每一層皆可抽換成其他同等功能的層,這樣可以增加其彈性 圖2-1 分層概念

  6. 以兩家公司之功能不分層為例 • 以一家公司的組織架構為例來說明 • 倘若有兩家皆是由一人所組成的公司,彼此進行交易 • 公司負責人不僅要從最基本的送貨工作,以至於公司的產品製作、行銷、業務、會計以及總務…等等,皆由該負責人一肩擔起 • 此人必須又了解所有不同工作的專業領域,如同圖2-2所示 圖2-2 一人公司的交易概念

  7. 公司分層後的概念 • 若是將概念分為兩個層次 • 公司實際送貨或傳遞資訊的工作,交由最基層的員工來負責 • 需專業的工作則交由公司負責人來處理 • 公司負責人便可以不用了解太多基層的詳細情形,只管理產品傳送或資訊是否正確送達對方,如此一來逐漸達到分工合作的目的,如圖2-3所示 • 若是最下層稱之為第一層,上層則稱之為第二層,在層與層之間的溝通,則稱之為『對等交談』(Peer-to-Peer),所使用的語言,則稱之為『協定』(Protocol),猶如兩家公司負責人所用的語言一般,總不能一人講中文,另一個講的是英文,這就會造成溝通上的問題,因此對等的層與層之間必須使用相通的語言,便稱之為『協定』 圖2-3 公司分層後的概念

  8. 多功的公司 • 當這家公司逐漸成長之後,業務量增加,勢必會造成公司負責人繁重的工作項目,包括產品製作、行銷、業務、會計以及總務…等等 • 但是忙於產品製作,便無法同時顧及其他工作項目,為求達到此公司能同時多工同時處理,提高公司效率,可以再於組織中增加一層,由此層來統籌不同工作項目,如圖2-4所示 • 如此一來便能讓公司負責人,更專心於公司整體策略和方向,較為專業的不同部份就能分工於各部門處理 圖2-4 公司分層與部門分工概念

  9. 分層的好處與重要性 • 功能分層之後,只是針對職務的功能區分,而不是依據實體的人而分工,所以在每一個職務或稱為層,有任何人離職,只要再重新應徵具有同等能力的人才遞補即可,這樣就可以保有一家公司組織的彈性 • 由以上簡單案例指出,公司的分工與合作的重要性,在於分工之後,每個員工可以僅就於自己的專業領域,而非找一個全能全才的員工,這是不符合實際狀況 • 在電腦網路的世界更是如此,由於資訊領域先非常廣泛,且技術是日新月異,僅就培訓一個專業人才可能要花上十年時間,更何況要培養出一位全能全才的人才,更是困難 • 也說明出,分層概念對於任何工作或專案處理的重要性

  10. 2-2 ISO OSI七層的網路模型

  11. ISO OSI七層模型 • 本段將進入網路世界的網路模型,也就是『國際標準組織』(International Standard Organization, 簡稱ISO) 於1978年提出的『開發式系統互聯參考模型』(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 簡稱OSI 七層模型) • ISO OSI的七層模型,從下至上包括以下七層,亦可參考圖2-5 • 第一層:實體層(Physical Layer) • 第二層:資料鏈結層(Data Link Layer) • 第三層:網路層(Network Layer) • 第四層:傳輸層(Transport Layer) • 第五層:會議層(Session Layer) • 第六層:表現層(Presentation Layer) • 第七層:應用層(Application Layer) 圖2-5 ISO OSI七層網路模型

  12. ISO所制定的OSI七層模型,僅能稱之為一種網路的規範,並非是一種真實的網路協定ISO所制定的OSI七層模型,僅能稱之為一種網路的規範,並非是一種真實的網路協定 • 所有網路在實作時,皆應該遵循這樣的模型來開發,才不會因為不同廠商所開發出來的產品,彼此無法相容和通訊 • 以下將針對每一層所負責的功能,以及在整體網路中,所扮演的角色,分別加以說明

  13. 第一層:實體層 • 『實體層』(Physical Layer)在ISO OSI七層模型,屬於第一層 • 也就是在電腦網路模型中的最底層 • 此部份必須探討的議題,包括人們眼睛看得到、手摸得到的一些實體,包括將電腦連接在一起的『介質』(media) • 還有人們眼睛看不到、手摸不到的一些傳遞的『訊號』(Signal),這些訊號是透過前述的介質傳遞 • 因此可以將實體層的功能整理成以下兩個主要功能 • 傳送訊號的介質規格 • 訊號的編碼與轉換

  14. 傳送訊號的介質規格 • 不同網路拓樸所延伸出來不同的網路技術,也會因為網路技術的不同,所採用的傳輸介質也會所不同 • 因此在實體層必須針對每一種實體網路的不同,制訂出不同介質的基本標準 • 包括有線的線材、線頭、無線的電波、紅外線,還有網路相關設備的規格

  15. 訊號的編碼與轉換 • 由於網路的形成,並不是限制在一個小型的網路,而是會將不同的網路串連在一起,逐漸擴展成一個大型網路 • 而且每一個網路有可能採取不同的傳輸介質,不同的傳輸介質就會使用不同的訊號(Signal)來傳輸 • 無論中間的節點是使用何種訊號,至少電腦是使用數位訊號,中間可能會經過類比訊號、無線電波或是光學脈衝,這些都是屬於實體層的基本功能

  16. 第二層:資料鏈結層 • 『資料鏈結層』(Data Link Layer)在ISO OSI七層模型,屬於第二層 • 這一層的功能,與第一層的實體層關係較為密不可分 • 因為使用不同的實體層,對於介質存取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 MAC)的方式也會有所不同 • 例如訊息透過介質傳輸,如何避免訊息碰撞而造成訊號錯亂,所以會直接影響到資料鏈結層的不同 • 在TCP/IP協定中,亦可將第一層與第二層視為同一層

  17. 介質存取控制方法 • 只要採用不同的傳輸介質,所使用的傳輸『訊號』(Signal)也會有所不同 • 利用FDDI網路採用的光纖介質,考慮的是光學脈衝,如何不讓傳入與傳出的訊號彼此干擾 • Token Ring網路則是透過Token的取得,才能權傳送訊息的方式,避免產生訊號碰撞 • 乙太網路則是採用『載波感應多重存取/碰撞偵測』(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Collision Detection, CSMA/CD) • 這些都是因為底層『實體層』採用不同技術,會直接影響『資料鏈結層』的主要原因

  18. 定址 • 只要是彼此僅利用『實體層』與『資料鏈結層』做通訊,必定是位於區域網路內的電腦或網路設備;否則,必定要越過第三層網路層尋找目的 • 因此,只要是僅藉由『實體層』與『資料鏈結層』連接的設備,可以認為是直接相連(Directed Connection),或是點對點(Point-to-Point)相連方式 • 點對點連接方式的資料傳輸,主要是透過廣播方式來找到目的地,而每一個網路設備也必須具備一個獨一無二的位址 • 此處定址的位址,稱之為『實體位址』(Physical Address),或是『MAC位址』(Media Access Control Address)

  19. Windows作業系統下查看MAC位址 • 在Windows的作業系統下,可以執行以下命令查看網路介面卡的MAC Address,並可參考圖2-6所示,可以看到網路介面卡『區域連線1』的MAC Address為00-0C-29-EA-AD-C3 C:/>ipconfig/all 圖2-6 Windows下網路介面卡的MAC Address

  20. Linux作業系統下查看MAC位址 • 在Linux的作業系統下,亦可使用以下的命令來查看個別網路介面卡的MAC Address,並可參考圖2-7所示,可以看到網路介面卡『eth0』的MAC Address為00:0c:29:db:46:30 • Linux的指令大、小寫是有區分的,以下必須使用小寫 # ifconfig 圖2-7 Linux下網路介面卡的MAC Address

  21. MAC位址的組成 • MAC位址是由共48個位元(6個位元組)所組成,並以十六進位制來表示,是由網路卡製造商在製作過程,直接燒在網路卡晶片中,廣播位址為FF:FF:FF:FF:FF:FF • 前3個位元組是由IEEE等各組織分配給網路設備廠商的代碼,後24位元則是由該廠商自訂的流水號 • 例如前述的例子,網路卡之實體位址為00:0c:29:db:46:30,其中的00:0c:29代表就是VMware公司所申請的代碼 • 廠商代碼的查詢可以至IEEE的網站查詢,網址為如下: • http://standards.ieee.org/regauth/oui/index.shtml

  22. IEEE Standards Association • 只要連線到該網站,並於網頁中找得『Search the public OUI listing . . .』 • 如圖2-8虛線框中所示,並輸入所要查詢的網路卡前3位元組,即可以查得相關的註冊資料 圖2-8 IEEE Registration Authority

  23. 查詢網路卡製造商 • 例如圖2-9是輸入00-0C-29(或是直接輸入000C29 也可以)所查詢出來的結果,結果顯示出,該代號是由VMware Inc.所申請使用 圖2-9 查詢00-0C-29代碼的註冊廠商

  24. 第三層:網路層 • 『網路層』(Network Layer) 在ISO OSI七層模型,屬於第三層 • 在ISO的模型中,網路層算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部份,猶如載運貨物的火車頭一般,載運上層傳送下來的資料,會在此火車頭貼上『來源位址』與『目的位址』,讓此火車頭知道前往的目的地,也讓對方回應時,知道原來的來源位址,這也就是所謂的『定址』(Addressing)的功能 • 並且在傳送的過程中,並非兩部電腦直接連接在一起,其間會經過數個不同的『節點』(node),這些節點如何幫這個載運貨物的火車頭找到下一站目的,最後到達真正的目的地,這也就是所謂的『路由』(Routing) • 簡而言之,網路層的主要功能是『定址』與『路由』兩個項目,以下個別敘述如下

  25. 定址(Addressing) • 在實際社會中,每一間房子都必須有一個獨一無二的地址 • 每一個人都必須有一個獨一無二的身份證字號 • 每一部車子都必須有獨一無二的車牌號碼 • 在網路世界中的每一個設備,必須具備一個獨一無二的位址 • 當通訊的雙方進行通訊時,必須在傳送的資料上加入 • 自己的位址(亦就是『來源位址』) • 以及通訊對方的位址(亦就是『目的位址』) • 這樣不但可以找到對方所在,也方便對方在接受到資料之後,可以知道回應至何處

  26. 路由(Routing) • 所謂的『路由』(Routing)就是尋找到達目的地的路徑,進而探討如何找到對的路徑和最佳路徑 • 以圖2-10而言,從X到Y,其間有五個不同的節點 • 當資料從X出發,第一站會到達A,此時的節點A會有三種不同的路徑可以選擇 • 如果A選擇下一站到D,將無法順利將資料送達Y,除非再送回A,重新找出一條路徑,這樣將會非常沒有效率 • 所以『網路層』所負責的路由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必須能找出正確的路徑,如圖2-10下方的表格所示,共有四條正確能到達的路徑,但又如何能從這幾條路徑中,找出一條最佳路徑呢?這也將會是『網路層』另一項重要工作。只是何謂最佳路徑呢? • 見下頁圖…

  27. 最短路徑與最佳路徑 • 序號1與序號4所經過的節點數目雖然最少,兩者皆為三個,也只能算是最短路徑,而序號1才是最佳路徑 圖2-10 網路層路由的可能路徑

  28. 第四層:傳輸層 • 『傳輸層』(Transport Layer)在ISO OSI七層模型,屬於第四層 • 傳輸層的基本功能可以包括以下三項 • 編定序號(Sequence Number) • 流量控制(Flow Control) • 可靠性與效率性(Reliability & Efficiency)

  29. 編定序號(Sequence Number) • 由於網路通訊過程當中,有可能一次傳送大量資料,但是網路是屬於所有網路上所有電腦所共用,一旦有大量資料湧入,勢必會影響整體傳輸品質,為求公平性,資料在傳輸前會被切割成較小的傳輸單位,再透過網路層的功能,傳送到目的地 • 但是網路層對於上層的資料,僅是盡力而為(best effort)將資料送達對方,並不保證每次傳送路徑都一樣,更不保證傳送順序會與到達順序是一樣的 • 所以編定序號的目的是先將每一個傳輸單位編號,再於資料到達目的後,依據每一個序號的順序重新組合

  30. 流量控制(Flow Control) • 『傳輸層』也稱為『主機對主機』(Host-to-Host)的一種溝通,當兩邊的主機處理能力不一致時,有可能一邊傳送端的處理速度快,另一邊的接受端處理速度慢,當大量資料湧入接受端,接受端電腦又沒有能力即時處理所有的資料 • 此時,接受端只能將後續無法即時處理的資料丟棄(discard),可能造成的就是資料不完整,亦或是要求對方,再針對被丟棄的部份重送一次,這卻造成了網路額外的負擔 • 最好的方式是,是由傳送與接受雙方,事先進行協商傳送的速度,也就是所謂的『流量控制』(Flow Control),傳輸過程也可以隨時調整,避免不必要的資料被丟棄的情形發生

  31. 可靠性與效率性 • 『可靠性』(Reliability)與『效率性』(Efficiency)兩者是互相抵觸的 • 在傳輸層可以負責對資料完整性的驗證,只要資料的完整性有問題,亦或是傳輸過程有些資料被丟棄,傳輸層可以依據前述的編定序號『確認』(Acknowledgement)是否正確收到資料,否則就要求對方『重送』(Re-Transmission),來達到可靠性 • 反之,有些情形是不需要資料的完整性,例如網路電話,所要求的應該是傳輸的效率,而不是可靠性,所以一般傳輸層會提供兩種不同的功能來迎合不同需求 • 例如常見的TCP即是一種可靠性的傳輸協定,相對地,卻是較無效率的(詳見第十章);UDP則是講究效率性,所以採用不可靠性的傳輸協定(詳見第九章)

  32. 第五層:會議層 • 『會議層』(Session Layer)在ISO OSI七層模型,屬於第五層 • 這層的主要功能是負責兩部電腦之間的連線,包括建立連線與結束連線的工作 • 以及採用哪一種資料傳輸的模式,包括『單工』(Simplex)、『半雙工』(Half-Duplex)或『全雙工』(Full-Duplex)模式

  33. 傳輸模式 • 『單工』模式 • 就是只能單方面傳輸,例如廣播電台與收音機之間的傳輸,就是屬於單方面傳輸 • 『半雙工』模式 • 就是允許資料雙向皆可傳輸,但是在同一時間,只允許其中一方的資料可以傳輸;換言之,無法在同一時間,做雙向資料同時進行傳輸。例如無線對講機,在同一時間僅能一邊講話,另一邊只能收話 • 『全雙工』模式 • 允許雙向可以同時進行資料傳輸,例如平時所使用的電話,允許雙方同時進行交談

  34. 第六層:表現層 • 『表現層』(Presentation Layer)在ISO OSI七層模型,屬於第六層 • 顧名思義,就是將對方所傳送過來的訊息,轉換成使用者能看的型態 • 反之,就是將使用者所要傳送出去的資訊,經過轉換再傳送出去 • 轉換的功能,主要包括對資訊的編碼與轉碼,壓縮與解壓縮以及加密與解密,分別說明如下 • 續…

  35. 編碼與轉碼 • 一般我們在電腦螢幕上所看到的英文字,大部份都是採用『美國資訊交換標準碼』(American Standard Code for Information Interchange, 簡稱ASCII),可是在早期也有人使用EBCDIC碼(Extended Binary Coded Decimal Interchange Code)來展現英文字母 • 倘若透過網路通訊的雙方所使用的內碼不同,例如一端使用ASCII碼來進行展現文字,此時將英文字『R』傳送給另一端使用EBCDIC碼的使用者,對方所看到的英文字,卻會變成『a』 • 原因是『R』的ASCII之 十六進位的內碼為『0x52』,網路傳輸會先將英文字轉換為八位元的0x52,再傳送至對方,對方收到後直接採用0x52的內碼,再進行EBCDIC表的對應,對應出來的卻會是『a』,如圖2-11 • 因為兩邊所採用的對照表不同的關係,所以在表現層就必須提供不同編碼的對照表,才能將傳送過去的資料,正確無誤地表現出來 圖2-11 不同內碼對照表所造成的錯誤

  36. 壓縮與解壓縮 • 透過網路傳送資料,若是資料量太過於龐大,將會耗費太多時間,也會影響其他使用者的傳輸效益 • 因此在於表現層提供對資料壓縮的功能,抵達目的地之後,再由相同的表現層來進行資料的解壓縮動作,節省傳輸所耗費的時間,並提高效率或品質 • 就像是很多的網路電話,為了讓彼此通話的順暢,就必須將聲音進行壓縮,再解壓縮的動作,避免因為網路品質不良,所造成的通訊不順暢

  37. 加密與解密(Encrypt & Decrypt) • 透過網路傳輸的資訊,極有可能具有機密性的商業資料,或是個人的隱私性資料,這都與網路安全的議題相關 • 這類具有機密性的資料,除了儘可能不要透過網路來傳送之外,網路也必須提供使用者一個安全無慮的網路傳輸環境 • 所以在表現層也提供一個可對資料或資訊,進行加密(Encrypt)與解密(Decrypt)的功能,縱使資料在傳送過程被有心人士進行攔截或窺視,也無法被得知資料的內容

  38. 第七層:應用層 • 『應用層』(Application Layer)在ISO OSI七層模型,屬於第七層 • 最接近一般使用者能了解的部份 • 舉凡上網所使用的瀏覽器(Explorer),例如微軟公司發展的IE瀏覽器,或是由Google團隊所發展的Google瀏覽器 • 或是常被採用的收發信軟體,例如微軟開發的Outlook • 或是前一章所提到,用來傳送檔案的FileZilla軟體 • 這些能直接協助使用者操作的軟體,都是屬於應用層的範圍

  39. 分層與功能分工 • 由於電腦網路的分層,所以也造就很多程式設計師,只要將開發的專業技術著重於使用者的需求以及程式的開發能力,可以不用太過於了解較底層的相關技術 • 例如開發網頁資料庫系統的開發人員,只要了解網頁程式,例如PHP、JSP或是ASP.NET相關技術以及資料庫的相關技術即可

  40. 並非所有程式都是應用層 • 千萬別誤以為所有的『程式』(Program)都是屬於『應用層』,這樣的觀念是錯誤的 • 所謂分層的概念,是依據該程式所負責的功能而定 • 例如負責路由的程式,由於它的功能和責任是負責將所收到的訊息,找到最佳的路徑,再轉送出去,所以是屬於『網路層』,而不是屬於『應用層』

  41. 不同兩端、相同層之資料傳輸單位 • 由於兩端之間的通訊是對等關係(Peer-to-Peer) • 也就是透過同層之間的訊息交換,來達成同一層之間的通訊 • 所以每一層之間必須有一定的溝通方式,稱之為『協定』(Protocol),交換的訊息也會有一定的單位和格式 • 如圖2-12所示,彼此之間的 • 應用層是透過『資料』或『訊息』(data/message)交換 • 傳輸層的資料單位則稱為『區段』(segment) • 網路層稱為『封包』或『資料包』(packet/datagram) • 資料鏈結層稱為『訊框』(frame) • 實體層則稱為『位元』(bit) • 有時為了方便稱呼,往往會將傳輸層以下統稱為『封包』 圖2-12 層與層之間訊息傳送的單位

  42. 上、下層關係(介面) • 除了上述在不同端相同一層之間的關係之外,另一項是上、下層關係 • 上、下層之間稱為『介面』(interface) • 由上而下稱之為『封裝』(Encapsulation),由下而上稱之為『解封裝』(Decapsulation),個別說明如下:

  43. 由上而下 • 由於網路通訊協定採用分層關係,由上層的資料往下傳遞,將會對此資料進行『封裝』動作 • 所謂的『封裝』是指對上層傳遞下來的資料內容原封不動,會加上這一層的資訊於資料的最前端,額外加上去的資料稱之為『表頭』(header),不同層會有不同的表頭,但不論是哪一層加上表頭的動作,都稱之為『封裝』 • 而上層的資料內容對下層而言,是一個不需要了解的內容,此內容稱之為『資料』(data),或『承載資料』(payload) 圖2-13 封裝示意圖

  44. 由下而上 • 當接收端收到資料時,會由第一層逐層傳遞至最上層的應用層,每一層將會對此資料進行『解封裝』動作 • 所謂的『解封裝』是指對下層傳遞上來的資料去除該資料最前端的『表頭』(header),不同層會有不同的表頭,但不論是哪一層去除表頭的動作,都稱之為『解封裝』

  45. 『封裝』與『解封裝』 • 參考圖2-14所示,由左邊的A傳送一個資料『D』給右邊的B,在左邊的A透過最上層資料往下逐層封裝,將上層所傳遞下來的整個當成資料,再加上表頭,最後由最下層的實體層傳送出去 • 右邊B的實體層收到訊息後,逐層往上送給最上層的應用程式,並逐層將表頭去除,最後只留下真正的資料給B的應用程式 • 彷彿A直接將資料『D』給B的感覺 圖2-14 『封裝』與『解封裝』

  46. 又為何要如此麻煩地『封裝』再『解封裝』呢?又為何要如此麻煩地『封裝』再『解封裝』呢? • 其實『封裝』的目的是額外加入本層的相關資訊,並置於上層傳下來資料的最前方,所以稱為『表頭』 (header) • 表頭內的資訊,是為了讓不同的兩端,屬於同一層之間做為資訊交換之用途 • 所以在目的端的同一層處理表頭內的資訊之後,便要將該額外被加入的表頭資訊去除,也就是『解封裝』的目的

  47. 在相同的一個設備,會進行資料的『解封裝』再進行『重新封裝』的動作,通常這樣的設備會位於網路節點中的中介節點,例如網路設備其中一種-『路由器』(Router)在相同的一個設備,會進行資料的『解封裝』再進行『重新封裝』的動作,通常這樣的設備會位於網路節點中的中介節點,例如網路設備其中一種-『路由器』(Router) • 『解封裝』再進行『重新封裝』的目的為何? • 簡單言之,可以做資訊的轉換,將會於後續介紹路由器時再說明

  48. 2-3 ISO OSI七層模型與TCP/IP協定組

  49. TCP/IP協定組(Suite) • TCP/IP協定組(Suite)是1970年代,由美國國防部的DARPA(Defens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所訂定的一套電腦網路規格 • TCP/IP模型有時也常被稱為『網際網路參考模型』(Internet Reference Model)、DoD模型(Department of Defense Four-Layer Model)或是ARPANET參考模型 • TCP/IP協定組(Suite)主要分為以下四層,分別由下而上 • 第一層:鏈結層(Link Layer) • 第二層:網際網路層(Internet Layer) • 第三層:傳輸層(Transport Layer) • 第四層:應用層(Application Layer)

  50. TCP/IP與ISO OSI七層 • TCP/IP協定組的功能,亦可相對應於ISO OSI七層模型,如圖2-15所示 • TCP/IP『鏈結層』包括OSI模型的『實體層』與『資料鏈結層』兩層 • TCP/IP『網際網路層』相對應於OSI模型的『網路層』 • TCP/IP『傳輸層』相對應於OSI模型的『傳輸層』 • TCP/IP『應用層』包括OSI模型的『會議層』、『表現層』與『應用層』 圖2-15 ISO OSI七層模型與TCP/IP協定組的對應

More Related